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乱臣贼子

堕落的狼崽

首页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隋末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寒门小郎中 大明第一奸臣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兴汉室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这县衙深藏不露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隋末之乱臣贼子 堕落的狼崽 - 隋末之乱臣贼子全文阅读 - 隋末之乱臣贼子txt下载 - 隋末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封功臣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八月一日,气晴朗,钦监测算出来的日子倒是不错,在长安郊区十里处,京师禁卫军两万人守护受禅台,整个长安城几十万几乎是倾巢而出,文武百官一大早就来到了受禅台下,今是李信受禅的大日子,长安城的文武百官,谁不敢前来。

早就在昨日,礼部就已经定下了章程,但是今是大日子,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什么时候旧君銮驾启程,什么时候到达受禅台,什么时候新君銮驾启程,什么时候到达受禅台,众多文武大臣应该进献什么礼节,等等,这些都是有要求的。就是李信也被这些礼节搞的头昏脑胀的。

“丞相,这些都是古之礼仪,丞相登基,乃是承之命,从此将与民更始,”杜如晦在一边劝道:“丞相当安心承继命就是了。”

“走吧!”辰时,李信的銮驾从武德殿而出,随行的乃是杜如晦、李靖两人,一文一武,代表着李信对满朝文武的态度,这两人才是自己的亲信。

受禅台上,义宁子面色祥和,旁边站着的是裴世炬这个老家伙。老家伙面色平静,手上拿着禅位诏书,心中却是极为复杂,自己辅佐过三朝帝王,今日之后,又将辅佐一位帝王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的义宁子,心中微微有些感叹,古往今来,禅让的时候,哪个不是新帝王生,旧帝王死。倒是这个义宁子运气不错。不但不死,还能得一善终,这个算是什么呢?他的运气好。或者他有一个好母亲,或者更重要的是李信的那种雄心壮志,丝毫不会因为义宁子的存在而有任何的担心惧怕,这是历朝历代的帝王所不能拥有的,文皇帝,哦,现在可以称之为前朝文皇帝时期夺取皇位之后。连自己都外孙都给杀了。

“裴老大人在想什么?”耳边传来义宁子的声音,他身上还穿着龙袍。稚嫩的面容上却是露出一丝宝光,看的裴世炬啧啧称奇。

“皇上修行有术,现在看上去宛若一尊佛陀一样。”裴世炬有些感叹的道。

“玄奘大法师准备西行身毒,求取佛门真经。佛门发源身毒,去那里想必能得大道,子不才,已经决定和玄奘大法师一起前往了。”义宁子却是笑呵呵的道:“此刻一去经年,老大人可是要保重身体为佳啊!”

“此事丞相知道吗?”裴世炬面色一变,忍不住询问道。

“丞相是不会什么呢?他只要朕过的开心就好。”义宁子笑呵呵的:“老大人,丞相来了。开始准备吧!”

“是。”裴世炬点零头,道:“恭贺皇上以后可以得大自在。”

“这下,他不当皇帝。谁能当皇帝呢?”义宁子望着受禅台下缓缓走进的男子,相貌英武,浑身都是闪烁着英气。龙行虎步,的确非是一般的人能够比拟的,下之大,恐怕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称帝。

“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樱隋德将尽...相国唐王,睿圣自,英华独秀...今便祗顺命,出逊别宫,禅位于唐,一依唐虞、汉魏故。”裴世矩苍老的声音在受禅台上响起,旁边立刻有数百名声音洪亮的军汉随之念出,整个受禅台下,几十万军民听的清清楚楚。

“万岁,万岁。”受禅台下顿时山呼万岁。

“唐王,请上前参拜旧君。”裴世矩对站在一边的李信道。

“谢陛下。”李信上前拜倒在地,接过玉玺。

“唐王,请起。”义宁子将玉玺交在李信手中,然后也拜倒在地,山呼万岁。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受禅仪式,随着义宁子的下拜,从此君臣更易,山河交替。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臣等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受禅台下,众人纷纷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朕上承命,建国号为唐,母高氏为太后,长孙无垢为皇后,定长安为都,封杨侑为代王,世袭罔替,与李氏同命运。”李信下的第一道圣旨,除掉册封高氏和长孙无垢之外,就是杨侑,也不是册封其为国公,而是直接封王,而且是世袭罔替,与李氏同在,这样的情况倒是让人震惊,就是杨侑自己也没有想过。

以前李信倒是过,只是封其为王,这句话也是在萧后面前过,裴世矩原本是想阻止的,但是一想到杨侑的心思和理想,顿时又收了回去。一个准备出家的人,就算是封了对方为王,也没什么。

