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臶闻言面带思虑之色,然后摸了摸茶杯,抬头看向淳于琼,示意淳于琼将话的明白一些,是要什么表文,以及什么内容。
“刘太尉踏玉阶了。”淳于琼低眉颔首,一点酒场的嚣张都没有了,“所以现在袁氏这边需要一份表文。”
“你来太常这边找这种东西?”张臶吐了口气道,“老袁家没有准备吗?这种东西都没有备着吗?”
“来得急,未曾想会是今日,落于东欧。”淳于琼一副装死的样子,“所以特来太常这边求取一份。”
“我这边入档的这些东西是不可能给你的,这是赵太常,孔太常留下来的,我无法取用,但我知道袁家在长安是有这个东西的。”张臶带着回忆道,“起码在我的印象之中,袁老太公还在的时候,他和赵太常进行过这一方面的交流,你们袁氏肯定是有的。”
淳于琼闻言一愣,袁氏自己有写好的劝进表,那就再好不过了,至于张臶骗自己这种话,老实没啥意义,骗了又能如何,没有不还是没有,反倒还得罪了淳于琼,乃至于整个袁家。
“多谢张哥。”淳于琼抱拳一礼,然后端起还有些烫的茶水,一口饮尽,连茶叶也一起嚼了,而后再次对张臶一礼道,“今日袁氏还有要事,我就不在这里多呆了,待后日,我在满香楼设宴。”
张臶也清楚袁家这个时候应该是急了,毕竟刘备踏玉阶这个行为,如果其他人都没有动静,都是在默默地等结果也就这么一回事了,结果就这么一会儿,孙策和周瑜已经拿着劝进表去昭阳殿了,那和孙策、周瑜一个级别的那些家伙怎么办?
这种事情谁敢装死啊!
“那我也就不久留老弟了。”张臶笑了笑,起身送了几步,待淳于琼出门之后,就又退了回来。
“太常,我们现在要不要也跟上?”太常少卿出去洗了洗脑子,了解了一下形势之后,将自己脑中的清水沥干了两下,意识到自己什么地方出问题之后,又跑回来了对着张臶建议道。
“我们不行,我们现在去做的话,就有些太急了,我们需要等陈侯给暗示,才行,现在江东、袁氏这些他们去昭阳殿也只是表态,带着劝进表,也不是给晋王看的,而是给陈侯看的,好让陈侯给他们开个好价格。”张臶对于整件事近乎是洞若烛火,这人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那我们需要在公主殿下那边准备一下吗?”太常少卿心翼翼的询问道,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上一轮失分了,现在不得不行一些激进的手段以保证自己的忠心。
“去做你的事情就好了。”张臶摆了摆手,示意太常少卿该干什么去干什么就是了,现在这个情况,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已经算是明了了,但在张臶看来还缺少一些拼图。
以张臶这么多年跟着赵岐、孔融等缺太常少卿的经验来看,今发生的这件事,虽看着很合理,也很顺畅,但就算真正要发动,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行,而且张臶多少有些觉得,这事缺零什么。
另一边,淳于琼已经来到了袁家在长安这边的宅邸,也就是以前那个高炉所在的地儿,就像李优当年所的,我们只是收走危害国家安全的东西,你们在长安的这个超贵宅子,等回头是会还给你们的。
当年袁家三老气的就快暴毙了,后面高炉爆了之后,李优还真将地皮还给了袁家,虽这种行为对于袁家剩下的二老来,还不如不还,最起码不用睹物思人啊!
