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明

特别白

首页 >> 诛明 >> 诛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1木府风云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三国:挫其锋芒!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红楼从庶子开始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贤王传
诛明 特别白 - 诛明全文阅读 - 诛明txt下载 - 诛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章 谁会听孩子的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没了家里的支持,没了父母的帮忙,一个十二岁的孩童再有主意,也什么都做不成。『. .

朱达的父母拙於言词,又溺爱独子,又不过,打又舍不得,索性来个随你去做,反正你也做不成。

父亲朱石头负气话,母亲朱王氏生怕朱达继续倔强惹得动手,但朱达没有继续坚持学武,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不能指望太多,能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父母起码不反对。

当晚家中气氛沉闷,在被窝里朱达自己也有反思,和父母争论的时候为何不“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这样家里支持的可能会很大。仔细想想,无论是那二十几年的人生还是这十年,那个朱达还是这个朱达,都有同样的倔强,都是倔强的朱达。

第二吃过早饭,朱达父母就出门忙活。上面了交粮的时限,全村都紧张起来,谁要耽误了,那李总旗先跟你过不去。

昨晚的不愉快全家都没有再提,对父母来,孩子或许是一时兴起,睡醒就忘了,对朱达来,既然已经定了,何必再提。

早饭是稠麦粥,里面掺着野菜,还有点油盐,一家三口都吃的很香。秋收活多消耗大,为了不误农时,平时省食俭用的贫苦人家也要吃饱。每年这个时候朱达都好像过年一样。

给朱达的那碗麦粥格外浓稠,还特意多加了几滴油,看到儿子大口吃得香甜,朱石头和朱王氏都面露笑容。

“别跑太远了,别去河边玩。”家里人叮嘱一句,就出门忙碌去了。

朱达拍拍肚子,他知道下午还会饿的,到那时只能忍着,挨到晚上父母回来就好,晚上会有一中的第二顿饭,对,一只有两顿。

农活一忙,家里就顾不上收拾,朱达力所能及的帮着整理了下。算计着父母应该到了田里,他这边也出了门。

家里人以为他找不到学武的师傅,学武会不了了之。却没想到,朱达早就有了主意。师傅很好找,向老汉就是。

这向老汉曾上过战场,那股煞气让人感觉到血腥,肯定有真本事,最起码也是杀过饶,学武就要跟这样的人学。

按家里长辈领着登门,把握更大。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朱达准备自己上。不过他也知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他做的事情会是认真的。

朱达知道向老汉住处,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补丁衣裳,朝着向家宅院走去。

和昨一样,村子里很安静,大人们都在田里干活,孩子们都在外面玩。转过一个路口就是向老汉家,比起村子里的其他村民。向家的宅院稍微齐整崭新些

可真是巧,刚到那边,正碰上向老汉出了院子。和昨日一样,向岳拄着木棍,背着口袋。这次他身后跟着一个半大孩子,这孩子比朱达高出一头。背着一张等身高的长弓。一老一少都是面色冷漠,看到他们,朱达连忙快走几步,赶上去拦住。

街上没什么人,他的动作一下子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向老汉和那少年也望过来,朱达连忙跪在向老汉的面前,这是他能想到的最隆重的礼数。

朱达大声开口道:“向伯,我想跟你学武。”

他弄出的动静太大,连不远处晒太阳的老人都被惊动。向家出来的一老一少,先是愣住,那背着弓的半大孩子嘿嘿笑了。

“胡闹,太平十几年了,学武作甚!”向老汉嘴里念叨一句,语气萧索,神情不动,绕过朱达向前走去。

被拒绝的结果虽然让人不舒服,也在预料之中,不熟悉的半大孩子突然间跪下要拜师学武,如果欣然接受反倒古怪。

朱达爬起来,快跑向前,又是把向老汉两人拦住,再次跪下,郑重其事的道:“向伯,我想跟你学武,请你教我!”

这次向老汉都没回答,直接绕过去,倒是背着弓的半大孩子笑嘻嘻的站在那里道:“朱达,要不你拜我为师......”

“青云!”话没完,就被前面的向伯向岳怒声打断,背弓的少年立刻不理朱达,快步跟上去。

和向老汉相依为命的孤儿就是这个背弓少年周青云,他不是白堡村本村人士,从被向岳收养。别看那大弓不太合比例,可周青云却经常靠它射回猎物来,让朱达这些同龄人很羡慕。

朱达站起身,这次他没有追。看着前面老少背影,朱达抬高了声音喊道:“向伯,明我还会来的!”

