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君翻了个白眼,而杨文菁则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清脆的笑声,如同山涧清泉,瞬间打破了阅览室内的沉静,也让慕容秋那张有些茫然的脸庞,泛起了一丝不自然的红晕。
他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回答是何等的枯燥乏味。
“咳。”
慕容秋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将视线重新投向了桌上的《枪械弹道学初步》,试图用沉默来掩饰自己的窘迫。
林昭君却不打算就此放过他。
她今和杨文菁一同前来,本就是带着王爷对她们隐诲下达的“任务”——与这位船山书院入学考试的状元郎建立联系,并将他拉入她们的学术组。
在李唐看来,慕容秋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在数理和格物(物理)上展现出的赋,甚至超过了格物院里大部分的研究员。
但他的性格过于孤僻,如同一只离群的孤狼,这对于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现代工业体系而言,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一个真正的领军人才,不仅要有超卓的智力,更要有与人协作、领导团队的能力。李唐需要的是未来的钱学森、邓稼先,而不是一个只会躲在书斋里的书呆子。
“喂,木头,别光看书啊。”
林昭君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慕容秋面前的书页,一双明亮的眸子带着几分狡黠,娇声道: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校你整抱着这些理论,难道就不想亲手实践一下?”
慕容秋的眉头微微一挑,实践?
这两个字精准地戳中了他内心最渴望的地方。
船山书院的图书馆,收藏着西北王府下发的无数“书”,这些书籍系统地阐述了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
对于慕容秋这样求知欲旺盛的少年来,这里就是堂。
但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只能看,不能摸。
那些传中威力无穷的“神兵利器”——米涅步枪、左轮手枪、拿破仑炮,他只能在书本的插图和参数中去想象它们的构造和威力。
“如何实践?”
慕容秋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中却透出一股灼热的渴望。
“这你可就问对人了。”
林昭君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娇声笑道:
“我呢,在格物院的‘应用药理实验室’有个实习名额。而文菁,她更厉害,直接被‘材料科学研究所’的刘院长看中,成了他的记名弟子。我们都有权限,进入一些不对外开放的区域哦。”
“什么?”
慕容秋闻言,呼吸猛地一滞,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格物院,那是与船山书院并立的西北最高科研机构,是所有技术与“神力”的源头。能进入那里,哪怕只是最外围的实验室,也是无数船山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耀。
他虽然是入学考试的状元,但因为性格原因,并未被任何一位格物院的大人物看中,只能按部就班地在书院里学习基础课程。
看着慕容秋震惊的表情,一旁的杨文菁适时地开口,声音温婉如水,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慕容同学,你的才华,我们都有耳闻。王爷曾言,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与应用。我们最近在研究一个关于‘金属定装弹壳延展性与火药配比’的课题,其中涉及到复杂的函数计算和材料应力分析,这正是你的长处。不知你是否有兴趣,加入我们的组,共同探讨?”
杨文菁的话,得极为巧妙。她没有居高临下地施舍,而是将这次邀请,定义为一次平等的学术合作。
这番话,既满足了慕容秋对实践的渴望,又维护了他那份孤傲的自尊。
慕容秋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紧紧抿着嘴唇,内心正在进行着人交战。
与人交往,对他而言是一件比解开最复杂的数学题还要困难的事情。但杨文菁描绘出的前景,那种能够亲手触摸到知识脉络、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诱惑,又让他无法抗拒。
“怎么样?给个痛快话!”
林昭君催促道:“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我们组还缺一个专门负责数据建模和理论推导的核心成员呢。”
“我……”
慕容秋深吸一口气,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我加入。”
“太好了!”
林昭君高胸一拍手,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响亮,引来了周围几位学子不满的侧目。
她赶忙吐了吐舌头,压低声音道:“那从今起,你就是我们‘真理探索组’的一员了!我是组长林昭君,她是副组长杨文菁,你……嗯,你就当我们的首席技术官吧!”
首席技术官?
这个陌生的词汇让慕容秋有些发愣,但听起来,似乎是个很厉害的职位。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性格迥异,却同样光彩照饶女孩,心中那层坚冰,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融化了一角。
知识,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坚固的桥梁。
而在图书馆二楼一扇不起眼的百叶窗后,两名身穿灰色制服、气息沉稳的男子,正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楼下发生的一牵
“目标‘孤狼’,已与目标‘百灵’、‘云雀’完成初步接触。接触过程符合预案A-3,‘学术引导’模式。评估结果:接触成功,‘孤狼’的社交壁垒已初步瓦解。”
其中一人放下望远镜,在手中的一个类似平板电脑的黑色薄板上,迅速记录着。
“将观察日志加密,实时上传至‘烛龙’数据库。王爷的指令是,只观察,不干涉。继续保持一级监控。”
另一人沉声道。
“明白。”
他们是靖安司的特工,是西北王李唐最隐秘的眼睛和耳朵。
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王爷的每一个计划,都能在绝对可控的范围内,精准地执行下去。
慕容秋、杨文菁、林昭君,这些被李唐寄予厚望的“种子”,从他们被船山书院录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纳入了最高等级的人才观察与培养序粒
他们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蜕变,都会被精确地记录在案,成为李唐调整优化整个西北人才战略的重要依据。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晚唐:开局一条船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