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

醉鱼卧锦鲤

首页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海宇龙图经 猎杀全球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重生之项羽崛起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 醉鱼卧锦鲤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全文阅读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txt下载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章 蓝玉案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李景隆向龙椅之上的朱允炆躬身行礼沉声道

“臣李景隆今日要为那位枉死的女子讨个公道,请陛下下旨将此事查处清明”

此言一出,瞬间引爆朝堂

“荒唐!”

“李景隆你疯了不成?为一风尘女子在奉殿上讨公道?”

“曹国公,这不是你胡闹的地方。”

李景隆面对众人指责丝毫不以为意,继续开口道

“有人想拿那位女子之死大做文章,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各位更是心知肚明。”

“吾虽放浪形骸行为不检,却从未无故害人性命。”

“对了,诸位可能还不知晓秦淮河上枉死的那名女子叫蓝薇!”

“你们可能没人听过她的名字,但她的父亲诸位应该都知道,她的父亲便是凉国公蓝玉”

话音落下,在场之人无不面露骇然,蓝玉居然还有后人存活于世?

太祖亲自下令诛其全家,怎么会还有人活着?

突然,武勋阵营中传来一声爆喝

“李景隆你所言当真?”

方孝孺皱着眉头低喝道“郑国公休得放肆,这里是朝堂不是你家。”

“你给老子闭嘴”

常升红着眼如同一只噬饶老虎直勾勾的盯着方孝孺,李景隆隔着老远都能听到常升的拳头捏的咔咔作响,似乎随时可能给方孝孺来一记重炮

面对常升的突然暴起,众人终于想通了蓝薇没被株连的关键,是常家在背后出力。

常升是常遇春次子,他大哥死后便由他继承了郑国公爵位,母亲蓝氏是蓝玉的亲姐姐,蓝玉是他的亲舅舅,曾经的两家关系亲如一家。

然而有不测风云,蓝玉被仆人诬陷谋反,随后老朱下旨株连了他家中的所有人。

正如众人所想,蓝薇原本也在株连名单之中,是常升出面求情才免其一死,不过还是被以犯官家眷的身份打入了教坊司,这件事本就鲜有人知。

常升原本想着等立些战功再找朱允炆求情换他表妹自由,谁知竟突然收到表妹枉死的消息,心神巨震之下情绪才有所失控。

黄子澄高声呵斥“常升,你是要造反吗?”

常升闻言眼中红芒更甚,黄子澄见状嘴上虽强硬,身体却是很老实的退后了几步。

在几位武勋的安抚下常升终于恢复了些许理智,而方孝孺这下也老实了许多,远离了常升与黄子澄站至一起,没再言语

常升再次问道“李景隆,你所言当真?“

李景隆自然知道常家与蓝家的关系,低声道“是真的,郑国公节哀”

常升强忍心中悲痛喝问道“我表妹可曾上过你的花船?”

李景隆摇摇头,哪怕他已看过蓝薇画像,仍然不记得她是否上过船。

因为那日上船的人数众多,加之又是夜间,画舫本就是猖妓所设计,内部灯光朦胧,很难将人看清。

“实不相瞒,在此之前我没见过蓝薇,且当日画舫人多我也不清楚她是否上船”

李景隆看着处在暴怒边缘的常升,真情流露不似做作,脑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随后他急切问道

“郑国公,你早就知道蓝薇身处教坊司对吧?有你在其中斡旋教坊司应该不会让蓝薇去行那魅男之事吧?”

常升暂时压下了怒意回应道“这是自然,每年我常家都会捐赠一些金银给教坊司,只求他们保住我表妹的清白之身,这些年教坊司也从未让蓝薇在外抛头露面”

是捐赠,实则就是贿赂,只求保住清白,便是不让其接客,这些事常家一直做的很隐蔽,如今蓝薇死了自然也就没必要再遮掩了。

能在立身朝堂的就没几个蠢人,因为蠢人早就死透了。

不少人在这一问一答间心中几乎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蓝薇不接客又是如何上了李景隆的花船?

很明显是有人利用李景隆猖寄契机弄死了蓝薇,再想以蓝薇的身世将事情闹大,借机整死李景隆。

蓝薇不过一罪臣家眷,凭什么能用来做文章?自然因为他爹是蓝玉,曾经的下兵马大将军!

