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煤业:年营收600多亿,净利润近百亿,市盈率31倍,市值3000多亿,母公司安大能源持股56%,价值1800亿Rmb。约合美金220多亿。
安大石油:......
安大燃气:
安大铁矿:
安大铜业:
五大核心上市子公司贡献了7成的营收,六成多的利润。
然后就是本部直辖六公主:
澳洲力拓,全澳第二大矿业集团,哪怕被分拆以后,也还是。
除此外,还有中美安大,南非安大,卡夫安大(原东非安大),南美安大,以及南洋安大。
其中中美安大,南非安大,卡夫安大和南美安大,全都是收购力拓集团后,把力拓在全球的分部集团直接分拆,和总部安大在全球的分支机构合并整合组建。
随后通过氪金并购,越做越强,并逐渐放弃力拓品牌,直接改用“安大”品牌。
从名字上面看,就非常清楚,夏家的布局主要在不太发达的拉丁美洲(中美安大,南美安大)非洲(南非安大,卡夫安大)南洋等地。发达国家布局,只有一个被剥离了一半多资产的澳洲力拓。
虽然澳洲力拓仍然是本部直辖的最强矿业公司。但哪怕被澳洲政府强行抢走,也不会让安大能源立马倒闭。
除了在大A或者港股通过借壳上市的“安大五子”也就是安大石油,安大铁矿,安大煤业,安大铜业和安大燃气。他们基本上选择在大A或者港股选一个地方借壳上剩
持股比例都在51间。
至于为什么这么少。
主要是因为借壳上市后,增发新股融资发展和并购定增新股导致。减持的话,比例并不高。
毕竟夏家这几年靠着金融投机,并不太急缺钱。
本质上,夏知秋和夏如姬就把安大系和简惠系当“老本”,就好像夏把YG雅歌和极讯暴雪当“老本”很少减持一样。
安大五子基本上因为独立上市,也不需要母公司资金支持。按部就班做事即可。
后续资金主要还是帮助没有独立上市的安大六公主,这海外六大强势集团。
可以,只要夏整合控制了这11家公司,整个安大能源集团,就算牢牢掌握在手上。
事实上,在董事长夏知秋不惜动员全力,也要干掉夏掌权的阻力来看,夏掌权的速度非常快。
快到让很多人不可思议。
3月底,夏取代父亲夏知秋,担任安大能源的母公司,持股安大能源46%的安大控股集团董事长。
夏知秋改任名誉董事长,不再负责公司事务。
紧接着,两个月后,五月,夏又在夏知秋辞去安大能源集团董事长职务后,被不久前改组后的董事会选举为新的安大能源集团董事长。
至此,安大系的“换届完成”。
这期间,死了好几百人,这期间,超过20万员工被“一夜之间解雇”。其中很多都是“只拿钱,不干事的”空饷专业户。和后来很多公司喜欢用外包员工不同。
现在社会主流还是合同工为主。
夏上台后,直接逼迫cho,也就是人力总监,开始裁人。打包卖掉的公司,他们就不用管了。
但国内外上百万“合同工”就需要调整。
就和后来440亿买下推特的马斯克的那样,推特干掉90%的人,居然也可以运行良好。
就在整个安大系,上上下下都胆战心惊,因为夏随时抽查各地一二三级子公司或者部门。
如果确认该公司不需要存在,直接打包出售或者集体裁员。
夏以类似独裁的手段,迅速就把安大能源和简惠集团两大问题儿童的主要问题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
至于隐患也不,最大隐患就是吃空饷的后面都有人。
尤其是官面上的人。这些饶怀恨在心。让未来夏家少了很多机会。自然,撕破脸为难夏也不至于。
夏又不是愣头青。真正到了省部级甚至以上塞进来的,都不算空饷军,而是“精英公关”。怎么能辞退。
被他辞湍,都是90年代夏知秋各地发展认识的各市县级的关系户。这帮人现在已经帮不到夏家,但吃空饷的力度却不断空前。
面对这些自认为自己有功的功臣,夏知秋不好痛下杀手,但夏压根不管。
就连老家坪镇的关系户,只要三个月考核不合格,全部给钱打发走。
提走这帮饶好处,就是企业的薪水可以更多的向一二线工人倾斜。
夏戴着安全帽,一个个走访发现,各地哪怕不断掩盖,也难以改变普通工人普遍薪水偏低的局面。
“这个必须改,六月开始,底薪必须提到3000以上。这都是拿命在赚这个钱啊。”
“可是这样,同行会不会抱怨,投诉!”
“我管他们去死,周睿,你是不是分不清大王,邓宾,你来当这个安大首席秘书,周睿,给你三个月考核期,如果不合格,就给我滚。”
周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但他没想到,好不容易爬上来,就因为一句废话,就被副手夺了权。
相比其他,更加强壮的邓宾,立马应好。
喜欢重生之千年春秋梦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之千年春秋梦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