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船山书院的另一侧。
一片由青砖绿瓦构成的仿古庭院群中,几个身份特殊的“留学生”,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属于他们的讨论。
这里是专门为大唐、吐蕃、回鹘、阿拔斯等各方势力派来的“质子”或“使节团子弟”准备的居所,名为“四方馆”。
庭院的石亭内,大唐皇长孙李桓,正一脸烦躁地将手中的《几何原本》摔在石桌上。
“什么直线、圆、三角形!孤乃大唐储君之子,来此是为学习西北王府的强军治国之道,不是来学这些匠人之术的!”
十三岁的少年,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傲慢与焦虑。
在他对面,坐着几位年龄稍长的青年。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面容轮廓深刻,正是阿拔斯王朝的王子马蒙。
他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用一口流利的汉话道:
“李桓殿下稍安勿-躁。西北王府有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无论是那能日行千里的铁车,还是那能翱翔际的飞艇,其根基,皆在于此。看不懂这些,又何谈学习他们的强军治国之道?”
马蒙的语气虽然平和,但眼神深处却闪烁着智慧与隐忍的光芒。
他不像李桓那般浮躁,而是以一种近乎贪婪的姿态,吸收着在西北王府接触到的一切新知识。
他敏锐地意识到,一种全新的、足以颠覆世界的力量体系,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成型。
谁能率先掌握这套体系的底层逻辑,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绝对的主动。
“马蒙王子所言极是。”
另一位身穿华贵丝绸,面容俊朗,却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优越感的青年开口了。他是太原王氏的嫡系子弟,王崇文。
“我等世家子弟,自幼饱读经史子集,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下。但这西北王府,却将格物、算学列为万学之本,实在是……本末倒置。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搞清楚他们这套东西的虚实,方可揭开西北王府的真正秘密。”
坐在王崇文身旁的,是来自范阳卢氏的卢思明。
他为人方正,颇有君子之风,此刻皱眉道:“崇文兄此言差矣。我观这船山书院之学风,严谨务实,颇有古风。王爷以科技立身,以工业强国,短短数年,便造出如此盛景。慈经纬地之才,其所推崇之学问,必有其深刻道理。我等应当虚心求教,而非心怀偏见。”
亭子角落里,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穿着吐蕃贵族服饰的青年,一直沉默地盘坐着,手中捻着一串佛珠。
他便是吐蕃赞普赤德松赞的长子,藏玛王子。
听到众饶争论,他缓缓睁开眼睛,声音洪亮如钟:
“道理?我佛慈悲,亦有金刚怒目。西北王府的道理,就刻在他们的枪炮之上!我亲眼见过,一轮齐射,我吐蕃最勇猛的甲士,便如麦子般倒下。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再高深的佛法,再华丽的辞藻,都显得苍白无力。我来这里,就是要搞清楚,那种‘力量’,究竟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藏玛的话,简单粗暴,却直指核心,让亭内的气氛为之一凝。
是啊,无论他们抱着何种目的,怀着何种心态,他们来到这里,最终都是为了探寻李唐那身不可思议力量的秘密。
只是,他们很快就失望地发现,船山书院,虽然是西北的知识圣殿,但教授的,大多是基础理论。
所有涉及到核心技术与军事应用的部分,都被严格限制在西北军政大学、西北国防大学以及格物院的内部。
而那些地方,别是他们这些“外人”,就连大部分西北王府治下的普通民众,都没有资格进入。
他们就像是站在一座巨大宝库的门口,能看到宝库的宏伟壮丽,却始终无法窥见其中最珍贵的宝藏。
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煎熬,让这些之骄子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
……
“无力感,是促使他们思考的第一步。”
王府行营的书房中,李唐看着全息屏幕上,由靖安司实时传送回来的,关于四方馆内众人讨论的画面和声音记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 ?觉的弧度。
他身前的巨大全息沙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西北地形图。
无数条闪烁着不同颜色的数据流,在沙盘上空交织、流动,勾勒出一幅复杂无比的社会运行模型。
人口增长曲线、粮食产量预测、工业产值指数、技术研发进度条……
每一个参数,都代表着他治下这片庞大领地的某一具体方面。
而他的工作,就是像一个最精密的棋手,调动和配置所有资源,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按照他设定的轨道,高效、稳定地运校
站在他身旁的,赫然是武威郡王郭昕。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将军,如今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在西北王府的角色。他早已不再将李唐仅仅视为一个“王爷”,在他心中,李唐的智慧与手段,已经近乎于“道”。
“王爷,您将这些各方势力的精英子弟,都集中在船山书院,就不怕他们学到了我们的本事,将来反过来对付我们吗?”
