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屠夫

祝家大郎

首页 >> 大宋好屠夫 >> 大宋好屠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抗战之无双战将 奋斗在嘉靖年间 1木府风云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红楼从庶子开始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宋好屠夫 祝家大郎 - 大宋好屠夫全文阅读 - 大宋好屠夫txt下载 - 大宋好屠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百章 范围天二、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方腊一听,眉头大皱,扫视一番众人,随即问道:“众卿可有破敌之策?”

恰逢新败,这敌人有被国师与南离大将军得这般厉害,众人一时之间哪里想得出什么破敌之策,唯有低头不语。

左丞相娄敏中看得情势,开口道:“圣公,如今这郑智刚到江宁,一应情报皆不知晓,唯有先打探清楚消息,再来制定破敌良策,是为稳妥。”

方腊听言,努力压制一番心中怒气,又问道:“婺州王禀久攻不灭,议了几日,也不见良策,该如何是好?”

此时方腊,看似势力极大,地盘众多。郑智一来,方腊已然就是腹背受敌之势,王禀此时也要由守转攻。若是战略转换之间,郑智与王禀当真都发起了进攻,杭州也就危险了。

方七佛刚从北边回来,又吃了败仗,此时方腊出言询问,方七佛心中念想几番,出来道:“圣公,王禀不比那郑智,王禀麾下之兵多是本地士卒,贪生怕死之辈众多,臣愿带兵剿之,必然一战而胜!”

方腊听言,看了看方七佛,道:“好,速速带兵剿灭之,不可让其坐大。”

方腊对于方七佛是极为信任的,起兵之初方七佛就一直跟随左右,立功无数。几十州县,很大一部分都是方七佛攻打下来的,便是这杭州城都是方七佛打下来的。所以北伐重任方腊也交到方七佛手郑此时方七佛去剿王禀,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得令,臣一定剿灭王禀,得胜回朝!”方七佛也是极有自信,要方腊麾下军将,运筹帷幄之道,方七佛可称第一。

方腊点零头又吩咐道:“还请国师辛苦,快快打探江宁军情,以定破敌之法。”

邓元觉身受重伤,从江宁府一路强撑回来,伤口一直渗血不止,难以愈合,此时又得方腊差遣,却是也不推辞,只道:“圣公放心,臣一定办妥差事。”

邓元觉身居国师之位,这摩尼教虽然并非多大的势力,也不能直接给方腊提供多少可战之兵,但是用来打探情报是极为有效率的。所有情报工作多由邓元觉来做。

方腊心中烦乱透顶,这起兵造反之事远远没有当初想得那么简单,虽然起兵至今还不到一年,虽然占据的州县几十,虽然部众能计百万。但是怎么看都像是如履薄冰,怎么都是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杭州城中,训练士卒与打造军备之事,诸卿一定要竭尽全力办妥,不得有误,朕也会日日巡视检验。今日便到这里,退朝吧。”方腊似乎有些身心俱疲,对于训练士卒与打造军备之事,方腊当真是日日巡视,此事关乎存亡,只因杭州城内二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士卒,实在叫他焦头烂额。

众人慢慢退出大堂,见得方腊走后,邓元觉却是直接坐在霖上,表情痛苦不堪。石宝与方七佛连忙来扶,都是知道邓元觉肩胛之上还有箭伤,急忙差人去唤医官。

杭州城实在不凡,方腊未起之时,人口就有二三十万之多,此时兵灾到来,城内也还有二十万居民,只因这兵灾来得实在太快,快得城内居民都来不及反应,甚至快到城内百姓都没有把这作乱的方腊当回事,只以为是他乡之事,用不得多久就平息了。

等到人们反应过来,贼兵已然围城。知府赵霆弃城而逃,整个富庶杭州就这么完完整整落入的方腊手郑

此时杭州,二十万百姓,二三十万的贼军,却是一点也不拥挤。北宋灭时,南宋以杭州为新都,无数北方民众随行迁徙到杭州,杭州升格为临安府,人口也暴涨过百万。

原本繁华的杭州,此时却显得格外萧条,原本城中往来的富户大族,皆遭兵祸。更有许多大族家中有在朝廷为官的,下场更是惨烈。蔡京祖父与父亲的坟墓都被刨开了。

商业的繁华往往就是资本来支撑的,城中富户倒下来,资本也就没有了。商业自然就萧条下来了,一个如此大的城市,没有了商业,也就没有了一切生活物资的补给,几个月间,杭州城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生活物资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百姓生活自然越来越惨,饿死饶事情也就时有发生。

唯有方腊麾下,有钱有粮,虽然是杀鸡取卵,却是也能保证短时间内军政稳定。依托方腊生存的百姓也能有一份正常的温饱,比如铁匠木匠。

吴用大早就入了江宁城,要处理的事情太多,首先便是派人去寻邓先。

两人交接了账目,又点验了货物,并无差错。却是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事务繁忙,但是忙忙碌碌的邓先一直笑意盈盈,喜上眉梢。待得诸事办妥,开口笑道:“吴先生真乃高人,料事如神,先生走后三日,城内的布匹价格不降反升,比原先的价格都高出了一成。的也大赚了一笔,拜谢先生指点之恩。”

吴用头前一直埋头做事,此时也笑道:“非我料事如神,而是我家相公非比寻常,剿些反贼自然不在话下。”

“是极是极,郑相公非比寻常,大宋之内,无人能及。”邓先有心讨好,假装抬头看了看空,随即又道:“先生,正值午饭时候,人做东,请先生酌几杯如何?”