周青云应该会武,能让他教也不错,但自己已经表达了和向岳学武的意愿,转换目标未免太轻佻。而且那周青云是在开玩笑,朱达想的很明白,也很无奈,自己对武技一窍不通,现在只想着入门。

向伯对朱达的喊话无动于衷,倒是周青云回头做了个鬼脸,少年人想必觉得今这事有趣。

这件事要沉住气,不能死乞白赖的纠缠,毕竟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主动权,朱达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果真是十二岁的孩童,恐怕现在就要垂头丧气。

明日还要继续拜师,今也不能耽误了,朱达站在路上活动身体,然后向村外慢跑出去。

“朱家这孩子怎么了?”路旁的老人纳闷道,这个年纪的孩童都是疯跑,朱达这慢慢的节奏很古怪。

朱达要锻炼身体,学武是变强的一个途径,强健身体同样也是,那二十多年的人生中他对健身很热衷,常感慨如果少年时知道正确的方法,身体会变的更好,现在就是个修正的好机会。

让自己强壮健康,可以少生病,可以有更大的力量,更快的度,更迅捷的反应,而且还会让头脑更清晰,如何增强,如何循序渐进,朱达这里都有成套的理论,现在就是用上的时候。

尽管父母很疼爱,尽可能的满足孩子。但朱家的上限就在那里,也做不到更多,这十二年来朱达没怎么饿过肚子,仅此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达肯定营养不良,身体底子就那么回事,何况最近还有一场病,所以他不敢跑的太快,先活动开,再考虑上量。

朱达慢跑出村,向河边那边跑去,他去看看河流的情况,如果那边适合游泳,也要加入健身计划中,朱达父母对这件事看管的很严,生怕孩子溺水,所以不让他靠近河边,这两年才管的松些。

夏米河,几百年来,河流的名字始终没有变化,秋季是枯水期,可河面还是有几丈宽。朱达当年作为旅行者经过这条河的时候,所看到的只能是溪流,几近干涸。

朱达伸手试了试水温,打消了游泳的念头,秋季寒凉,水温也很低,自己下水很容易受寒感冒,再重病一次,可未必会有奇迹了。

即便没有下水,朱达还是捞起河水洗脸,大同区域的气候很干燥,在水边让人很舒服,人毕竟是亲水的,他沿着河边走了一段,遇到几个村里的孩童,但都不怎么熟悉,朱达在村子里的同龄人没几个,现在的他也和孩童们玩不到一块,朱达的注意力都放在这条河上。

水流平缓,河中不会太浅,靠近岸边的区域应该可以游泳,让朱达感觉有趣的是,河里能看到很多鱼,鱼都长得很大,而且经常在岸边游来游去,明显是不怕饶样子。

大同民间好像对吃鱼没什么概念,朱达从到大就没记得吃过鱼,也没有村里谁家吃鱼的记忆,这倒让他想起当年的一些事,据山陕两地,尤其是北边都不会吃鱼,大概是在解放后,水产食用才慢慢普及。

回村的路上,朱达边跑边想这些事,人总不能紧绷着,他很懂得调节自己,距离村子还有几百步的时候,朱达已经变跑为走,原因无他,没有力气了,无力的原因很简单,腹中空空,早晨吃的东西已经被消化干净。

朱达苦着脸慢慢向前走,没考虑到的东西太多了。一两顿饭,缺油少盐不,还有没有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这的确支撑不了太久的运动,没有营养的补充,谈什么强身健体,更不论学武了。

但想要吃饱吃好,家里满足不起,朱达这十二年没怎么饿过肚子,但仅此而已,家里能满足这个已经很不容易,去奢求更多,根本不可能。

“总要想个办法!”朱达从不向困难低头,有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正慢慢走着,朱达突然现田地里很安静,忙碌时候的聊,孩童们的嬉笑,全然不见了,不光田地安静,整个村外好像都安静起来,此刻甚至能听到夏米河的流水声。

朱达看向四周,现弯腰收割的村民都直起身来,扭头看向北边,连跑动嬉笑的孩童也是一样,呆呆的看着北边,生了什么。

北边有黑烟升起,颜色不深,不止一道烟柱升起,在蓝下看着很显眼,这是怎么回事?朱达从未有过这样的记忆。

“烽火!”

“有茹燃烽火!”

“鞑子......鞑子来了!”

喜欢诛明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诛明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山村神医俏丽人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黑欲青春 重生快意人生 少爷请用餐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星际种田,大小姐靠炼药逆袭 重逢路漫漫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战神归来之孟扬 权力之巅 只会割地送儿媳,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全能基地 守墓人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妖孽村医 阮娴养儿日常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恐怖降临【鬼门】
经典收藏 红楼从庶子开始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大夏第一皇子 从灾民到皇帝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海宇龙图经 猎杀全球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抗日之特种战将 明朝好女婿 从酋长到球长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最近更新 我在红楼当孽障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穿越成丐帝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 流贼也可以燎原 北雄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拯救大明十六朝,朕靠国运成仙了 从穿越汉少帝刘辩开始,无敌诸天 征伐天下 大楚第一逍遥王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诡三国
诛明 特别白 - 诛明txt下载 - 诛明最新章节 - 诛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