蓝玉虽跋扈可他在军中威望却极高,受过他提拔的将领如今在朝堂依旧不在少数,此计若成,李景隆将要面对的就不止是文臣的针对了,那些受过蓝玉恩惠的将领也会出手,而武将虽不善言辞,但皆是性情中人,他们出手很可能会直接下黑手的。

届时大明恐将再无李景隆立锥之地,甚至很有可能祸及性命,此计歹毒至极。

只可惜设计者百密一疏,他们并不知晓常家的隐蔽动作,也没想到李景隆不讲武德直接抬出了他的老爹岐阳王,用立誓的方式洗脱了他凌辱蓝薇的嫌疑。

那么蓝薇之死就很耐人寻味了,可此事依旧疑点重重。

布局之人是如何得知蓝薇身份的?他们是如何掩盖真相将谋杀伪装成自尽的?又是如何瞒过查案的锦衣卫?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黄子澄与方孝孺在此事中绝对有所参与,至于涉及多少便有待查证了。

常升被暴怒影响虽没有想到更深的层次,不过被李景隆这么一提醒他倒是确定了表妹的死与李景隆无关。

既不是受辱自尽,那就必然是遭人迫害而亡,常升目光冷冽的扫过黄子澄几人,

“请陛下为臣做主,彻查蓝薇枉死的真相”

朱允炆虽然不太聪明,但他绝不是傻子啊,他心中亦有了些猜测,此事关系到弹劾李景隆的黄子澄与方孝孺,他不愿相信二人会使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陷害李景隆。

黄子澄方孝孺二人是他爷爷钦点的辅政大臣,同时黄子澄也是他的老师,

黄子澄学识渊博时常引经据典,以儒家先贤为例教导他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可以黄子澄对他的影响非常之深刻。

同时朱允炆也是一个非常尊师重道的皇帝,朝中诸多事情都会听黄子澄的意见。

黄子澄也确实对得起他建文三傻的名号。

朱允炆刚继位时便着急忙慌的拉来三位辅政大臣商议削藩,辅政大臣齐泰建议先干掉朱棣不给他发育时间。

原话是:燕握重兵,且素有大志,当先削之。

而黄子澄与方孝孺则是提议学宋太祖先易后难,把最弱的藩王先干掉,最后只剩朱棣一个藩王时,他也就翻不起来浪花了,正是这一建议给了朱棣足够的发育时间。

事实证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黄子澄都不是个能堪当大任之人。

而且朱允炆因为齐泰与他们两位老师的削藩意见相左,便开始逐渐疏远齐泰了,齐泰也因此被冷落,排挤,

由此可见朱允炆对二人之信任。

齐泰作为辅政大臣也是够惨的,后面李景隆出征时被赐予了便宜行事之权,他这个兵部尚书便彻底失去了实权,从此成了朝堂边缘人有名无实。

偏偏三位辅政大臣中唯一有能力就是齐泰…

黄子澄淡淡道“常升,一个本就该死之人死便死了,你让陛下为她的死做主是为何意?想让陛下推翻太祖定下的大案吗?”

这件事若是文官推波武勋们自然也会助澜,可既然没有将屎盆子扣到李景隆头上,看出端倪的文官们自然不会答应彻查,直接以太祖的名头将此案压死。

常升脸色难看收在袖中的双手紧紧握着,牙关紧咬却没有再开口,黄子澄的是事实,蓝薇本就是该死之人。

若想为其之死讨回公道只有先为其正名,想要为其正名就绕不过当年轰动金陵的蓝玉案,而蓝玉谋反的罪名可是太祖亲自定下的。

推翻太祖定下的铁案便是质疑太祖,这件事的后果很重,常升不敢去做。

作为后来饶李景隆却深知蓝玉一事为朝廷带来多大的弊端,虽让皇权更加稳固却也因此失了武勋的人心,为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朱棣之所以能一路横推到南京,与武勋们的不出力有着不的关系。

闭目养神的李景隆突然开口高声道“启奏陛下,蓝玉谋反案疑点重重,请陛下翻案重审”

完后李景隆瞟了眼场中武勋们的反应,心中豪气万丈,你们看我牛逼不…

常升不敢提的案子,我提!

常升担不起的惩罚,我担!

总之一句话,常升敢做的事我要做,常升不敢做的事我更要做。先斩后奏,做了再,我凭什么?圣眷正浓!

“轰”

李景隆语出惊人,朝堂在短暂的沉寂后爆发了滔的怒骂声。

喜欢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女主太强怎么办 黑欲青春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超新人 捡的穷老公竟是豪门世家 山村神医俏丽人 近战狂兵 暗夜之影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数据入侵:我培养千万战士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少爷请用餐 穿书七零:作精女配靠玄学躺赢 重生快意人生
经典收藏 三国之风起扬州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工部摸鱼郎 刷视频:震惊古人 大唐第一纨绔 重生之项羽崛起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大夏第一皇子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东晋,我来了! 皇帝过来聊聊 海棠依旧明末归 大官人 1木府风云
最近更新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乱世边军一小卒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奋斗在嘉靖年间 大魏第一武卒 红楼大官人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从生撕虎豹开始,杀穿皇朝称帝!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 醉鱼卧锦鲤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txt下载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