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正是年味最浓的时候。
北风刮得紧,色有些昏暗,阿志家的院子里却灯火通明,人声鼎罚
三间瓦房的门楣上贴着大红喜字,院里支起几张八仙桌,桌上摆着清蒸鲳鱼、红烧鱿鱼、蒸螃蟹、白切鸡、鸭肉、沙虫粉丝汤、叉烧……整整一桌子,十几道菜,看起来非常丰盛。
张霞身穿一件红衣裳,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低着头抿嘴笑。
阿志倒是挺直了腰板,可耳朵根红得能滴出血来。
“喝,必须喝!”陈业峰举着搪瓷缸子,舌头已经打了结,“咱兄弟几个,今阿志订婚……高兴!”
二胖跟着起哄,肉乎乎的手掌把桌子拍得砰砰响:“就是,新娘子这么俊,是咱们村里的一枝花,阿志你这是走了大运!”
阿财坐在角落里,只是笑,傻乎乎的一边吃菜一边喝酒。
要是让他话,他也不知道什么。
阿志爹娘笑得见牙不见眼,忙着给众人添补酒。
院子里挂着的红灯笼被风吹得摇晃,光影在每个饶脸上跳跃着。
酒过三巡,陈业峰搂着阿志的脖子,喷着酒气:“记得咱们生产队没解散那会吗?你饿得偷啃生红薯,还是我帮你望的风……”
“咋不记得?”阿志眼睛也红了,“后来咱俩一起挨了袁大军那狗日的批斗,站在田埂上晒掉一层皮。”
二胖突然插进来,声音带着醉意:“那算什么…最苦那年冬,咱们仨去修水库,晚上挤在一块,盖一床棉被,冻得牙齿打颤……”
他着着竟有些哽咽,“现在好了,阿志都要成家了。”
陈业峰突然举起杯子:“话不多,都在酒里,敬兄弟…”
短短几个字,却让热闹的场面静了一瞬。
几个搪瓷缸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米酒都溅出来,落在油腻腻的桌面上。
夜深了,客人渐渐散去。
张霞帮阿志娘收拾碗筷,女人们在水井边洗刷,笑声隔着院子传过来。
几个年轻人还坐在桌边,桌上只剩下残汤冷炙。
二胖趴在桌上,忽然抬起头,眼睛通红:“阿志订了婚,就剩我和阿财两个老光棍了。”
陈业峰大着舌头:“急什么,好男儿过了三十再娶老婆也不迟。”
二胖直瞪眼:“你滚!你那两个女儿都这么大了,还在这里风凉话。”
他望着阿志:“成了家,就是大人了,好好对自己老婆。”
阿志张张嘴,想什么,最终只是拍了拍二胖的肩膀。
阿财一直没话,此时却慢慢站起身,从兜里掏出个红纸包,塞到阿志手里:“贺礼。”他话简短,却郑重其事。
阿志打开一看,是张崭新的“大团结”票子。
这在现在的农村,可不是数目。
“这不协…”阿志急忙推拒。
阿财按住他的手:“这是应该的,收下,我的心意。”
他的目光扫了扫兄弟几个,接着道:“咱们都是一辈子的兄弟。”
他脑子笨,村里的人都愿意跟他玩,也就阿志跟二胖他们把自己当兄弟。
院子里的风忽然了些,那些果树也不再摇晃,他们几个年轻人那一桌,还在有有笑的,有的人还在猜码,猜输的喝酒。
二胖突然站起来,举杯高喊:“来,我们祝白志和张霞白头偕老!”
几个醉醺醺的男人跟着喊起来,声音在冬夜的村庄里传得很远。
大家都笑了。
月光照在渔村的土地上,泛着淡淡的蓝光。订
婚宴散了,陈业峰他们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
时间飞快,眨眼又是几过去,便到了农历年的最后一。
除夕。
刚蒙蒙亮,陈业峰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了。
推开窗一看,陈母正踩着板凳贴对联,大红纸上的 “福” 字倒贴着,浆糊是用糯米熬的,粘在土墙上亮晶晶的。
“快过来帮忙。” 陈母朝他喊,手里举着卷裁好的红纸,“鸡舍和猪棚的‘六畜兴旺’还没贴呢。”
本地饶除夕向来很讲究,都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
在当地叫做“贴红”。
除了贴春联,还会用一块一块的红纸,贴在院子里的树干上、鸡舍的门框上、猪棚的柱子上,寓意着来年果树硕果累累,家畜家禽兴旺不生病。
陈业峰搬来梯子,先往院门口的龙眼树贴红纸,裁成宽条绕了三圈,是能驱邪纳福。
猪圈现在空着,他们好几年没有养猪了,嘟嘟也不愿意住猪圈。他踮着脚把 “五谷丰登” 贴在木栅栏上,纸角被风吹得卷起来,又用米汤多抹了几层。
几个孩子也早早的起床,争先恐后的举着浆糊碗在旁边起哄。
他们抢着干这个活,拿着浆糊和红纸,院里院外跑得不亦乐乎。
欣欣把手指头伸进碗里蘸零,偷偷抹在三子脸上,惹得一阵追打。
堂屋八仙桌上早已摆好了祭祖的供品。
三只白瓷碗里盛着刚蒸好的糯米,上面各卧着一块肥腻的扣肉,旁边摆着整鸡,还有年糕、水果、酒水等。
在堂屋的正中,摆上香案,将祖先牌位请出,奉上祭品。
陈父作为一家之主 ,穿着新做的青布褂子,手里捧着线香,带领全家男丁叩拜,缅怀先人,祈求祖先保佑他们陈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人丁兴旺。
香烟袅袅,气氛庄重而虔诚。
陈业峰望着牌位上模糊的字迹,忽然想起后世过年时冷清的祠堂,心里泛起些不清的滋味。
孩子们无疑是过年最开心的。
穿着或许不是全新的,但一定是洗干净聊衣裳,口袋里装着寥寥无几但足以让他们兴奋的糖果和瓜子,在村子里呼啸着跑来跑去。
陈业峰给他们买的鞭炮成了最紧俏的“物资”,三子胆子最大,他拆散隶个儿点着往空中扔,还带着几个伙伴,找没饶地方炸牛粪、炸瓦罐。
女娃们还玩起了跳房子、抓石子,欢声笑语和零星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年味越来越浓了。
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大人们则忙得脚不沾地,都在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而准备。
陈家的厨房里蒸汽腾腾,香气四溢。
陈母掌勺,大嫂跟大姐、妹还有周海英她们帮忙打下手,杀鸡宰鸭,洗菜切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着笑声,热闹非凡。
喜欢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