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首页 >> 帝国崛起 >> 帝国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这县衙深藏不露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一把大狙闯大明 东晋,我来了!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 帝国崛起全文阅读 - 帝国崛起txt下载 - 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百一十九章 新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六百一十九章新貌

沿着官道北上,运河上依旧有船帆点点,海运兴起之后,运河津至通州段,反倒变得的兴旺了起来。官道上车流如龙,昔日荒凉的北直隶,短短两年就恢复了繁华甚至大大超过了以前。指着官道边一支停车让路的车队,吴直颇为感慨道:“这是来自辽东的车队,装的都是羊毛呢子、皮毛这一类轻便的货,重一点的都走水路。遥寄当年有人拿运河来事,咱家就奇怪了,这运河离开了漕运,就此衰落了?如今看来,全是扯淡。货物从南京出发,走水路至瓜州,转入运河北上的,多了去了。还是要在于鼓励工商,就算收点商税,也是用在疏浚河道,修建管道上。阁部大人,您是不是这个道理?”

太监进了司礼监,基本上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了。对这个机构,陈燮是很不喜欢的,但是皇帝肯定不会这么认为,至少朱由检不会。君权这个东西太过于敏感,不是哪个皇帝都有气魄放弃手里的权利。朱由检已经做了不少让步了,对外廷的控制已经不如开始那么严了。

其实陈燮以为,皇帝只要管该管的事情就行了。比如吏治,这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稳固的大事,还有就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再有就是军队,管好这几样,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惜,明朝这帮皇帝都是极端分子,要不就是怠工很彻底。要不就是什么都要管,什么权都要抓。而且这帮孙子都聪明,有偏才的真不少。什么木匠高手。什么修道能人。总之看看明朝这些中后期的皇帝,不务正业的好几个。

兴海公回京,这一路上地方官府自然是要封路的,不过陈燮提前打了招呼,让在路边就行了,不要耽误了别饶营生。就这么着,一路到了广渠门。遥遥看见城门的时候,迎接的队伍出现了。别的国公当然是没这份待遇的。陈燮实在是太不一般了。

内阁诸位大佬全部出动,周延儒站在最前面,拱手致意:“思华,你倒是一点都没变。不像我等,都老了。”着还捋一下白胡子,周延儒真是老了,不过脸色很好,红光满面的。这个跟他的境遇有关,这一回主政内阁,受到内廷掣肘的地方少了很多。以前内阁掌握了披红权利,外廷的票拟进来被拖着不批的事情很多。现在不一样了,披红是有时限的。内阁送来的票拟,最多两,必须给个法。行不校都得明白。再牛逼的司礼监太监,遇见解决不聊事情,也只能上报到王承恩那里,然后再转皇帝定夺。

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什么事情都能最快的速度解决。烦心的事情也少了。在一个就是朝廷的财政收入,从以前的年入四百万银圆。已经增加到了一千万银圆。

“现在的沿海各省,都在吵吵着要开海,浙江、两广,奏折都堆成山了。报给陛下,迟迟没有决断。思华,你这趟回来的很及时,要服陛下,还得是你啊。”周延儒抓紧时间提这个事情,陈燮听了哭笑不得,这事情还要我去跟皇帝?内阁大佬们,真能给我找事。

“各省的奏报都是怎么的?”陈燮不动声色,先问了一句,一遍继续跟其他人见面。周延儒也不嫌麻烦,跟在陈燮边上不紧不慢的继续道:“还能怎么,列举开海的好处,让后奏请陛下核准呗。”陈燮陡然站住,笑道:“就这么做事,还指望我去跟陛下?开海是嘴巴那么简单的么?船舶司的选址,稽查队的简历,基础建设的投入。事情多了,千头万绪的,一个明确的规划都没有,开什么海?难怪陛下不同意,当初我要开海,奏报写了三十几页纸,从新区的选定开始,这个地方怎么好,怎么便利运输,便于稽查。再新区的建设,怎么规划的,哪来的资金投入,将来这些钱怎么收回,最后才是船舶司的组建。他们倒好,一张纸,不到五百个字,晚了。您,陛下英明如此,能答应这么荒唐的奏报么?”

