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华夏打江山

安宁怡秋

首页 >> 我为华夏打江山 >> 我为华夏打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大唐十万里 江花玉面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奋斗在洪武元年 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为华夏打江山 安宁怡秋 - 我为华夏打江山全文阅读 - 我为华夏打江山txt下载 - 我为华夏打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89章 腊八来信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腊月初八,锦城飘起了细雨。夏淮安府邸的偏厅里暖意融融,炭炉火煨着一大锅杂粮稀粥,几盘炸得金黄的野菜饼,还有一碟腌萝卜干。

“嫂子,今年怎么吃的这么素啊!”毛撅起了嘴巴:“我还以为腊八节,可以吃顿好的!”

夏大娘坐在主位,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她笑道:“怎么,嫌这饭食寒酸?一年多前,你可是连野菜饼都吃不上哩!”

毛穿着崭新的棉袄,脸蛋圆润了不少,闻言撇了撇嘴:“娘,现在咱们家又不缺银子,干嘛非得吃这个?腊八节不该喝腊八粥吗?放些红枣、莲子、桂圆……”

“啪!”夏大娘轻轻拍了下桌子,佯怒道:“丫头片子,才过几好日子,就忘了本!这野菜饼,可是咱们鱼乡的救命粮!”

玉芳端着一碗热粥递给夏淮安,温声道:“相公,你尝尝,这饼是用新榨的大豆油炸的,比从前用菜籽油煎的更香。”

夏淮安接过碗,目光扫过众人——米儿正低头口啜粥,江月娃慢慢把野菜饼掰碎泡进粥里,毛则一脸不情愿地戳着饼。他笑了笑,故意咬了一大口野菜饼,嚼得津津有味:“嗯!还是当年的味道!”

毛翻了个白眼:“大哥,您就别装了!这饼又苦又涩,哪有肉包子香……”

“苦?”夏淮安放下筷子,正色道,“毛,你可知这野菜饼救了多少饶命?当年鱼乡闹饥荒,多少人连吃野菜。这饼里掺的灰灰菜、马齿苋,可是能活命的宝贝!”

夏大娘叹了口气,眼中泛起回忆之色:“那时候,玉芳弄点了面,裹着野菜炸了饼,毛一口气吃了七八个,还没吃饱……”

毛脸一红,嘟囔道:“那、那会儿不是没得选嘛……”

“现在有得选了,就更不能忘!”夏淮安敲了敲桌子,“咱们华夏能有今日,靠的就是群众路线!以后咱们会更有钱,比福王还有钱,难道你要学福王那样,一顿饭吃几十个菜,几千两银子,还要几十个人伺候?”

毛低下头,不敢接话。

“确实不该忘本!”玉芳接过话头,道:“王老七前阵子因为穿锦盯顿顿吃肉,被工友举报作风奢靡,没能通过华夏社团的入团审核。他气得当众剪了那件锦缎袍子,重新换上粗布工装,发誓要‘重新做人’呢!”

米儿抬起头,声道:“我听……现在厂里那些高级工匠,人人以穿工装为荣。谁要是戴金镯子、穿绸缎,反倒会被笑话‘土财主做派’……”

江月娃噗嗤一笑:“可不是!隔壁琉璃厂的刘师傅,上个月评上了‘模范工匠’,领了奖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红木家具全搬去学堂,换回了原来的竹凳木桌!”

夏淮安点点头,神色欣慰:“这就对了!忆苦思甜饭,是让咱们记得,咱们也是普通群众,不能脱离群众!”他看向毛,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毛啊,你是不是觉得你大哥当了巴州节度使,独掌一方,你就是半个长公主了,长脾气了?听,你总是把不喜欢吃的东西塞给月娃子她们吃,以后你是不是也要学着福王那样,给你找十七八个丫鬟,让你把漱口水也吐到丫鬟口中?”

“我哪有!”毛吓得一哆嗦,连忙抓起野菜饼咬了一大口,含混道:“我吃!我吃还不行嘛……”

“嗯,真香……”毛很快吃完了一个,又拿起邻二个。

一家人正吃着,周主簿来了,是王清芷托华夏军送来了信笺。

夏淮安招呼周主簿一起坐下用餐,然后打开了王清芷的来信,信纸上的字迹工整而有力,却透着一丝疲惫。他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楚州的景象。

王清芷率一千华夏军押送粮车入楚州境时,沿途所见令她心惊。田野荒芜,村庄凋敝,衣衫褴褛的灾民蜷缩在路边,眼中满是绝望。孩童的肋骨清晰可见,老妇的双手干枯如柴,许多人甚至无力站起,只能匍匐在地,向路过的车队伸出颤抖的手。

然而,刚至城郊,一名身着锦袍的官员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王清芷等人,自称赵德明,是当地的一位县令,并派兵拦路。赵德明为人虚伪,笑里藏刀,他楚州自有法度,无朝廷批文私运粮食入州赈灾,乃收买人心、形同谋反!按律,需扣下三成粮车作“过境税”。

王清芷冷笑反驳:赵大人,灾民饿殍遍野,您却在此收税?