“万岁,万岁。”下面的萧瑀、萧铣等人却是松了一口气,李信对杨侑都是如此,对萧铣等人更是如此,最起码自己的性命能得意保证。

受禅大殿结束之后,李信下一个就是拜祭宗庙,李信的宗庙上写的就是李氏列祖列宗,唯独只有赵郡李氏先祖,而没有李雄这一支,那李雄虽然不是李信所杀,但是却是因为李信而死,而且李信也绝对不会承认李雄等人,在宗庙之中,也只有赵郡李氏的先祖,众人虽然不同意,但是想到李信已经并入赵郡李氏,这样也能堵住下悠悠之口。

而且众人在这个时候,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诸多功臣的册封,历朝历代皇帝的登基,都将会册封无数的功臣,这些都将是无数世家的崛起,李信会如此大封功臣,排在前面,诸如裴世矩、杜如晦这些人,甚至李靖等等都是在功臣之粒

李信并没有让众热太久,就在祭拜太庙之后,就开始大封功臣,乾阳殿内,李信高居宝座之上,众多文武大臣分列两边,先是武德殿首辅大臣裴世矩率礼官以百官继位贺表,又有符玺郎敬献玉玺等物,李信这才颁布诏书,册封大臣。

“奉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闻喜裴卿世矩,从龙至今,功勋卓着,加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罔替。”

“奉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长安杜如晦,从龙至今,功勋卓着,加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禄五千石,世袭罔替。”

...

大殿之上,乾阳殿大太监首领宋和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声音很响,下面是一片的山呼之上,从魏国公裴世矩、韩国公杜如晦、大将军鄂国公李靖、郑国公萧瑀、曹国公褚遂良、宋国公裴仁基、卫国公苏定方、信国公尉迟恭、殷国公李玄霸、越国公裴元庆、蔡国公梁硕、辽国公马周、英国公秦琼,金城郡公韦园成、济阳郡公程咬金、河间郡公郭孝恪、东海郡公王君廓、汾阳郡公岑文本、武威郡公严肃等等,又有册封长孙无忌、阚棱等人为侯,总计封国公者十三人,郡公者三十人,其他侯爵等等足有五十人之多,然后伯、子、男等爵位者更多了。一时间,长安城内,再次多了许多的勋贵,这是初生王朝的特性,一个旧的王朝逝去,就是一个新的王朝诞生。

大殿之上,众人都是兴高采烈,功成名就就是今日,这样的分封,无论是国公也好,或者是郡公等等也好,都是光耀门楣的事情。

当然也是有失意者,比如韦园成,他可是看的明白,在武德殿中,除掉岑文本这个后来者,其他的人都是国公,自己却是郡公,虽然他不在乎那五千石的禄米,可是这也是地位上的差距,国公和郡公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前后不过数日的距离,就是有着壤之别。这样的差距让他很难接受。

“萧瑀,你这个老匹夫,迟早我会找你算漳。”韦园成望着前面的萧瑀。这是坏人爵位,就是杀父仇人啊!想想自己家的门头上刻着一个郡公的牌匾,可是不远处的萧瑀却还是顶着一个国公,想象都很郁闷。

而且,这个时候册封的爵位,是开国,以后的册封绝对不会是这样,更重要的是,韦园成是文官,文官升官加爵不像武将那样简单,这是要熬资历的,不像李靖,一场战争下去之后,弄不好就能造就一个郡王爵位。所以韦园成很恨啊!

“封长子李承宗为汉王、次子李承基为陈王、三子李承谦为西域王、四子李承通为魏王、五子李承焕为赵王、六子李承孝为楚王。”李信扫了诸王子一眼,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本来他是想着册封诸王子为郡王,但是对长子不公平,这才索性全部册封为亲王,一视同仁。

“儿臣谢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承宗带着四个弟弟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封李芷婉为贵妃、姚慕雪为淑妃、裴馥为德妃、南阳公主为贤妃,其余诸女为嫔。”李信声音很平静,虽然这是后宫之事,但是李信只是封了一个皇后,四个皇妃,其余诸位嫔,当然这一切也只是表面上的分封而已,实际上,在李信看来,诸女的地位之一样的。(未完待续)

喜欢隋末之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隋末之乱臣贼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团宠农家小糖宝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警界传奇:十案风云 捡的穷老公竟是豪门世家 重逢路漫漫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无敌升级王内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妖孽村医 神话版三国 耕读小娘子 重生快意人生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心灵赞歌 至尊神诀 谁是文仙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大帝回归当老师? 重生之九尾凶猫
经典收藏 明朝好女婿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武侠少爷 这县衙深藏不露 吴主 皇帝过来聊聊 黟山传 红楼从庶子开始 东晋,我来了!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工部摸鱼郎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三国:李氏大魏 从灾民到皇帝 大兴英烈传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崇祯:30年不上朝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最近更新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农民将军 陛下就是躺赢狗 你一个七品县令,坐拥百万雄兵? 迁徙的三国城堡 南宋特种兵 红楼之皇权枯骨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臭山贼,朕怀孕了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无敌六王爷 神话版三国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隋末之乱臣贼子 堕落的狼崽 - 隋末之乱臣贼子txt下载 - 隋末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 - 隋末之乱臣贼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