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二月十五日,深夜,松岳山郑
夜色如墨,山风萧瑟。郑知常率领五名心腹,沿着崎岖山路悄然前校
\"知奏事,这里当真有宋军?\"副留守金延宗压低声音问道。
\"金富轼绝不会诓骗主上。\"郑知常坚定道,\"况且,那亲笔信上的印信,分明就是宋军制式。\"
\"可是如此隐蔽...\"兵部侍郎崔仲有些怀疑。
\"正因隐蔽,才显神秘。\"郑知常道,\"若是大张旗鼓而来,岂不早被金人察觉?\"
众人继续前行,忽然前方传来低沉的喝问声:
\"什么人?止步!\"
郑知常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我等乃高丽使团,前来拜见杨将军!\"
黑暗中走出两名身着宋军甲胄的士卒,手持强弩,神情警惕:\"可有凭证?\"
\"有!\"郑知常取出金富轼给的信符,\"这是杨将军所赐!\"
士卒接过验看,点头道:\"随我等来!不得喧哗!\"
穿过一片松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山坳中扎着数十顶军帐,篝火星星点点,但军纪严明,几无声息。
\"好威严的军容!\"金延宗暗自赞叹。
\"比我军强出不知多少!\"崔仲感慨道。
正行间,一座较大的中军帐前,帐帘掀起,走出一名年约三十的武将。此人身材魁梧,面如古铜,双目如电,正是杨再兴。
\"诸位便是高丽使团?\"杨再协淡问道。
\"正是!\"郑知常连忙上前行礼,\"下官高丽知奏事郑知常,见过杨将军!\"
\"免礼。\"杨再兴摆手,\"进帐话。\"
众人跟随杨再兴入帐。帐内陈设简朴,但处处透着军旅肃杀之气。案几上摊着舆图,兵器架上刀剑森严。
\"请坐。\"杨再兴指了指下首席位。
郑知常等人战战兢兢坐下,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听闻贵国遭金军侵犯?\"杨再兴开门见山。
\"正是!\"郑知常急道,\"金军三万精锐突袭义州,我军措手不及!如今金军正向平壤进犯,我国危在旦夕!\"
\"三万金军?\"杨再兴眉头微皱,\"为首何人?\"
\"金将完颜习不失!\"
\"完颜习不失...\"杨再兴沉吟片刻,\"此人确实难缠。不过,区区三万金军,倒也不足为惧。\"
\"将军此言何意?\"郑知常眼中闪过希望。
\"实不相瞒,\"杨再协然道,\"我军虽只三千人,但装备精良,且有神器相助。对付金军,并非难事。\"
\"真的吗?\"金延宗激动道,\"可否让我等见识一下南朝神器?\"
杨再兴看了看众人,缓缓起身:\"也好,让诸位开开眼界。\"
他走出帐外,对亲兵道:\"传令,抬一门神威将军筒过来。\"
\"是!\"
不一会儿,四名宋军士卒抬着一门铜制火炮走来。这火炮通体乌黑,炮身刻着龙纹,炮口粗如碗口,威势慑人。
\"哪!\"崔仲惊叹,\"这就是传中的神威将军筒?\"
\"正是。\"杨再兴拍了拍炮身,\"此物一炮轰出,可破城摧寨,金军铁甲在它面前,如纸糊一般。\"
\"如此神器,威力几何?\"郑知常急问。
\"五百步内,无坚不摧。\"杨再协淡道,\"想当初在西夏兴庆府下,就是这神威将军筒,一炮轰塌了西夏王宫大墙。\"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对这神器的威力已是深信不疑。
\"除了火炮,我军还有突火枪千杆。\"杨再兴继续道,\"此物射程虽短,但威力巨大,金军寻常甲胄根本抵挡不住。\"
\"有此神器,何愁不败金军?\"金延宗兴奋道。
\"神器虽强,但也需要配合得当。\"杨再兴话锋一转,\"贵军现有兵力几何?\"
\"这...\"郑知常有些尴尬,\"各道征兵不利,目前能集结的不过万余人...\"
\"万余人?\"杨再兴眉头一皱,\"金军三万,贵军万余,兵力悬殊如此,如何能战?\"
\"所以才需要将军相助啊!\"郑知常恳求道,\"有了神器相助,我军必能以少胜多!\"
杨再兴沉默片刻,心中暗想:这些高丽人,还真以为三千宋军就能替他们打下不成?圣上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想起临行前赵桓的密嘱,杨再兴心中更加明了自己此行的真实意图。
那是在即将出发高丽之时,赵桓单独召见他时的话:
\"再兴,此行高丽,看似救援,实则练兵。\"
\"圣上何意?\"
\"金人东征高丽,正合朕意。让金、丽两败俱伤,朕坐收渔利。你率精兵前往,一则震慑金军,二则试探新式武器威力,三则让我军见识实战。\"
\"那高丽...\"
\"高丽?\"赵桓冷笑,\"邦而已,生死由。若能撑住,朕便扶他一把。若是不济,朕也不会为他们拼命。\"
\"臣明白了。\"
\"记住,你此行的任务,不是拯救高丽,而是消耗金军!能多杀几个金兵最好,杀不了也无妨。但我军绝不能有太大损失,明白吗?\"
\"臣遵旨!\"
想到这里,杨再兴对眼前这些满怀期待的高丽官员,心中不禁有些冷漠。
这些人还以为宋军是来救他们的,殊不知,在圣上眼中,高丽不过是消耗金军的棋子罢了。
\"杨将军?杨将军?\"郑知常见杨再兴沉思不语,忍不住催促。
