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首页 >> 历史追光者 >> 历史追光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大唐十万里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 历史追光者全文阅读 - 历史追光者txt下载 - 历史追光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51章 多尔衮的摄政王之路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1612 年 11 月 17 日,爱新觉罗·多尔衮出生。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与阿济格、多铎是同母兄弟。

多尔衮从童年开始命运多舛。命五年(1620 年),母亲阿巴亥被人告发与大贝勒代善有亲密关系,努尔哈赤宣布废黜代善的太子名位,并将阿巴亥“离弃”,多尔衮与其母及两个兄弟开始了休弃生活。

五年后,努尔哈赤迁都盛京,召回阿巴亥,重新立其为大福晋。努尔哈赤曾下谕让多尔衮等人为和硕额真,参预国政,当时多尔衮与其弟多铎各领镶白旗十五牛录,领有较多牛录。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率领几位大贝勒进入皇宫,以努尔哈赤“遗言”为由,要求阿巴亥殉葬。当时阿巴亥只有37岁,而她的儿子阿济格22岁刚成年,多尔衮14岁,多铎13岁。皇太极此举的目的很明显,是想通过逼死阿巴亥,让她的三个儿子失去靠山,从而减少对自己争夺皇位的威胁。

面对这一局面,阿巴亥虽义愤填膺,据理力争,表示大汗去世前只有她在侧,却不知有这样的遗言,但终究无法抵抗诸位手握兵权的贝勒们的逼迫。最终,为了保全三个儿子性命,阿巴亥只能自缢而死。

阿巴亥死后,她并没有被追谥为皇后。直到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才将母亲牌位放于太庙,追封为圣武皇后。四个月后,多尔衮去世,恢复权力的顺治就废除了阿巴亥的封号,又将她的牌位从太庙撤出。

阿巴亥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虽曾受努尔哈赤宠爱,生下三个有作为的儿子,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最终成为了牺牲品。她的命运也反映帘时清朝初期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聪二年(1628 年),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因战功被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称号。

聪九年(1635 年),与贝勒岳托前往蒙古察哈尔部招降林丹汗遗留部众,并获得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

多尔衮因战功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列六王之第三位,年仅二十四岁。皇太极取消四大贝勒共掌国政制度,架空八旗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多尔衮负责掌管吏部。

多尔衮逐渐成长。17 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立下战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还成为正白旗旗主。后来,他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获得传国玉玺。

1643 年皇太极去世,享年 52 岁。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辅佐皇太极之子顺治帝。顺治元年,他指挥清军入关,让清朝成功入主中原。此后,他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在皇太极和顺治时期,多尔衮作为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朝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盛京,由于未立太子也无遗诏,皇位之争激烈展开。

当时主要的争夺者是皇太极之弟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多尔衮手握重兵,在满洲贵族中威望极高,他机智英勇、善于用兵、治国有方,且是正白旗旗主,

其亲弟多铎是镶白旗旗主,亲兄阿济格又是猛将,三兄弟联合势力强大。豪格身为皇长子,被封为和硕贝勒、和硕亲王,多次参战,但声望稍逊于多尔衮。

皇太极生前掌握正黄、镶黄、正蓝三旗,这三旗大臣支持豪格,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表面也支持豪格,但态度不明确。

两黄旗大臣坚决拥立皇子继位。索尼等八大臣秘密商议,欲立豪格为帝,死后以福临继位。在八旗王公大臣正式集议前,索尼等人已表明立场,且做好拼死力争的准备。

资历最老的代善掌握正红、镶红两旗,他起初态度中立。代善因过去受皇太极压制,对是否推举皇太极之子继位兴趣不大,且对多尔衮长期依附、奉承皇太极的举动也讨厌,所以既不支持豪格也不推举多尔衮。但代善之次子硕廷孙阿达礼却想拥立多尔衮以获政治利益。

在崇政殿集会议立新君时,两黄旗大臣于大清门前盟誓后,令两旗护军环立宫殿。索尼、鳌拜首先倡议拥立皇子,声称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于地下。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代善借口年老退出。

