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申九盛的货郎,每日挑着担子走村串乡,卖些针头线脑、胭脂水粉。这年秋,他听百里外的青石镇集市热闹,便连夜赶路,想早点占个好位置。
谁料行至老鸦山时,色已晚,月黑风高,申九盛迷了路。他在山林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出路。正焦急时,忽见前方山道上出现一队人影,走近一看,竟是一支迎亲队伍。
这队伍好生气派,前后各有八名红衣厮提着大红灯笼,中间一顶八抬大轿,装饰华丽,轿帘上绣着鸳鸯戏水。队伍前头四个吹鼓手,正吹着唢呐,那声音尖锐刺耳,听得申九盛心里发毛。
更奇怪的是,这队伍虽灯火通明,却静得出奇,除了唢呐声,竟无半点人语。申九盛定睛细看,发现那些人全都面无表情,脸色惨白,而且走起路来轻飘飘的,脚不沾地!
申九盛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遇上了不干净的东西,转身想跑,却两腿发软,动弹不得。
这时,一个身穿大红袄、头戴大红花的喜婆飘到他面前,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黑牙:“这位哥,今儿是我家姐大喜之日,来来来,沾沾喜气。”着,塞给申九盛一个红得发亮的苹果。
申九盛不敢不接,那喜婆直勾勾地盯着他,周围那些迎亲的人也齐刷刷地看过来,个个眼神空洞。申九盛被看得心里发毛,只好硬着头皮,在苹果上咬了一口。
这一咬不要紧,苹果里头竟是白花花的蛆虫,正在蠕动!申九盛恶心得直想吐,可嘴里的苹果却突然变成了一股腥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了下去。
“呸!呸!”申九盛连吐几口,再看手中的苹果,却仍是红艳艳的,完好无损。
喜婆咯咯笑道:“吃了喜果,就是咱家的客人了,一起来喝杯喜酒吧!”罢,也不管申九盛愿不愿意,两个红衣厮一左一右“扶”住他,跟着迎亲队伍向前走去。
申九盛身不由己,只觉得脚下轻飘飘的,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一座张灯结彩的大宅院,门前挂着两个大白灯笼,上面却写着黑色的“囍”字。
进了宅院,只见宾客满堂,却都安静得出奇,只是机械地举杯、放下。主位上坐着一对老夫妇,穿着喜庆,但脸色青白,眼神呆滞。
新娘被扶下轿时,申九盛清楚地看到,那红盖头下正一滴滴地往下淌着鲜血,落在地上,形成一滩暗红色的血迹。
“一拜地——”司仪拖长了声音喊道。
新娘被扶着转身时,盖头微微掀起一角,申九盛看见了一张惨白的脸和一双充满哀怨的眼睛,那眼神正好与他对上,让他打了个寒颤。
礼成后,新娘被送入洞房,新郎则留下来敬酒。当新郎走到申九盛面前时,申九盛差点叫出声——这新郎竟是个纸扎的人!脸上画着夸张的笑容,两颊涂着圆形腮红,动作僵硬,由两个厮搀扶着。
“客官,请满饮此杯。”喜婆不知何时又出现在申九盛身边,递给他一杯酒。
申九盛接过酒杯,只见杯中酒液浑浊,散发着一股霉味。他假装喝下,实则偷偷倒进了袖子里。
喜婆见状,脸色一沉,但很快又堆起笑容:“客官既然喝了喜酒,不如去闹闹洞房,给新人添添喜气?”
申九盛心知不妙,连忙推辞:“这...这不合适吧...”
“合适,合适得很!”喜婆力气大得惊人,拉着申九盛就往洞房方向走。
洞房里,新娘独自坐在床边,盖头下的血滴得更多了。喜婆把申九盛推进去后,竟从外面把门锁上了!
申九盛大惊,用力拍门:“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这时,一个幽幽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公子...救救我...”
申九盛回头,见新娘自己掀开了盖头,露出一张清秀却惨白如纸的脸。她的脖颈处有一道深深的伤口,正在往外渗血。
“你...你是人是鬼?”申九盛颤声问道。
新娘泣道:“我本是山下李家庄的李秀姑,上月被这山中的恶鬼强掳而来,逼我与他成亲。我不从,自刎而亡,可这恶鬼仍不放过我,用法术困住我的魂魄,要我永世为妻。”
申九盛听得心惊胆战:“那我该如何救你?”
秀姑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符:“这是我从那恶鬼房中偷来的解厄符,你把它贴在新郎额头上,就能破了他的法术。只是...那恶鬼道行不浅,若被他发现...”
正着,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秀姑急忙盖好盖头,低声道:“他来了!”
门开了,纸扎的新郎飘了进来,直接走向床边。申九盛躲在屏风后,屏住呼吸,手心全是汗。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鸡姜—快亮了!
纸扎新郎顿时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变得扭曲。外面的喧闹声也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秀姑急忙掀开盖头,对申九盛喊道:“快!亮了他们的法力会减弱,快贴符!”
申九盛鼓起勇气,一个箭步冲上前,将黄符贴在了纸扎新郎的额头上。
“嗷——”纸扎新郎发出一声非饶惨叫,身体迅速萎缩,最后变成了一具真正的骷髅,散落在地。
与此同时,整座宅院开始剧烈摇晃,墙皮脱落,露出里面的坟土和朽木。秀姑拉着申九盛:“快走!这宅子要塌了!”
两人冲出宅院,跑出不远回头一看,哪有什么大宅,分明是一片乱坟岗,其中一座大坟前,还立着两个纸扎的童男童女。
秀姑对申九盛拜了一拜:“多谢公子相救,让我得以超生。我家人必定感激不尽,定有重谢。”
申九盛忙道:“姑娘不必客气,只是...我该如何下山?”
秀姑指着一条路:“沿此路一直走,见到一棵老槐树后左转,再行三里便是李家庄。告诉我爹娘,秀姑不孝,先走一步...”罢,她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了。
申九盛按照秀姑指的路,果然找到了李家庄。秀姑的父母得知女儿的消息,悲喜交加,厚赠了申九盛许多银两。
后来,申九盛用这些银两做本钱,开了间杂货铺,再也不必风餐露宿地赶路了。每逢清明,他都会去秀姑坟前祭拜,感谢她的指路之恩。
而老鸦山上的鬼嫁传,也就此流传开来。老人们,若是月黑风高夜在山里听见唢呐声,一定要闭眼捂耳,快步离开,千万别接什么“喜果”——那可能是通往阴间的请帖。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