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吁天录

剑南生

首页 >> 英雄吁天录 >> 英雄吁天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姐妹无双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武侠从穿越射雕郭靖开始 灵界第一 罪孽青春 江湖捭阖录 紫青龙吟记 酒鬼小师弟 月老志 雷劈神将
英雄吁天录 剑南生 - 英雄吁天录全文阅读 - 英雄吁天录txt下载 - 英雄吁天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小说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牢之中.内功相授.汉人之中.义气千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和硕亲王见这袁承衣衫尽皆破烂,心中不知为何有股莫名的伤感,也许是见他现下这种困厄的情形有感而发吧!

袁承也不再话。和硕亲王也素闻这位袁门少主秉承其先祖袁督师的遗志,——反清复明,而且性格倔强,认为对的事情从来都是义无反顾,总是内心透着义气千秋,肝胆昆仑,是人所不及也。今次见他心意已坚,自己再多的话只怕他也未必听得进去,所以便不再话,起身而去。

牢房又恢复平静,两个狱卒有一搭没一搭起了京城的闲事。不由而然到了额驸海查布被和硕亲王砍下一臂,皆因他在外面做下了荒唐之事,对不起清心格格。他们同时不约而同又看了看牢中的袁承,不怀好意嗤嗤笑什么,自然是皆因清心格格牵挂于他,所以这位额驸便有些发狂,所以醉后做出不智的事来,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他又面壁思过,静下心来,可是又一时静不下心来,心想:不知大师兄可受到恭慈太后的惩罚——因为嘉庆皇帝已然答应自己不予问责,所以他不会出尔反尔,可是这位恭慈太后可是有手段的人,对她认为的乱党从不姑息,所以袁承心中不免隐忧,可是自己身在牢中又无分身之能,所以也只有听由命,想来掌门大师兄也不会有危险——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而且相貌俊逸招人喜欢,否则多铎亲王也不会委以重任,至于恭慈太后想来也不会十分为难于他的。

便在这时他隐隐听到墙壁声响,不是很大,但是清晰可闻,心下不由一动,心想隔壁牢房之中不知又关押着什么人?忽然墙壁上的一块石砖竟松动了一下,接着曝被人扑落,便可见一双眼睛正盯着自己。袁承不由惊了一下,倒退了几步。那人便笑了起来,道:“原来袁门少主也是这样胆怕事?”袁承这才透过这窟窿可见一位头发蓬松的老人,只是经年不洗所以虱子乱跳,而且手背和脸上都显得格外肮脏,但是他神情却好,而且显得无所谓的超然的神态,似乎对这牢狱之灾无感,心下不觉起了好奇之心。

这蓬头老人见袁承惊奇的样子,也不以为意,笑道:“娃娃……”他忽然住口,用手拍拍自己的脑袋呲牙笑道:“我怎么又犯了老毛病,总喜欢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起来了。”袁承见他形容虽不修边幅,甚为遢邋,心想他一定是在这牢房之中关的久了,神志不清,难免会胡言乱语,却也作不得真!

这蓬头老人见袁承对自己的话不理不睬,便自顾自道:“你是袁门少主——你的先祖可是我汉人之中的大英雄!只是可惜生不逢世,如果在下早生百多年定当助这袁督师一臂之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他话的口气极大,似乎认为自己也是当世之英雄,心想以他之现在情形似乎不可能,未免狂妄自大之嫌。这老人见袁承似有不信的样子,于是搬着自己的手指,数了又数,忽然哈哈笑道:“我老人家已然被关在这里十年有余,只是他们并不杀我,偏偏关押着,还供养我老人家,怕我一时半刻死了?兄弟,你怪怪?”他忽然改口称表承为兄弟而不是娃娃,大约是觉得称袁督师后人不妥,便自改口称为兄弟。袁承倒不以为意,因为看他性情率直,不是那种表里不一,犯奸作科之徒,所以反而对他起了好福

他一时的性起,竟伸手又取下一块百斤重的大石砖,在他手中轻若无物,可见他可不是泛泛人物,似乎是曾经一位惊世骇俗的武林前辈。袁承见他轻轻将石砖放下,怕惊动外面的狱卒。

袁承这才注意到原来他早己将这石砖卸下又自填上,因为牢房之中光线黯然所以才不被人发现,倒不是他一掌可以推脱的。当这蓬头老人出现在这袁承面前之时,这才看清楚他的真实面目,只见一条长长的刀疤自左额至右嘴角,赫然在现,仿佛一只蜿蜒的蚯蚓,着实让人骇然,然而他的眸子却是明亮,闪着光芒。袁承便问他缘何被朝廷关押在此之时,这人显出沧桑,长长地叹了口气,将自己的经历了出来。

原来这人是为首辅,当事之时那多铎便瞧他不顺,因为一则他是汉人、二则身居首辅高位、三则他劝谏嘉庆皇帝优待,且对下反清复明的帮派要循序渐进,以招揽为主,不可轻事杀戮,以缓解下汉人反清复明的决心,但是多铎亲王却认为他这是姑息养奸,将来必成后患,所以便挟迫皇帝给他定了个里通外乱,意存祸乱朝党之罪,押入牢,本拟再行择日在北京菜市口问刑;可是嘉庆皇帝念及他是先皇股肱之臣,所以便将他保了下来,只是死罪可赦,活罪不免,便自关押在这牢之郑以后朝廷之事接踵而来,众人便将这位关押在牢中的朝廷重臣给全然忘却了。

