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北冥老鱼

首页 >> 懒散初唐 >> 懒散初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水浒我为王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重生后成了皇帝 红楼从庶子开始
懒散初唐 北冥老鱼 - 懒散初唐全文阅读 - 懒散初唐txt下载 - 懒散初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东南角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还没亮,杨万春已经从床上起来,然后披着衣服来到书房处理公务,距离上次打退唐军的进攻已经过去十时间了,而唐军大营中却一直没有动静,虽然这给了他充足的时间休整,但他却也在担心唐军是不是在酝酿着什么阴谋,毕竟唐军可不会仅仅受挫一次就放弃。

十前的那场惨烈的攻城战,虽然杨万春率军打退了唐军的进攻,但是安市城中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特别是城门被炸毁的那一刻,城中的士气几乎崩溃了,幸好杨万春在城中极有威望,关键时刻亲身上阵,这才鼓动起将士们的士气,否则不定现在他们也已经成为唐军的阶下之囚了。

“虽然打退了唐军的进攻,但城中的损失也实在太大了,光是战死者就达到三千余人,伤者更是超过五千,而且现在气炎热,很多伤员的伤口都发炎红肿,最后能活下来的恐怕只有十之二三啊!”杨万春这时再次低声自语道,话时脸上也带着无尽的忧愁。

安市城中本来只有三万守军,后来接收了高延寿战败时逃回来的一些败兵,勉强达到了四万守军,可是这一战就使得城中的守军再次减少到三万人,而且伤亡的大都是城中最精锐的将士,这让杨万春也是即心疼又有些恐惧,若是唐军真的不计伤亡再来几次这样的攻城战,恐怕最后他手下连个守城的人都找不到了。

不过相比人员方面的伤亡,最让杨万春头疼的却是城中的物资消耗,上次他故意使了个诈,让唐军以为城中的火油用尽,结果在最后关头以火油烧了唐军的攻城车,差点就把攻上城头的上千唐军给困死,可惜后来唐军炸塌了城门,使得城墙上的唐军冲到缺口处逃了出去。

虽然上次他在火油上使了诈,但其实最后烧唐军的攻城车时,已经是城中最后的一点火油了,现在城中别火油了,连灯油、食用的油都没有了,而且守城用的滚木擂石也不多了,他已经开始拆城中的房屋,将砖石越城头,不过之前唐军炸塌了城门,他也不得不使用大量的砖石,将缺口给堵住,如此一来,城头能用的砖石就更少了。

“父亲,早饭已经做好了,您先吃点东西吧!”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杨万春的儿子杨宠推开书房门,然后将托盘里的早饭放在桌子上道,早饭很简单,无非也就是一碗粥加一荤一素两个菜。

“宠儿,城中的粮草损失如何?”杨万春刚端起碗起来,却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开口向杨宠问道,之前唐军攻城时,使用了许多的火油弹和火药弹,导致城中失火,不但烧毁了一些民宅,而且还烧毁了一些粮仓,之前他也没姑上统计,所以就交给杨宠来负责这件事。

“父亲放心,粮草之前都分散到城中各处储藏,哪怕是毁了一处,损失也不大,以我之前的统计,城中的粮食还是十分充足的,至少可以让我们吃上两三个月。”杨宠当即再次回答道,他是杨万春的长子,也是日后接替城主之位的嫡子,所以现在也开始帮助父亲处理一些城中的事务。

“唐军不会那么轻易的退去了,所以我们也要做好长时间驻守的准备,至于平壤那边的援助,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所以粮食还是要节省一点好。”到这里时,只见杨万春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从今开始,除了守城的将士,其它饶粮食缩减到八成,我的粮食配额直接减少一半,以后早饭一个素菜足以!”

“父亲,您就不必了吧!”杨宠听到父亲竟然先从自己的粮食配额减起,当下也不由得十分关切的道,杨万春身为城主,每处理的事务繁杂无比,若是再吃不好的话,他真担心自己父亲的身体撑不住。

“我既然身为城主,自然要以身做则,否则凭什么服众?”杨万春这时却是脸色严肃的道,他不要求儿子也和自己做的一样,但至少也要明白这个道理。

听到父亲这么,杨宠也不敢再什么,当下点零头,然后等父亲吃完饭后,又亲自端了下去,而杨万春这时却将手中的公务放下,然后迈步出了城主府,往城墙方向走去,这也是他的习惯,无论唐军有没有动静,他每早上都要去城墙上观察一下城外的情况。

安市城已经全部军管,城中的百姓粮食上缴,每按人头到固定的地方领取粮食,当杨万春走在街道上时,也到处可以看到领粮食的百姓,不过这些百姓非但没有怨言,反而在遇到他这个城主时,一个个也都露出尊敬的表情,纷纷的向他行礼,而他也微微点头致意。

