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首页 >> 宣和轶事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他是奸细 重生之项羽崛起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猎杀全球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大唐十万里 奋斗在洪武元年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9章 吏治清浊凭谁论(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赵佶明自己的想法后,一众宰相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分管吏部的宰相,曾布率先问道:“官家,派遣巡按御史,以何名义,派遣何等样官吏,以何品级为限?”

赵佶想了一下觉得参考明代制度也不错,赵佶道:“吾以为选派的御史应该年富力强,不畏强暴,品级低一点无妨的,只要他们能帮吾揪出这些蠡虫,吾不吝赏赐。”

一众宰相都明白赵佶的意思,无非是以治大呗,任用这些官卑职的御史去纠察地方的方面大员,因为他们年轻,有冲劲,同时官职不大,也未必这么在乎这个七八品官,同时初入官场,还有一腔热血,他们敢于不畏强暴,毕竟心里还有良知,要是那些老油条,恐怕对很多事情就习以为常了。

苏辙问道:‘官家,选派御史赴地方巡视,应该以何机构为名,毕竟台谏的巡按御史要长期在地方巡视还是要有一个名分比较好。’

章惇想了想道:“要名分的话,臣以为效仿前唐行台制度,就称为行御史台即可,行台御史也属于台谏范畴,长官嘛,按前唐制度,察院,设监察御史若千人,执掌纠察州县地方官吏的违法行为。唐代时以道为监察区,全国共分为十道。每道设一名监察御史,称为都巡按使,为行台长官,其余监察御史为巡按使,虽有品级之别,但是不管都巡按使还是巡按使都是监察御史,没有高下之别,都可以直奏银台。”

赵佶觉得章惇这个建议非常之好,因为现在地方有监司,没有经略安抚使司的地方,转运使就是地方长官,若是有重大战事,朝廷临时任命大臣为宣抚使也足以处置战事。若是真的和明朝一样,巡按御史执掌大权,赵佶怕最后巡抚又横空出世,其实现在的制度对于赵佶来刚刚好,不需要巡抚,行台的设置将巡按御史的职权牢牢限制在监察地方上,这样监察御史就没有可能做大,成为像刺史或者节度使那样的地方割据势力。

同时在章惇的设计中,都巡按使和巡按使虽然存在上下级关系,但是还是按照台谏的管理模式,就是有上下级,但是没管辖权,只要任何一位监察御史觉得需要弹劾,他就可以直接弹劾,避免霖方大员和台谏互相勾结的事情发生。这样的设计赵佶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然后就是人选问题,这样朝廷需要大量的御史,苏辙和韩忠彦都建议启用之前被贬谪的一部分官吏,他们大部分都是旧党成员。当年因为各种原因被罢黜,如今要么赋闲在家,要么任祠禄官,赵佶觉得启用他们倒也不是问题,但是要求启用的都是官声好的,没有贪污前科的官员。

同时从州县官吏中选拔一批通晓实务,又经过历练的年轻官吏进入台谏,现在的台谏御史,固然操守好,但是他们对于州县官吏贪墨的手段恐怕了解的不多,凭他们去纠察这些官吏的贪墨,恐怕什么都查不出来,所以先想办法提高台谏的水平才是真的,不要到霖方之后被人家蒙蔽,一无所知,才是让人咋舌。

赵佶对诸位宰相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明年要在北方兴修水利,该怎么修,修成什么样,政事堂都该有个计划,责成工部和都水监拟定,到时候台谏也好按照计划对照考核。”

分管财政的计相吕惠卿道:“官家,河工水利,耗资颇大,见效也慢,现在朝廷财政并不宽裕,不可能在北方大兴水利,而且北方土地贫瘠,就算是兴修水利,收成也不如南方,是不是把重点放在江南的水利上?”

赵佶笑笑,其实吕惠卿的不错,真的从效果来,在南方,甚至在荆湖兴修水利,所获得的收益也远远超过在北方,确实在现在的条件下,北方的土地产出甚少,远远不能和南方相比,但是南方的粮食调越北方来,损耗也是不,蔡京做过统计,运送五百万石漕粮,朝廷要在南方筹集七百万石粮食。

还不用,受限于汴河,每年能够转阅漕粮是有限的,赵佶当然也想过通过海运将漕粮运送到登州再转阅事情,但是一来是登州距离东京还是十分遥远,二来是海运需要大量的船只,同时风险也不可控,赵佶现在能拨给水军的钱是很有限的,肯定是优先保证战船的建造。

在赵佶看来,南方本来宗族势力就强大,而且比较经济状况要好得多,依靠州县官府和地方宗族势力,大部分型农田水利都能兴修,而北方如今土地兼并严重,民生凋敝,要是朝廷再不拨款的话,单靠州县和百姓,根本无法完成水利设施的修建。

北方每多生产一石粮食,就相当于在南方多生产一石半粮食,而且只要北方能够粮食自给自足,朝廷就可以储备足够的军资,为将来与女真人作战准备,吕惠卿又不知道女真人,当然没什么危机意识,赵佶可不行,一不把完颜吴乞买拉来当太监,赵佶就放不下心。

赵佶坚定的道:“计相所言,虽有道理,但是国家行政,当以长远为要,现在北方贫瘠,朝廷若不拨款兴修水利,百姓和州县只会更加困难,南方无论是州县还是百姓,都比北方好过多了,可以责成州县筹措钱粮,或动用部分常平仓储积和留用钱财,兴修水利,实在开支巨大的,可以奏请政事堂拨款,北方州县困顿,就以朝廷拨款为主,同时以工代赈,减少流民,北方水利好了,产粮增加,漕阅压力才不那么大,否则一旦漕运有变,朝廷拿什么养活东京百万生民和都门禁军呢?”

对于赵佶的话,苏辙、韩忠彦倒是表示支持,韩忠彦道:“官家圣见极远,臣等佩服,只是为国秉政,还要量入为出,不可操切,隋炀殷鉴不远,当深思之!”

赵佶点点头道:“这样,三司、工部、都水监会同北方诸路,拿出一个方案来,先取一路试点,若是可行,再逐次推进,尽可能恢复北方的水利。”

诸位宰相这才领命而去。

喜欢宣和轶事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宣和轶事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少爷请用餐 重生快意人生 重生之九尾凶猫 带着女徒去西游 捡的穷老公竟是豪门世家 近战狂兵 斗罗:在下,武帝朱竹清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代号:清道夫 莲花楼之长乐 女主太强怎么办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经典收藏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雍正往事 三国:挫其锋芒! 汉末:家祖乡啬夫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重生之项羽崛起 隐者 牧唐 三国之制霸寰宇 这县衙深藏不露 水浒我为王 海棠依旧明末归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大兴英烈传 定河山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最近更新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大宋潜火队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流华录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三国之季汉再起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陛下就是躺赢狗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