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想法……很大胆。”
省长缓缓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听不出是赞赏还是警告。
郑仪没有回避这目光,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丝犹豫都会前功尽弃。
“省长,这不是胆量的问题,是现实的需要。”
他声音沉稳,条理清晰。
“明州的问题,根子很深。四海倒了,但土壤还在。钱汉忠这样的老关系网盘根错节,张林同志耳根子软容易被影响。如果不从顶层设计上做出根本性调整,我们现在的改革成果很可能被蚕食,甚至倒退。”
他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加恳切:
“我并非贪图副书记的位置,而是需要那个位置赋予的权威和协调能力。只有站在那个高度,才能真正推动干部队伍的结构性优化,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确保明州的发展方向不偏离轨道。”
“更重要的是,明年换届是个关键窗口期。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让某些势力借机巩固阵地,后续再想调整,代价会更大。”
徐志鸿的手指在红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嗒嗒声。
他当然明白郑仪这番话的分量。
这不是年轻人不知高地厚的狂言,而是基于对局势精准判断后提出的战略构想。
破格提拔一个年轻干部担任副书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非同可。
这步棋如果走成了,对稳定明州、乃至为全省探索新的干部任用机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但破格提拔一个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尤其是在郑仪这个年纪,面临的阻力绝非一般。
省里这一关还好,毕竟他是省长,有足够的话语权,书记那边虽然需要沟通,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真正的难关,在京城。
这样的破格任用,必须经过中组部的审核和批准。
而中组部那边……
徐志鸿的思绪飘向了那个名字——王振国。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真正手握重权的实权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是郑仪的恩师,对郑仪极为赏识。
这层关系,是郑仪最大的底气,也是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中,唯一可能打通的关键环节。
如果王部长愿意为郑仪话,那么京城那边的阻力就会很多。
甚至可以,成功了一半。
徐志鸿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聚焦在郑仪脸上,那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
他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可能还是低估了这个年轻人。
郑仪今来找他,不仅仅是汇报工作,也不仅仅是寻求支持。
他是在下一盘大棋。
一盘以明州为棋盘,以自身政治前途为赌注,目标直指更高舞台的大棋!
而自己,似乎不知不觉间,也成了这盘棋上的一个重要棋子。
是顺势而为,助他一臂之力,成就一段政治佳话,同时也为江东省培养一个未来的栋梁?
还是谨慎为上,维持现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争议?
徐志鸿的手指停止了敲击。
他缓缓靠向椅背,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郑啊……”
“你的眼光很准,时机抓得也对。”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这件事,操作空间是有的。但难度,你也清楚。”
“省里这边,我会尽力协调。书记那边,我也会找合适的机会沟通。”
“不过……”
徐志鸿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郑仪。
“京城那边,才是关键。”
“王部长那边……你需要提前沟通好。没有他点头,这件事,难如登。”
他没有把话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省里的支持,他可以给。
但京城的路,需要郑仪自己去走,去打通。
尤其是王振国副部长那条线。
郑仪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省长这番话,等于默许了他的计划,并且承诺会在省里层面提供关键支持!
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
“省长,请您放心!”
郑仪站起身,语气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王部长那边,我会妥善汇报,争取理解和支持!”
“明州的局面,我一定会稳住!绝不会让您失望!”
“好!”
徐志鸿也站起身,绕过办公桌,用力拍了拍郑仪的肩膀。
“我就欣赏你这份担当和魄力!”
“放手去干!省里是你的坚强后盾!”
“谢谢省长!”
郑仪深深鞠躬。
离开省长办公室,坐进车里,郑仪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周扬从后视镜里看到秘书长脸上那难得一见的、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神情,知道这次省城之行,定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将车子开得更加平稳。
车子驶出省政府大院,汇入省城繁忙的车流。
郑仪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行动。
省长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正如省长所言,京城才是真正的难关。
王部长……
他的恩师,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想到这位对自己恩重如山的老师,郑仪的心情有些复杂。
王振国对他一直极为赏识和爱护,几乎是有求必应。
但这次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往。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工作调动或职务晋升。
这是要打破常规,破格提拔!
这涉及到太多敏感的因素,甚至会触动某些固有的规则和平衡。
王部长虽然位高权重,但身处中组部那样的核心部门,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行事更需要谨言慎校
他会支持自己这个看似“冒进”的想法吗?
还是会认为他操之过急,不够沉稳?
郑仪心里确实有些没底。
他拿出那部极少使用的加密手机,手指在通讯录里“王部长”的名字上停留了许久。
最终,他还是深吸一口气,拨了出去。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
一个温和而沉稳的声音传来。
“郑?”
“王部长,是我,郑仪。”
郑仪的声音立刻变得恭敬而热忱。
“没打扰您休息吧?”
“没有,刚开完一个会。怎么样,在明州还适应吗?听你最近动作不啊。”
王振国的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在和晚辈聊家常。
但郑仪知道,这位恩师对下面的情况,尤其是他关注的地方和干部,了如指掌。
“部长,我……有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
郑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关于明州下一步的人事安排,我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他简明扼要地将自己的分析和建议,包括希望借助明年换届破格晋升副书记的想法,清晰地向王振国做了汇报。
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大,只是客观地陈述了明州面临的复杂局面,以及他认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轻微的呼吸声,表明王部长还在听。
郑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他能感觉到,电话那头的王部长,正在快速地思考、权衡。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批评或质疑,更让人紧张。
终于,王振国开口了。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你的分析是对的。”
第一句话,就让郑仪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
“明州的问题,根源在于干部队伍结构僵化,旧有利益格局顽固。修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王振国的语气带着一种高层领导特有的宏观视野。
“从国家层面看,我们现在正处在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批像你这样,有想法、有魄力、敢于打破常规的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上去挑重担、开新局!”
“破格任用,虽然敏感,但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为了打破僵局、推动发展,是完全必要,也是符合政策精神的!”
郑仪握着电话的手,因为激动,微微有些颤抖。
他没想到,王部长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直接从国家战略和政策高度,肯定了他的想法!
“部长……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郑仪的声音有些哽咽。
“先别急着谢我。”
王振国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想法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操作起来,必须万分谨慎!”
“程序要走到位,理由要充分,尤其是民主测评和群众基础,一定要扎实!不能给人留下‘搞突然袭击’、‘个人意志’的口实!”
“省里的意见很关键。徐省长那边,沟通得怎么样?”
“徐省长表示理解,承诺会在省里层面尽力协调。”
郑仪连忙回答。
“嗯,志鸿同志是个明白人。”
王振国似乎对徐省长的态度并不意外。
“这样,你那边,按照正常程序,该酝酿酝酿,该推荐推荐。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省里和京城这边,我来沟通。”
王振国最后这句话,得轻描淡写,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承诺!
“是!部长!我一定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郑仪激动地保证。
“好了,我还有事。记住,稳扎稳打,水到渠成。”
王振国完,便干脆利落地挂断羚话。
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忙音,郑仪久久没有放下手机。
省里有徐省长默许,京城有王部长支持……
这条看似不可能的路,竟然真的出现了一线曙光!
喜欢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