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首页 >> 南明义军 >> 南明义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黑龙新传 海宇龙图经 秦末苍穹之变 抗战之无双战将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日月当空照中华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 南明义军全文阅读 - 南明义军txt下载 - 南明义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33章 科举维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对杨恩的建议,孟浚则推脱道:“太子过于年幼,再过两年也不迟!”

如今太子孟承昭已经四岁了,对太子的教育问题,朝中许多大臣都蠢蠢欲动,太子,国之储君,谁当了太子的老师,那么将来就是帝师了。

因此,对皇帝太子还太过年幼的辞,很多大臣并不买账,许多大臣不时上书,或毛遂自荐,或举荐德高望重之臣。

甚至连钱谦益,都认为自己有机会,竟然厚着脸皮,请了一个给事中,托其上书,自荐为太子老师。

孟浚收到这名给事中的奏疏后,那真的是惊呆了,这种蠢材竟然能当新朝的大臣,这次孟浚没把他流放到海南去,而是直接下旨,将其罢官,永不录用。

而孟浚对皇子的教育问题,有别于一众文臣,他不想让皇子继续重复传统的教育制度。

孟浚也不想让一个孩子每面对几个老学究,一到晚学那些儒家经典,孟浚在闲暇之余,也看了不少儒家经典,比如《尚书》,《周礼》,《左传》,《论语》《孟子》等一系列书籍。

这些经典,自然都是很好,但孟浚认为,儒学可以学,但如果是身为一个帝王,那么仅仅靠儒家之学,已经不足以应对即将发生改变的世界。

因此,孟浚决定,在京师中,再次创立一座学堂,也就是当初在金陵创办学堂的翻版,届时,太子,皇子,勋贵,大臣之子,甚至平民百姓之子皆可入学。

孟浚虽有心革新教育,但是一方面当时的主要重心放在军事和政治上,对教育,没有孟浚的强力推动,传统的儒学,根本没有动力和欲望进行教育变革。

而孟浚当初在金陵时,所创办的新式学堂,到现在,第一批的学生也即将毕业,孟浚知道,想要让新式教育真正落地,那么就一定需要给这些经过新式教育的学生,一个上升的通道。

只有让新学有了出路,那才会继续存在下去,而不是人在制在,人亡制消,而最有效果的,那就是可以当官。

只是孟浚在朝会上,试探的提出,给新学毕业生,授于秀才出身,但就是这样轻微的试探,就引的朝廷上下,一片哗然,诸多大臣皆强烈反对。

甚至有一老臣,户部侍郎徐慰良,伏阙痛哭道:“陛下如此变革,恐拂士子之心,科举取士,历代遵循,寒窗十载,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其间辛酸,不可谓不多,陛下今日之举,使新学之子,未经砺炼,便可得秀才之功名,这岂非轻视儒林乎?”

到这,徐慰良连连磕头,苦劝道:“陛下,历朝历代,皆以儒治下,千年不曾变过,陛下欲用新学以代儒学,则下必然不安,臣冒死,以求陛下三思啊!!”

孟浚从来没对人过要用新学取代儒学,他只是想慢慢的潜移默化,但没想到刚刚开始,就被人给猜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孟浚心中暗自长叹,能混上高位的,又哪是什么笨人,如今自己已经是皇帝了,稍微有点动作,就有无数的人在那盯着,做着各种各样的解读。

百姓喜欢给官员贴上标签,好官,坏官,可实际上,在好与坏之外,还有更多只是立场不同,变法,反对的不一定就是坏人,支持的,也不一定就是好人。

徐慰良此人,崇祯十二年出仕,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弃官逃离清廷治下,先仕弘光帝,弘光覆亡后,投奔隆武,即便是最为危急之时,徐慰良也不曾有过投降清廷的念头,在隆武朝廷覆灭后,徐慰良奔投孟浚。

在孟浚治下,徐慰良为官清廉,历任长兴知县,泰州知府,广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最后升任京官,户部侍郎。

徐慰良涕泣沾襟,言词恳切,他担忧皇帝轻易变法,会导致士人愤懑,甚至会动摇国本根基,因此,他明知此举会引发皇帝不满,但其还是直言不讳。

孟浚闻之,默然良久,而在散朝后,朝堂之上的事,很快就被有心人传遍下,如堵胤锡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上疏,劝诫孟浚,言:“治大国如烹鲜,陛下切不可操之过急,下方定,宜静,不宜动!”

想起以前看过的,里面的男主变法,那是何其的容易,而自己刚刚才起了个头,却到处都是反对声。

不过,孟浚改革的想法,十分坚定,不是一些人反对就可以让他望而却步的,在思索许久后,孟浚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对科举制度的革新。

明朝科举制度采用了一种固定的文章格式,称为八股文,这种文章格式要求严格,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等部分,限制了考生的思想自由和创新。

八股文限制了考生的思想自由和创新精神,过于强调文学修养和道德品质,这种制度,重文而轻理,因此,孟浚决定解除前明时,那死板的八股制,而转为文理并重的考试。

不过孟浚也接受群臣的建议,没有操之过急,刚开始时,可以为文八理二,而在之后,则逐渐增加,最终变成文理并重的科举考题。

而随着孟浚的诏书,经由各地官府,以及报纸等一系列的宣传,通告,乾朝各地的士子都知道了这一大的变故。

一时间,大量的士子纷纷表示,朝廷如此举措,大失人心,什么有才无德,便是为官,为祸更甚之类的话,到处传扬,特别是江南之地,许多士绅都四处托关系,找人上书,试图劝朝廷收回变革之令。

只是等了许久,这些上书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回声,一些有心人,则是明面上还和友人声讨朝廷国策,而私底下,却是偷偷的研读数理之书。

虽然下各地,无数士子读书人皆是对科举制度变化而有所不满,可市场却是最为敏锐的,像什么《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几何原本》,《工开物》,《物理光》等一系列数理的书籍,有价无市,许多人私下求购数理之书,有奸商经过炒作,一本书籍甚至可以卖到百两之巨。

喜欢南明义军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南明义军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妖孽村医 我能给信徒发放职业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中国古代名人传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七零霸道小甜妻 心灵赞歌 红楼从庶子开始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只会割地送儿媳,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四合院:醉后,我套路老婆生三胎 守墓人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关灯!神秘老公深深宠 重生快意人生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超新人 耕读小娘子
经典收藏 黟山传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崇祯:30年不上朝 终极全能兵王 武侠少爷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海宇龙图经 秦时小说家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大明第一奸臣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三国:挫其锋芒! 雍正往事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刷视频:震惊古人 这县衙深藏不露
最近更新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穿越成丐帝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陛下就是躺赢狗 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 汉楚 你一个七品县令,坐拥百万雄兵?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 南明义军txt下载 - 南明义军最新章节 - 南明义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