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而立

首页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东晋,我来了!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水浒我为王 梦幻旅游者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三国:李氏大魏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而立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全文阅读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txt下载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59章 掌控山阳刘氏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好友张俭答应出任刘氏宗学讲师,倒是稍微有些让刘表意外。

毕竟刘表也只是不忍好友张俭,就此蹉跎岁月,方才开口一试罢了。

不过张俭既然答应担任宗学讲师,刘表也不至于让他这样的名士,去担任牙牙学语的蒙学讲师,是故刘表自是开口言道。

“元节兄能答应担任刘氏宗学讲师,自是我山阳刘氏的荣耀。”

“为免元节兄太过操劳,元节兄后续可自行挑选三到五名杰出子弟,教授学业即可。”

“此外元节兄若有意开堂授课,其他州郡学子前来求学之时,我山阳刘氏亦可提供场地。”

刘表此举,一来固然是担心已经七十高龄的张俭太过操劳,二来也是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宗学子弟向学之心。

毕竟张俭也是名扬下的士林俊杰,又岂能让宗学子弟中的凡庸之辈,拜入其门下求学。

此外张俭若是有心讲学,不得也能再培养些人才,这也算是发挥点余热了吧。

张俭拱手拜谢刘表的好意,随后却是对刘表收纳宗族女子进入宗学之事,进行了一番评点。

“当年和熹皇后邓绥在宫廷之中,首开男女同校之事。景升贤弟现今的举措,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愚兄也知景升贤弟赢兴教育、清明吏治’的野望,然男女同校之事在宗学之中尚可,万万不可延伸至郡国学,否则极易惹人非议。”

刘表闻言,也知张俭之言乃是真知灼见,毕竟现今的大环境,确实还不容许出现官面上的男女同校,是故刘表自是拱手应诺。

随后二人又谈及党锢之祸时的往事,忆及当年惨死的士林名望,张俭不由得悲泣。

“想当年‘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多少风云人物。”

“现如今却只剩下愚兄、景升、张邈、胡毋班、王芬这寥寥几人,何其悲乎。”

“景升贤弟当扛起铲除阉宦的大旗,还吏治清明才是。”

刘表从叔父刘焉以及皇帝刘宏口中,倒也清楚帘年党锢之祸的缘由。

再加之阉宦乃是皇帝刘宏制衡朝堂的棋子,刘表自然也不可能站到皇帝刘宏的对立面去。

不过面对好友张俭的殷切期望,刘表还是开口言道。

“弟匡扶汉室之志不改,且请元节兄放心,刘某定当穷其一生,清明吏治,还百姓安宁!”

刘表虽未提及铲除阉宦之事,不过当年一帮仁人志士,还不是为了匡扶汉室,清明吏治,让百姓过上好的生活么,是故张俭也并未过多纠结。

刘表与王氏管家和好友张俭,再细聊片刻,又亲送二人出府。

随后方才回返书房,与父亲及管家福伯,商议宗族之事。

一番见礼之后,刘老太公自是对管家福伯道。

“阿福,且跟景升报一下我山阳刘氏的家底。”

管家福伯闻言,先是朝着刘老太公一拜,随后又朝着刘表拜道。

“族长大人,我山阳刘氏扎根山阳高平已近三百载。族中主脉及支脉人丁将近千口,旁系人丁也有九千余口。”

山阳郡高平县乃是大县,足有上万户,五、六万人口。

而单单山阳刘氏便有万余族人,那可是妥妥的地头蛇,这也难怪会有皇权不下乡里的局面了。

还不待刘表感叹,管家福伯却是又继续道。

“我山阳刘氏数百年来,也有多达十亿钱的积蓄,以及多达三十万石粮食的储藏。”

“我山阳刘氏在高平有三万亩田地,在周边州郡也有不下于两万亩田地,至于门下佃户也有不下万家。”

“同时我山阳刘氏共有四支商队,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汉十三州郡。”

“其中以兖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以及司隶涉足最多,而像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则相对少一些。”

管家福伯虽然只是简单的,跟刘表禀报了一番山阳刘氏的家底,但也着实让刘表倒吸一口凉气。

刘表未曾想到的是,自己山阳刘氏竟然能够豪富至此。

除了那多达万余的族人之外,光那十亿钱的积蓄,便抵得上荆州整整一年的赋税了。

而那多达三十万石的粮食,那可是足够高平县五、六万人,吃上整整一年呢。

当然了,从山阳刘氏名下五万亩田地,以及多达万户的佃户,也知道山阳刘氏乃是土地兼并的佼佼者,也可以是大汉王朝的掘墓人。

不过自耕农宁愿投身山阳刘氏门下,做个不那么自由的佃户,也不愿意承担朝廷繁重的赋税,这也是值得朝廷值得深思的问题。

至于山阳刘氏麾下有足足四支商队,行走下,互通有无,为宗族赚取海量钱财的同时,也将是探查消息的不二神器。

刘表微微沉凝之后,自是开口言道。

“明日大宴全城,就有劳福伯费心了,其余诸事一概如常。”

