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虽然不识字,但看着那厚厚一叠钱,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
她一辈子跟土地和大海打交道,深知这收入的份量。
“真的…真有这么好捞?”陈母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那肯定的,你咋还不相信呢。”陈业峰语气肯定,“这次回来,我就是想叫上爹和大哥他们一起过去。现在海岛那边收获挺不错的,比这边多。咱家两条船一起作业,收获肯定差不了。趁着渔汛好,多挣点钱。”
“好好好,这是好事!”陈母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可不是嘛!”他笑着点头,目光扫到院子里依旧在玩蚂蚁的荣荣,然后提醒道,“还有件事跟你下,我们不在家,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这院门可得关好了。刚才我回来,门就没关严实。荣荣这么,一个人在院子里玩,万一有个闪失,或者遇上那些心术不正的人贩子,那可怎么得了。”
这话一出,陈母顿时回过神,连忙把院门关上,插好门闩,拍了拍胸口:“哎哟,你看我这记性!从藏摘完菜回来,就忘了关门了。荣荣乖得很,不往外跑,我就没在意…以后肯定关好,肯定关好。”
“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陈业峰必须让他娘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后哪怕只是离开一会儿,也一定要把门关好,荣荣得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等欣欣跟三子从学校回来,也得跟他们,不能单独一个人跑太远。”
“我听现在的人贩子张狂得很,咱们还是心的好。”
陈母连忙道:“好好,我知道了,一定会注意的。”
她也知道人贩子的可恶,必须也把家里的孩子都看好了。
这会,荣荣又跑过来,然后奶声奶气地喊了声“爹…”
又扑进陈业峰怀里,胳膊紧紧抱着他的脖子。
“哎,荣荣乖。”陈业峰抱起女儿,手感沉甸甸的,心里软乎乎的,在她的鼻子上刮了下,“欣欣,你这是咋了?”
“欣欣想娘了,娘怎么还没有回来?”荣荣把脸埋在他颈窝里,声音闷闷的。
陈业峰心里一酸,拍了拍她的背:“娘现在在外面有事情要做,过阵子爹就接你去看娘。”
他抱着荣荣,跟陈母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把这几的情况细细了一遍。
“爹跟大哥出海还没回来?”陈业峰开口问道。
陈母点点头:“早上去的,是去东边海域,估摸着傍晚才能回来。对了,你们这趟回来能待多久?”
现在陈父帮着他大哥干活,陈业新除了付工资,好像还给了他爹一点股份。
“待不了多久,我跟五叔下午就得回去,阿英一个人在那边,我不放心。”陈业峰道,“所以我把情况都跟你清楚,等爹跟大哥回来,你就让他们赶紧收拾东西,开船去斜阳岛找我们。”
斜阳岛是陈母的娘家,陈父对那边的情况也比较熟悉,也不用担心什么的。
“好,我记着了,他们一回来我就跟他们。”陈母连忙应下,又起身往厨房走,“你还没吃饭?娘给你煮碗面,卧两个鸡蛋。”
“不用了娘,我现在还不饿,这次回来除了通知爹他们,还有点事要办。待会我跟五叔要去一趟镇上,到时在镇上随便吃点就行了,懒得麻烦做。”
正事完,陈母便张罗着要去给儿子做好吃的,被陈业峰拦住了:
“娘,你先忙吧,我回屋躺会儿,想想事情。”
看着时间还早,就想着回屋自己琢磨一下。
“行,那你快去歇着,坐船也累人。”陈母心疼地看着儿子眼下的淡青色。
自己这个二儿子好像瘦了,也黑了。
陈母想着待会杀只鸡,还摘些蔬菜,让二儿子带到岛上去。
陈业峰径直走进自己和周海英的房间,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床单叠得整整齐齐,桌上还放着周海英之前用的课本和教案。
他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里面放着一叠白纸和几支铅笔、钢笔,这些都是周海英离开之前留下来的。
他拿起一支铅笔,又抽出一张空白的纸,坐在书桌前,凝神思索起来。
连续几的夜捕,他注意到一个现象,管鱿鱼具有明显的趋光性。
舅舅他们的渔船上挂着的煤油汽灯,亮度有限,只能照亮周围一片海域。
如果能弄到更亮、更稳定的光源,是不是能吸引更多的管鱿鱼聚集过来,大大提高捕捞效率?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盘桓了好几,他早就琢磨着做一个管鱿鱼的装置。
这次回来,除了通知家人,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尝试买一些制作一个简易的灯捕装置。
之前夜捕管鱿鱼,累不,效率也有限。
他想起前一世海边渔民用于捕捞管鱿鱼的装置 ,船上的灯光一亮,鱼群就会自动往灯底下聚,到时候把网拉起就能打捞了,省时省力,腾出手来还能做点别的事。
陈业峰凭借着前一世的记忆与知识,又结合这个年代能买到的东西,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一边想,一边在纸上画起来,琢磨着灯捕管鱿鱼的装置。
需要做个固定在船舷两侧的木架,木架上装个滑轮,到时可以用来拉网…
还需要铁钩子,用来挂马灯…
不过马灯不够亮,得用汽灯,汽灯亮堂,照得远。
煤油汽灯亮度虽然不够,但已经是最优的选择了。
要是有灯泡跟电瓶就好了…
他心里面想着。
不过随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有那些估计也没有什么卵用,海岛还没有通电呀。
总不能电用完了,还去别的地方充电吧?那也太麻烦了。
既然不能用电,那就只能用煤油,到时多买几盏汽灯回来。
再在灯下面挂个网兜,鱼群聚过来,直接把网兜往下一沉,就能捞上来,省得反复撒大网。
陈业峰脑子里飞快转动着,把一些可能都想好了,又把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抹去。
他画的认真,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时不时停下来琢磨一会儿。
“镇上的五金铺应该有铁皮,到时还要做个灯罩,挡着海风,免得灯被吹灭。”
他画得并不专业,很多细节还需要在实际制作中调整,但一个大致的框架已经在他脑中形成。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如果这个灯捕装置能成功,那他们的捕捞效率很可能会翻倍,甚至更多!
喜欢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