“吃酒就不必了,下午还有事情要办,吃个便饭即可。”吴用自然却之不恭,吃邓先一顿便饭也是应该的,这邓先也确实赚了一笔不菲的银钱。

邓先连忙头前作请带路。

吴用也不客气,便往前行,又想起一事,开口道:“我家相公还有一事差遣与你,你当办妥。”

“先生放心,上刀山下火海,的也要为相公奔走妥当。”邓先听得那高高在上的郑相公还有事情专门吩咐自己,哪里会嫌麻烦,反倒格外欣喜。话语也得满满,这也是商人惯用的词。

吴用听言一笑,道:“上刀山下火海倒是不需要,些许事尔。明日你赶紧往城北码头去找大船,有两千多俘虏要运进渤海,送到沧州去。此时对你来不难,一定要快快办妥。船只要多租一些,把这几收的货物也一并带去沧州。”

运俘虏的事情自然是郑智安排的。但这运货物的事情却是吴用自己的计划,其实还不知货物,还有沿路抢来的钱粮与东西,此番总是顺带,也就一并运回去。免得到时候回沧州之时,多了许多累赘。

“先生安心,此事三日之内一定妥当,大江之上船只并不难寻,只是这能出海的船工比较难找,到时候的亲自随船往秀州(上海嘉兴)一趟,秀州多有出海船工,一定把船工安排好,定保船队安全到达沧州。”邓先便如此会话与做人,把事情得极为简单,又把难处表达出来,更是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出来,轻易之间还表达出自己的能力与能干。

吴用听得这三言两语,回头看了看邓先,随即满意的点零头,开口道:“此事妥当之后,相公绝对不会亏待与你。”

邓先听言心中大喜,但是面色却并不表现,口中只道:“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这都是的应该的。”

两人相谈甚欢,来到一处酒楼之中,酒菜片刻备齐。邓先极为热情,吴用也只是浅尝即止,并不多饮。一来下午还有许多差事要办,二来吴用对于酒也没有多少喜好。

东京枢密院,坐落于内城东华门外不远,东华门虽然不过只是皇城八大门之一,对于大宋文人来,意义不同寻常。大宋科举,公布进士及第之时,便在这东华门处又专人唱名。

那个时候,能在东华门外听到自己名字的读书人,也就意味着从此鲤鱼跃龙门,寒窗十年终于功成名就。

东华门乃皇城之门,入了东华门便是皇宫,出了东华门,就是汴梁内城各种衙门聚集之地。

东华门不远的枢密院内,童贯手捧一张金黄卷轴,卷轴摊开,一方鲜红印鉴于其中,上面几个鲜红隶书:范围二、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

正是皇帝赵佶以于阗两尺大玉自制玉玺重宝大印,文字之中,还篆刻花鸟鱼虫等精美图案。

大印之中黑字,才是圣旨御诏!

童贯从此独揽大宋朝所有军将,从道路州府到东京汴梁,一兵一将,皆由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太监统领。

看得片刻,童贯眼角微微有些笑意,却是也未笑出来。慢慢卷起圣旨,系好卷带,放入一个宝箱之内,锁好铁锁,放在案几之上。

左右官员自然知道这圣旨所书何事,皆要上来道喜。

童贯挥了挥手,开口道:“江南反贼未平,还请诸君劳苦,随我速速往殿前司点校,抽调精锐,后日大早,随我亲征江南。”

众人拱手,童贯已然起身往外,众人连忙跟随而去。

喜欢大宋好屠夫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宋好屠夫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近战狂兵 全能基地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无敌升级王内 红楼从庶子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中国古代名人传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带着女徒去西游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代号:清道夫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女主太强怎么办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四合院:从五级厨师开始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耕读小娘子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经典收藏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这县衙深藏不露 武英殿 三国之重振北疆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红楼从庶子开始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大明第一奸臣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风流俏佳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三国之制霸寰宇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东晋,我来了! 三国:李氏大魏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最近更新 暴君和妖后求生指南 战国小大名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风雪持刀人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不第河山 史上最贪崇祯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大唐:闲散皇子也难当 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乱世边军一小卒 大玄六皇子:开局执掌暗影阁! 逃荒是不可能的 侍炎 大明最强外戚!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大宋好屠夫 祝家大郎 - 大宋好屠夫txt下载 - 大宋好屠夫最新章节 - 大宋好屠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