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三国

苍山虎

首页 >> 农夫三国 >> 农夫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抗战之无双战将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红楼从庶子开始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农夫三国 苍山虎 - 农夫三国全文阅读 - 农夫三国txt下载 - 农夫三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7章 求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积雪渐渐多起来的时候,荒野中甚少行人,城门紧闭已有月余,不许百姓外出,所以四野雪地里并无足迹,只可见白茫茫的连成一片。

鄄城正北城墙上,几名士卒不停地搓着耳朵跺脚,抱怨今冬之寒、军衣单薄。

他们的军假司马、陷陈校尉乐进就靠在城楼柱上,假寐多时,对士卒们的抱怨充耳不闻。

城楼上寒风如刀子一般,割得值守士卒肌肤上尽是创裂,乐进亦如此,不过他并不畏寒,没有选择一个避风的地方养神。

军中无士气,士卒们的抱怨不避讳这位容貌短的领军者,他也没有问难的意思。

城外两三里的山包之后,有十余匹骏马正踏雪疾驰而来。

马蹄踩在积雪中,发出的声音与以往截然不同,要低沉得多。

城墙上士卒们尚未有任何察觉,乐进已一跃而起,冷然道:“戒备!”

这位校尉耳目聪敏,远胜常人,士卒们早已知之,见他法令,忙俱止住抱怨声,凝神远眺。

吕布军若来,不大可能会是这个方向,且寒地冻,大家都只能暂时休兵。听马蹄声,来骑又不多,让乐进很放松,之前故作姿态,不过是让身边士卒寻些事做,暂时忘记心中不满。

待十余骑转过山包,进入视线后,乐进一眼就看清这些骑士的面目,他大喜,嘴里喝道:“速开城门!”

自家亦快步奔下城墙,城门刚打开。乐进便挤出门外去亲迎。

骑士们也已到城门外,乐进冲领头的骑士喝问道:“妙才兄。此行如何?”

见对方黯然摇头,乐进心中顿时一紧,还要再问时,夏侯渊已道:“且见将军再言!”

乐进点头,忙护亲卫寻来自家坐骑,与夏侯渊等一同向曹操处去。

闻得夏侯渊归来,曹营中荀彧、程昱、戏志才、枣祗、董昭、夏侯惇、曹仁、曹洪、曹昂、于禁、吕虔、李整、李典等尽到中军处,参与议事。

董昭本为袁绍所属。因其弟董访在张邈属下为官,张邈以大义责袁绍,董昭亦为本初所罪,奔逃而走,历史上先侍张杨,后归曹操。这一世张杨被邓季欺负得厉害,他已看不上。便直往曹操处。待张邈、陈宫等引兖州叛,董昭书信于其弟,董访乃弃张邈奔曹操,故仍得重用。

李整为曹操部将李乾之子,李典为李乾之侄,因吕布之乱。李乾已战死,故曹操命李整为别部司马,领李乾军,李典虽年轻,亦得用。

待众人齐至。曹操方示意夏侯渊回报此行结果,夏侯妙才便愤然道:“袁绍欺人太甚!某往邺城。求其援军粮,袁本初不许,却使我反劝将军处,言若以将军家眷迁于邺城中,其便遣军南下,助我等平兖州!”

遣家眷为质,便是要自家等从此奉他号令,曹操从弟曹洪先声怒吼道:“袁本初北地未平,便欲图我兖州?”

“乱世各为己欲,不过如此,”曹操挥手止住曹洪,黯然道:“不复记少年之情,也属平常!”

这时候的曹操已陷入他一生中最窘迫之局:初欲伐徐州讨陶谦报父仇,挚友张邈叛,兖州陈宫以下官吏豪族随叛者甚众,待回军时,与吕布数战皆不得胜。月前陶谦又病死,徐州让与刘备兼领,父仇终不可得报。

如今曹军只得鄄城、东阿、范县三城在手,可战士卒不过万余,今岁司录大旱,兖州亦有蝗灾,遭兵难后产粮更不足,眼见军粮又将食尽,兖州难夺,可谓山穷水尽。

最后遣夏侯渊求救于袁绍处,本欲求其粮,待开春再与吕布死战,然终为袁绍所拒——除非肯将自家人马尽投袁本初帐下为用。

这剩下的万余人马已缺粮,最多能熬到开春,思及只因自己一时兴起,屠边让、徐州民两事引得父死基业失,曹操实已心灰意冷,不由长叹道:“不与我!罢!罢!罢!吾与本初相识于年少时,家眷若往,料其能照拂无差,吾投其帐下亦可得用!阿大明日领一军,送你阿母与弟妹等往邺城去罢!”

祖仇未报,父又失地,曹昂悲愤不已,出列跪伏痛哭失声:“孩儿不愿往邺城!”

主忧而臣辱,主辱而臣死。见父子俩模样,诸将胸中尽堵得慌,只是今日败局,残军困居孤城,却无可以言语开慰,独程昱出列,昂然语道:“将军临事而惧,可谓虑之不深!夫袁绍虽据燕、赵之地,有并下之心,而虚有其表,不可成事!将军以龙虎之威,自度能为之下乎?若投绍,将军恐不能得萧何之名,反遭韩信之罪,祸及三族!今兖州虽残,尚有数城在,能战之士,亦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臣下尽心,收而用之,仁民养望,或霸王之业可图!愿将军更虑之!”