郭昕看着屏幕上那些神情各异的“质子”,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担忧。
“学?他们能学到什么?”
李唐笑了笑,从沙盘上调出一份文件,投影在郭昕面前。
“这是船山书院的五年教学大纲。你看,前两年,是基础教育,扫盲,让他们建立基础的数理化概念,重塑世界观。
第三、四年,是专业分流,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赋,学习一些基础的应用技术,比如农业、纺织、基础机械维修。
第五年,是社会实践。整个过程,他们能接触到的,永远是我们整个技术体系中,最表层、最基础、最不涉及核心原理的部分。”
李唐的手指在空中轻轻划过,屏幕上的内容随之变化。
“这就好比,我教他们如何使用算盘,但绝不会告诉他们算盘的制造方法和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我让他们看到蒸汽机的强大,但他们永远无法得知,制造一台合格的蒸汽机,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学、冶金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
“我们开放的,是‘术’的表象。而支撑这一切的‘道’——也就是我们完整的工业体系、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将永远对他们关闭。”
郭昕看着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教学大纲,以及其中对不同身份学生设置的层层知识壁垒,恍然大悟,额头甚至渗出了一丝冷汗。
这已经不是阳谋了,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李唐给出的,是一个看似公平的学习机会,但实际上,他从一开始,就为这些人设定了无法逾越的知识花板。
他们学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西北王府的强大与深不可测,从而产生更深的敬畏。
而那些真正有赋、愿意归化的学生,则会被甄别出来,通过另一套秘密的考核体系,进入真正的核心教育序列,成为西北王社稷的基石。
“那……王爷您如此看重那个叫慕容秋的少年,甚至不惜让杨文菁和林昭君去主动接触,又是为何?”
郭昕继续问道。
李唐的目光,落在了屏幕上慕容秋那张稍显稚嫩却无比专注的脸上。
“因为他不一样。”
李唐的声音变得深沉而有力。
“老郭,你要记住,我们目前所有的优势,都来自于船山城和‘龙巢基地’。它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黑箱,我们输入指令,它输出结果。
但这终究是外力,是无根之萍。万一有一,龙巢基地消失了呢?我们该怎么办?被打回原形吗?”
这个问题,让郭昕的心头猛地一颤。
“所以!”
李唐的语气一车,斩钉截铁地道:
“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自我造血、自我迭代的科技和工业体系!
我们不仅要会使用这些‘神器’,更要明白它们背后的原理,要能够独立地制造、改进,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这个过程,需要人,需要海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合格产业工人,更需要成千上万的工程师、科学家。而最关键的,是需要站在金字塔顶端,能够引领整个科技体系向前突破的才!”
“慕容秋,就是我发现的第一颗,有潜力成为这种才的种子。他的思维方式,他对数理的敏感,已经脱离了这个时代的束缚。
他缺的,不是智商,而是一个能够让他将赋完全发挥出来的平台,以及将他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拉出来的引导。”
李唐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未来”的光芒。
“杨文菁和林昭君,是这个引导的开始。而即将举行的船山书院开学典礼,则是我为他,也为所有像他一样的种子,准备的第一次洗礼。
我要让他们亲眼看到,知识,究竟能创造出何等伟大的力量。我要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名为‘改变世界’的野心!”
郭昕肃然而立,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震撼,从心底升腾而起。
他终于明白了。
攘外安内,奖励生育,创立书院,接纳质子……李唐所有看似不相关的布局,其最终的指向,都是同一个宏伟的目标——
他不是在割据一方,不是在争霸下。
他是在以整个西北为试验田,从零开始,亲手缔造一个全新的文明!
一个以科学为基石,以工业为骨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屹立于这个世界之巅的,煌煌盛世!
而自己,何其有幸,能够亲身参与并见证这开辟地般的伟业。
“传我命令。”
李唐的声音将郭昕从激荡的情绪中拉回:“通知所有学院、格物院、军方及政务体系负责人,三日后,船山书院广场,准时参加西北第一届开学典礼。”
“是!”
郭昕挺直了胸膛,声音嘹亮。
李唐转过身,重新望向那片由数据流构成的星辰大海,目光深邃如夜。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晚唐:开局一条船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