\"啊,我在想作战方略。\"杨再兴回过神来,\"贵军虽然人少,但若配合得当,倒也不是没有胜算。\"
\"请将军指教!\"郑知常急道。
\"首先,\"杨再兴展开舆图,\"金军现在何处?\"
\"据最新消息,金军主力已过义州,正向平壤进发。\"崔仲答道。
\"那平壤守军有多少?\"
\"约两千人,由知州朴承宗统领。\"
\"两千人守平壤?\"杨再兴摇头,\"太少了。金军若是强攻,一日便可破城。\"
\"那如何是好?\"金延宗急问。
\"传令朴承宗,让他坚守三日。\"杨再兴在舆图上指点,\"三日后,我军与贵军主力在此处汇合,给金军一个惊喜。\"
\"在哪里?\"
\"这里,\"杨再兴指着平壤南侧一处山地,\"牡丹峰下。簇易守难攻,且有树林掩护,最适合我军神器发威。\"
\"妙计!\"郑知常赞道,\"将军果然用兵如神!\"
\"不过,\"杨再兴话锋一转,\"有几个条件,贵方必须答应。\"
\"什么条件?\"郑知常心中一紧。
\"第一,此战我军为主,贵军为辅。一切行动听我指挥,不得有误。\"
\"这个自然!\"郑知常连忙道,\"将军是名将,我等当然听从指挥!\"
\"第二,我军神器乃国之重宝,不得外传。战后,贵方不得向任何人泄露神器详情。\"
\"明白!绝对保密!\"
\"第三,\"杨再兴目光一凛,\"若是战局不利,我军有权随时撤退。贵方不得阻拦,更不得跟随。\"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骤然紧张。
\"这...这是何意?\"郑知常脸色一变。
\"意思很简单,\"杨再兴冷淡道,\"我大宋援助贵国,乃是仁义之举。但若是贵军不争气,我军自然不会陪葬。\"
\"可是将军,若是宋军撤退,我军如何抵挡金军?\"金延宗急道。
\"那就是贵国的事了。\"杨再协淡道,\"我军只负责尽力而为,不负责包打下。\"
郑知常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既失望又无奈。他们原以为宋军会与高丽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条件。
但事到如今,除了答应,还能如何?
\"好...好吧。\"郑知常咬牙道,\"我等答应这些条件。\"
\"很好。\"杨再兴满意地点头,\"那么,现在商议具体作战计划。\"
他指着舆图:\"金军若要攻平壤,必经此路。我军可在半途设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如何设伏?\"
\"很简单,\"杨再欣,\"贵军先与金军接战,佯装不敌后撤。引金军追击至牡丹峰下,我军神器齐发,必能重创金军。\"
\"这...会不会太冒险?\"崔仲担心道,\"万一我军撑不住怎么办?\"
\"撑不住?\"杨再兴冷笑,\"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还谈什么抗金?\"
\"将军得是。\"郑知常连忙道,\"我军定当竭力配合!\"
\"另外,\"杨再兴又道,\"此战之后,不论胜负,我军都要暂时后撤,补充弹药。贵军需独自坚持一段时间。\"
\"独自坚持?\"金延宗脸色一变,\"那要坚持多久?\"
\"半月左右吧。\"杨再兴漫不经心道。
\"半月?\"郑知常大惊,\"我军如何能独自抵挡金军半月?\"
\"这就是贵军的事了。\"杨再兴冷淡道,\"我军弹药有限,总不能一次用光。\"
众人心中暗骂,但又不敢发作。
杨再兴看着这些高丽官员憋屈的表情,心中暗笑。圣上果然料事如神,这些邦之人,果然经不起考验。
想起圣上的另一句话:\"若是高丽人不识抬举,你也不必客气。大不了让他们多死一些人,正好消耗金军。\"
看来,高丽人还算识趣,没有得寸进尺。
\"那么,就这样定了。\"杨再兴起身,\"明日我军便开拔,前往牡丹峰布置。贵军也要抓紧时间,集结兵马。\"
\"是...是的。\"郑知常勉强应道。
\"还有什么问题吗?\"杨再兴问道。
\"没...没有了。\"郑知常苦笑,\"一切听将军安排。\"
\"很好。\"杨再兴满意道,\"那诸位就回去准备吧。记住,此事绝对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明白!\"
众人起身告辞,走出营帐时,心情都颇为复杂。
\"知奏事,\"金延宗声道,\"这宋军...似乎不太靠得住啊。\"
\"嘘!\"郑知常制止他,\"此话万万不可再!如今我军势弱,只能仰仗宋军。纵然条件苛刻,也只能忍受。\"
\"可是...\"
\"没有可是!\"郑知常断然道,\"有宋军相助,总比没有强!\"
众人默默下山,心中五味杂陈。
营帐内,杨再兴独自坐着,望着案几上的舆图,心中思量着接下来的行动。
圣上的意图很明确:消耗金军,练兵实战,绝不能让宋军有太大损失。
至于高丽的死活...
杨再兴冷笑一声,收起舆图。
邦而已,能救则救,不能救也不强求。
大宋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帐外,夜风更紧,松涛阵阵。
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