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骄矜美人勾勾手,裴总他又失控了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误入兽世:苟住生存撸大狼 重逢路漫漫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病娇女主的清纯师尊,她又娇又软 寒域灵启:冰魂破魔录 我与渣夫换身体,冷眼看他哭唧唧 闪婚七零:随军养崽暴富了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岭南骨脂记:萧步丹寻药传方(上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楔子

岭南的雨,总带着一股子缠绵的湿意。春时沾衣欲湿,夏时瓢泼如注,即便是冬至过后,也常裹着薄雾,漫过珠江畔的榕树,打湿田埂边的蕉叶。这片被称作“瘴乡”的土地,草木疯长,虫蚁滋生,却也藏着解厄的灵草——只是寻常百姓多受“水土不服”之苦,初来者或逢季候交替,便会腹泻不止,腹痛如绞,轻则乏力消瘦,重则卧病不起。老辈人常:“坡上有种紫花黑籽草,能固肠止泻,只是要等冬至过了三日采,才有用。”可这草叫什么名字,怎么用,却只在药农间口口相传,没一字落进纸页。直到光绪年间,一位背着药箱、揣着纸笔的医者,踏着珠江的晨雾走进了这片岭南大地,他便是后来着《岭南采药录》的萧步丹。彼时他刚辞了县衙医官之职,眉宇间带着探究的锐光,仿佛早已知晓,这片湿热的土地上,正等着他拾起一段关于“补骨脂”的民间智慧,将其凝入典籍,传之后世。

上卷一:步丹入粤,初遇泄泻辨湿邪

萧步丹初到岭南,落脚在番禺城外的“蕉林村”。村子依江而建,家家户户院门前都种着几株芭蕉,宽大的叶片垂着晨露,风一吹便簌簌作响。他刚放下行囊,就听见隔壁院传来断断续续的呻吟,推门进去,只见一个穿粗布短衫的青年蜷在竹床上,脸色蜡黄,额上渗着冷汗,床边的陶盆里,还盛着几滩稀便,散发着淡淡的腥气。

“后生这是怎么了?”萧步丹上前,轻声问道。青年的母亲擦着眼泪回话:“他是从湖南来投奔亲戚的,昨日刚到,吃了碗鱼粥,夜里就开始拉肚子,一晚上跑了五六次茅房,现在连站都站不起来了。”萧步丹俯下身,先看青年的舌苔——苔白腻,再搭他的脉象——脉濡缓,又问:“拉肚子时腹痛吗?便里可有脓血?”青年虚弱地摇头:“只疼不胀,便里没血,就是稀得像水。”

萧步丹心中有了数:“这是水土不服所致的‘寒湿泄泻’。岭南多湿,你从北方来,脾胃一时不能适应这里的湿邪,又吃了生冷的鱼粥,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便成了泄泻。”他本想开些藿香正气散之类的成方,可青年母亲却急着摆手:“先生,前几日邻村也有个外乡让了这病,吃了汤药也没用,后来找村东的陈药农,用了些草药就好了!”

萧步丹眼中一亮——医者寻方,最忌固守成规,民间的土法往往藏着大智慧。次日刚亮,他便提着一篮自己带来的北方枣干,往陈药农住的竹楼去。竹楼建在半坡上,周围种满了不知名的草药,陈药农正蹲在院子里翻晒草药,见了萧步丹,也不惊讶,只指了指竹椅:“先生是来问治泄泻的方子吧?这几日来问的外乡人,可不止一个。”

萧步丹躬身行礼:“晚辈萧步丹,自北方而来,见百姓受泄泻之苦,听闻老伯有良方,特来请教。”陈药农拿起一株开着淡紫色花的草药,递到他面前:“就是这‘黑籽草’,我们岭南人叫它补骨脂,叶像薄荷却些,籽像麻子,冬至后三日采来,煮水喝,能治拉肚子。只是这草性温,若患者是热泻,可不能用。”萧步丹接过草药,仔细打量——叶片卵形,边缘有细齿,凑近闻,有股淡淡的辛香,果然与陈药农的一般无二。他心中暗记:这补骨脂,或许就是解开岭南泄泻之苦的关键。

上卷二:识辨骨脂,冬至采撷悟阳生

接下来的几日,萧步丹便跟着陈药农上山认药。岭南的山坡上,草木繁盛,补骨脂多长在向阳的石缝边,与其他杂草混在一起,若不细看,很容易错过。陈药农指着一株补骨脂,教萧步丹辨认:“你看它的叶,比薄荷一圈,摸起来有些糙;花是淡紫色的,一串一串的,像铃铛;结的籽是黑色的,圆鼓鼓的,比麻子略些——这就是萧先生日后写进书里,也得清楚的模样。”

萧步丹掏出纸笔,一边画一边记:“补骨脂,生岭南山间,叶如薄荷而,质糙;花微紫,呈穗状;实黑,如麻子而略。”他画得仔细,连叶片的齿痕、花穗的长度都一一标注,陈药农看了,笑着点头:“先生这么画,以后别人见了,就不会认错了。”

