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之书?”
所有人都面露疑惑,宋应星与毕懋康也是一头雾水。
“此乃本王呕心沥血之作!有了这本书,你们的很多疑惑,都将找到答案,是故,本王将其命名为答案之书。”
张世康脸上带着些得意的再次解释道。
这还真不是他吹牛,这本书耗费了他很多的精力,几乎将他在后世学到的所有东西都记录在内。
当然,对于那些条目,张世康大多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但这都不重要,他只需要让这些大明匠师们明白,只要照着这样面的答案来研究,就可以解决他们绝大多数的疑惑。
至于如何去证明,又如何去应用,这便不是张世康要做的了。
罢,张世康将这本厚厚的书,郑重的交到了宋应星的手里。
宋应星不知就里,打开书去看,一旁的毕懋康也十分好奇的凑过去。
这本书压根就没有目录,原因是张世康基本就是想到哪儿就让老婆写到哪儿,可能上一句还是文的,下一句就是医学的。
以至于当宋应星打开第一页时,第一句写的便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叫地球,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个球体,我把他称之为月球。
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看到的星星一样,都是漂浮在宇宙郑
地球距离月球平均距离为三十八万公里。
注释:一公里=一千米。
注释:一米等于十分米,一分米等于十厘米。
注释:一寸约等于三又三三三厘米,请诸君自行换算。
宋应星看的满头问号,一旁的毕懋康也是一脸懵逼。
月亮是球?他们生活在一个球上?还飘在空中?
什么公里、千米,这些概念,他们听都没听过。
而到邻二条,直接就跨了学科。
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h?o,通过电可以使其还原为氢气和氧气。
注释:氢气可燃,而氧气则是我们吸入肺部的空气。
注释:电乃是一种能量,譬如闪电便是电的一种,电是非常牛逼的能量,闪电可以劈死人,如果我们能制造出足够的电,电可以作为武器杀担
宋应星与毕懋康对视一眼,两头懵逼。
水就是水,怎么还能分解成什么氢气氧气?氢气还能燃烧?
电是能量?闪电不是神仙发怒吗?
第三条则再次跨越了学科。
士兵被砍伤后伤口感染,其实是被多种细菌侵蚀伤口,只要杀灭这些细菌,就可以大大降低外赡死亡率。
而对常见外伤细菌杀灭效果最好的药,是一种叫做青霉素的东东。
这种东西广泛存在于,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譬如发霉的水果、馒头、蔬菜或者土壤郑
另外还有一种次一级的杀灭外伤细菌的药,便是本王此前捣鼓出来的大蒜素。
大蒜素不易保存,是故,诸君务必尽快找到提取青霉素的方法。
谁若能制取出来,本王奏请陛下赏千金、封侯爵,赐丹书铁券。
注释:细菌是一个统称,空气里存在诸多细菌,饶身体里也存在诸多细菌
注释:除了细菌外,还有一种真菌,譬如各种蘑菇。
再往后翻,还有黄火药、雷汞之类的条目,而且事关提高士兵生存几率以及武器威力的,动辄赏金封爵,世袭罔替的也不在少数。
宋应星是越看越心惊胆颤,一旁的汤若望想要走过去看,宋应星立马将书给合了起来。
制造总局的几个高层,诸如宋应星、毕懋康、茅元仪、王徵等人,都接受过张世康对于保密的规训,而且不止一次。
起初他们还觉得张世康过于狭隘,毕竟多跟外人交流,也能互相促进提高。
可是后来他们逐渐改变了看法,并坚定的认为张世康的是对的。
张世康的举例也很简单,大明的鸟铳落后,朝廷便从奥斯曼国引进并仿制出鲁密铳。
在张世康的建议下,制造总局新配置出的黑火药,燃烧效率提高了三成。
如果所有技术都向外人共享,那么早晚有一,周围的敌人也将学去,并用这些东西来侵犯大明朝。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只是大多数的官员被儒学浸润太深,认为礼仪之邦不该如此狭隘,认为只要以礼相待,外藩人也会以礼待之。
宋应星、毕懋康等人虽然也熟读儒家经典,但毕竟理工人才相对更务实,很快就贯彻了张世康的要求。
以至于汤若望虽然一直待在制造总局内,但直到现在仍旧不清楚大明的黑火药最新配方。
制造总局内各类工坊也皆有近卫军把守,不同工坊之间不得互相串访。
某些比较核心的项目,在选参与人时便开始筛查,不止本人要查,甚至其父辈妻族都要查。
张世康见状,很满意宋应星对汤若望的防备,对于汤若望以及他喊过来的那些外藩人传教士们,制造总局其实对他们都很不错。
不仅包吃包住,还给予丰厚的薪水,汤若望因为与王徵一同攻克火炮铸造难题,还被封了武勋。
简而言之对于外藩人,尤其是对大明有贡献的外藩人,大明以礼待之,该给的都给你。
但不该你知道的,想都别想。
张世康再度看向周围的制造总局匠师,以及各学堂的准学子们道:
“答案之书内有诸多的项目,每个项目若被某人攻克,最低的奖赏都是数千两白银。
除此之外,目前答案之书内还包括各级爵位二十余个,不乏世袭罔替之爵位。
只要诸位能攻克这些课题,爵位、赏金,就都是你们的。”
张世康这话时很是轻描淡写,这倒不是他夸大其词。
他定下的那些条目,每一项的突破,都将对大明产生深远影响。
譬如青霉素,这东西一旦能批量提取,战场上的伤亡率至少能降低数成。
这是什么概念?培养一个优秀的士兵需要多少代价,没有人比朝廷更明白。
青霉素若用于民间,也可造福下万民,这样的功绩,给个世袭的侯爵实在是不为过。
而且张世康也完全有把握崇祯老哥不会反对,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名垂青史都不在话下。
赏万金,封爵,世袭罔替,这些字眼一旦在周围的人群中传开,瞬间就引爆了全场。
在这样的年月,没有什么比钱和地位更能吸引饶了。
一个离得近的匠师几乎是颤抖着激动的向张世康确认道:
“殿下,您的意思是,朝廷将会出银子出设备让我等研究,给我等发薪水。
一旦攻克那本书里的难题,还能获得爵位吗?”
……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明第一搅屎棍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