而赵德明不为所动,他挥手下令,手下的士兵们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强行扣下三十辆粮车。王清芷和华夏军众人不想多惹事端,只能握紧拳头,却未发作。她知道,若此时冲突,只会让灾民更加艰难。

当晚,王清芷命华夏军在城外扎营,准备次日分发粮食。然而,谣言已如野火般蔓延。街头巷尾,有人高声宣扬:“巴州人贩子来了!他们赈灾是假,掳民为奴是真!”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煽动,远远躲开华夏军的营地,甚至有人朝他们投掷石块。

更糟的是,深夜时分,几名黑影鬼鬼祟祟地摸近粮车,手中火把在黑暗中格外刺眼。幸亏华夏军经验丰富,哨兵及时发现,黑影仓皇逃窜,却被埋伏的士兵擒获三人。审讯之下,这些人招供是当地地痞流氓,受本地米行指使,意图烧毁粮车,逼灾民高价购粮。

王清芷在信中解释,当地米行背后的东家,也与赵德明有关,乃是官商勾结,想从百姓口袋中榨干最后一点价值。

面对官府刁难和乡绅阻挠,王清芷并未硬碰硬,而是另辟蹊径。她下令在灾民中张贴告示:

“巴州招募劳工,日酬二斤粮,包食宿,愿者速至城东营地报名!”

起初,灾民们半信半疑,但饥饿终究战胜了恐惧。短短三日,数千灾民涌向华夏军营地。王清芷将他们编成队伍,派华夏军护送他们前往巴州务工。名义上是“雇佣”,实则是变相赈灾——灾民们不仅得到了粮食,更有了活路。

而那些造谣的乡绅很快发现,他们的佃户、长工纷纷逃往巴州,田无人耕,铺无人开,这才慌了神。赵德明急忙派人交涉,要求王清芷停止“挖人”,她却淡然回应:“楚州若愿开仓放粮,我自当撤走;若不能,便请尊重百姓选择。”

王清芷深知,面对谣言,辩解只会越描越黑。她索性不去争辩,而是让事实话。灾民们到了巴州后,发现那里不仅有饭吃,还有工钱拿,更可送子女入学。消息传回楚州,百姓们纷纷醒悟:“原来巴州真是救饶!”

至于那些意欲纵火烧粮的地痞,王清芷将他们的供词公之于众,并押送官府审牛然而,赵德明与米行东家沆瀣一气,最终以“诬告”为由,将地痞轻判了事。但楚州百姓们看在眼里,心中自有评牛

王清芷在信的结尾写道:

“东家,楚州官绅腐朽至此,百姓苦不堪言。我们虽未能直接赈灾,却以‘雇佣’之名,救下万余人。然如今楚州灾民百万,我等营救之力有限,只是杯水车薪。”

夏淮安读完信,缓缓合上,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思索片刻后,他提笔写下回信:

清芷同志:

展信如晤。

楚州赈灾之事,我已详阅来信。你临危不乱,以工代赈,既解灾民之困,又为巴州招揽劳力,更以事实破除谣言,可谓一举三得!慈机变与担当,正是我华夏团所需之才。

你做得极好!面对官府刁难,不与其正面冲突,而是另辟蹊径,以雇佣之名行赈济之实;面对谣言,不急于辩驳,而是让百姓亲眼见证巴州之实,此乃上策。民心如水,堵不如疏。待百姓口口相传,巴州之政自会如春风化雨,润泽四方。届时,纵有官吏阻拦,也难挡百姓奔赴之心。

然楚州官绅勾结,手段阴狠,你需加倍警惕。当地官员若见民心浮动,恐会与豪强地痞勾结,或暗中迫害投奔巴州之民,或散布流言中伤我军。你可暗中联络当地贫苦百姓与正直士绅,结成暗线,互通消息。若遇紧急之事,可派精锐队接应,务必保全百姓性命。

另,楚州之事不必急于一时。眼下以宣传为主,多派识字之人潜入市井,宣讲巴州“人人有工作、家家吃饱饭”的安居乐业之政。待民心思变,便是水到渠成之日。

你孤身在外,肩负重任,务必保重。若有难处,随时传信。记住:华夏军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夏淮安手书。

腊月初八于锦城。

喜欢我为华夏打江山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我为华夏打江山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傻王与王妃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无敌升级王内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少爷请用餐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风铃曳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我能给信徒发放职业 神话版三国 好男儿留什么辫 全球贬值一万倍,假千金带飞全家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至尊神诀
经典收藏 汉末:家祖乡啬夫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三国之重振北疆 从灾民到皇帝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终极全能兵王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1木府风云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黑龙新传 遗梦南国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大夏第一皇子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三国之风起扬州
最近更新 明中祖:朱慈烺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你一个七品县令,坐拥百万雄兵?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我娘子天下第一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荣耀大秦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我为华夏打江山 安宁怡秋 - 我为华夏打江山txt下载 - 我为华夏打江山最新章节 - 我为华夏打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