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各条战线上仓惶撤退,中央方面军连战连捷,接连靠着空降兵和坦克军拿下了切尔尼戈夫,姆涅沃,柳捷日。
德军根本挡不住苏军前进的步伐,一条又一条防线被苏军给接连轻易的突破,一条又一条河流给快速跨越。
在这种速度下,苏军很顺利的在7月中下旬接连拿下一片靠近第聂伯河的区域。
在7月23日,大部分的德军就已经全部后撤到第聂伯河东岸了,包括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这个时空的希儿非常的务实,在7月5日召开的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会上,曼施坦因提出让南方集团军群随着中部一起撤到第聂伯河沿岸的想法。
这意外的得到了希儿的迅速首肯,他很干脆的就放弃了塔曼半岛和顿涅茨盆底的工业区。
他真正要做的是为未来做准备。
等到未来反攻,这些东西还全都是德意志的,何必现在着急。
………
而原历史中希儿第一次拒绝了曼施坦因的撤退,能撤,但只能撤一点点。
不同意曼施坦因放弃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区,也不同意曼施坦因缩短右翼的防线,他会给曼施坦因增兵进行防守。
答应给曼施坦因派遣4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但最后前来支援曼施坦因左翼的只有第二集团军旗下的第八装甲师。
因为希儿打算固守的决定,德军花了整整一周宝贵的时间来抵抗苏军的进攻,这导致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暴露在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旗下。
希儿在原历史中9月15日同意德军撤退后为时已晚,德军已经失去了有序撤离的机会,南方集团军群乌泱泱的乱糟糟的撤离,物资运输无比混乱,德军损失很多军械,枪械,坦克,补给,物资,这导致南方集团军群的士气降到了最冰点。
这非常严重削弱了南方集团军群的战斗力,后续再加上苏军的阻挠,经过多次战斗,一些师级的部队只剩下一千来个人,一些部队甚至连过河的机会都没迎
这导致后来德军花了很多代价来让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后撤到第聂伯河沿岸一带。
不过在个时空内,希儿脑子没有磕药磕坏,哈吉希很干脆的首肯曼施坦因进行撤退。
这让曼施坦因有更多从容撤湍时间,当然,他也放任了焦土政策的大规模实施。
南部的大量工厂,发电厂,铁路和桥梁都被德军给狠辣的悉数摧毁。
南方集团军群还强征了约85万饶‘移民’(原历史是60万人,这里的时间非常的充足,同时焦土政策也执行的更狠,这60万人最后只有28万人被强制运送渡河。)
60万人相当于南方当地居民的十分之一,85万人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十分之一。
南方集团军群还运走了53.5万吨谷物和65.2万头牲畜,销毁了128万吨谷物,杀死了9.2万头牲畜。
(原历史是运走了26.8万吨谷物和48.8万头牲畜,销毁了94.1万吨的粮食和1.3万头牲畜,因为占领区的人民也同样在反抗保护着自己的财产,德军在撤离的时候还有165.6万吨成熟的粮食和298.7万头牛和马没有处理)
在这个时空民众们反抗的更厉害,但拥有充足时间的曼施坦因镇压的也更狠,收割的也更狠,压缩的也更狠,焚烧的粮食和屠宰的牲畜也更多。
许多德军士兵的本性暴露的一览无遗,在拥有能随意处理他人生命的权利后,伴随着德军大规模焦土行动的放开。
顿巴斯和马里乌波尔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人间炼狱。
许多回到自己家乡的苏军士兵都泪流满面,家人都死了,房子也被烧的一干二净,自己成为了孤家寡人,他们心中对于德军的仇恨也在成指数一样的上升。
不止在南方集团军群这里,中央集团军群也干了,并且干的也更狠,这让许多苏军士兵内心的仇恨在不断的攀高,德军战俘的待遇也开始成一条直线快速的下降着。
从7月份初到7月末,德军战俘的地位可以是糊穿地心,在西方面军,南方面军,草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之中被俘虏的战俘的日子过的可不算太好。
瓦列里长时间率领过的西南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与中央方面军相邻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对待战俘的待遇虽然也有下降,但总体来很平稳,没有其他几支方面军下降下的那么狠。
1943年这次大规模的焦土行动,彻底将许多苏联军官和士兵们给激怒了,而这些东西未来某一终究是要还回去的。
南部因为德军大规模的焦土政策变的荒凉无比,四处都是黑烟,德军就这样用着充足的时间洋洋洒洒的向后撤。
给苏军留下了一片布满创赡土地。
瓦列里的中央方面军自然也到达了白俄罗斯南部附近,第聂伯河横跨整个白俄罗斯,瓦列里的部队自然是无法绕过去的。
瓦列里上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也无法快速的横跨这条大河,他们只能拿回没被第聂伯河隔离开来的白俄罗斯的土地,尽量靠近第聂伯河的方向。
这条横跨超长的大河只能由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跨过,可中央集团军群防的很死,生怕苏军绕过河流从他们这里进行突破,他们布置了重兵进行大规模的防守。
克鲁格元帅学会了瓦列里的三段防守规则,配合着主动让出一部分的防守区,诱导苏军深入防线消耗补给,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主动聚集有生力量,盘旋在提前修建的防线之上。
由于德军抵抗激烈,苏军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感觉自己弹药并不充足,不支持打完接下来的又一场大战役。
要知道他们现在已经平均深入德军防线40-50公里了。
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只能暂时偃息旗鼓,补充物资补给,准备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一口气啃掉这一大块硬骨头。
而在南部,第聂伯河这波涛汹涌的河流犹如一把锁链彻底锁死了苏军前进的道路。
喜欢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