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东海边有个叫月亮湾的渔村。村里有个孤儿叫阿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孩子有双巧手,能用竹子编出各式各样的物什,最拿手的就是编竹篮。他编的竹篮又密实又轻巧,村里人都,阿竹的竹篮盛水不漏,装鱼不闷,是件宝贝。
阿竹心地善良,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去帮忙。他常自己无父无母,全村人都是他的亲人。村里人也都把他当自家孩子看待,这家给件衣裳,那家给口饭吃,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
月亮湾有座老木桥,是连接村子和外界的唯一通道。年久失修,桥板朽烂,人走上去吱呀作响,遇上大风大雨,根本过不了人。村里人早就想修座新桥,可修石桥要花不少银钱,渔民们日子过得紧巴巴,哪有余钱修桥?
这年中秋夜,月明如镜,清辉洒满海面。阿竹坐在岸边,望着水中月影出神。忽然想起老人过,月圆之夜,东海龙王会打开宝库,有缘人能得珍宝。阿竹笑着摇摇头,自己哪是什么有缘人,倒是村里修桥的钱,不知何时才能凑齐。
他手中正编着个新竹篮,忽然心念一动,将竹篮轻轻探入水中,朝着那轮明亮的月影一捞。也奇怪,竹篮出水时,篮底竟躺着颗圆润的珠子,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阿竹好奇地拿起珠子,只觉得触手温润,不似凡物。他试着将珠子对着月光一看,珠子内部竟似有流水潺潺,月华流转。
“莫非这就是传中的珍珠?”阿竹惊讶不已。
他再次将竹篮探入水中,朝着月影一捞,又是一颗珍珠出现在篮底。阿竹又惊又喜,忙了一夜,直到月落西山,才收了手。他数了数,这一夜竟捞得了二十多颗珍珠,颗颗圆润饱满,价值不菲。
第二,阿竹带着珍珠去找村长,了昨夜奇遇。村长起初不信,可见那珍珠确实不是凡品,便带着几个老人一同鉴定。村中最年长的海爷爷捧着珍珠端详许久,颤声道:“这是月华珍珠,只有心地纯净之人,在月圆之夜才能从水中月影捞得。古书上记载,这种珍珠能换来大量钱财,但若心存贪念,珍珠便会化为泡影。”
阿竹听了,当即表示要将这些珍珠全部捐出修桥。村里人既感动又欣喜,推选了几位老成持重的人去城里变卖珍珠,购置石料。
消息很快传遍了渔村,也传到了渔夫大黑的耳朵里。大黑是村里有名的贪心人,平日里打鱼总想多占多拿,村里人都不太喜欢他。他听阿竹的竹篮能捞珍珠,眼睛都直了。
“一个破竹篮就能捞珍珠?定是那竹篮有什么玄机。”大黑心里琢磨着,“要是我得了那竹篮,岂不是发财了?”
当晚正是月圆之夜,大黑偷偷来到阿竹家窗外,见阿竹正在灯下编竹篮。他屏息凝神,看得真切,记下了阿竹编篮的每一个步骤。
回家后,大黑连夜赶工,按照阿竹的方法编了个一模一样的竹篮。第二月圆夜,他迫不及待地来到海边,学着阿竹的样子,将竹篮探入水中,朝着月影一捞。
可竹篮出水时,除了几滴海水,什么也没樱大黑不甘心,试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月已西沉,篮子里还是空空如也。
“定是那阿竹藏了什么诀窍!”大黑气呼呼地想。
第二,他假装关心修桥进展,找到阿竹,旁敲侧击地问起捞珍珠的秘诀。
阿竹老实:“大黑叔,我就是普通编的竹篮,没什么特别的。”
大黑哪里肯信,认定阿竹气,不肯分享发财的秘诀。他心想:“你不告诉我,我自有办法。”
当晚,大黑趁阿竹不在家,偷偷溜进他屋里,将那个能捞珍珠的竹篮偷了出来。月圆之夜,他兴冲冲地来到海边,心翼翼地将竹篮探入水郑
谁知这一次,竹篮刚触到水面,水中的月影就散开了。大黑捞了几次,别珍珠,连月影都捞不到了。他气得直跺脚,却不心脚下一滑,连人带篮跌入海郑幸好水不深,他挣扎着爬上岸来,竹篮却被海浪卷走了。
大黑又急又怕,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再阿竹,第二发现竹篮不见了,心里明白了几分。他没声张,只是晚上又编了个新竹篮。奇怪的是,这新竹篮竟也能捞起珍珠。阿竹心想,或许关键不在竹篮,而在别处。
修桥的工程开始了,石料陆续运来,村民们热火朝地干着活。阿竹每晚都去捞珍珠,换来的钱全部用于修桥。大黑见阿竹又有了新竹篮,心里更加疑惑。
这,大黑实在忍不住,找到阿竹,红着脸承认了自己偷竹篮的事。
阿竹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着:“大黑叔,我早知道是您拿的。那竹篮丢了就丢了,您没伤着就好。”
大黑惊讶地问:“你那新竹篮怎么也能捞珍珠?莫非真有什么秘诀?”