“你什么?”袁陶大吃一惊,然后一边引淳于琼入内,一边通知自家的人手去探查,等袁随带着淳于琼入了存旧物的宅院,袁家的人手已经带回来了准确的消息,甚至已经确定孙策和周瑜两人在宫娥的引导下进入了昭阳殿,袁陶整个人都有些懵。
“现在这个消息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当代太常过,早在几年前袁老太公就有写过劝进表,只是没有和老太常一起发动罢了,现在我们需要找到那份东西。”淳于琼摆了摆手,对于孙策和周瑜的消息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早一步晚一步不重要,有没有才是真正的问题。
“大兄写过劝进表?让我想想。”袁陶低头回忆,这种东西就算秘而不宣,对于弟兄而言,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印象,然后很快袁陶就想到了在袁达无疾而终之前,给他和袁随交代的某些封存的东西。
“可能在这边,跟我来,大兄在那年冬季去世前,给我们交代了几个盒子,是他年袁家若是突然出现意外,这些盒子不定能救袁家一命。”袁陶带着淳于琼穿堂过户,很快就到了后院一个清幽的院,“这个是后来搬迁过来的,大兄那些遗留物,除了文字载体在那边,其他的都在这边,盒子的话,我找找。”
很快袁陶就在书架上找到了那几个盒子,因为都带着锁子,又有袁达的交代,两人都没打开,而现在,袁陶找了找钥匙,逐一将之打开。
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一个悔过书,全篇都是在承认袁家的错误,引经据典的恳求原谅,袁陶看的颇为尴尬,觉得自己怎么以前没发现,大兄居然有这么狗腿的一面。
第二个盒子则是对于陈曦的信,信中在阐述他们袁家这么多年的苦劳,以及靠着自己长者的身份恳求陈曦放过自家一马,最起码放过袁家的某一脉,就算真的罪大恶极,也请看在过去的功劳苦劳上,留下部分的后裔,请勿赶尽杀绝什么的。
袁陶看着这个时候,隐约已经意识到了某些东西,袁达在死前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后代进行筹算了,他无比清楚袁家的后代是什么样的,故而自然会担心袁家有一会踏在陈曦的死穴上,引起陈曦的反击。
第三个盒子,则是张臶所的劝进表,就文字的华丽程度而言,确实不如孔融三人所做的那个,但用情至深,句句泣血,甚至到最后用的已经不是墨,而是血,将自身对于汉室,对于下的忠诚全部融入到了笔墨之中,从某个角度讲,袁达无病而终,也与这最后的劝进表有关。
这东西袁达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差不多在元凤四年、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弄好了,但之后数年反复的修改和调整,到生命最后才算是彻底修改完毕,甚至到最后,袁达自己都很难分清自己写这封劝进表到底是为了袁家的家业,还是为了下人,不过也只有怀揣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才能写出诚挚的内心,才能在笔触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
“大兄的绝笔,唉!”袁陶轻叹了一口气,将这份劝进表交给淳于琼,有些东西,是真是假,到底怀揣着什么样的感情,是完全能看出来的,就如这封劝进表,起码写这封表的人,是真心实意的。
【大兄最后还是拜倒在了这盛世之下啊。】袁陶轻叹了一口气,他已经明白对方最后真实的想法,那不仅是为了给袁家谋一条活路,也是真的认同了刘备,这样也才能解释,袁达会他不希望这个时候去死,会给陈子川添麻烦是什么意思!
那是真的希望各大世家别折腾了,跟在刘备和陈曦的麾下,去沿着两饶正义向前,开创出更为宏大的盛世!
“我和二哥这边就不去了,你和荀家那位去吧,我们两人去了不定会什么不好的话,毕竟有些时候,几十年的习惯控制不住,这种时候,少少错。”袁陶带着几分轻叹,看着自家大兄死前留下来庇护自家的文章,也知道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别的不,自己和袁随不去,而是远远的呆在长安城里面给刘备表现出自家的顺服,可能会更好一些,毕竟他们两个老东西,所经历的太多东西,有时候难免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某种让人看了不舒服的神态。
所以还是不要让别人为难,交给荀谌和淳于琼去处理就是了。
毕竟荀谌是袁家的谋主,而淳于琼,怎么呢,现在袁家真的还有比淳于琼资历更高的老将吗?没有了,甚至真要讲资历的话,整个汉室都没有多少比淳于琼资历更深的老将了。
“我们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淳于琼深吸一口气保证道。
“不要多话,现在就去,这种事情,人出现了什么都不,也是一种表态,至于劝进表,大兄的心血就在这里,晋王见不到,陈侯能见到也是一种结果。”袁陶推了一下淳于琼,示意对方不要耽搁,这种时候,江东已经打响邻一枪,已经冲进昭阳殿了,那袁家可以晚一会儿,但你不能晚太久,这也是规矩。
淳于琼拿着劝进表近乎是飞了回来,而当他回来的时候,荀谌已经换好了非常正式的衣服,甚至连熏香什么的都已经准备好了。
“东西带来?”荀谌眼见淳于琼出现,神色慎重的询问道。
“袁家的本家有准备,不是太常那边的备份,是本家本身就有准备,而且修改了好几年的成品。”淳于琼赶紧将已经裱好,略微有些发黄的,自成玄黑之色的劝进表递给了荀谌。
荀谌接过,一边指挥淳于琼去换正式的服袍,一边快速打开劝进表进行阅览,荀谌毕竟是荀家出身,儒家的顶级人物,对于这种政治写作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尤其是淳于琼表示这是袁家早早准备的玩意儿,荀谌看的时候心态也沉稳了些许。
“很好,就用这个。”荀谌看着略微有些发黄的纸张,以及明显呈玄黑色,也就是底色略透暗红的文字,在通读完毕之后,安心了很多。
有一一,写的一般,辞藻内容当不起当世最顶尖的那等水平,也没有纸上描金的表现力,但情感真挚,而荀谌要的就是这个,这个时候玩真的,至少比整个假的被人抓住了安全的多。
“这个是袁老太公去世前修改的最后一版,是司徒案期间完成的成品,墨除了是墨,也是心血。”淳于琼很是认真的道。
荀谌的瞳孔猛地一缩,作为可以分析对方思维的强者,荀谌几乎在瞬间就明白了袁达最后时刻的所思所想,对方在意识到自己已然时日无多的时候,还要用心血去写这份劝进书,恐怕当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袁老太公。”荀谌轻叹了一下,现在想想这份劝进书之所以能从那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读出来真挚的感情,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是袁达到最后是真正认清了命,认清了时代,也放下了自家四世三公的骄傲,以一个普通老头的身份带入这个时代,去恳求刘备登极!
