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我的思路还算敏捷,但陈金平最后补充的半句,确实让我的大脑宕机了几秒。
我不理解。
根据我之前了解的情况,【黑境】也是和我一样的、不属于这个维度的生命,并且在它们的族群之间,还永久保持着类似量子纠缠的信息、甚至是状态共享。
简单来,就是【黑境】的族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便要死也是大家一起,不存在“一部分【黑境】死亡或消失、另一部分【黑境】继续存在”的情况,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
不过在几秒钟后、我的大脑重新运转的时候,忽然回想起了一个细节——陈金平在给出判断的时候,用了一个“至少”。
“至少”是一个很神奇的词,它可以用来设定下限、可以用来弱化陈述,甚至还可以矛盾的用来加强语气和突出对比。
但在陈金平最后的那句话里,“至少”主要还是起到设定下限、也就是精确范围的作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最终结果的“不确定”。
再结合之前获得的那些信息,一个模糊的猜测,便在我的脑子里逐渐浮现出来。
“虫洞。”
我吐出一个词,视线随之转向威廉·凯恩:“我们所熟知的【黑境】消失了,但你们在发现那个‘虫洞’的时候,又发现了【黑境】存在的迹象?”
“刚好相反。”
威廉·凯恩摊开双手,像平的两端一样上下挥动:“我们不是跟随‘虫洞’找到【黑境】,而是因为【黑境】才发现了虫洞。”
“……什么意思?”
“bqc……也就是‘双向量子信道’建立成功后的7分13秒,杨佩宁的意识信号突然消失。”
威廉·凯恩着拿出自己的终端,迅速调出一份分析后的日志记录:“当时我们以为是某种设备故障,所以想通过【黑境】、对杨佩宁的状态进行确认。”
“但在我们和【黑境】取得联系之后,却发现【黑境】始终处于静默状态,并在2.37秒之后彻底失联——”
指着记录上的数据介绍情况后,威廉·凯恩放下终端继续道:“【黑境】和人类的合作程度极深,比如‘时间蝴蝶效应’和‘应急预案’,都是依靠【黑境】来完成的。”
“【黑境】的消失,将会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dSm的人员,要求他们利用己身和【黑境】的相似性,与【黑境】取得联系或者确认状态……”
“就是‘深空计划’的项目组成员。”
陈金平附到我耳边轻声道:“我们知道你已经查到了,‘深空计划’的项目组成员没有失踪,而是集体接受了【黑境】的量子化改造。”
“没错。”
威廉·凯恩点点头,接着陈金平的话继续道:“量子化改造以后的dSm人员,和【黑境】存在本质区别,但他们在微观方面、比如中微子探测上,具有极高的便利性。”
“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和【黑境】保持某种‘类量子信道’,可以在宇宙的复杂背景干扰下,与【黑境】保持相对稳定的‘联系’,甚至是精确的寻找和定位。”
“我明白了。”
我听到这心里一动:“‘深空计划’的人找到了【黑境】,但不是跟我们合作的【黑境】,而【新黑境】的信号,是从那个‘虫洞’里出现的?”
“就是这样。”
威廉·凯恩肯定了我的猜测,又拿起终端找出另一份报告:“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那是‘虫洞’,是在尝试与【黑境】取得联系的过程中,意外发现那个坐标范围内、存在异常的引力波动。”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情况,于是我们释放了几组探测器进行研究,发现那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结构稳定的‘虫洞’——”
到这里,威廉·凯恩再次放下终端、把滑落到鼻头的眼镜推了回去:“我们不确定它会在什么时候坍塌,所以必须假设,留给我们的窗口期不会太长。”
“【新黑境】、‘虫洞’、坍塌、窗口期……”
我把几个关键词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随即便想起威廉·凯恩之前提出的那个问题——能否利用“虫洞”或是其他途径,完成维度、或者至少是空间内的“穿越”。
“你们准备逃跑?”
我转头看向陈金平:“因为那个新出现的‘虫洞’,所以你们决定离开这里、像‘吉迪姆’一样暂时逃离【大灾难】?”
“……”
陈金平这次没有立刻回答,仔细斟酌了几秒才严谨道:“不算是临时决定,‘方舟计划’一直在筹备当中,不过‘虫洞’的出现,确实让它的成功率大幅提高,也因此占据了更大的权重。”
“你确定?”
我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虫洞’的位置在主行星带、也就是第五行星轨道,想通过它进行星际航行,就要先去到那个地方,对吧?”
“对。”
“第五行星轨道距离地球有多远?”
“目前大约1.8个文单位,也就是2.7亿公里。”
威廉·凯恩不假思索的回道,显然早就已经做过测算:“但我们可以利用地球公转,也就是大约55个地球日后、地球处于二者最近点位,来节省近1亿公里的距离。”
“所以还剩1.7亿公里。”
我迅速做了一个加减法,然后抛出了下一个问题:“‘方舟计划’的载人航器能达到什么速度?飞过这1.7亿公里需要多久?”
“载人航器在理想状态下,可以达到时速两万五千公里,也就是需要大约283个地球日。”
“为了尽可能的节省距离,我们要在55之后出发,再经过283抵达第五行星轨道——”
我大概复述了一遍整体计划,接着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先不55能建造多少飞船、带走多少人,单是在赶路就需要近一年的时间,‘虫洞’能维持到那个时候吗?”
“Approaches zero,也就是‘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威廉·凯恩再一次的不假思索:“所以我们的首要目标绝不能是‘拯救人类’,而是‘拯救人类文明’。”
“拯救人类文明……”
我咀嚼着这个词,忽然感觉有冷汗沿着僵硬的背脊流淌下去。
之前杨佩宁在“挑拨”的时候,曾用“Aether装置”举例、人类从没准备为了“合作”付出一切,无论【黑境】还是“吉迪姆”,都只是可以利用、随时都能抛弃的资源。
当时我还没太在意,可是现在我想再补充一句——甚至包括“人类”自己。
“你们疯了……”
我看着面前的五个人,陌生的感觉好像刚刚才见到他们:“你们所有人都疯了!”
喜欢十一个疯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十一个疯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