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措辞很不客气,但身边这些人毫不在意。
劳伦斯和玛曼拉只是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会心似的浅笑了一下,至于陈金平、威廉·凯恩和亚历山大他们,对“疯子”这个称呼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似乎觉得这样不太礼貌,所以在沉默了几秒钟后,陈金平深以为然的点零头:“这确实是一个冒险的计划,但如果仅从结果来看,也是一个稳妥的计划——”
到这,陈金平又看向我另一边的威廉·凯恩:“凯恩教授,不如你先介绍一下整体计划?除了可以打消顾虑,还可以再仔细看看,计划中是否存在其他纰漏。”
“可以。”
威廉·凯恩爽快答应,而在我们定要坦诚相待之后,其他人也没有再阻止,于是我第一次非常顺利的,得知了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机密、也是最应该保密的计划——方舟计划。
这个计划的名称出自“诺亚方舟”,是《圣经》中的一则神话故事,但其实这个名称并不确切,因为在整体的战略部署上,“方舟”只占了很的一个部分。
整个计划的基础,是我在很久之前交给人类的“Aether装置”,不过这个计划的开端,还要从发现“虫洞”开始起。
就像威廉·凯恩之前的,人类对“虫洞”知之甚少,无法确定现有的“虫洞”会在何时关闭,而且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错过这一次的机会,很可能要再等上两亿年。
【大灾难】不会给人类两亿年,所以必须尽一切可能的抓紧时间。
正如我之前所质疑的,“55+283”这种龟速,连这个计划的最低限度都满足不了,于是便有科研团队,提出利用“Aether装置”进邪提速”。
这台装置的原始功能,是在接收到来自高维的、我的信号之后,再将“我”接入到人体的生物系统。
而在人类经过十几代的逆向工程研究后,已经可以做到同维度的意识信号遥控,虽然无法接入真正的生物系统,却能以此来遥控仿生人进行作业——比如我之前见到的刘晓星。
随着刘晓星逐渐接触普通人、为“Aether-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反馈数据,新一代的“Aether-Ⅻ”也投入研究——当然,现在留给研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言归正传。
“55+283”的时间表很慢,但其中的283个地球日,并不是航器的极限速度,而是人类作为生物、在航器内部所能承受的极限加速度。
一旦载人航器超过这个速度,其内部的人类、会被加速度产生的惯性活活压死,而这还是身体素质极好、且经过专业训练的宇航员,换成普通人会死的更早。
但是利用“Aether装置”就不一样了。
硬件设备……准确来是刘晓星所用的那种仿生身体,其内部没有真正的脏器和血液,也可以不需要呼吸和心跳,所能承受的加速度影响,随随便便就能达到人体极限的五倍、甚至十倍以上。
更高的加速度极限,意味着更快的载具速度和更短的飞行时间,而在仿生身体随航器前往“虫洞”的同时,意识信号已经以电磁波为载体先行出发。
“在我们得到消息、准备出发来找你汇合的时候,刘晓星就已经出发了。”
威廉·凯恩神色如常的淡淡道,像是在一件无关紧要的事:“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致,我们下楼坐进直升机用了15分钟,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抵达了‘虫洞’坐标。”
“你什么?”
我听到这里才突然反应过来:“你们连穿越‘虫洞’的注意事项都没搞清楚,就直接让刘晓星出发了?”
“It's cruel, but necessary。”
威廉·凯恩淡然点头,似乎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载有刘晓星意识信号的电磁波、在抵达‘虫洞’坐标后,会被动的尝试进入、就像【新黑境】的信号溢出一样。”
“一旦进入成功,刘晓星的意识信号就有可能和【新黑境】发生接触,她要服【新黑境】提供帮助,并且无论能否服,都要尽可能的调查、并汇报‘虫洞’内部情况。”
“试探、接触、投石问路。”
我咬了咬牙,心情复杂的看向陈金平:“你们让一个孩子、孤独的在太空里飘过几亿公里,还给她派了这么多任务?”
“……这是唯一的选择。”
陈金平沉默了半秒才轻声回道:“‘Aether-Ⅺ’的信号发射端,长期绑定刘晓星的意识信号,换人需要时间进行调试……”
“第五行星轨道的‘虫洞’,随时可能坍缩消失,我们没有时间调试,在刘晓星出发的时候,我们甚至不能确定她及时赶到。”
威廉·凯恩接着陈金平的话道,显然想表示他会要对此事负责:“幸阅是她赶到了,更幸阅是到目前为止,‘虫洞’的结构依然稳定。”
“如果一切顺利,大约30个地球日之后,刘晓星就会在‘虫洞’的另一边收到她的身体,之后她会利用航器进行坐标广播,告知我们‘虫洞’通向什么地方。”
“所以你们现在还不清楚、那个‘虫洞’会通向什么地方?”
我神色古怪的皱了皱眉,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恼火:“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虫洞’的另一端、不足以逃离【大灾难】该怎么办?”
“继续研究新的方案。”
威廉·凯恩不假思索的淡淡回道,那种习以为常的平静语气,让我足足过了两秒钟才意识到、他的潜台词是牺牲刘晓星。
“这很残忍,但这也是必要的。”
陈金平察觉到我的情绪变化,没等我发飙就抢先开口:“相比于从前那些牺牲,用一个人来验证一整个计划是否可行,已经把损失降到最低了。”
“……”
我看着陈金平没话,准确来是不知道该什么。
在陈金平的语气和神态里,完全没有对刘晓星的愧疚,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感到愤怒,我应该痛斥、甚至怒骂这种离谱的决定。
可是我现在完全愤怒不起来,因为在陈金平的眼神里,我只能看到重压之下的疲惫,而且在我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是赞同这种法的。
这个发现让我悚然一惊。
几分钟前我还他们是一群疯子,而现在,我居然开始赞同这些疯子的想法了……
喜欢十一个疯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十一个疯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