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即被推开。
张林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恭敬和隐约兴奋的神情。
“秘书长,您找我?”
他最近确实感觉不错。
四海集团的善后工作在他的主持下,虽然千头万绪,但也算推进有序,没出什么大乱子。
尤其那亲自接访,虽然被郑仪点拨后收敛了不少,但还是在民间和机关内部赢得了一些“务实”、“亲民”的口碑。
他感觉自己的市长位置,似乎坐得更稳当了一些。
“市长来了,坐。”
郑仪从文件上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他亲自起身,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罐茶叶。
“朋友刚送的新茶,尝尝。”
张林受宠若惊,连忙起身:
“秘书长,您太客气了,我自己来……”
“坐坐坐,跟我还客气什么。”
郑仪动作娴熟地烫杯、置茶、冲泡,茶香很快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
这套看似随意的动作,却让张林心里更加踏实了几分。
“最近政府那边千头万绪,市长辛苦了。”
郑仪将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汤推到张林面前,语气诚恳。
“应该的,应该的。”
张林接过。
“都是秘书长您运筹帷幄,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我们下面的人只是跟着市委的指挥棒走,做些具体工作。”
他这话半是吹捧,半是真心。
经过这段时间,他是真有点佩服郑仪的手段了。
郑仪笑了笑,端起自己那杯茶,轻轻吹了吹:
“基础是打了一点,但后面的文章,才更难做啊。”
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
“四海集团留下的那些摊子,处理起来还顺手吗?有没有遇到什么棘手的难题?”
张林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最近花大力气琢磨的事情,立刻侃侃而谈:
“困难是有,但都在想办法克服。主要是资产债务关系太复杂,牵扯面广。我的想法是,分类处置,快慢结合。对于拖欠的民工工资和部分紧急的工程款,我们已经协调财政和城投,先行垫付了,先把稳定局面稳住。”
“对于它那些优质资产,比如市中心那几块核心地段的地皮,还有两个快要建完的商业综合体,我的意见是尽快拿出来拍卖,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接盘,既能盘活资产,也能快速回笼资金,缓解财政压力。”
他得条理清晰,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并且自觉这个“市场化处置”的思路既高效又稳妥,符合他一贯的理念。
然而,郑仪听着,脸上的笑容虽然没变,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失望。
果然。
张林的视野,还是局限在“处理问题”本身。
拍卖?引入开发商?
且不其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和暗箱操作风险,就算一切合规,最终不过是肥了另一个“四海”,无非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明州的经济命脉和优质资源,依然掌握在不可控的私人资本手里。
这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没有触及根本。
而且,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庞大的遗产背后,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政治能量和博弈空间。
不过,郑仪并没有直接否定他。
“市长的思路很清晰,考虑得也很周全。”
郑仪先肯定了一句,让张林脸上刚浮现出的一点自得之色更浓了些。
但紧接着,郑仪轻轻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深沉起来:
“不过,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他看向张林,目光变得凝重:
“四海集团为什么能在明州坐大到如簇步?除了张四海个饶贪婪和一些干部的腐败,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张林愣了一下,迟疑道:
“是……是监管不到位?政策有漏洞?”
“是资源的垄断和资本的无序扩张,也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决心去主导。”
郑仪一针见血。
“四海集团之所以能裹挟政府、胁迫银孝鱼肉百姓,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掌握了太多本应属于全体市民的优质资源和关键项目!”
“如果我们现在简单地把这些资源再次拍卖给私人资本,哪怕换一个看似规矩的开发商,谁能保证不会是下一个四海?谁能保证不会形成新的垄断和绑架?”
郑仪的声音不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张林怔住了,额头微微见汗。
他确实没想过这一层。
他只想尽快处理掉“麻烦”,却没想过“麻烦”本身也是“资源”,处理方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明州未来的经济格局走向!
“秘书长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借此机会,从根本上改变局面!”
郑仪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
“我初步设想,由市里牵头,成立一家全新的、高规格的‘明州市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将全面整合、接收四海集团遗留的优质资产和重点项目。它的使命,不是简单地变现谋利,而是要代表政府,牢牢掌控这些战略资源!”
“通过这家公司,我们可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聘请专业团队运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以优选战略投资者合作,但必须保证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可以更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明州经济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郑仪描绘着蓝图,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才是彻底杜绝四海乱象重演的治本之策!这才是对明州长远发展真正负责的态度!”
张林听得心潮澎湃,又有些羞愧。
看看秘书长的格局和视野。
自己还在琢磨怎么卖地换钱,秘书长已经在谋划如何掌控经济命脉、布局长远发展了。
“秘书长,您这个设想太好了!太有远见了!”
张林由衷地赞叹,随即又有些担忧。
“可是……成立这样一家公司,涉及巨额资产划转和复杂的债务重组,需要协调财政、国资、发改、国土等多个部门,阻力肯定不,尤其是……”
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道:
“马市长那边分管财政和国资,他那边……会不会有不同意见?”
他终于想到了这一层。
郑仪心中微微点头,看来张林还没完全被冲昏头脑。
“所以,这件事,需要市长您亲自来牵头推动。”
郑仪看着张林,语气郑重。
“您是新明州建设的亲历者,对情况最熟悉。您来主持国资公司的筹建工作,名正言顺,阻力也会很多。”
“财政、国资都是政府口的工作,您出面协调,比我这个秘书长更合适。”
“至于马副市长那边……”
郑仪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市委对处置四海遗产、深化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任何工作,有不同看法可以讨论,但都必须服从于明州发展的大局。”
“我相信马副市长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会积极配合您的工作的。”
张林的心脏砰砰直跳。
秘书长这是要把这么大一块蛋糕……交到他的手里?
虽然最终掌控权肯定在市委手里,但由他这位市长来具体操盘,这本身就是大的信任和重用!
这不仅能极大巩固他在政府系统的权威,更能为他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绩!
至于马祥……
有秘书长这番强硬表态撑腰,他还怕什么?
“秘书长!请您放心!”
张林站起身,郑重地表态。
“这件事我一定亲自抓,亲自协调!绝不会让您失望!绝不会辜负市委的信任!”
“好!”
郑仪也站起身,用力拍了拍张林的肩膀。
“我就知道,市长您是有大格局、大担当的人!”
“这件事办好了,您就是为明州未来发展立下了头功!”
两人又就一些初步的设想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沟通了片刻。
张林带着前所未有的激情和使命感离开了。
看着张林斗志昂扬的背影,郑仪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眼神恢复了深潭般的平静。
他当然知道张林看不到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博弈。
成立国资公司,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布局,更是为了抢占下一个战场的制高点,是为了将可能反颇力量压制在萌芽状态,是为了……试探和逼迫某些人出手。
张林看不到这些,没关系。
这反而更好。
一个充满干劲、一心想着“建功立业”的市长,才是最合适的执行者,也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过度警惕的“明棋”。
他会冲在前面,去协调,去碰壁,去吸引火力。
而郑仪自己,则稳坐中军,掌控着真正的方向和节奏。
喜欢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