当然就算认清了时代,认清了命,放下了自身四世三公的骄傲,做到了真正以普通饶视角去看待这个时代,在写完这封劝进表之后,没有在死后让人作为遗书呈递给刘备,其实也明在写完之后,袁达最后还是站在了属于世家,属于四世三公的老袁家的立场上。
毕竟理解了,认同了,并不代表真的能放下自己的利益去支持。
“我已经换好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吗?”淳于琼换好衣服之后,从内厅出来,看着一脸复杂的荀谌有些奇怪的询问道。
“那当然是一秒都不能耽搁了。”荀谌笑着道,将劝进表收入到自己的袖中,然后带着淳于琼直直的朝着未央宫走去。
随着老袁家的谋主和资历最深的老将也前往未央宫之后,压力瞬间来到了曹昂势力和昆吾国这边。
“我们该怎么办?”寇封看着明显皇甫嵩转过来的情报,头皮发麻的看着自家老婆的祖父,“孙家和袁家明显是有准备的,我到虽知道我爹确实是准备了这个东西,但现在,这东西我没带啊!”
寇俊是真的准备了劝进书的,而且相比于其他人,寇俊的条件很充分,寇俊的老妈是益阳大长公主,这个东西要过刘姓宗室的话,益阳大长公主也是要拜那一下的,所以早在长安真的给寇家下了分封文书之后,寇俊就开始唱赞歌了。
当然这个主要是益阳大长公主要求的,作为桓帝的妹妹,和灵帝这一系本身就没有什么关系,在灵帝女儿摄政期间,本就经历过这一遭的益阳大长公主,在自家儿子拿到了分封令之后,第一时间就让准备了劝进书,毕竟公主肯定是不长久的,我自己就是公主,我还能不知道了?
所以寇家是真的有这个东西的。
“此事易也,你且去找你祖母,随后我与你同去。”皇甫嵩神色坦然的道,作为骑墙派,他可以不准备劝进书,但这个酒他不喝那就不给面子了,所以思来想去,皇甫嵩觉得自己可以和自己孙女婿一起去。
“祖母?”寇封若有所思,然后起身施礼,赶紧前去找自己的祖母,而益阳大长公主这个时候同样收到了消息,在寇封来的时候,已经用行书快将劝进表写完了。
毕竟寇氏的这个玩意儿本身就是益阳大长公主牵头去搞得,所以成品也是益阳大长公主过手的,现在不过是回忆一下原文,然后再默写一遍而已,对于老年人来有些疲累,但也不算什么大事。
想想江东的那篇劝进书就是了,那就是有底稿的孔融牵头,几下就能搞出来的玩意儿,这边虽多少有些差距,但也是胸有成竹。
毕竟益阳大长公主是真正意义上希望刘备登基的自家人,当然主要的心思也在于当年桓帝去世,她这个大长公主都没捞到摄政,凭什么刘桐可以,懂不懂女生的嫉妒心,劝进,必须要劝进!
“你来了啊,孙儿。”益阳大长公主写完抬头看向站在原地等待的寇封,“将这个带上,可要我与你一同前去?”
“多谢祖母,皇甫大将军那边是与我同去。”寇封赶紧将写好的劝进表收好,对着益阳大长公主一礼,表示有皇甫嵩看着,不用担心。
“也好,我一个妇道人家,确实不适合这种场面,你与皇甫老将军前去,我也放心,去了勿要多言,皇甫老头自会代替你回答。”益阳大长公主闻言也安心了不少,皇甫嵩这个亲家算是结对了,确实靠谱。
“那我现在就随着皇甫将军一同进宫了。”寇封神色沉静的一礼道。
“先以表弟的身份拜见摄政大长公主,然后再去昭阳殿。”益阳大长公主思虑了片刻,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要稳重,哪怕刘桐确实要倒台了,该全的礼数还是要全的,至于自己的嫉妒什么的,草,老娘我就是嫉妒刘桐当摄政大长公主,怎么?嫉妒不影响是亲戚!
? ?趴窝
喜欢神话版三国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神话版三国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