“你将来也会坐上我这位置,莫要怪我提前占了你的风头!”
朱元璋言罢,心中略感不安,仿佛是在给朱松提前铺垫。
大明开国皇帝,他竟在榜上屈居第四,颜面何存?
总得从老九那捞点好处,跻身前三乃至第二!
至于榜首,朱元璋自知无望,老九的地位他难以撼动。
朱松正值青春,寿命绵长,未来下迟早属他,这一点,朱元璋永远无法企及。
“父皇言重了。
您亲征西域,身为主帅,儿臣仅是辅助。”
朱松连忙恭维,眼前这点功绩,他无意与父皇相争。
“陛下、汉王,神武大炮已备妥,请下令攻城!”
耿青适时上前,恭敬。
“父皇请!”
朱松将攻城重任交予朱元璋。
“攻城!”
朱元璋欣然点头,示意耿青。
“陛下有旨,攻城!”
耿青转身,向汉中军将士高呼。
蓝玉令旗一挥,十八门火炮齐发,火舌吞吐,炮弹如雨点般轰向阿力麻里城墙。
轰!轰!轰!
城墙在巨响中如般崩塌,守军被炮弹掀飞,不少人被石块掩埋。
“杀!”
“冲!”
秦武等人振臂高呼,汉中军分三路,向阿力麻里发起首轮冲锋。
昔日轮台城的场景,再次在阿力麻里重现。
此次,汉中军攻占阿力麻里的速度远超轮台城。
入城不久,战斗便基本结束。
阿力麻里城王宫火光冲,守军纷纷缴械投降。
城外的朱松与朱元璋目睹这熊熊火焰与浓烟,面露惊讶。
“东察合台之王竟如此刚烈,宁死不屈,确为勇士,远胜于怯马鲁丁!”朱元璋感慨道。
当父子二戎达王宫大门时,王宫已完全陷入火海,火势无法遏制。
“可惜了那王宫中的无数金银珠宝。”朱松惋惜地叹息。
哈密国之战时,尚且能搜刮到不少财宝,东察合台王室的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然而,黑的儿火者早已决心焚毁一切,阻止已然无望。
大火肆虐一日一夜,东察合台王宫化为废墟。
与此同时,阿力麻里失陷,黑的儿火者与王室成员在王宫自尽的消息迅速传开。
整个西域为之震动。
尽管众人预料东察合台终将覆灭,却未料到过程如此迅速,兵败如山倒。
三日之内,西域未归顺大明的部落纷纷派遣使者至阿力麻里乞降。
东察合台已灭,这些部落面临两个选择:
要么离开世代栖息之地,要么归顺大明。
反抗?那无疑是妄想。
汉中军势如破竹,短短一月便攻克西域两大坚城,谁敢与之正面交锋?
至此,西域局势初稳,朱元璋于阿力麻里城宣告,西域自此归属大明,正式宣告对这片土地的占领。
大明洪武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朱元璋与朱松在阿力麻里会见了已归顺大明的西域各部首领。
这些部落首领担忧朱元璋与朱松会反悔,撤销之前公布的政策。
幸阅是,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反而朱松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今日召集各部首领至此,本王有一个发展计划欲与大家商讨。”
正当所有部落首领心怀忐忑之时,朱松微笑着开口。
“不知汉王殿下有何指示?”
有人鼓起勇气问道。
“自然是带领你们共同致富!”
“本王计划在轮台城建立仓储物流中心。”
“今后,汉中府与西安府的货物将在此中转。”
“若你们想与本王做生意,无需再远赴汉中,在轮台即可购得两地所有货物。”
“当然,本王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在西域选址继续发展商业,并直接在此建厂。”
“若你们感兴趣,皆可参与。”
朱松直言不讳地解释。
丝绸之路的目的不就是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吗?
如今西域已被攻克,成为朱松的地盘,从今以后,这里将成为朱松对外的最前沿。
听闻此言,各部落首领欣喜若狂。
他们最担心的是东察合台覆灭后,朱松会收回之前的承诺。
但朱松非但未收回承诺,反而要将大批货物运至轮台城。
更重要的是,朱松还承诺在西域建厂,并让他们有机会参与,这简直如同上掉馅饼。
“我等多谢汉王殿下!”
“汉王殿下放心,我们各部落定将坚决拥护大明,绝无二心!”
“……”
一时间,各族首领竞相表忠,愿剖心以示朱松,证其赤诚。
“但本王言明在先!”朱松厉声道,“谁敢再怀异心,扰乱西域团结,阻断众人财路,本王手段,尔等皆知!”
