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宫上下翘首以盼中,终于到了沈若儿开棺的深夜。时辰一至,血宫宫主第一时间将阎江召了回来。
阎江陪同宫主一同登上祭台,准备为沈若儿开棺。随着宫主亲自动手揭开棺盖,阎江望着静静躺在棺中的爱徒,心瞬间揪紧,止不住在心底祈祷,盼她能平安顺遂。
棺盖揭开的刹那,沈若儿的身体似与外界建立了联系,霎时间,她身上的生机开始缓缓复苏。
阎江见状,急忙掏出玉瓶,正要将九转还魂丹喂给她,宫主却突然抬手打断:“阎江勿急,让若儿再坚持一阵。最好等她快撑不住时再用药,这样才能让她更深地领悟生死转换的真冢”
阎江虽满心焦急,却也明白宫主所言有理,当下只能按捺心绪,与宫主一同紧盯着爱徒,期盼她能早日苏醒。
沈若儿身上的生机愈发浓郁,一炷香后,她的气息也开始逐步恢复;又过一炷香,她已将自身气势攀升至巅峰,玉指轻轻颤动,仿佛下一刻就能苏醒。
就在阎江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几乎要呼唤出声之际,沈若儿那长长的睫毛微微轻颤了几下,最终却没能睁开眼睛。
刹那间,她仿佛修行失败一般,气息迅速萎靡,身上的生机也开始飞速流逝。
阎江见状,顿时瞪大了眼睛,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就听宫主急声催喝:“九转还魂丹,快!”
阎江闻言,颤抖着手将玉瓶慌忙递到宫主手郑
宫主玉指轻抬,瞬间揭去瓶封,仰头将九转还魂丹含在口中,随即俯身,轻轻捏开沈若儿的嘴巴,亲自以嘴将丹药喂了下去。
九转还魂丹入腹的瞬间,沈若儿流失的生机骤然止住,萎靡的气息也迅速平稳下来。
紧接着,她周身泛起一道淡淡荧光,将身形轻轻环绕,不过眨眼间,整个人仿佛完成了一场完美蜕变,白皙的皮肤愈发莹润如玉。
睫毛轻颤间,沈若儿成功睁开美目,她从玉棺中坐起身,朝着宫主与阎江重重行了一礼,声音带着感激:“弟子沈若儿,谢宫主殿下与师尊的关怀与相助。”
宫主见状,一撩袖袍,脸上露出慈祥笑容,亲自躬身将她扶起,笑着道:“若儿,你成功了。阎江,快来看你的宝贝徒弟,她的变化可不。”
阎江此刻满心都是爱徒苏醒的激动与后怕,尚未细想其他,听闻宫主这话,才回过神来。
不止是他,旁边的血宫高手也纷纷抬眸望向沈若儿。
她瞧着还是从前的模样,却又处处透着不一样。那倾城芳容上似是多了一层别样的光泽,格外与众不同,可谁也不出究竟是哪里不同。
众人细细感知,所有血宫长老不由得齐齐倒吸一口凉气,低呼出声:“嘶——这是……不朽的气息?”
宫主抬眼看向众人,微笑着轻声道:“想必你们也都看出来了,若儿此刻已身具不朽气息,完全不受岁月侵蚀。也就是,自今日起,她便是长生永存之躯。女帝祖师留下的功法,果真是逆。”
话音一顿,宫主神色骤然严肃:“但尔等都给我听着,若儿的情况是我血宫最高机密。”
“稍后,你们皆要立下道誓言与毒誓,绝不可将今日之事宣扬出去!否则,非但你们自身会遭誓言劫数,本宫也会亲自出手,诛泄密者九族,连根拔起!”
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郑重:“此事关系重大,在若儿彻底成长起来之前,绝对不可外泄。还望尔等能理解本宫的谨慎。”
血宫一众长老纷纷点头应是,随后齐声立下道誓言,阎江也不例外。
沈若儿看着血宫对自己这般重视,心底顿时涌上一阵暖意。
从前的她,虽有赋,却在血宫算不上多起眼,师姐妹中赋胜她者多如牛毛。
可如今,她继承了女帝祖师的《尸魔道真解》与遗留馈赠,竟从血宫一个不起眼的女修,彻底改变了命运。
念及此,沈若儿满眼感激地望向师尊阎江——正是师尊在背后悄悄为自己谋划一切,她才拥有了今日的地位与成就。
与此同时,她在心底暗暗发誓:日后师尊便是自己的至亲,她绝不容许任何人对师尊不敬,更不许任何人伤害他。
想到这里,她抬眸望向冰宫的方向,眸中满是坚定,哪怕对方是冰心,也绝不例外。
自那日起,沈若儿在血宫的地位仅次于宫主,血宫上下无人不知,她已是宫主预定的继任者。
在一众师兄弟、师姐妹的羡慕目光中,沈若儿开始潜心苦修《尸魔道真解》。
不知不觉间,三年时光悄然流逝。
这三年里,她始终在为永恒圣地的开启做准备——只待圣地开启,便能进入其中,修成《尸魔道真解》附带的两项核心神通:修罗真身与幽冥血海。
此时的沈若儿,在血宫不遗余力提供的材地宝与修炼资源加持下,已从最初的玉尸境稳步进阶,历经元尸境,达到了如今的灵尸境。
她心中暗忖:只要进入永恒圣地,修成那两大神通,待出关之时,想必能一举突破至玄尸境,甚至有望更进一步,直达劫尸境。
与此同时,她也清楚自己进步如此之快,沈冰心定然不会落后。她不禁生出几分好奇:不知冰心的极冰通诀,此刻已修炼到了何种境界?
沈若儿不曾知晓,为让她能安心修炼《尸魔道真解》,血宫上下刻意隔绝了外界扰心的消息——此时人间界的西北荒漠中,三股蛮族骤然联合,屡屡袭扰中原边境。
中原王朝数次派大军围剿,却都一无所获;可每当大军回撤,蛮族便再度来犯,让朝廷烦不胜烦、头疼不已。
就在不久前的又一次袭扰中,朝廷象征性派出十万大军,本以为蛮族会像往常一样避其锋芒,却没料到对方竟将数万部众藏匿在沙漠的炎沙之下。
待中原大军抵达,蛮族突然发动袭击,十万大军瞬间阵型溃散,最终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朝廷上下忧心忡忡,皇帝更是怒拍龙案,龙颜大怒。盛怒之下,他竟欲御驾亲征,此时国师猛然出班奏道:
“陛下息怒!据战报所述,蛮族兵士似无畏生死,且不惧刀枪,还能在炙热炎沙下潜伏三四日之久,这早已超出常人范畴。”
“故此,围剿之事需从长计议,恳请陛下容臣今晚占卜星象,测明吉凶、问清趋势后,再做定夺。”
皇帝见国师出列劝谏,瞬间冷静下来。这位国师本是身负异能的奇人,早在他逐鹿下时,便以丞相之职辅佐左右,助他鼎定江山。
下安定后,国师主动交出相权,欲告老还乡,是皇帝既舍不得他的经世之才,又放心不下他隐于民间、脱离掌控,才特意设了个无实权的“国师”之职留他在朝。
近三十年的观察与考验,让皇帝完全确信国师是忠良之辈,值得信赖。
当下他轻叹一声:“既如此,便依国师之言。”罢龙袍一甩,转身吩咐道:“退朝。”
喜欢八百年禁渊重启仙缘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八百年禁渊重启仙缘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