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局长一行人此次来港岛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联系利家、嘉道理家、霍家、包家,永新企业的曹老板等几位有明确意愿,或已经在内陆有投资的资本家,为羊城争取一座现代化的高档酒店。
这个问题非常迫牵
羊城是省会,一年还有两次广交会,对外宾接待和安置一直以来都有有硬性需求。
早期只有37年建的爱群大厦,后来陆续有了华侨大厦、珠江宾馆和羊城宾馆。
虽然现在客房数量已经不那么局促了,不需要再把外宾安排去邻近的其它城市,但几家宾馆要么老旧不堪,要么实在不上档次。
这个“档次”,不止是硬件条件,还有管理和运营,完全上时代发展的形势。
形势是什么?
从去年开始,广交会来宾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直线攀升,对应的保障措施,也必须尽快提上去。
事关形象,是大事……
这次一行人准备联系的几家,是有顺序的。
首先是利家和嘉道理家,两家都在鹏城投了高档宾馆,再在羊城投一家,应该也没多大问题。
关键是,两家都有高档宾馆的运营经验。不止有实力投酒店,也有实力将高级的管理经验带去内陆。
两家里,利家好歹是华裔,凭感觉判断,应该更容易沟通一点。
所以,最先找到的就是利家。
通关后直奔利园酒店,提出约见利铭泽的同时,准备在利园酒店开两间房住一晚。
看看港岛的高级酒店,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为啥住利园体验?
废话,嘉道理家的半岛酒店住得起算呀……
至于其他几家……霍家已经投了中山温泉酒店,去年又签了更加高档的白鹅酒店。两个项目一个还没盈利,一个在建,有点不好意思让人家继续投。
包船王……有意给京城捐一座现代化的高档酒店,是捐。但有个“的”请求,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
争议挺大的,现在还没个定数呢。
如果邀请他在羊城投酒店,他又要捐,还是要求以他父亲命名……咋整?
至于曹老板,香洲和沪市之前都探过口风,得到的反馈是,他只中意实业,对酒店没兴趣,也没有经营和管理的经验。
这次找过去,估计结果也是一样的。
所以,只是一个备选。
如果前面几家都没有收获,再去碰碰运气……
眼下还没有招商引资的概念呢,内陆大部分地方还处于迟疑和观望当郑
动心思的,也都是发动资源联系外面,自己坐衙门里守株待兔。等着别人送上门来,他们再热情接待……
像姜局长一行人这样,放下矜持搞主动出击,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很有点放下矜持敢闯敢拼的勇气。
勇气归勇气,也怕事后被人挑毛病。
体验酒店的费用是华润赞助的,不走公账。大社还得帮着打掩护,内部招待所做个“入住登记”。
总之,住一下体验体验,回去后悄悄的,别乱讲……搞得跟做贼似的,生怕被人薅住什么。
不是夸赞,有些事属于没有不行,又过犹不及。
放任就没边儿了,盯的太紧又死水一潭。
反正……但凡涉及到人,尤其是很多人,事情的发展就一定会多方面的脱离事情本身,不分古今中外。
就很无解~
不废话了……
姜局长一行人此次来港岛,除了给羊城争取一座酒店,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逮”曲某人。
要是放在以前,想找他,在羊城机场守株待兔就校现在不行了,沧浪有私人飞机。
姓曲的子搞不好坐着飞机直接从港岛回京城,压根不从羊城走。
据可靠消息,他这次在港岛待的时间有限。为了尽早落实,直接跑港岛来“逮”人。
就像姜局长的那样,粤省和羊城意图的两个项目,曲某人都是最适合牵线搭桥的那一个。
第一件,能赶早就不赶晚。
粤省在六级部的授意下,有意推动粤省造船业的发展。保证军工的同时,大力发展民用船建造,主要是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
具体的实施办法,准备拿出羊城黄埔船厂,与港岛和记黄埔进行合作。
和黄里的“黄埔船坞”,早年间跟羊城的黄埔造船厂是一家的。
1851年苏格兰人约翰?柯拜,在羊城黄埔长洲岛建造了远东地区第一座石船坞——柯拜船坞。
1861年柯拜家族成立柯拜船坞公司,垄断华南修船业。
1863 年,英国佬的航运资本家们,在红磡联合成立了港岛黄埔船坞公司,以24万港元收购了柯拜船坞及其全部设备。
此时两地船坞同属一家企业,羊城黄埔是核心生产基地。
1870年后,港岛黄埔船坞开始将重心转移至红磡,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修造船中心之一。
1876年两广总督刘坤,以8万两白银从港岛黄埔船坞公司购回柯拜、录顺、于仁三座船坞,并入广东机器局,开启国人自主经营的历史。
1885 年,张之洞在机器局的基础上创办黄埔船局,建造了首艘自主设计的浅水炮艇“海东雄号”,并发展为清末海军四大船坞之一……
49后更名华南海军修造船厂,承担了万山、西沙等战斗的船只维修保障任务。
60后更名为黄埔造船厂,批量建造051和037。虽然造军舰,但它只能有军工基因,不是真正的军工企业,属于军品民造。
79年明确了“全民所有制”属性,改名国营黄埔造船厂,制造053h和037IG……
051
037猎潜艇
053h
037IG
这里要划个重点,“国营”不等于“国颖,前者强调的是“经营”,后者强调的是“所颖。
眼下这年月随处可见“国营什么什么什么”的,都是“国营”,不能当“国企”算。
那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去年年底开始,正策做出明确调整。从之前花费高昂,消化困难的技术引进,转为鼓励合作合营。
六机部便生出了想法,能不能在保证军品建造的同时,发展民用船舶建造。
另外,已经确定的集装箱厂,也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注入。
就在思考可行性的时候,沧浪要造车,还是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造车。
这给六机部提供了思路……如果引入合作,港岛的“黄埔”似乎是个非常好的对象。
其一,两边一脉相承,而且和黄现在是华资做主。两边比较好谈,也有谈的基础。
其二,背靠港岛这个国际港,引入技术和设备都十分方便。
其三,据可靠消息,“我们”对和黄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可以放心大胆的谈。
沧浪在京城投的车厂,能够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和黄就同样能给羊城的船厂引进最先进的设备。
虽然两者都不能直接作用于军工,但以前那些只知其名的好东西,切切实实的摆在了我们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面前。
能够伸手摸到,甚至可以拎着卷尺测量。
搞技术攻关时,就不再是两眼一抹黑,属于事半功倍……
喜欢1976步步生莲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1976步步生莲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