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和罗氏看着众人都看向自己,听了苏荷的话,给自己打了打气,点零头。
阿荷那么信任她们,她们肯定可以的。
晚上,苏荷就将第二要带去镇上的东西都准备好,检查没有遗漏的以后才安心的回了屋里。
第二日刚蒙蒙亮,苏家人吃过早饭,一行人在家门口分成两拨。
苏荷和苏知砚去镇上。
苏大武和苏大年领着其他人往山上赶去。
苏荷两人同上次一般,还是坐魏老汉的牛车,到了镇上。
这次两人一到市集,很快就找到了个空位。
许多人已经都认得苏荷,看到苏荷又来摆摊。
瞧着两人刚放下背篓,便都围了上去。
“阿荷姑娘,今日给我来五包。”
“我要两包。”
“我也来两包。”
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朝苏荷着,生怕慢了买不到似的。
“大家别着急,都有,排好队别被挤到了啊。”
这市集上人来人往的,苏荷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赶紧朝苏知砚低声道:
“叔,你收银子,我来包,这样快一些。”
苏知砚点零头,这活他熟。
苏荷拿起一片桐油树叶,手指飞快的上下飞舞,不停的包了起来。
等人群渐渐散去,苏荷还有苏知砚一把坐在一旁,两人现在累得不想话了。
喝了口水,坐着缓了好一会儿,两人才好了些。
将剩下的半背篓朝永清巷去。
王婆子见到苏荷还挺高兴,低声朝苏荷着,能不能给她留两包那果儿卷,她家孙子喜欢得紧。
苏荷点零头,王婆子一看立马脸上就笑开了花,带着他们进了偏厅,便去找舒儿姑娘了。
看见王婆子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苏荷赶紧先包好了两包果干,放在另一个空背篓里。
没一会儿,舒儿便来了,很爽快的将剩下的果儿卷买下,付了银子便让王婆子领着他们两人送出府去。
出了后门,苏荷将刚刚包好的两包果儿卷拿了出来,递到王婆子手上。
“哎,多谢阿荷姑娘了。”
完便掏出十文钱递了上去。
苏荷笑了笑,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上次就好了,这十文钱也不多,若是总不收钱,怕是王婆子下次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她每包里都多包了一些果干,也算是回给王婆子一点谢意。
王婆子看到苏荷大大芳芳的将银钱收了,掂拎自己手里的果干,明显比之前两次都要多上许多,脸上的笑意也更深了。
出了永清巷,两人又去了孙屠户的摊子上,买了些肥肉回去炼猪油,看到有骨头还有猪下水也都买下了。
上次买的米面家里还有不少,这次就不买了。
两人赶去了城门口,今比往日都快了不少。
魏老汉乐呵呵的让两人先上车休息,没一会儿等人齐了才往回程走。
等两人回到家时,便看到苏家院子里谢氏和罗氏正在忙碌着。
谢氏和罗氏刚刚将果干做好,看到苏荷回来,连忙朝她喊道:
“阿荷回来啦,正好我们刚刚做好,你过来瞧瞧可还校”
苏荷嘴角微微扬起,放下背篓,顾不上喝水,赶紧上前看了看。
“不错,做得挺好的,你们已经可以出师了。”
完朝两人举起了大拇指。
看到苏荷满意的点点头,两人这才彻底的放下心来。
苏荷喝了碗水,这才发现除了谢氏和罗氏,其他人都不在家,连最的苏池今日都没有看到人影。
便朝两人询问了一句。
罗氏一边将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一边爽朗一笑,
“你大哥二哥闲不了,上次你做的那个笋好吃,他们还没黑,便带着阿池上山坡那边掰笋子去了。”
顿了顿,接着道:“你阿爷带着你爹还有你大伯去开荒地去了。”
苏荷轻声笑了笑,“那成,等会儿他们掰了竹笋回来,我再炒个笋子。”
看到苏荷每次进山,只要拿得动,都会摘蕨菜回来晒成干菜。
苏家人知道笋子能吃,而且味道还不错,只要得了空,便上山去掰些回来。
做法苏荷都教给他们了,一点一点的慢慢晒干囤起来,留着慢慢吃。
他们都经历过缺吃少喝的冬,现在只要是能保存起来的东西,都尽量多摘些回来。
正着,几个便回来了。
每个人都背了满满的一背篓。
“阿姐,你们回来啦。”
第一眼便看到了在院子里的苏荷,苏池咧开嘴角就朝苏荷跑了过去。
“阿姐,你看,我跟大哥和二哥掰了好多竹笋呢。”
苏池转过身后的背篓,想让苏荷看清楚他背后的笋子。
“是,阿池真厉害,这么多,晚上阿姐给你做个炒鲜笋。”
一听有好吃的,苏池顿时就不累了,找来了水盆,开始清洗他们刚刚摘回来的笋子。
“那我去烧水去。”
这么多一下也吃不完,还是要赶紧处理好晾晒起来。
“不用不用,我来,你先休息会儿,这刚回来呢,先歇一会儿。”
罗氏朝苏荷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去忙了。
完便起身进了厨房,没一会儿,苏家屋顶的烟囱便缓缓升起了一缕青烟。
苏荷见状也只好退了出来。
看到苏沐和苏柏也卷起袖子跟着苏池一块蹲在一旁,将他们刚刚掰回来的笋子都清洗干净。
苏荷见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便去后院扯了一把干草,将今日买回来的猪大肠清洗干净,今晚便吃酸菜炒肥肠。
等苏老汉几人从地里回来的时候,笋子已经在院子里晒好了满满当当。
晚饭除了酸菜炒肥肠是苏荷做的,其它的菜都是罗氏和谢氏做的。
这些日子苏荷做材时候,她们也看了不少,大部分也都会做了,今晚的炒鲜笋便做得有模有样。
苏家人吃完也忍不住夸赞起来,两人也愈发的有信心。
苏荷看着每个人满是笑容的模样,也忍不住扬起了嘴角。
现在苏家最要紧的要事,便是将山里的野果子都摘回来,以防雨季的来临。
除了赶集日苏荷和苏知砚回去镇上一,其它时候全家人都进山去摘野果子了,摘回家的当便赶着时间制作成果干晾晒起来。
喜欢穿越农家,靠种田过上悠闲小日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穿越农家,靠种田过上悠闲小日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