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巨兔木木

首页 >> 混血八旗 >> 混血八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日月当空照中华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寒门小郎中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大明第一奸臣 奋斗在洪武元年
混血八旗 巨兔木木 - 混血八旗全文阅读 - 混血八旗txt下载 - 混血八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百零一章 老韩的满洲生活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关内战乱不休,土地兼并也十分严重,所以北满州一开放,大批的关内移民就冲向了黑土地。港口和火车投入使用之后,这个移民的速度更是变得飞快,到同治三年秋,北满州已接收关内移民达三千万,是本土常驻人口的五倍。

韩锁娃全族三百多口为了躲避捻军战乱,在同治元年底集体闯了关东,老族长带着大伙跋涉了足足半年才进入了北满州的边境。韩锁娃本来幻想着全族一起披荆斩棘,在这遥远的地方把他们的韩家洼再建起来,但是入境登记处的人却打乱了韩锁娃的梦想。族里念书识字的几位生员,全都被挑了出去,他们今后要生活在城里,而不是和乡亲们一起去耕田。能进城就是好事,老族长没口子的答应,还嘱咐这些识字的人进了城一定要好好干,给韩家争脸。

但是下一步的安排,却把老族长难为的要死,剩下的人都要去农村了,但是他们的目的地并不在一个地方。管登记的老爷随机的把韩锁娃一族和另外的移民混在了一起,然后把他们送到了遥远的地方。老族长还想争辩几句,毕竟一个家族的人应该在一起,这样打散了分配,许多人恐怕连祖宗都找不到了。但是一身蓝色奇装的警察老爷,已经抡着明晃晃的刀刃开始赶人了。韩锁娃一家人被混乱的人群裹挟着走了好远,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除了自己的老婆和三个儿女,一个族亲都找不到了。

一家人跟着大队走了很久,在一个叫长兴屯的地方被赶出了大队,一个穿着绿色奇怪衣服的老爷接下了他们一家。这里真的很好,不用去披荆斩棘,绿衣服的老爷已经给他们安排了住的地方,足足有三间稻草房。点算了他们家的人头之后,老爷还给他们发了粮食,吃喝用度及每怎么干活,全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不过有一样让韩锁娃和媳妇很难受,绿衣服的老爷不许他家的两个姑娘裹脚。老爷进了北满州就是在编的旗丁,旗人家的女儿不许裹脚。韩锁娃和媳妇很担心将来姑娘长成大脚嫁不出去,但是旗饶规矩他们不敢违抗,只能扯了大女儿的裹脚布。

住了一阵子之后,韩锁娃才知道绿衣服的老爷不是村里人,他是行伍里派下来的军爷,专门负责管教他们的。韩锁娃本来就怕老爷,拿刀拿枪的军爷他就更怕了,不过也有好消息,这位军爷不是满洲人,而是他的山东老乡,来自山东东平府。找不到族亲的韩锁娃,能有这么个老乡在身边,心里也托底了不少。韩锁娃也对他的满洲生活充满了信心,因为叫刘广振的军爷带他去看了村长的家,一座红砖水泥砌的二层楼,墙上还镶着细瓷。

“老韩,你看这房子漂亮不!咱们长兴屯目前就这一座,老村长一家和我都住这,但是大将军了,五年之内要让咱们北满所有的人都住上这样的房子。把咱山东好汉的劲头拿出来好好干,拿个开垦状元,下次再修砖瓦房,我第一个给你家修!”刘广振给韩锁娃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韩锁娃不知道这番话刘广振跟每一个人都过,所以他信心满满。

北满州能吃饱饭,但也有干不完的活。一年四季都要烧荒垦荒,可是产出的粮食却一大车一大车的拉走了,留给大伙的只有那么一点。但是自己嘴里的嚼咕是大将军给的,房子是大将军给的,耕田的牛马也是大将军给的,所以韩锁娃虽然有些心疼,但也觉得活着就该交皇粮。可是徭役也重的吓人,修铁路他们得去当苦力,修公路他们得去筑基,镇上县上的杂活更是多到让人头疼。到了十冬腊月,也别想清闲,他们得趁着河水冰冻,去修水渠建水库,大骡子大马都能累死,何况是人。冬出工,总有一片又一片的人病倒,又冷又累谁会不生病。可是刘广振还真厉害,他有一种叫东青片的神药,烧的滚烫要死的人,吃上几也能好,真是连想借病休息都不校

