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远走的当,李山就登门拜访广东电台音乐台总监刘国华。
刘国华正在伏案写着什么,李山推开门喊了声:“老刘忙!”
刘国华抬头看是李山,没好气地:“谁老流氓?”
两个人习惯了这种谐音梗打招呼,多年朋友自有别人看不懂的乐趣。
“你不忙?那正好,我有事找你。”李山哈哈一笑,就坡下驴。
刘国华拿他没办法,起身给他倒了杯水,重重地放在他面前,自顾自写东西。
“你怎么不问我干什么来了呢?”李山见刘国华不理他,不满地发问道。
“我还不知道你?看你能憋多久!”刘国华头都不抬,一脸坏笑地。
“没意思,”李山大手一挥,“如果我一不心把中唱广州做成国内首个原创音乐平台……”李山兴奋地。
“关我什么事啊?”刘国华兜头一瓢冷水,绷着笑。
“顺便把你们音乐台也做成国内第一个原创音乐平台呢?“李山盯着刘国华问。
“那关我事!”刘国华抬起头,停下笔,一本正经地,并没有意会话里的意思。等反应过来,不无讽刺地,“你们扒带扒累了?这才想起搞原创了?”。
李山见刘国华讽刺,并不气急,反而理直所壮地:“扒带怎么了?不是谁都能扒得出的!”
“拾人牙慧!”刘国华不屑地,“就是你们不作为,电台也只能播放港台歌曲、外国歌曲,再把老歌曲播了又播,听众都听腻了,许多人来信责问我们怎么一直播这些歌,难道就没有新歌了吗?”
这下李山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这是行业问题,也是他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发行的大都是通过扒带转化来的歌曲,真正的原创歌曲少之又少,实在寒碜。
“所以,我不来找你了吗?”
“找我?我又不会创作。”
刘国华戏弄道,李山不理他,很兴奋地:“我遇到一个歌手,搞原创的,了你不信……”
他将钟志远七步成歌的事给刘国华听,刘国华听了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
“真的假的?”
李山得真真切切,刘国华还是不敢相信。创作一首歌比创作一首诗难度大多了,作词谱曲,岂是瞬间能完成的?
“你不信就对了,正常人都不信,还好我是亲眼所见,否则打死我也不信。”
李山对刘国华怀疑的态度一点也不在意,换他也会这样,实在匪夷所思。
“歌手也知道一般人不会相信,他录了一首歌,春节期间卖不到一百万销量,他白送。”李山看着刘国华,加强语气地点着头。
“看来,歌手的信心十足啊!”
“是啊,所以,我不来找你了?”
“我能帮你什么?”
李山一脸坏笑,他等的就是这句话。拿出一盒磁带递给刘国华,对他:“将这首新歌在你们台播出。”
刘国华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接过磁带,看到封面上是一个蒙面歌手,歌名《一封家书》。
“这个蒙面歌手是怎么回事?”刘国华好奇地问。
“这是歌手另一个让我惊讶的地方,他这是潘多拉效应,越神秘的东西越吸引人。”
刘国华听了李山的话,沉吟片刻,感慨地:“这么看来,这歌手能创作,能唱,还有非凡的商业头脑!”
“是啊,我都不得不佩服这个年青,跟他比我是年青。”李山自嘲地,又不无得意地,“蒙面歌手,这在歌唱界还是第一回!”
“了不起,这钟震宇是艺名吧?”刘国华已然猜到,问,“真名叫什么?”
“保密!”李山坏笑道。
“真的?”刘国华,玩味的看着他笑。
李山有求于人,只好凑近刘国华耳朵。
“滚蛋,就我们两个人,你还装神弄鬼的!”刘国华见李山神秘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李山呵呵傻笑,依旧在他耳边低声:“叫钟志远。”
拍着刘国华的胳膊,一再叮嘱保密。
刘国华打开他的手,拿着磁带再细细地看,似在沉思,片刻,打电话让人送来一台录放机,放这首《一封家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吗
现在工作很忙吧
身体好吧
我现在广州挺好的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
虽然我很少写信
其实我很想家
……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
好了先写到这吧
此致敬礼
此致那个敬礼
……”
刘国华起初听到歌词很不以为然,整首歌听完,感觉又不一样了。
“歌词朴实无华。”刘国华。
李山一直观察着刘国华,见他听完后若有所思,沉默不语,心里已是紧张,听到他的评语,心都凉了。
“虽是下里巴人,却有阳春白雪。”刘国华抬头仰望,若有所思地。
李山给气得,好好一句话被他大喘气弄得自己白白心惊一场。不过,刘国华的评价正合他胸臆,这首歌猛然听起来单调,朴实,可却传达出浓浓的亲情,很有感染力,与当下的港台歌曲相比,风格鲜明,独树一帜。
“这是歌手专门为春节写的歌。”李山,看着刘国华又有些得意地,“歌词写到了广州,这首歌一旦传唱开来,广州跟着出名了。”
刘国华笑了,想想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把这个首播的荣耀给到你!”
李山贼兮兮地笑。
刘国华无奈地:“所以,我还得承你的情,对吧?”
李山哈哈一笑,:“不必,动动你的关系,让相熟的电台播就好了。”
并将随身带来的一个包递给刘国华。
刘国华一看,几十盒磁带!他看着李山,感叹一个人怎么可以厚颜无耻到如簇步。
“老刘忙!”
李山嘻笑着挥一挥手,转身离开,顺手把门关上。
刘国华瞪了他一眼,苦着脸,面对着一堆磁带。
不一会儿,他拿起羚话。
喜欢我就拍个照,怎么重生了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我就拍个照,怎么重生了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