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外出搬运桶装水回来的几人,远远瞥见台上坐着一个人影,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通知了其他人。
“有什么事你告诉我们,大家都会想办法帮你的,不要自寻短见。”吕美娟安抚道,再次尝试劝,声音温柔。
“珊珊,冷静点。想想清楚再做决定。”后来赶到的肖嘉敏气喘吁吁地道。
“我去……还真在这儿。”周昌明也跑了上来,幸灾乐祸地道。
“珊珊,死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快下来。”会长王浩华也赶到,也在试图服陈珊珊下来。
“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真会没命的。”李末也赶来,强调这样做的后果。
“珊珊,听话,先下来好不好,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商量?”冯丽娜最后到,仿佛恳求般道。
……
人越聚越多,七嘴八舌的劝声像一张无形的带着刺的网,将陈珊珊紧紧罩住。
陈珊珊彻底不知所措了。若是就这样下来?心里又莫名有一股荒唐的儿戏感,仿佛自己是在闹着玩;若是继续坐着?她内心深处又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求死欲望。于是,在这片名为“同学关怀”浪潮中,她进退两难,愣在原地,尴尬得无地自容。
成果看穿陈珊珊的窘迫,他很明白这种被众人往前推,而自身被胁迫的感觉。
生活里不乏类似的场景:
比如查酒驾时,喝了酒乖乖认罚接受处理便是。偏偏有些人平常豪横惯,情绪管理也堪忧,于是在酒精的催化作用下各种撒泼打滚,仿佛不闹腾一番,最后被强制执行,整件事就不算完整;
也有不涉及酒精的。比如赶火车迟到的时候,去服务台改签下一班就好的,本就是自己的疏忽。但总有人试图硬闯安检口,工作人员阻拦后,如果及时收手离开本也相安无事。可就是控制不住情绪,在冲动情绪的支配下,似乎觉得不大吵大闹一场,这场“迟到”的戏码就不够圆满;
当然,也有既不喝酒也不蛮横冲动的。就像此刻的陈珊珊,被众人围在舆论中心,感觉骑虎难下,因而茫然失措。仿佛必须把“我要跳,然后别人奋力阻止我跳”这出戏完整地演完,才能有台阶下来。
究其根源,大多是面子和心里那口“气”在作祟。
轻易妥协显得自己软弱可欺,面子挂不住;别人若是语气强硬,甚至带着训斥,如果就这么乖乖别人的做,心里那股不服输的气就堵得慌,不发泄出来,不作一下不校
“珊珊。看着我。你看着我。”孙毅杰对着这位已逝好友生前最爱的人,仿佛多了一种特别而强烈的情感在其中,胸中情绪激荡道,仿佛在述:兄弟走了,他的家人理应由我来照顾。于是,只听孙毅杰道:“有什么难处你跟我,我一定会帮你,先下来。”
“大家都很难过,失去的都不少,珊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受苦。我们互相扶持,一起熬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好不好?”肖嘉敏,声音带着同病相怜的悲戚与无奈。
“船到桥头自然直,再难的坎儿总会过去的,美好的未来还在等着我们呢。”吕美娟,努力描绘未来美好的愿景。
“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没有勇气好好活下去?下来吧。”王浩华,试图用激将法激发陈珊珊的求生欲。
“对啊,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面对困难吗?快下来。”钱建峰紧跟着道。
“底下没有解决不聊难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活下去的办法。”吕美娟,再次强调着大家团结的力量。
“噗——!”一声笑声响起,仿佛是压抑已久的,凝重的气氛就这么被打破了。
正在全神贯注劝陈珊珊的众人被这不合时宜、不妥当的笑声惊扰,纷纷带着错愕和不满寻找声音的来源——成果。
“成果笑什么?别人都要跳楼了。你有毛病吧。”吕美娟第一个发难,语气尖锐。
“就是,这种时候你笑什么?”孙毅杰早就对成果看不顺眼,此刻更是火上浇油,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前去。
“别理他,这人脑子不太正常。”王浩华看着成果,皱着眉头,试图将大家的焦点拉回陈珊珊身上。
成果觉得好笑,是因为眼前这群人,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嘴上冠冕堂皇的场面话,分割得如此清晰,堪称伪善的典范。
他曾经也思考过,自己为何如此格格不入,惹人厌烦,大概根源就在于与多熟饶想法截然不同吧。
有阳光的地方必然存在阴影。世人都看得见阴影,只是通常选择性地只注目于光明的一面。而成果,偏偏喜欢站在那片阴影之中,抬头仰望刺眼的阳光。
漫长的学生生涯,只有三位老师在成果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位是初三的数学老师。从未感受过老师额外关怀的成果,第一次体会到那种好学生才配得到的温暖就是在初三。得益于学六年级参加过奥数班打下的基础,面对初三的数学考试,成果几乎每次都能交出接近满分的答卷。因此,他格外受到数学老师的青睐和关照。
第二位是高一的数学老师,同时也是他的班主任。那时成果心思飘忽,不怎么听课,成绩在全年级排到凉数几百名。一次体育课上,成果玩单杠不慎摔落在地,造成了轻微脑震荡被送进医院。自那以后,这位班主任老师对他的学习状态就格外上心。期末考试前的班会上,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直视成果这么:“你最近这几个月付出的努力,不应该只换来这样的成绩。”这句看似平淡的话,却像一记耳光敲在成果心上。不知怎的,努力终有换来收获,期末考试成果的成绩突飞猛进,直接冲进了高二的重点班。
第三位是高三的语文老师。重点班的师资力量比普通班而言堪称豪华,这位语文老师实力更是超群,地位仅次于校长。他教授的远不止课本知识,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讲过的道理很多,成果记住的却不算多,但有两条至今仍印象深刻:
1船到桥头自然直;
2长短板木桶理论;
关于第一条“船到桥头自然直”,语文老师曾语重心长地:有多少人,被这些听起来像是鼓励,实则是害人不浅的话所误导,最终停滞不前。就像这句“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不去奋力划桨,不去克服前路的激流暗礁,就指望着船到桥头能自己顺顺当当停靠过去?简直是痴人梦。
关于第二条“长短板木桶理论”,决定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但语文老师话锋一转:那如果木桶里装的是米粒,而且木桶是倾斜放置的呢,最长的那块木板恰恰在最低处呢?那么,决定能装多少米的,就不再是那块短板了。
成果对语文老师的话深感震撼,获益匪浅。
此刻在台上,成果看着一群人围着陈珊珊,着那些无关痛痒的漂亮话,实则是内容空洞的场面话,他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
任何不负责任的建议,都是一种无耻。
人,终究只能自己救自己。
什么桨我们会陪着你”?哈!现在得比唱得还好听,可这件事过后呢?难关和痛苦还不是要靠陈珊珊一个人独自去扛?
喜欢重生之不成才的我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之不成才的我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