多尔衮见此形势,改变策略,提出立六岁的福临为帝,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摄政。这一结果既避免了八旗内部的大规模内战,也为清朝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顺治元年(1644年),豪格被人告发恶语中伤多尔衮,豪格被判处死刑,后因顺治帝哭闹求情,豪格被议罪削爵,保全了性命。

之后,豪格带兵入川,平定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亲手射杀张献忠,立下大功,顺治皇帝亲自下诏嘉奖豪格。

顺治五年(1648年),豪格回京后不久,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并于同年四月死于狱中,年仅三十九岁。

豪格的能力与计谋相较于多尔衮有差距,多尔衮更有政治智慧,且经历更坎坷,成就靠自己拼搏而来;豪格性格缺乏当仁不让的果敢,且其生母、岳母和结发妻子的事情,使他有不少“污点”,面对多尔衮和其他满洲贵族时缺乏自信。

豪格死后,他的福晋们被多尔衮兄弟霸占,自己统领的正蓝旗也被多尔衮抢夺。但多尔衮没有对豪格的儿子们赶尽杀绝,反而悉心培养。

因满族旧俗中有对宗族子嗣的保护传统,即宗族长辈罹难其余宗族共同抚育。

多尔衮年幼之时父母双亡,皇太极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对其培养,所以多尔衮即使对豪格不满,却不会将仇恨延续到年幼的子侄身上,且当时这些子侄尚不具备复仇的能力。

其他诸王公贝勒的瞩目,豪格之死已经触怒顺治帝的底线,若是对其子嗣下毒手,以清初满清八旗的权势,多尔衮也将难以控制局面,所以与其落得骂名,不如善待豪格诸子。

豪格有多个儿子,其中较为知名的是富绶显亲王。

富绶袭了豪格的爵位后,改称号为“和硕显亲王”。富绶墓的石享堂曾出土于劲松一带,目前珍藏在西直门外五塔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尽心尽力为大清的江山社稷操劳。在军事上,他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战神。率领清军入关,一路势如破竹,定鼎中原,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南征北战,把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残余势力打得落花流水,不断扩大清朝的疆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尔衮的军事决策和指挥才能,让清朝迅速崛起,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强大王朝。

多尔衮摄政的七年里,清朝的局势复杂多变,他重用洪承畴、范文程和吴三桂等人。

洪承畴积极为清军平定江南出谋划策并劝降明朝官员。范文程制定政策、协调满汉关系、主张重用汉族人才和推行汉化政策。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在镇压各地反清势力中发挥关键作用。多尔衮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控制,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选拔贤能为官。

而到多尔衮与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充满了神秘与权谋。孝庄太后,福临的母亲与多尔衮既有合作,又有博弈。

孝庄太后借助多尔衮的势力来稳住福临的皇位,为顺治帝保驾护航。

多尔衮也需要孝庄太后的影响力来协调与满洲贵族的关系,尤其是在处理各方势力的平衡上。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共同演绎着大清初期的政治风云。

年幼时,福临对多尔衮充满依赖和敬畏,毕竟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总揽朝政,为大清的稳定和扩张立下赫赫战功。

福临年龄渐渐增长,心智也不断成熟起来。而多尔衮在摄政期间权力越来越大,专权跋扈,甚至有一些僭越之举。出行仪仗规格过高、擅自决定重大事务不请示皇帝等,这些都让福临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多尔衮积极推动儒家经典的翻译与整理,重视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与此同时,孝庄太后、索尼、鳌拜等重要人物也在这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大清的稳定与管理贡献力量。

多尔衮旨在促进满汉文化融合,巩固清朝统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被重点翻译整理,使得满族贵族能够更好地了解汉族文化中的治国理念、道德规范和人伦观念。以便满族统治者能够借鉴和运用到实际统治郑

对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历史上着名儒家学者的注释和解读进行系统梳理,并与满文翻译相结合,形成更易于满族贵族学习和理解的版本。

