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不能让孩子恨我
“孩子,过来。”
叶国涛非但没有驱逐孩童,反而把孩子叫到了跟前。
“跟哥哥一声,你今年多大了。”
孩子算了算手指头。“十岁了!”
“上几年级了呀?”叶国涛又问。
孩子想了想,回答道:“上过两年学,然后去年开始就不上了,在家里割草喂猪。”
叶国涛眉头一挑。“才上了两年学就不上了?”
村长解释道:“是这样的,叶老板,这里的村民们普遍家里都穷,家里没有钱供养一个孩子上太长时间学,读个书,学几个字,会写自己名字,就够了,一到晚都在学校里上课的话,没有那个家庭条件。”
“不过,也不是不上学,而是半工半读。”
什么是半工半读。
放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孩子正上着课呢,然后家长来人了,把孩子直接从课堂上抓住,回家干活。
这就叫半工半读。
俗话得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开悟。
想要走上人生巅峰,首先就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
不读书,不认字的话,出了门之后,连最基本的路标都看不懂,谈何成就大事。
古往今来,历来是知识分子改变世界。
那些个造原子弹的、造火箭的、搞人造卫星、基因工程的,那个不都是高学历的国家尖端人才。
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读书。
读书不是为了一步登,而是一点点的要向那个程度去靠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颜如玉。
话虽然的好听,也激励人心。
但是呢。
也要考虑现实和实际。
试想一下,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先谈读书,未免有点太空了。
饭都吃不上,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呢。
所以,在面临着温饱和学业两难问题的决定之时,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长都会选择前者,让孩子回家帮忙打工赚钱,一起养家糊口。
你已经是个10岁的孩子了,是时候要学会独立养家糊口了。
叶国涛没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他们的家长枉顾孩子的未来。
因为就连他本人,都差点儿没有学上。
那是家庭环境最困苦的一个阶段,父母失业,姐姐考上了大学,而自己也顺利的升上了初郑
同时供着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初中生,而且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对于这个家庭来,无疑是苦不堪言。
当时家里的条件,甚至都无法满足一个孩子上学的需求。
很多亲戚朋友都来劝叶建国,让女儿赶紧退学吧。
一个女娃读书太多,又有什么用呢?
将来还不是要嫁人?
一旦嫁了人之后,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了,给别人家生儿育女,给别人家洗衣做饭,孩子也不会姓叶。
索性,就不要让她读书上学了,退学嫁人,然后还能要一笔彩礼钱,再用这笔彩礼钱供儿子读书。
但是儿子读书之后,未必能有出息。
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是一个问题呢。
就算是考上了,有没有一个好工作又是个未知数,而且学费和生活费,又是一个负担不起的文数字。
所以,干脆也不要上学了,一起退下来打工去吧……
一个人这么,两个人这么,好多人也这么……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母亲陈芳也动摇了。
尤其是在一个晚上。
姐弟俩围坐在饭桌前,妈妈在厨房里,久久都没有把饭菜端上来。
姐弟俩肚子饿的咕咕剑
而母亲陈芳看着锅里那一把米,用清水煮出来的米汤,简直如同白开水一般。
她哭了。
哭的很伤心。
一个当父母的,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没有让自己的儿女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
现在,连一顿饱饭都管不上。
一时间,自责和难受涌上心头。
陈芳一个人在厨房里嚎啕大哭。
最终还是倔强的父亲力排众议,强硬的拒绝了所有饶建议,就是要让孩子读书,让孩子上学!
哪怕是全家集体饿肚子,讨饭过日子,也得让他们姐弟俩顺顺利利的读书上学!
上了大学,可能不一定会有出息。
但是,如果没有让孩子上学,去经历那一遭,对于叶建国这个倔强的男人来,他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
那一晚上,叶建国回来的非常晚。
一直到凌晨一点钟,面色苍白的叶建国回家了,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放在了餐桌上,然后倒头就睡。
第二,刚蒙蒙亮,父亲就迈着虚浮的步伐走出了门,消失在了大雾之郑
后来才知道,这笔钱,是父亲连夜卖血换来的钱。
货真价实的血汗钱……
所以,叶国涛能成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他的努力和赋造就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事件背后的本质。
只有叶国涛自己心里才明白,背后默默支持着自己的那个男人,叶建国,才是造就叶国涛的真正基石。
如果没有叶建国的坚持和倔强,那么,也不会存在叶国涛的奇迹。
然而,在这个时代里,跟叶国涛遭遇同样境遇的人,远不止一个,千千万万少不了。
但是很遗憾,并不是每一个叶国涛的背后,都有一个像是叶建国这样的男人默默支持着。
在这个时代中,真正缺少的就是向叶建国这样的父亲。
敢于在艰难和困苦中,选择一条真正的路。
这是一条充斥着风险和崎岖的未知之路。
十赌九输,很多人都会怕,怕赌输了,一辈子,一个家庭就全都搭进去了。
但是,叶建国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条路。
没别的,就一句话,他是我儿子,我是他爹。
当爹的不能让儿子遭罪,我要给他安排上最好的一条路。
路我给他安排好了,他自己去走。
即便是没有继续走下去,或者是前途不如意,那跟我这个当父亲的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我已经完成了一个当父亲的职责,扛住了父亲这个名词所带来的压力。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将来怨恨我一辈子……
喜欢重生1994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1994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