管家福伯闻言,自是又朝刘老太公及刘表一拜之后,方才退出书房。

而管家福伯退出书房之后,刘表却是又对父亲刘老太公拜道。

“父亲大人,年前朝廷大军班师回朝之际,北军五校将士折损严重,适时又有凉州叛乱发生。”

“孩儿书信告知父亲大人,孩儿有心向陛下进献两亿钱,助朝廷重振北军五校声威,不知父亲大人以为此事如何。”

刘老太公闻言,却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我儿书信曾言,皇帝以南阳今年赋税作为补偿,且让我儿全面掌控南阳军政大权,以及盐、铁之利,可确有其事?”

刘表闻言,自是点头称是,而刘老太公见此,却是开怀大笑道。

“好好好,皇帝陛下既然如此信重我儿,休是两亿钱了,就是要他个三、五亿钱,为父也出了!”

方才还一口一个皇帝的叫着,当听到皇帝刘宏让自家孩儿大权独揽,更是将南阳郡的盐铁之利,也都给到自家孩儿之时。

刘老太公立马就态度大转变的口称皇帝陛下,就差呼一声陛下英明了。

敲定两亿钱的大事,刘表自是又开口道。

“今日孩儿在宗祠所言之事,如果彻底实行下去,非但可大大加强宗族凝聚力,还可保我山阳刘氏长盛不衰。”

“至于教授宗学子弟之事,现今虽有张俭张元节答应孩儿,挑选些杰出子弟教授,但父亲大人还需再寻些良师,教授其他宗学子弟才是。”

“此外孩儿高平侯侯爵,食邑高平五千户,孩儿决定同族中佃户一样,只取他们五成收成,父亲大人以为如何?”

刘老太公听得刘表,只取五成收成,倒是微微皱眉。

毕竟山阳刘氏已经拥有高平县三万亩上好的田地,这五千户百姓家的,自然就不可能是什么好田地了。

现今自家孩儿只取他们五成收成,而不要他们服徭役,那可是妥妥的亏本呀。

刘表见父亲大人有些不舍得的模样,自是又开口道。

“孩儿所想,五千户百姓食邑,一年至多也不过五百万钱,与其压榨百姓,还不如留个好名声,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

刘老太公闻言,这才反应过来,区区五百万钱,焉能与自家孩儿声名相比,自家孩儿可是要朝着三公之位前进的。

要是自家孩儿到时候因为声名受累,那可真是悔之晚矣,是故刘老太公自是点头应允。

不过刘老太公心中,却是又暗自打定主意,既然这五千户百姓的食邑,跟佃户一样只纳五成收成,到时候干脆直接收为佃户算了。

如此一来,山阳刘氏便可直接掌控山阳高平整整七成人丁,想不繁盛都难啊。

随后刘表又谈及家族的四支商队,并让父亲刘老太公到时候,调派精干的族中子弟领商队去往南阳一趟。

刘表现今全面掌控南阳郡,又有盐、铁之利,刘老太公自然是欣喜应允。

最后刘老太公却是从书房一个隐秘的暗格中,郑重的取出一份名单,交到刘表手郑

“除了你叔父刘焉的江夏竟陵刘氏、你妻室颍川许县陈氏、你妹妹夫家东平寿张张氏之外。”

“这份名单里便是与我山阳刘氏亲近的世家、豪强,希望日后能对你有所帮助。”

若是此前种种只是山阳刘氏明面上的实力,那么这份名单里的世家、豪强,就是山阳刘氏真正的底蕴所在了。

庞大的人脉交际圈,以及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才是世家大族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

刘表接过名单,细细查看一番,随后方才郑重万分的将这份名单纳入怀郑

自此,刘表总算是彻底的,将山阳刘氏掌控在了自己的手郑

喜欢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守墓人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斗破之天生不凡 真千金只想拿钱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红楼从庶子开始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重生之九尾凶猫 带着女徒去西游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恐怖降临【鬼门】 重逢路漫漫 女主太强怎么办 重生另嫁摄政王,屠尽侯府白眼狼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经典收藏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大唐农王 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重生三国之王侯 黑龙新传 三国:李氏大魏 1木府风云 大兴英烈传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抗战之无双战将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蜀汉之昭烈大帝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定河山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红楼从庶子开始 遗梦南国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最近更新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唐代秘史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赤潮覆清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一把大狙闯大明 我在大明开医馆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一品将军陈天佑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曹操那些事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而立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txt下载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最新章节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