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成鸾

白筱祺

首页 >> 娇妻成鸾 >> 娇妻成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重生后成了皇帝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娇妻成鸾 白筱祺 - 娇妻成鸾全文阅读 - 娇妻成鸾txt下载 - 娇妻成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54章 目空一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娘娘,现今的方嫔娘娘在心怡厅上动起心思,用它交换勤王殿下的红姻楼来住,委实不过去。如今这后宫内的形势,扑朔迷离,若不深入其中,追查个清楚,任您想破脑袋也莫要从沉默寡言的方嫔娘娘那里,知道她心之所系心怡厅的目的。”

丫环七巧看到,侍奉皇上一宿的宜妃娘娘,似乎对他下了番功夫,使周围的气氛变得安静诡异不少,便对宜妃娘娘恭维道。

皇上今早上从宜妃阁离开,前往玉霄殿上朝后,宜妃娘娘庆幸昨下午在花园里,及时窃听到方嫔娘娘准备搬去红姻楼的秘密,没让她再次输于方云舞运筹帷幄,依靠皇上之力,将勤王殿下调入宫内心怡厅中住,从而为其赢得红姻楼的使用权,让这用过早膳后的宜清莹,感觉神清气爽起来。

她昨突然现身于心怡厅的那刻,让皇上没有抽身而湍机会,助长出勤王反其道而行之的势头,干脆离开不谈论下去,带着自己的人回静慈庵里,这无异于把一件约定既成的好事打乱计划,让它无从继续,搁置到此时,已使宜妃娘娘把心思转移至心怡厅处,等着它上演更精彩的曲目,看方云舞怎么得心应手地实现她的愿望。

“问题的关键,出在心怡厅上便对!怪不得之前,我未从皇上那里听出任何风声,原来,他和方云舞密谋多日下来,已在昨日下午将勤王殿下请入心怡厅中,紧接着的计划,当是安排勤王住进心怡厅。这个事实成立后,任宫内再权贵的势力,出来阻扰,也无济于事。之后,方云舞便可以高枕无忧地与皇上一起搬到红姻楼内,想怎么威风,就怎么威风!她这般得逞后,自然能够踩着本宫的肩膀,飞得更高些。若皇上日夜心系方嫔阁里的她,恩济并施,怕要不了多久,她争气怀上龙嗣,后宫内就没几个嫔妃敢当面与她做对,任她耀武扬威于我面前,使我有苦难言,看她脸色行事,日子必然大不如从前的。”

宜妃娘娘算是找准,方嫔娘娘与之抗衡的权柄,果然在她每月可以进入两次的静慈庵明镜堂内待久后,又看上红姻楼这块风水宝地,不把它弄到自己手里,怕日夜叨扰皇上,弄得后宫之地一点儿喜庆之色都不具备了。

既然离宜妃阁不算太远的心怡厅,是解决方嫔困惑的出口,那么,宜清莹现在分毫不能再忍让她下去,将目光锁死于心怡厅内,任何风吹草动也撼动不了她的恒心,若制服不住方云舞,她宜妃不知又要付出多少惨痛的代价,才能挽回其中的损失。

这次的宜妃娘娘学得高明许多,昨晚将皇上引至宜妃阁,至今早他满意而归后,她都闭口不提关于红姻楼的事,在床上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使失势于心怡厅交给勤王殿下去住的皇上,刚升起的烦恼,霎那间又被清莹贴切周到的态度给消除,让皇上顾及她未恢复的虚弱身体之时,更相信她吸取流产的教训,从善如流地履行妃嫔职责,而倍感放心于她。

宜妃把皇上和勤王合作的形势,立马打乱,弄得心怡厅依然空闲着,红姻楼处未有丝毫动静,平定了宜妃的躁动不安,反倒惹得守在方嫔阁内等待好消息的方嫔娘娘,如同遭遇才思枯竭的窘迫,只能请皇上出面,为她排忧解难。

宜妃昨夜侍寝于宜妃阁,装模作样不提起红姻楼的事,显然在蒙蔽皇上的视线,不知又准备动什么心思,对方嫔娘娘采取行动了。

方嫔没有更好发泄的渠道,派花公公前去霄珠厅,询问皇上具体的解决方式,可以使她心服口服的理由,换来皇上挽留她的目的,先不要打草惊蛇。

毕竟,心怡厅内已对勤王殿下一览无余,给他些时间准备考虑,没什么大不聊。

勤王昨日只是因为宜妃娘娘突然出现,才中止与皇上的交谈,草草离场,并不代表,他不喜欢长春宫附近的心怡厅,可能他很中意它的存在,却疏于如何表达接受它的结果,需仔细衡量之后,再给皇上回答,这是行得通的。

云舞,你万万不可,独挡一面,去与勤王殿下理论其中的细节,朕怕你得不偿失,败在他手里,才同意今晚到方嫔阁,与你再行商议,该何去何从。

“娘娘,皇上,晚上来您这里住,到时与您把事情讲明白。”

花公公为方嫔娘娘带回的不是不堪一击的敷衍最好,他的话多少使她变得冷静许多。

若不对红姻楼步步紧逼,方云舞真不知道,她究竟图什么?

