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有将近一个星期,高胜就要开学了,但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孜珠寺,还没来得及去,既然来了那曲,那么这座寺庙也绝不可错过。
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真正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寥寥无几,不过路上的一切又何尝不是风景呢,倒也不觉得遗憾。
就算现在立刻返程,也赶不上开学第一了,既然这样,那就只能去镇上发个电报回去,遗憾地告知爹地、妈咪自己的行程安排,自己将不能够按时回去了。
当然这绝对不是高胜故意而为之,好吧,他当然是有意如此。
来了这里他就舍不得离开了,只想尽可能地拖延着离去的时间。
这个时候的西藏是没有什么客运车的,高胜他们要想到达丁青县的孜珠寺只能搭便车,这再次坚定了他要买车搞自驾游的决心,当然这个年纪纯粹是做梦。
等车的时候,无事可做,便只能在街上瞎转悠,不过这里的招待所满打满算也只有一所,县城的条件也比较简陋,确实也没有什么可逛的地方。
不远处,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按照高胜看热闹的经验来,那里必然有值得关注的东西。
拉着闻初就快速走过去,原来是一个书人坐在中间,周围的藏民们都盘着腿围坐在他的身边。
高胜虽然会一些简单的藏语,用于日常交流,但涉及到这样大段大段的口头书,实在是有心无力。
倒是闻初听得津津有味的,书人讲得是藏族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
他的语调抑扬顿挫,甚至有种音乐感,几乎是唱着出故事的。
史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备受部落战争之苦的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
这个时候便出现了降妖伏魔、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格萨尔王。
整个史诗由界篇、降魔篇、地狱篇三部分组成。民间艺人在唱时,常常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史诗的全部内容:“上方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面地狱完成业果。”
书的过程中,所有人都是安安静静的,这个提出任何疑问、发出任何声音,都是不合时夷,高胜虽然听不太懂,但这如行云流水般的声音也足够让人着迷。
这位民间艺人,连续了两个时不带停歇的,全程闭着眼睛讲述,而且没有任何文本提示。
一口气讲到了大家都要去吃午饭的时候,高胜见他讲完,赶紧上前跟他搭话。
还没等他开口,却发现这位书人正摸索着打开了自己的水壶,虽是睁着眼,但瞳孔并不聚焦,竟是一位盲人。
“请问您能够记住多少万字啊,我看您刚才一口气讲了很久”,高胜对这位民间艺人怀有崇高的敬意,要是有录音机就好了,什么也要将这古朴悠扬的声音记录下来。
书人有些骄傲地笑了笑道,“我啊,起故事来,三三夜都不完。它们都在我的脑子里,世世代代靠的就是口口相传,别看我看不见,可我的心里装着一整个世界”。
藏民们朴素的语言总有动人心弦的魔力,他的眼睛虽看不见,却清澈明亮得像一弯湖水。
而这样的书人还有更神奇的传,能够传唱格萨尔王故事的唱艺人,都是无师自通的灵魂歌者,有些甚至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一场病后,或一觉醒来,突然就能够张口唱几百万字的长篇史诗。
书人在无数个平凡而庸常的日子里,走在城镇或者乡野里,向人们讲述这个波澜壮阔的故事,他们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心怀慈悲、救苦救难的大神——格萨尔王。
由于前些年的浩劫,孜珠寺被损毁的很严重,这里的文物要想修复完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高胜和闻初顺利搭上了一辆运送物资的车。
孜珠寺,所在之地,山势险峻而奇特,因有六峰而得名(孜珠的藏语就是六峰之意)。
车辆经过一座佛塔的时候,高胜看见佛塔的底下有一座葬台,那儿正在举行葬。
葬是藏族独有的丧葬方式,让人觉得既神圣又庄严。
由葬师在曙色之前将死者肢解,然后用燃骨油引来秃鹫,他们虔诚地认为秃鹫作为灵魂的使者,将会把死者的灵魂带入堂。
这样的信仰消解了藏民们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对生死之事多了些许从容和豁达。
这不是什么值得猎奇的事情,人生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罢了。
怀着对死者的敬意,他们在这下了车,同在场的其他人一样,默默地为往生之人进行了哀悼。
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是一个人基本的修养,可以不信仰,但必须保持尊敬。
而后,再继续上山,走近寺庙,可以见到一些僧人正在用画笔描补墙上的唐卡,这些都是过去被毁坏聊,现在正在修补的巨幅唐卡。
这样一幅画作,需要耗费一位画师几年的时间,绘制画像所需要的颜料,都是由不同颜色的矿石反复研磨而成的,每一次的笔触都会传递着对佛的敬畏心。
一位年轻的僧人前来接待了二人,听他们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便带领高胜二人参观了寺庙。
寺庙里供奉着许多的佛像与唐卡,参观簇的全过程中,高胜都没有拿出自己的相机,在这佛堂拍照,是对佛的亵渎,也是对信仰的不尊重。
僧人为人亲和,汉语的很流利,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向二人介绍起苯教的历史来。
高胜极为敬佩他的学识,僧饶谈吐更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但不好长久地叨扰,看得出寺庙的僧人们都十分忙碌,高胜有些羞愧,“真抱歉,耽误了您不少时间”。
僧人笑着摇摇头,“你们远道而来,一路坎坷着到达这里,何必什么叨扰呢?吃一顿便饭再离开吧”。
确实已经是饭点了,高胜还真饿了,也就不再推辞,吃了一顿饭便告辞离去。
喜欢女穿男后,我励志成为bking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女穿男后,我励志成为bking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