转眼到了冬至,岭南的冬至没有北方的严寒,却也带着几分凉意。陈药农特意提醒萧步丹:“明日就是冬至后三日,该去采补骨脂了。这日子最讲究,早一日采,阳气没萌动,药效差;晚一日采,阳气散了些,也不如这的好。”萧步丹不解:“老伯,为何偏偏是冬至后三日?”陈药农坐在竹楼的火塘边,添了块木炭:“老辈人,冬至那,阳气藏到最深,过了三日,阳气就慢慢冒出来了——这草吸了初萌的阳气,性更温,固肠的力气才足。”

萧步丹恍然大悟——这正是中医“人相应”的道理!冬至一阳生,此时地间阳气始萌,补骨脂在此时采收,得地阳气之助,温肾固脾之力更强,治泄泻自然更有效。次日清晨,两人背着竹篓上山,晨雾还没散,补骨脂的叶片上沾着露珠,泛着微光。陈药农教萧步丹采籽:“只采成熟的黑籽,用手轻轻捋下来,别伤了枝条,明年还能长。”萧步丹学着他的样子,指尖触到黑籽时,能感觉到饱满的质感,他将采下的籽放进竹篓,心中默念:这便是承载着岭南阳气的灵草。

回到竹楼,陈药农取来些刚采的补骨脂籽,放进陶锅里,加了些清水,煮了半个时辰,倒出一碗褐色的药汤,递给萧步丹:“你尝尝,这药汤带着点辛味,喝了能暖肚子。”萧步丹浅尝一口,果然有股温热的辛香,顺着喉咙滑下去,肚子里顿时暖暖的。“若有泄泻的人,喝上两碗,连喝两日,就能好?”他问。陈药农却摇头:“也不一定。前几日村西的阿婆,拉肚子拉了三,喝了这药汤,不泻了,却还是没力气——这草能固肠,却补不了脾。”萧步丹心中一动:是啊,泄泻多是脾肾阳虚、湿邪内停所致,补骨脂能温肾固肠,但若脾虚明显,还需配伍健脾的药才校

上卷三:单药力薄,配伍益智初显效

陈药农的话,让萧步丹记在了心里。没过几日,蕉林村就来了个从北方来的货郎,姓王,刚到村里就开始拉肚子,一日七八次,拉得浑身乏力,连货担都挑不动了。萧步丹为他诊脉,见其脉沉细,舌苔白腻,又问他:“除了拉肚子,是不是还觉得怕冷、肚子发空?”王货郎点头:“是啊先生,夜里盖两床被子还觉得冷,拉完肚子就觉得肚子里空荡荡的,想吃东西却没胃口。”

萧步丹诊断:“你这是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补骨脂能温肾固肠,却不能健脾益气,单用它,只能止泄,却补不了虚。”他忽然想起陈药农曾提过,岭南有种“益智仁”,长在山涧边,能暖脾止泻。他赶紧问陈药农:“老伯,您的益智仁,是不是结的籽像麦粒,能治脾虚拉肚子的?”陈药农眼睛一亮:“正是!那益智仁性温,能暖脾、固精,和补骨脂一起用,一个温肾,一个暖脾,治泄泻才管用!”

次日,两人一起去山涧边采益智仁。益智仁的植株比补骨脂高些,叶片宽大,结的籽呈纺锤形,像一串串麦粒。陈药农教萧步丹选籽:“要选饱满的,颜色棕褐的,才是好的。”回到竹楼,萧步丹取了补骨脂籽五钱、益智仁三钱,放进陶锅里,加了三碗水,煮成一碗药汤,递给王货郎:“你每日喝一碗,连喝三日,看看效果。”

王货郎喝邻一碗,当下午就只拉了两次;喝到第二日,就只拉了一次,也不觉得怕冷了;第三日喝完,泄泻竟完全止住了,还能吃下半碗粥。他拉着萧步丹的手,感激地:“先生,您这药太神了!我在半路找了好几个郎中,都没治好,没想到在您这儿三就好了!”萧步丹却没满足——他发现王货郎虽然不泻了,却还是觉得腹胀,吃多了就不舒服。

他又去找陈药农商量:“王货郎现在不泻了,却腹胀,是不是因为湿邪还没除尽?”陈药农想了想,:“岭南多湿,外来人脾胃弱,湿邪容易滞在肚子里。你可以加些‘砂仁’试试——那砂仁性温,能化湿行气,吃了能让肚子不胀。”萧步丹眼前一亮:补骨脂温肾固肠,益智仁暖脾止泻,砂仁化湿行气,三者合用,既能温肾健脾,又能化湿止泻,这不正是治岭南水土不服泄泻的良方吗?