“好吧!既然皇上愿意给本宫答案,不让我一直背着它的包袱,那么我就信他这次,准备今晚侍寝时再追问于他。”

方嫔娘娘对皇上晚上要来方嫔阁住的安排,表示放心起来。

毕竟,让她独自来承担红姻楼风险的责任,无异于使她身负重物,久久被压抑难得喘息的机会,去等待它的结果,对她而言,是种折磨。

皇上愿意出面为她解开疑惑,表明心怡厅之举,多少起到震慑勤王殿下的作用。若推波助澜一番,能够换取事情的转机,使红姻楼紧赴其后,打开迎接皇上携方嫔进入其中的枢纽,倒使方嫔的春风得意,延续下去。

“皇上,昨早上您可亲自送我出方嫔阁,前往静慈庵中,以进明镜堂居住为由,把您的旨意传达给勤王,请他入宫进霄珠厅,最终要办的事,关乎他接手心怡厅的结果,怎才过了一个晚上时间,性质就变得模糊不清,让黄公公今早传您话的意思,是要给勤王殿下适当准备的空间,再给出法,完成两地的合作吗?”

方嫔娘娘等待到晚上,接驾成功后,见到皇上的面,当然不该垂头丧气,依着她对得到红姻楼的信心,展开了询问。

“朕决定来方嫔阁中,与你谈的正是红姻楼的进退问题。昨下朝后,朕和皇兄坐车前去心怡厅内,将它内部环境看个清楚,他虽感犹豫,但并未有异议。你何故在花园处散步时,和宜妃娘娘道出,朕当时的行踪,让她有机可乘,突然进入心怡厅的举动,打破我与勤王殿下欲往下进行的安排,独占鳌头之势,令皇兄难以和朕继续下去,便告知静慈庵有要事需办,潦草离场。留我在心怡厅,怎么使它圆满?宜妃要求朕随她入宜妃阁过夜,我不好推辞,才随了她的意。所以,今早上,我派黄公公过来劝你不要着急,中途有变,缓缓再议。”

齐言回答她话的时候,表情看上去,并不自然,现场气氛有些不太愉快,追究她的过失,为什么面对强有力的对手宜清莹时,会把持不住,竟将皇上和勤王在心怡厅的事,一并告诉给她,自寻烦恼,如今她将皇上与勤王殿下拆开,不声不响,接下去的事项该如何办才为适宜呢?

“宜妃娘娘已经知道,您与勤王会面,是在用心怡厅换红姻楼给我来住的真相。”

方嫔对宜清莹的怨恨,一触即发,见撑不下去,直接和皇上个清楚。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朕日理万机,还要抽出空来,接待勤王,引他入心恰厅,谈妥与红姻楼的合作。这一切都在秘密计划中行事,你怎么一点儿心眼都不长,什么底细全给她明了呢?多少待朕把勤王安排在心怡厅住下,换得红姻楼给朕后,你再去宜妃面前炫耀你的本事,那么迫不及待地告诉她真相,莫不是视她如亲姐妹,想与她分杯羹吧?你自从嫁给朕以来,她哪次不揭你短,给你些颜色看看?怪不得,昨下午到心怡厅的她,对此事只字未提,看勤王半途离开,觉得很解气,是吧?你自己把它弄成一团乱麻的,后果自负,非拖累朕到那种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地步,任朝堂上文武百官以此为契机,大肆削弱朕在这方面的实力吗?”

齐言从方云舞口中问出个不痛快来,总算弄明白,昨晚宜清莹上演的让她哑巴吃黄连的好戏,是怎么回事了。

“皇上,怪臣妾刚逛花园那会儿,太过欢喜于心怡厅正进展的事态,轻视周围的环境,没料到自言自语漏了即将搬入红姻楼住的事实,被从我身后路过的宜妃娘娘听个完整,当即不依不饶地缠着我,问出了它的原委。我已尽力不让她虚张声势,怕她口不择言,马上把它传遍后宫的每个角落,才求她为此事保密。于是,便有了接下来,她坐车赶往心怡厅的一幕,我可能太相信她,以后她回宜妃阁决定息事宁人,不知您见到她后,将与勤王殿下要议的事,拖延过去,至此刻怕无还击之力,只想请皇上明鉴,再多做些努力,约束好宜妃娘娘,早日将红姻楼收入麾下。”

方嫔把它的经过,如实告诉给皇上,使他不得不采取手段,对知道红姻楼内幕的宜妃娘娘大加管制一番。

喜欢娇妻成鸾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娇妻成鸾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四合院:醉后,我套路老婆生三胎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我能给信徒发放职业 诡城密语 无敌升级王内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车厢求生:我能强化五感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我炸了!一睁眼成了反派恶毒后娘 真千金只想拿钱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山村神医俏丽人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桃树林里桃花开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重生快意人生 警界传奇:十案风云 带着女徒去西游
经典收藏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废柴趣妻 遗梦南国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这太子,不做也罢!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皇帝过来聊聊 明朝好女婿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黟山传 黑龙新传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秦末苍穹之变 三国之风起扬州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蜀汉之昭烈大帝 终极全能兵王 三国:挫其锋芒!
最近更新 姐夫帮你打天下 如履薄冰的一生,朕能走到对岸吗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洛丹伦的黎明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世威大帝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战国帝业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重生野生时代 神话版三国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红楼琏二爷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我的餐馆通古代
娇妻成鸾 白筱祺 - 娇妻成鸾txt下载 - 娇妻成鸾最新章节 - 娇妻成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