得闻程昱之语,众文武稍复精神,荀彧亦出列应道:“仲德所言甚是,尚请明公三思!某前投袁绍,后弃其而归明公者,因本初志大才疏、徒有虚名,实不可成事!今我等虽孤困,然若鼓三军之气,奋力向前破吕布,未必不可复振,以图王霸!”

董昭亦道:“某等已罪袁绍,不愿往邺城!”

夏侯惇领一众武将道:“某等愿与吕布死战!”

“咳!咳!”戏志才身躯愈发差,面色发白,咳过两声后,努力劝道:“本初不可持,尚有他人可求!今观诸邻,田楷、刘备、袁术皆不可得助。然河南邓季处有二强军,闻其尚赊粮于民,可见富足,又闻其与吕布仇怨甚深,不如遣使往求!若得其粮助,我军可自战;若得其军助,吕布可一鼓而破s南军精而寡,经营两郡之地已是不易,便破吕布,亦不能图谋我兖州,如何?”

“志才高见!此计可行!”荀彧立即点头赞道:“便邓季粮、军皆不应允,我等亦可自于吕布战!只望将军勿轻降他人!”

“不过死战尔,何惧他吕布?将军三思!”

“某部愿为前驱,以破吕布!”

“丈夫于世,岂可畏难不前?”夏侯惇、乐进等一班武将亦尽沸腾:“某等愿与吕布死战!望将军勿轻降他人!”

长子尚跪伏在地上哭泣,诸文武竟无一人赞同投奔袁绍,曹操实不料会如此,待惊愕良久,起身仰哈哈大笑道:“今日方知吾道不孤!曹孟德敢不合诸君之意,与吕布决死战?”

曹操止住降袁绍之意,帐中才皆大欢喜,曹昂等自归席,只荀彧又道:“前兖州初纳黄巾降众时,曾于邓季处求粮,其不许,只与人口与换。观其人无远志,当以利为诱,今遣使往求,需许与重利方可!”

前次趁邓季随黑山取邺城,曹军曾袭过汜水关,然乱世中分合只家常事,想来其也不会太在意。且起来,袭汜水关吃亏的还是曹军。故众人都不担心这个,只考虑应许何利给邓季,诱他出兵、粮。

邓季新得河内,尚未完全消化,其军不足外扩,地盘想是不会要的;钱粮么?就算击败吕布将残破的兖州收回,明年也未必能有河南一郡之地富足。

过得一会,还是戏志才开口:“观邓季所缺,唯人口兵马尔!然我军亦缺,不如以贼寇众与他!吕布之乱,泰山诸贼多有应之,邓季出自黄巾,于贼众中多有威名,若使往雒阳,可语其军入兖州助我等破吕布,泰山贼可任其招之,亦可剪吕布之羽翼!”

“善!”泰山贼如今连老弱亦有二三十万众,他们的存在对统治兖州也很不利,若邓季招之,不耗自家资源,又减少地众,可谓一举数得,此议无意上佳,曹操立时便点头同意,又问:“然何人可出使?”

簇往雒阳去,沿途尽是吕布治下,众人尚在犹豫,董昭出列道:“自归明公,昭尚未树寸功,今愿往!只求明公遣数十勇士,与某假扮为难民,渡河经魏郡,入河内可地!”

“公仁若往,事必成!只是公仁本为袁绍所属,往来魏郡需心!”曹操嘱咐一句后,荀彧又对董昭道:“若邓季、田丰愿出兵与助,开春便可袭扰吕布各地,我军自应之!若其只允助粮,便约来岁三月初,吾军当突破吕布,移师至酸枣等县,请邓季遣运粮至簇给付,待兖州定,泰山贼若有愿往附河南者,我等当放行!明公以为如何?”

后面一句却又是向曹操征求意见的。以荀彧之计,若邓季只肯援助粮食,曹军便得放弃死守住的三县,突破到兖州西部去接收援粮,再与吕布死磕,损失自然大,然邓季得的好处也不多,真待兖州定时,泰山贼还能不能从自家地界上过就要看孟德心情。

曹操点头应允荀彧,又对董昭道:“吾观邓慕安,因曾为黄巾旧部,所行之策又尽开罪大族,举世无人肯与约盟,公仁往之,可言其若肯出军、粮相助,兖州愿与其永结盟好!”

(声求赞~)

喜欢农夫三国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农夫三国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近战狂兵 七零霸道小甜妻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黑欲青春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我能给信徒发放职业 女主太强怎么办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妖孽村医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经典收藏 从酋长到球长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大官人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秦末苍穹之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蜀汉之昭烈大帝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海棠依旧明末归 武英殿 海宇龙图经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 吴主 终极全能兵王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大兴英烈传
最近更新 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 三国凭实力截胡 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虞朝的故事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红楼第一宗师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在下潘凤,字无双 李世民重生水浒 开局军火库,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呢喃诗章 征伐天下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九两金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重生大明:岳丈朱元璋!
农夫三国 苍山虎 - 农夫三国txt下载 - 农夫三国最新章节 - 农夫三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