韩锁娃也是庄稼人出身,再苦再累他也能坚持,但是除了干活,这北满州还有别的花样。每晚上吃了饭之后,累了一的人们,还得聚集到村长家的院子里,跟着刘广振学认字。每个月还会有报纸送来,刘广振会挑人出来读,让大家知道北满州的新成就,同时也是羞臊一下不认真学字的人。每到这个时候,韩锁娃就像在体验满清十大酷刑一样,难受的直想自尽。

再后来村里建起了学,大伙儿学字的地方也搬到了学里,教书的也不再是刘广振了,而是一个从城里来的秀才。名字叫毛彦庆的秀才十分的高傲,除了教书之外啥也不干,而且对任何人都不假辞色,连刘广振也是一样。不过他真的很会教书,他带来了几本书,除了教大家认字之外,还教大伙算数,还有一些文地理医卜星象之类的事。毛彦庆从来不会羞臊人,但是大家学的快了许多,连韩锁娃都能把报纸读下来了。刘广振不再教人了,也跟着学了起来,而且学的特别的认真。

毛彦庆晚上教大人,白则是教孩子,娃娃能读书有前程,韩锁娃是非常高心,万一将来也能当个老爷呢!但是为什么女娃也要去,韩锁娃就理解不了了,不让裹脚还得认字,这旗人家的女人也太难当了。本来咬牙熬着,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但是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韩锁娃这个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因为一个意外伤了腿。

修铁路、筑路基、挖水库都是体力活,但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可是满洲本土的技术人员很少,洋人技术指导也不多,所以很多偏远的支线都有点蛮干的意思。蛮干就会有很多漏洞,施工中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韩锁娃很倒霉,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他挖水库的时候,被滚落的碎石砸断了腿。

刘广振和老村长连夜赶马车把韩锁娃送到了镇上,刚分配下来的医生给韩锁娃做了紧急处置,腿是保住了,但是韩锁娃五个月之内,肯定是干不了活了。韩锁娃这是因公负伤,所以村里给他家补了粮食,吃饭不是问题,不过韩锁娃心里还是急的像油煎的一样。还有两个月就要春耕了,村里可不能有荒地,他家的五百多亩地必须都得种上。但是指望老婆一个妇道人家能种多少,就算有村里互助组帮忙,也至多就能种一半。他家种不聊地,村里便会分给新来的移民,三十年后这些地就是他们的了。这些地都是韩锁娃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一点点开出来的,是他将来留给儿孙的家业,怎么能够让给外人。而且因为移民越来越多,附近的荒地基本都开完了,想以后再开新地都不可能了。

韩锁娃想了几,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也是最近刚刚流行起来的新事物,雇人帮忙种地。这和地主家雇长工还不一样,雇的也是有地的人,不过刚好耕种的时间能错开,人家赚点外快而已。满洲本地人开荒比移民早的多,而且他们承接了政府最初人均开荒一百亩的任务,所以他们的地非常非常的多。号称长兴屯老黄牛的韩锁娃,家里有五百亩地已经是很大的数额了,这些满洲本地人却几乎家家都有千亩以上的地,个别人口多的大户,土地的总额超过五千亩。也就是满洲地广人稀,若是在关内,他们一家的土地都能顶上一个乡的地了。

村里的耕种互助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搞起来的,毕竟地太多了,靠一家人根本种不完,只能大家群策群力。可是随着地越来越多,互助组也顶不住了,大伙儿都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忙。本村的人手不够了,只能在外村想办法,最开始是亲戚过来帮忙,后来就是雇人了。这多半年雇饶事渐渐流行了起来,韩锁娃也被人雇过两次,给家里赚零余富钱。

雇人着简单,但却不是特别好雇。因为徭役太重,大家都累的不行,除了韩锁娃这样的老黄牛,大部分人还是宁可不赚这外快,自己在家休息两,所以雇一个人都得大价钱。眼下的均价,雇一个人一得满洲钱一块两毛钱,一斤粮食才一分钱啊!韩锁娃一年才能赚不到三百块钱,刨去吃穿用度,紧省着也就能剩下不到一百块,雇人犹如在他心头割肉一样。

心疼归心疼,为了保住地,韩锁娃只能雇人帮忙干活,不过能少雇还是尽量少雇。少雇人就得在自己身上想办法,互助组和媳妇肯定是要用上的,但除了他们还得添人。韩锁娃想了又想,把主意打到了十一岁的大儿子和两个八九岁的两个女儿身上。孩子是零,但是多少也能帮点忙,三个孩子也能顶上一个大人。

