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的晨雾还未散尽,顾十七便立在城头,指尖捻着一缕尚未消散的黑色煞气。
昨日驱散量劫余波时,这煞气渗入城墙的裂痕,此刻竟还在隐隐蠕动,似要挣脱霞光的束缚。
他转头望向不远处的女娲庙,庙前早已挤满了焚香的百姓,金色愿力如溪流般汇入虚空,与女娲周身的霞光相连,形成一道稳固的屏障。
“这煞气的根源,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玄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中托着一块被煞气侵蚀的城砖,砖面已泛起墨色的纹路,“昨夜我探查过周边山脉,发现有十余处地脉都被这种煞气污染,若不及时清理,不出半月,西岐城的根基便会被彻底动摇。”
顾十七点头,正欲开口,却见虚空泛起一阵淡青色的涟漪,一道身影踏莲而来。
来人一身青裙,裙摆上绣着层层叠叠的莲花,发间插着一支碧玉莲簪,周身散发着清冷的气息。
正是清莲女王,此前在昆仑墟外与顾十七有过一面之缘的蛇族大能。
“娲皇倒是好手段,短短几日,便让西岐百姓对您奉若神明。”
清莲女王的声音带着几分疏离,目光扫过城中的女娲庙,眼底闪过一丝复杂,“只是不知,这般依赖愿力,若有朝一日百姓信仰崩塌,娲皇该如何自处?”
女娲从霞光中走出,神色依旧温和:“清莲道友此言差矣。我建立信仰,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给百姓一个寄托,让他们在量劫中能有活下去的希望。至于信仰崩塌……只要我始终护佑苍生,百姓的信仰便不会消散。”
“护佑苍生?”清
莲女王轻笑一声,抬手一挥,一道青光化作水镜,镜中浮现出北海的景象
那里的百姓并未信仰女娲,而是在清莲女王的指引下,学习修炼之法,凭借自身力量抵御煞气,“真正的护佑,不是让百姓依赖神明,而是让他们拥有自保的能力。娲皇这般做法,不过是将百姓圈养起来,看似安全,实则让他们失去了面对灾劫的勇气。”
顾十七心中一动。
他想起昨日在西岐城中所见,百姓遇到危险时,第一反应便是向女娲祈祷,而非主动反抗;
而北海的百姓虽需辛苦修炼,却能在煞气袭来时镇定应对,甚至能组队清理周边的煞气源头。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让他陷入了沉思。
女娲看着水镜中的景象,眉头微蹙:“北海百姓虽有自保之力,但修炼之路艰难,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量劫将至,留给他们修炼的时间不多了,若等灾劫真正降临,他们还未修成正果,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那也比做温室中的花朵要好。”清莲女王收起水镜,语气坚定,“我蛇族自古便是在逆境中成长,从不需要依赖他人。量劫既是灾难,也是机缘,若能借此机会让百姓突破自身极限,即便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两人各执一词,气氛渐渐变得紧张。玄辰站在一旁,神色凝重,显然也在权衡两种策略的利弊。
顾十七则默默观察着——女娲的做法稳妥,能在短期内保护大量百姓,却也存在愿力反噬、百姓失去自主性的风险;
清莲女王的策略看似激进,却能从根本上提升百姓的实力,只是过程中难免会有伤亡,且见效缓慢。
“两位道友,不如先随我去北海看看?”顾十七突然开口,打破了僵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只有亲眼看到北海百姓的生存状态,才能判断哪种策略更适合应对量劫。”
女娲和清莲女王对视一眼,皆点头同意。三人随即化作流光,朝着北海飞去。
抵达北海时,正值清晨。
顾十七落在一处渔村外,只见村民们正聚集在海边的空地上,跟着一位青裙女子修炼。
那女子是清莲女王的弟子,正耐心地指导村民们调整气息,运转灵力。
村民们的动作虽略显生涩,却眼神坚定,周身已能凝聚出淡淡的灵力护罩。
“这些村民修炼不过半月,便能凝聚护罩,已是难得。”清莲女王的声音带着几分自豪,“昨日有一股煞气突袭渔村,便是这些村民合力将其击退,没有一人伤亡。”
顾十七走上前,与一位老者交谈。
老者脸上布满皱纹,却精神矍铄,他笑着:“多亏了清莲女王,我们才能学到修炼之法。以前遇到灾,只能听由命,如今我们有了力量,便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就算量劫来了,我们也不怕!”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惊呼。顾十七抬头望去,只见一股黑色煞气从海中涌出,朝着渔村袭来。
村民们立刻停止修炼,按照之前演练的阵型散开,各自运转灵力,凝聚出一道道青色的灵力墙。
煞气撞在灵力墙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却始终无法突破。
清莲女王见状,并未出手相助,只是静静观察着。
顾十七注意到,有几个年轻村民的灵力护罩开始闪烁,显然快要支撑不住,但他们咬着牙,不断调动体内的灵力,硬是坚持了下来。最终,在村民们的合力抵抗下,煞气渐渐消散。
“你看,他们并非不堪一击。”清莲女王转头看向女娲,“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便能爆发出惊饶力量。”
女娲沉默片刻,开口道:“北海百姓确实有潜力,但并非所有地方的百姓都能像他们这般坚韧。西岐地处中原,百姓世代农耕,从未接触过修炼之法,若强行让他们修炼,恐怕会适得其反。”
“那便因材施教,而非一概而论。”清莲女王反驳道,“量劫不会因为某个地方的百姓脆弱而手下留情,唯有让所有人都拥有自保之力,才能真正渡过难关。娲皇一味地庇护,只会让更多人在灾劫中失去性命。”
两人再次争执起来,且比之前更加激烈。顾十七站在一旁,心中的平开始摇摆。他原本以为,只要找到应对量劫的方法,便能轻松做出选择,可如今看来,不同的策略背后,是对“护佑”二字截然不同的理解。
当晚,三人在北海的一座岛屿上歇息。顾十七辗转难眠,独自来到海边。
月光洒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海兽的嘶吼,更显寂静。
“还在为白的事烦恼?”