朱松话锋突变,予以警告。
他深信,面对切身利益,这些西域部落定能做出明智抉择。
待众人利益与大明紧密相连,背叛之念自消。
然亦恐有愚昧之徒,妄图生事。
“汉王殿下宽心,若有权敢背叛大明,无需您动手,我等自将其碎尸万段!”一部落首领拍着胸脯保证。
“本王信你们之诚!”朱松道,“本王昔日对西域诸部之承诺,依旧有效。
且父皇已允,西域归附大明后,由本王治理。
尔等只需随本王步伐,发展,本王保证,尔等部落日子必将蒸蒸日上,与大明子民同享荣光!”
朱松点头,颇为满意。
闻此,各族首领欢欣鼓舞,高呼大明皇帝,李汉王威武,随即向朱松父子跪拜,彻底归顺,俯首称臣。
他们深信朱松之言,汉中府与西安府之发展,历历在目。
商队往返其间,深知朱松承诺之重。
汉王朱松,确有兑现承诺之力!
此时,谁敢反对朱松或背叛大明?无需朱松动手,西域部落足以让其消失无踪。
东察合台之名,早已被眼前利益与美好未来所淹没,黑的儿火者汗亦被遗忘。
他们皆暗自庆幸,在东察合台覆灭前夕,明智地选择归顺了大明。
当日,朱元璋与朱松父子在阿力麻里设宴款待部落首领,直至次日,首领们才满面笑容地返回各自部族。
他们心想,无需汉王出手,仅凭自己之力,也能击溃东察合台。
追随汉王,生活岂不美哉?
与轮台城之战相似,尽管这场决战赢得更为轻松,但汉中军亦有伤亡。
离开阿力麻里前,朱元璋与朱松需为的英灵送校
目睹汉中军英灵在赶尸道士指引下,自行前往汉中府,朱元璋不禁忆起定军山的寂军墓词。
“老九,西域已平,我们是否该归家了?”朱元璋问朱松。
“自然,回汉中府过年吧!”朱松笑答。
“汉中府那支不死不灭的寂军,朕知其存在。”朱元璋话锋一转。
朱松闻言一愣,旋即想到父亲预知未来,知晓寂军墓也不足为奇。
“儿臣在定军山建了寂军墓,安葬汉中军英灵,组成寂军。”朱松坦言,“意在危难时庇护大明。”
“为大明国运护航?那咱们岂不更有理由安息于寂军墓中?”
朱元璋听罢,话中有话地问道。
朱松一时语塞。
这老爷子真是想法多变!
应府的孝陵已近竣工,那才是老爷子日后的安息之地啊!
若老爷子真想葬入寂军墓,朱松倒不反对,且凭老爷子的龙气,定能让寂军墓力量倍增!
但孝陵岂不白白建造了?
满朝大臣又能同意吗?
“父皇,您不是已有陵寝在修吗?”
朱松苦笑问道。
“那不是没更好的去处嘛?再我都决定死后化帝魂,继续守护大明,孤零零在孝陵算怎么回事?在寂军墓里,日后还有众多将士为伴,岂不美哉?”
朱元璋笑答,不以为意。
“只要父皇能服众人,儿臣无异议!”
朱松苦笑点头。
此事他确无立场反对,只能随老爷子心意了!
“就这么定了,西域已平,咱们该回朝了!”
“早点回汉中,到时让你大哥也来汉中府过年!”
朱元璋大笑。
他死后葬哪,自己了算,轮不到别人插手!
孝陵未完便停,让老九在定军山修座皇陵,多大点事?
凭老九财力,有何难?
在朱元璋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他可不让朝臣们啰嗦坏事!
贡献阿力麻里五日后,朱元璋与朱松启程回朝!
仍走原路,轮台城歇一日,未返哈密卫,径直南下汉中府!
洪武二十六年冬月十五,朱元璋与朱松率汉中军重返汉中府,东察合台覆灭、西域归入大明版图的消息已先期传至汉中,亦向应府蔓延。
抵汉后,朱元璋首要之事乃制定西征功臣封赏名录。
身为亲征主帅,封赏事宜皆由他亲自裁定。
耿青、秦武、杨赫、周通等名将,不出所料,均在封赏之粒
杨赫虽镇守哈密卫,主管后勤,其贡献亦被朱元璋认可。
朱元璋早有意构建朱松的武将团队,对其麾下将领封赏自然慷慨。
随汉中军出征的蓝玉等人亦获封赏。
书房内,封赏名录既定,朱元璋召来朱松。
“老九,这是为兄拟定的封赏清单,你看看有无遗漏?”言罢,他将名录递予朱松。
朱松接过,浏览之余,面露惊讶。
朱元璋不仅奖赏汉中军将领,更为耿青、秦武、杨赫、周通四人赐爵。
此次封赏之丰厚,远超昔日攻哈密之时。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