上卷四:砂仁添方,固肾化湿愈顽疾

萧步丹当即决定,在方子中加入砂仁。他取了补骨脂五钱、益智仁三钱、砂仁二钱,先将补骨脂、益智仁放进陶锅,加三碗水,煮半个时辰,再放入砂仁,煮一刻钟——砂仁气味芳香,久煮易失药效,需后下。他将煮好的药汤递给王货郎:“你再喝两日这药,看看腹胀的毛病好不好。”

王货郎喝邻一碗,当下午就觉得肚子不胀了,晚饭还吃了一碗米饭;喝到第二日,不仅腹胀全消,精神也好多了,能挑着货担在村里走一圈了。“先生,这药太管用了!现在我肚子不胀了,也有胃口了,感觉浑身都有力气了!”王货郎高忻合不拢嘴。萧步丹心中大喜——这三方配伍,果然有效!补骨脂为君药,温肾固肠,治泄泻之本;益智仁为臣药,暖脾止泻,助补骨脂增强固肠之力;砂仁为佐药,化湿行气,既能除体内残留的湿邪,又能行气导滞,防止补骨脂、益智仁温燥碍胃,三者相辅相成,共奏温肾健脾、化湿止泻之效。

很快,这方子就在蕉林村传开了。村东的李阿婆,年近七十,常年拉肚子,吃了不少汤药都没好,喝了这方子三日,泄泻就止住了;村西的孩童阿福,因贪凉吃了生冷的瓜果,拉肚子拉得面黄肌瘦,喝了两日药,就恢复了活力。萧步丹一边为百姓治病,一边仔细记录每一个病案:“王货郎,北方人,三十岁,水土不服致泄泻,日七八次,伴畏寒、腹胀,用补骨脂五钱、益智仁三钱、砂仁二钱,水煎服,五日愈;李阿婆,七十岁,常年泄泻,伴神疲乏力,用上方减砂仁为一钱(老人气虚,砂仁用量宜少),三日止泻,七日精神复……”

可就在这时,村里的老郎中却提出了质疑:“萧先生,你这方子都是民间草药,既没在《伤寒论》《本草纲目》中见过,也没经名医验证,若传出去,误治了人怎么办?”萧步丹没有反驳,只是请老郎中去看李阿婆和王货郎。老郎中见李阿婆能下地种菜,王货郎能挑担赶路,又看了萧步丹记录的病案,每一个患者的症状、用药、病程变化都写得清清楚楚,终于松了口:“萧先生,是我固执了。你这方子,虽无古籍可依,却有实效为证,是真正能治百姓病的好方子。”

萧步丹听了,心中感慨:这方子,是陈药农等岭南药农口传的智慧,是百姓用身体验证的经验,如今经他配伍调整,终于成了能治顽疾的良方。他取出纸笔,在灯下郑重写下:“岭南固肾方:补骨脂五钱,益智仁三钱,砂仁二钱。水煎服,补骨脂、益智仁先煮,砂仁后下。治水土不服所致泄泻,症见便稀、畏寒、腹胀、神疲乏力者。补骨脂需冬至后三日采收,此时阳气始萌,药效最足……”灯光下,他的字迹工整,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岭南的湿意与阳气,也承载着将民间智慧凝入文献的初心。他知道,关于这岭南补骨脂的故事,还远未结束——这方子,还需更多的验证,更多的完善,直到它能像岭南的榕树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护佑更多百姓。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耕读小娘子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山村神医俏丽人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关灯!神秘老公深深宠 少爷请用餐 黑欲青春 风铃曳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重逢路漫漫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莲花楼之长乐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心灵赞歌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四合院:从五级厨师开始
经典收藏 精灵:我的忍蛙会仙人模式飞雷神 团宠空间:首辅悍妻忙种田 穿越后我给男女主当奶妈 无极之仙 四合院:开始幸福生活 IZTY:我在梯当制作人 追妻不要脸,总裁又在门外跪 人在洪荒,这个红云太苟了! 重逢路漫漫 倾城太后哀家不侍寝 这个男人惹不得 飞来一只圆梦镯,豪门大佬套路深 影视:欢乐颂开始的欢乐人生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帝少的心尖宠 懒汉虎妻 蔚蓝档案:我在基沃托斯做教父 重生之筑基老祖修仙传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秦时野心家
最近更新 快穿之一线生机贰 折金钗 只想安稳修仙的我遇见病娇的你们 吐槽心声泄密后,满朝文武团宠我 被七位权贵团宠,这福气你要不要 通天代野王不能是万人迷吗? 星际兽世:姐魅力跟武力都拉满了 一边读书一边修行 神棍江湖天狐 富养流放权臣,从拜财神开始 弑光纪元:在此拥抱黑暗 余岁长安 让你上恋综,你把影帝拐回家干嘛 冷婚三年捂不热,我提离婚你别追了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综影视景甜甜的穿越之旅 重生七零,极品老妇靠空间洗白 查理九世:童话镇里的渡渡鸟 星尘之誓 柔弱医修今天也在背地里暴打魔尊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