女娲的声音突然响起,她走到顾十七身边,望着海面,“我知道清莲道友的话有几分道理,但我亲眼见过上古量劫的惨状。那时,无数百姓在灾劫中哀嚎,却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沦为祭品。我不想让历史重演,所以才选择用愿力庇护他们。”
顾十七转头看向女娲,发现她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前辈,您有没有想过,过度的庇护,可能会让百姓失去成长的机会?就像今日北海的村民,若不是清莲女王引导他们修炼,他们恐怕也无法抵御煞气。”
“我并非没有想过。”
女娲轻叹一声,“只是时间太紧了。量劫的脚步越来越近,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所有百姓都学会修炼。愿力虽有风险,但却是目前最快捷、最稳妥的方法。”
就在这时,清莲女王也走了过来,她听到了两饶对话,开口道:“快捷不等于有效。娲皇,你是在害怕失败,害怕看到百姓在灾劫中死去,所以才选择用愿力这种看似万无一失的方法。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所谓的‘稳妥’,可能会让更多人在未来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女娲的脸色沉了下来:“我只是不想再看到生灵涂炭。清莲道友,你太激进了,你根本不知道,强行推动修炼,会让多少人走火入魔,会让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那也比坐以待毙要好!”清莲女王的语气也变得激动起来,“我蛇族能在上古量劫中幸存,靠的不是庇护,而是抗争!若当年我们一味地躲避,早就灭绝了!”
两人剑拔弩张,顾十七连忙上前劝解
“两位前辈,我们的目标都是渡过量劫,护佑苍生,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或许,我们可以将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在庇护百姓的同时,引导他们修炼,这样既能保证短期的安全,又能为长远做准备。”
女娲和清莲女王对视一眼,皆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女娲才缓缓开口:“你的提议有几分道理,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愿力和修炼灵力的体系不同,强行结合,很可能会产生冲突,甚至对百姓的身体造成伤害。”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清莲女王接话道,“我可以让弟子整理修炼心法,筛选出适合普通百姓修炼的部分,再结合娲皇的愿力,为百姓打造一套安全的修炼体系。”
顾十七心中一喜:“如此一来,既能让百姓在愿力的庇护下安心修炼,又能逐步提升他们的自保能力,岂不是两全其美?”
女娲点零头:“此法可行,但需要时间。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否则等量劫全面爆发,一切都晚了。”
清莲女王也表示赞同:“我明日便返回北海,整理修炼心法。娲皇可继续在中原传播信仰,积累愿力,顾友和玄辰长老则负责协调两地的事务,及时沟通进展。”
顾十七正欲答应,却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煞气波动。他猛地抬头,只见远处的空被染成了黑色,无数煞气如潮水般涌来,朝着北海和西岐的方向蔓延。
“不好,量劫的主力提前来了!”女娲脸色大变,“清莲道友,你立刻返回北海,组织百姓抵抗煞气;我回西岐稳固愿力屏障;顾友,你速去通知其他蛇族大能,让他们做好准备!”
清莲女王点头,立刻化作一道青光,朝着北海飞去。女娲也祭出霞光,返回西岐。顾十七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那不断逼近的煞气,心中突然有了决断。
他不再犹豫,取出女娲赠予的玉佩,注入神元,联系其他蛇族大能。同时,他祭出玄蛇鳞甲,化作一道流光,朝着煞气最浓郁的地方飞去。他知道,此刻已经不是做观察者的时候,唯有主动出手,才能为百姓争取时间,才能让女娲和清莲女王的计划得以实施。
在飞往煞气源头的途中,顾十七遇到了玄辰。玄辰看到他,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你终于想通了?”
顾十七点头:“量劫当前,没有旁观者。我们必须联手,才能护佑苍生。”
玄辰笑了笑,与顾十七并肩飞行:“好,那我们便一起去会会这量劫的煞气,看看它究竟有何能耐!”
两饶身影消失在黑色的煞气中,只留下两道坚定的流光。他们知道,这场战斗注定艰难,但只要心中的信念不变,只要所有心怀苍生的人都能携手合作,便一定能渡过这场劫难,迎来新的生机。
喜欢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