周延儒被噎住了,陈燮正对上杨廷麟,笑着拱手道:“亲家,这次回来可要找你的麻烦了。”杨廷麟哈哈哈大笑道:“思华,你能给我找什么麻烦?你就是送财童子,还能管我花钱的?我可不信。”陈燮笑道:“不信,那就等着瞧吧,有你麻烦的。”

着又跟卢象升打招呼,不理他了。杨廷麟被的一愣,觉得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在扯淡,赶紧抓住陈燮的衣袖:“你等等,完嘛,不能话一半。”陈燮回头笑道:“这话我跟你不着,我跟陛下去。别拽着我啊,我跟建斗这话呢。”

卢象升在一边笑而不语,崇祯十七年,对于他这个兵部尚书来,也是比较轻松的一年。在皇帝坚定的意志之下,在强大的军事依托之下,京营的整编进行的非常顺利,之前有成熟的方案在那边,南京那边干过。套过来就是,直接裁撤不好,那就保留编制,军官们都留着,给一份饷银不用他们带兵就是了,先养你三十年,等你老了就没话个了。接下来就是搞一个城管衙门,京营的士兵都去那呆着吧,保证京师的卫生环境,其实也很重要。上了岁数的老卒,你去扫大街吧,每个月有一份薪水。年轻力壮的,维护京师秩序,修几个市场,沿街叫卖的商贩都去那呆着。道路上的建筑,都给拆了,你把路给挡住了。反正事情很多,不怕没一口饭吃。

不到一年,京师大变样了,地上干净了,过去污水横流的场面很少见了,城市建设也开始启动,修沟渠,修路等等,事情多的做不完啊。当然,那是顺府尹的事情了,不该他操心。他的心思,全在下一步,如何整顿各地的军队。裁撤卫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个东西存在一,就会多浪费一的饷银。还有就是各地总兵官的军队,也要进行整顿。卢象升事情办的顺利,工作也很充实,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心什么时候清军打进来。自然的,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脸色很好看。

有人脸色难看,或者是尴尬,看见陈燮,拱手多少有点勉强,这人自然是魏藻德,要不是朱由检护着他,早就在内阁呆不下去了。即便如此,如今的魏家在老家的地界上,就安心的种地吧,做买卖?呵呵!别他了,其他跟他一党的人,家里从商的,都没啥好落下。

一个人没有好处给别人就算了,还会连累其他人,这个人自然招人嫌恶了。魏藻德如今在朝廷就是这个状态,昔日的朋党,纷纷转投其他阵营,撇清关系,一边被殃及。要不是朱由检一直没松口,他早就滚蛋回家了。一个内阁大臣,混成这样也是够惨的。

陈燮对他,当然没啥好脸色,皮笑肉不笑的拱手,立刻就往前走去,擦肩而过的瞬间,不忘记给他一道阴森的眼神。居然敢惦记陈燮的银行,这尼玛是化解不开的死结了。

洪承畴倒是意外的坦然,他跟陈燮之间没有解不开的死仇,只要他放下了,陈燮自然也会放下。拱手一笑,洪承畴道:“万里海疆手中握,扬大明之威于异域,思华,了不起!”

陈燮笑道:“过誉了,起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竺和木邦吧?这两个国家可是好地方,一个盛产铜矿和翡翠,一个可谓遍地黄金。走之前,一支舰队去了竺,顺便走一趟木邦。这海上的事情,没有把稳的,我就不给大家打包票了。愿意一起去冒险发财的家人族人,都可以去找刘总管。”

这番话,的众人心里砰砰跳,大明的文官,家家户户都经商是常态。如今要挣钱最快的,还有比跑海商还快的么?听遍地黄金,又是铜矿又是翡翠的,大明可真缺这个。陈燮挑头,大家一起发财就是了。回头就让家里人去华亭找刘总管。

一番寒暄,继续往前,走到广渠门前,陈燮又得停车下来了。因为太子朱慈烺站在这等着呢,不下来不校按朱慈烺也可以去前面等着,不过他不想让大臣们难受,就一个人在这等着。毕竟他现在还是太子嘛,呵呵,该避讳的不能少。

“先生回来了!姐姐在这等了有一会了。”完这话,朱慈烺让开身子,后面的马车帘子打开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少妇下来,一身盛装,分外妖娆,看见陈燮,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陈燮迎上前,朱媺娖忍着眼泪道:“你看看孩子,等你等的都睡着了。”陈燮没有去接孩子,而是连孩子带夫人一起搂着,然后才低头看孩子,这子睡的很像,吮着大拇指。(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登陆 m.zhuaji.org 更好的阅读模式。

喜欢帝国崛起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帝国崛起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皇家小二货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重生另嫁摄政王,屠尽侯府白眼狼 妖孽村医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荒古镇狱经 我炸了!一睁眼成了反派恶毒后娘 四合院:醉后,我套路老婆生三胎 女主太强怎么办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海贼:我携倒吊人途径降临 少爷请用餐 道友留步,你身上有凶兆! 漫威:从蜘蛛侠开始剧透
经典收藏 大官人 抗战之无双战将 武侠少爷 三国之重振北疆 蜀汉之昭烈大帝 从灾民到皇帝 从酋长到球长 大兴英烈传 工部摸鱼郎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银狐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抗日之特种战将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红楼从庶子开始 黟山传
最近更新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史前部落生存记 离石游记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花屋湘军传奇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红楼琏二爷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从傻儿到文圣,我靠科举单开族谱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 帝国崛起txt下载 - 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 帝国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