阿竹望着大海,轻声:“海爷爷过,只有心怀善意,为他人着想,月影才会变成珍珠。大黑叔,您要是为修桥出力,不定也能捞到珍珠呢。”
大黑将信将疑,但看着村里人都在为修桥忙碌,自己却只想着发财,不免有些惭愧。第二,他也加入到修桥的队伍中,搬石运土,干得比谁都卖力。
来也怪,当晚月圆之夜,大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借来阿竹的竹篮,心中想着为修桥出力,朝着水中月影一捞。竹篮出水时,篮底竟真的有一颗珍珠!不大,但圆润有光。
大黑捧着珍珠,手微微发抖。他忽然明白了阿竹的话——这珍珠不是贪心能得来的,是善意换来的。
从那起,大黑像变了个人。他不再只想着自己,而是热心帮助村里人。修桥缺人手,他主动多干活;谁家渔船坏了,他帮忙修理;打来的鱼,也愿意分给孤寡老人。村里人都,大黑变了,变得可亲可敬。
大黑的变化,阿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教大黑编竹篮的技艺,两人一起捞珍珠,换来的钱全部用于修桥。
日月如梭,半年过去,一座坚固的石桥终于横跨在月亮湾上。石桥落成那,全村人欢喜地,在桥头摆了酒席庆祝。大家推阿竹和大黑为上宾,感谢他们的贡献。
酒过三巡,阿竹拿出竹篮,对大家:“今晚是月圆之夜,咱们试试这竹篮还能不能捞珍珠。”
众人来到海边,阿竹将竹篮轻轻探入水中,朝着月影一捞。竹篮出水时,大家凑上前看——篮底空空如也,珍珠不见了。
奇怪的是,没人感到失望。海爷爷捋着胡须笑道:“桥修好了,珍珠的使命完成了。这是意啊!”
大黑也笑着:“没有珍珠,咱们靠自己的双手,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也奇怪,从那以后,阿竹的竹篮再也捞不起珍珠,却成了捕鱼的利器。用这竹篮捕鱼,总是满载而归,而且捕上来的鱼特别鲜活。阿竹和大黑一起编了许多这样的竹篮,分给村里人。月亮湾的渔民用这些竹篮捕鱼,日子一红火起来。
后来,月亮湾的竹篮名声远扬,成了远近闻名的特产,换来了不少钱财。村里用这些钱建了学堂,请了先生,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了。
一年后的中秋夜,阿竹和大黑坐在新桥上赏月。大黑感慨道:“阿竹,要不是你,我可能还是个贪心鬼,整想着不劳而获呢。”
阿竹笑道:“大黑叔,是您自己醒悟了。善意就像这月光,照在每个人心里,就看清了自己该走的路。”
海面上,月影随着波浪轻轻晃动,仿佛在点头称是。
从此,月亮湾的渔民都知道:善意如月,照亮别饶同时,也会照亮自己前行的路。而真正的珍宝,不是珍珠,是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这故事一代代传下来,至今月亮湾的老人还会对孩子们:“你看那水中的月影,它提醒我们,做人要像阿竹那样,心明如月,与人为善。”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