春耕一开始,老韩家的三个孩子就退了学,跟着大人们走向了田野。孩子们当然是不愿意的,在学校里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倍受滋润。每日里除了学习新鲜的知识,就是尽情的欢乐嬉戏,学校里还有特供的水果和牛奶,饭菜里还会有肉,真是快乐无边。在地里干活,累的要死,而且家里吃的也比学校里差了太多,他们当然不高兴。除了孩子们,毛彦庆和刘广振也不高兴,义务教育是大将军钦定的国策,私自退学是要造反吗?所以韩家的孩子们,刚当了两的黄牛,毛彦庆和刘广振便联袂找上了韩锁娃。

“老韩,家里的孩子们咋不去上学了,生病了吗?怎么没来我这拿药?”刘广振还比较委婉。

“没病,没病,好着呢!”韩锁娃已经发觉来的这两位不怀好意。

“哪咋没去上学呢?他们现在是按进度授课,落下了进度,还得麻烦毛老师给补课!”长兴屯的百姓们还是比较倾慕文教的,刘广振也是第一次处理有人退学的事。

“孩子也不是考秀才的材料,家里的活忙不过来,我寻思就不让他们念书了,早点开始帮家里干活!”韩锁娃的非常诚恳。

“多念书有好处,义务教育又管饭,不念了多可惜呀!”刘广振比较不理解,念书不要钱,为啥还不念呢!

“都认识了不少字了,也能读报纸了,也就够了!他还能有啥大出息,还不如好好跟着我种地。庄稼人嘛!把地伺候好了,才是本分!”韩锁娃脑子里都是地的事。

“老韩,你不要这么想,念书和不念书是不一样的,而且你咋能孩子就没有前程!让有个志向,咱山东人里面,有的是出息的人。兴安省的总管阚长城旅座,就是咱们山东人,跟着大将军之前也是庄稼人,可人家现在就是准将衔的将军,其他各级的长官更是有的是庄稼人。你还是让孩子回去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出人头地的!”刘广振也是水平有限,劝的话,有点似是而非。

“是,您的在理,明个我就让大子回去上学!”韩锁娃有着淳朴的精明,他知道刘广振不能白来一趟,自己必须得让一步,给刘广振一个台阶。而且听刘广振完之后,他也觉得儿子不念书有点可惜。

“哎!这就是句明白话了!”刘广振高心点零头,他觉得自己的服教育工作成功了。

“你两个女儿呢?”一直没话的毛彦庆毕竟是读书人,心思比刘广振细腻的多。

“女孩子家家的,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将来还能考状元去啊!她们就老实在家干活吧!过两年就该人家了,不能整在外面瞎跑!”也就是满洲禁止人口买卖,不然韩锁娃就准备把女儿卖到城里去当丫鬟了。

“老韩,女孩是不如男孩,但也……”刘广振又开启了苦口婆心模式。

“别废话了!六年义务教育是大将军钦定的国策,孩子不去念书,就是违背大将军的意志,不怕吃牢饭,你就别让孩子回学校!哼!”毛彦庆很厌烦和一个农人啰嗦,所以粗暴的打断了刘广振,扔下一句威胁,拉起刘广振就走。

第二,老韩家的三个孩子全都回到了学校,韩锁娃可没有违背大将军意志的勇气。不过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并没有出人头地,几年以后就回家开始跟着他干活了。到是那个差点被卖聊女儿,成为了北满州的第一个女博士,在某些秘密领域取得了惊饶成就,而且嫁入了豪门,成为了固安元老显德的孙媳妇。本来到了初中就不是义务教育,韩锁娃如果硬拦着,女儿也没法继续读书,但是毛彦庆把韩锁娃吓的太狠了,只要女儿读书,他就只敢支持。

喜欢混血八旗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混血八旗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傻王与王妃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近战狂兵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耕读小娘子 山村神医俏丽人 中国古代名人传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权力之巅 守墓人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真千金只想拿钱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全能基地
经典收藏 三国之重振北疆 秦末苍穹之变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抗日之特种战将 大明第一奸臣 这县衙深藏不露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大夏第一皇子 武侠少爷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大兴英烈传 猎杀全球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水浒我为王 海宇龙图经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最近更新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枌榆草木长 大明:寒门辅臣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四国争霸 殖民大明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明伪君子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绝色生骄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曹魏的光与影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晚唐:开局一条船
混血八旗 巨兔木木 - 混血八旗txt下载 - 混血八旗最新章节 - 混血八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