多尔衮鼓励兴办学校。在京城和各地设立了一些官学,国子监等,为满族和汉族子弟提供学习的场所。选拔了一批有学问、品德高尚的学者担任教师。

顾炎武虽然在政治上对清朝有所抵触,但他的学术思想和着作对当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顾炎武出生于1613年的江南世家。自幼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长大后,顾炎武开始四处游历。他走过许多地方,实地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和社会状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正是这些游历经历,让他对文、地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创作《日知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灵福

顾炎武花费三十多年时间创作《日知录》。这本书涵盖了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强调经世致用,主张学术要为现实服务。他通过对古籍的研究和自己的思考,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顾炎武一生未在朝廷为官。在贫困与坚守中,他继续着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游历生活。

1682年,顾炎武在山西曲沃病逝,享年69岁。他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但他的着作《日知录》却成为了传世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索尼在皇太极时期就担任重要职务,但在多尔衮摄政期间,索尼遭到谭泰、巩阿岱等券劾,被多尔衮废黜所有爵位与职务,发配到盛京去看守昭陵。

在皇太极时期,索尼以忠诚和睿智着称,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在重大事务中坚定地维护皇室正统。在多尔衮摄政时,虽身处困境,索尼依然心系皇室,暗中维护顺治帝的地位。他不向多尔衮的专权屈服。索尼巧妙地平衡了对多尔衮的表面顺从与对皇室的忠诚,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鳌拜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受到严重打压,多次被革职、降爵,甚至两次被判死罪。

鳌拜性格刚直,在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为清朝的稳定和扩张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对多尔衮的专权极为反感,多次在行动中表现出对多尔衮的抵触。

鳌拜会尽量争取对皇室有利的局面,展现出对皇室的忠诚。一些重要的战役中,鳌拜不顾多尔衮的反对,坚决执行对清朝有利的战略,为保卫国家领土立下战功。

鳌拜不能直接对抗多尔衮,于是在军事行动中寻找机会为皇室争取利益。保持着对皇室的忠诚,通过实际行动来维护皇室权威。

同时,鳌拜也与其他忠诚于皇室的势力相互支持,共同对抗多尔衮的专权。

在多尔衮摄政时期,索尼、鳌拜等大臣在艰难的政治环境中,努力履行自己作为大臣的义务,为维护皇室权威、稳定清朝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权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通过巧妙的权谋与权衡,为顺治帝亲政奠定了基础。

顺治七年(1650 年),多尔衮在喀喇城(今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病死,年仅三十九岁。当时朝廷下诏追尊他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仅仅过了一段时间,到顺治八年(1651 年),顺治帝发现多尔衮生前竟然有谋篡大位的罪校于是下诏削去多尔衮的爵位,将他的牌位从太庙中撤出,并且罢去孝烈武皇后的谥号和庙享,把多尔衮逐出宗室,他的财产也全部充公入官。

就这样,多尔衮在死后遭遇了重大的变故。但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恢复了他的宗籍,还归还了他的爵位。

多尔衮一生对清朝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其经历了被追尊又被削爵等波折,反映帘时清朝政治局势的复杂与权力斗争的激烈。

喜欢历史追光者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历史追光者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 近战狂兵 傻王与王妃 回的去的家乡 柯南之组织没了我迟早要完 权力之巅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七零霸道小甜妻 荒古镇狱经 好男儿留什么辫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说我不配当师兄,我退宗了你哭啥 耕读小娘子 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夫君今天又挨揍了 斗破之天生不凡 重逢路漫漫 我能给信徒发放职业
经典收藏 大官人 橙心如意剑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抗日之特种战将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东晋,我来了! 重生三国之王侯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汉末:家祖乡啬夫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终极全能兵王 三国之风起扬州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崇祯:30年不上朝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最近更新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红楼从砍杀开始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穿越之玩转大宋 清末小旗兵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 呢喃诗章 请摄政王赴死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十万大山:1840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乱世边军一小卒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 历史追光者txt下载 - 历史追光者最新章节 - 历史追光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