起来杨万春家中世代都在安市城中担任城主,传到他这一代时,已经是第三代了,而且他们杨家一向以爱民如子着称,以前每次发生饥荒时,城中都会放粮赈灾,冬更是会组织人手四处巡逻,因为太冷时,辽东经常发生冻死饶情况,而每当遇到挨饿受冻的人,都会被带到城中集中安置。

再加上杨家处事公正,从来不会欺压百姓,所以杨万春一家在安市城中的威望也是极高,哪怕是城外大军压境,大部分百姓也都相信自己的城主,可以带领他们打败唐军。

城主府位于城中心的位置,刚开始周围还十分正常,不过随着杨万春离城墙越来越近,道路两侧的房屋却开始有些不正常,有些地方更是有烧灼过的痕迹,这些都是之前唐军进攻时留下的,特别是用投石机扔进来的火油弹和火药弹,更是将城墙附近的房屋炸毁了不少,为此杨万春不得不将百姓尽量的迁往城中心,剩下的房屋拆毁后,将砖石搬到城头。

越过这片已经被拆除房屋的空白带后,杨万春终于来到城墙边,然后登上城头向远处打量,今的气很热,头顶的骄阳似火,晒的人心中发慌,不过越是这么严酷的气,杨万春反而越是高兴,因为这种气实在不适合攻城,毕竟唐军穿的那么厚重的铠甲,恐怕没跑几步就可能中暑。

唐军大营离的太远,只见杨万春这时从怀中拿出一个丝绸袋子,然后从里面心的抽出一副望远镜,每看到这副望远镜时,他都不由得感叹大唐的强大,像这种望远镜只有唐人才能制造出来,而且据对方军中的将领每人都有,而他的安市城中,却只有他这个城主有一支,而且这支还是当初荣留王在世时赏赐给他的。

当下杨万春将望远镜架在自己的眼睛前,仔细的向唐军的方向打量,结果发现唐军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虽然用望远镜也看的不是很真切,但依稀可以看到唐军大营中一切如常,看样子似乎还没有从上次的失利中恢复过来。

“咦?”不过也就在这时,杨万春忽然发现有一些异常,并不是在唐军大营中,而是在唐军大营的东侧位置,那里竟然有一支唐军正在做着什么,只是离的太远,根本看不清楚,但是对方的人数很多,看起来足有上万人,这么多人聚在大营以东十分的繁忙,这让杨万春也不由得心中一沉。

“这两唐军有没有什么异常?”杨万春观察了好一会儿,最后放下望远镜向旁边的守将问道,他身为城主,虽然每都来城头,但毕竟不可能十二个时辰都呆在这里,所以平时他也叮嘱守将时刻注意对面唐军的动静,免得遗漏了什么。

“异常倒是没有,只是前几唐军打着旗号前来收尸,因为人数很少,所以我们也没管。”守将当即回答道,每次大战结束后,若是双方不分胜负,就会派出收尸的队伍,将自己一方的尸体带回去,主要是怕尸体腐烂从而引发瘟疫,而收尸的队伍一般数量不多,彼此也不会发生冲突,这也算是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

“除此之外,唐军还有没有其它的动静?”杨万春听到这里却是皱起眉头,随后再次追问道,唐军派出一支上万饶大军出了大营,而且就在大营东侧做着什么,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蹊跷,而且十过去了,唐军也该恢复过来了,以他的估计,很快唐军就会第二次攻打安市城。

“这个……”守将听到杨万春的追问也不由得露出思索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这才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前两下午时,倒是有几个唐军将领打扮的人,在远处围着城墙转了两圈,最后在城的东南角方向停留了好一会儿,然后这才回到大营中,昨又有人出来,不过却是直奔东南角的方向,也是呆了好一会才回去。”

杨万春听到守将的禀报也是一愣,他身为安市城主,对整个城池的情况自然是了然于胸,当听到“东南角”这三个字时,他也是如遭雷击,立刻就猜到了唐军要做什么!

喜欢懒散初唐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懒散初唐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重逢路漫漫 带着女徒去西游 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妖孽村医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战神归来之孟扬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代号:清道夫 大唐十万里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星际种田,大小姐靠炼药逆袭 帝皇的告死天使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经典收藏 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 女帝娘子是反派?可她对我很温柔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三国之风起扬州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刷视频:震惊古人 从酋长到球长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 明末:我要这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黟山传 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抗战之无双战将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最近更新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世子无双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神话版三国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流华录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之争霸天下 唐奇谭 天青之道法自然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我,未来诸葛亮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史前部落生存记 大魏第一武卒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汉芳华
懒散初唐 北冥老鱼 - 懒散初唐txt下载 - 懒散初唐最新章节 - 懒散初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