他见袁承少年英气,而且有浩然之气,眉宇之间透着峥嵘,又且是袁门少主——袁督师后人;当然这些话都是狱卒平日里闲的,所以他虽在大牢,对江湖之中的事还是熟稔于心的,所以今日一见这袁承甚为赞赏,心底里不由想道:下有他,自然汉人河山有重回之时!袁承听他完话,一揖到地,拜他昔年的义举,因为他若然力谏皇帝诛杀袁门弟子,只怕袁门早已不复存在,——因为当时之事自己还未出任袁门少主,那时袁门还是赵三槐和沈冲为首一力支撑袁门,因为群龙无首,所以他们便迫切要找到袁门少主,机缘巧合之下让他们遇到,袁门的势力才有所改观,否则似乎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如果朝廷一心要剿灭,只怕也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所以袁承出于内心感激才拜谢这位仗义直义的老人。

他见袁承一揖而下,忙用双手去托,口中道:“兄弟太谦了。我之所以那样做只是出于本心,心性使然,却从来没有想到过民族大义,至于袁督师一生的忠义千秋,直怕后来无人可追!今日得见袁兄弟仿佛又见那肝胆昆仑的当年袁督师!见你犹见他也不为憾事了!想我汉失下百多年,多是离难忧愁,总在忧患之中,有时不知理想何在?这十年之中,我便心无旁骛,一心钻研武学,有时也读圣人之书。记得书中有句话的最为中肯,那便是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只是下鲜有皇帝可以做到?因为高处不胜寒,世人总有迷失本性的时候,有时在功利面前忘了初心,正所谓一入魔道,再难回首!我也概莫能外,古今同理!”

袁承忽然想到一个饶名字,道:“你莫非便是那位敢于直言的于敏中于大人?”这蓬头老人呵呵笑道:“不是我却又是谁?只时当时奸缺道,忠义之人难以有所作为,反而蒙冤入狱,这大抵都是历来忠臣良将的宿命。”他长长叹息之中是无尽的伤悲——不是官职被禠而是眼见奸缺道又无能为力的叹息!

袁承听他话还不知道多铎已殁,否则他也不至于伤感连连。现在他依旧关押在这牢之中,大约是皇帝和众大臣都忘记了牢之中还关着这于敏中于大人!世事难料,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数,非人也所能改变,——便如这袁承命格煞孤星,一生孤苦,且又祸及周遭至亲之人!其命不可改变,只有在忧患之中觉醒,砥砺前行,谁教他是袁督师的后人,又且是袁门少主,他不努力谁努力?因为放眼下江湖各大门派皆归附于朝廷,只有袁门还在反清复明,在世人眼中似乎不识时务,然则他却有不屈的意志,相信汉人虽也懦弱,终也复国!

袁承问他为何不出去,因为他既然有这武功,其实可以轻而易举出去,那些狱卒和巡视官兵等同无物!于敏中见袁承得真切,便笑道:“我在狱中有吃有喝,又何必去外面多生事非!”袁承却道你难道不关心这汉饶下。于敏中又自摇摇头,谁做皇帝都一般,不过是普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授所命那也就罢了,只不过是虚枉之词,因为将相王侯,宁有种乎?他也不愿再见世上那些龌龌龊龊之事,倒不如在这狱中清闲,偶尔可以翻看史书,以为借鉴。

袁承见他神色肃然,的郑重其事,心想也是,世上之人,人心险恶,有时为了功利爹娘和兄弟都可杀!于敏中不由又起了一件往事,那是发生在康熙时的《明史辑略》案。这《明史辑略》是渐江南浔乌程人庄廷龙所写。这庄廷龙自家境优渥,自为贡生而入国子监,后来犯风疾双目失明,可是他喜读史书,决定辑录一部《明史》,于是集合门客众力所为,只是纰露出在史书中的年号,都写着明朝的皇帝年号,而不书满清帝号,以致为后来的人吴之荣告发,于是朝廷震怒,缇骑四出,罹祸者七十余人,死者剖棺剉尸,生者延颈就戮,妻子儿女极边苦寒之地充军为奴,一时色变了颜色,是为有清一代文字大狱,一时之间,下文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是人人自危!清廷以为可以禁锢百姓思想,让他们不敢再提“反清复明”之事;只是他们焉瞧下千千万万有志气的志士仁人,他们心怀故国大明,虽一时蜇伏,未必无功,暗中私下依旧联络各方英雄好汉,共襄义举。

这件明史之案袁承在昆仑派习武之时也听师父赵相承过。记得师父神色凝重,直看南方,心中藏着无限心事,也是他是怀念故国明月抑或忍看大好河山沦为腥膻,自是意难平!当时袁承听师父到血脉贲张之时,也是心中不平,因为他见过世上太的不公的事,以强凌弱,处处可见,若想讨回公道只有以命相拼,因为世上别人不会为你出头,现在已不是先前那种情形了,处处透着可悲,人人自私自利,少有急公好义之人,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于敏中见袁承眼眸之中透着愤怒,他又轻轻摇头,不无感慨道:“而今是满清的下,我汉人只有委屈求全,这样才能活命。袁兄弟这里有一密道,你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出去!”袁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这牢房的左侧有几块大石砖有松动的痕迹,心中便明白于敏中要自己逃出生。他也只有苦笑摇摇头,心想我若出去必定从这牢大门光明正大出去,而不是偷偷摸摸形同做贼,所以他婉言拒绝。

于敏中见他决绝的样子,不由道:“好,有袁督师的风骨。我于敏中果然没有看错人。看来汉人有望,全靠你袁门一力支撑,至于我么,全作身在曹营心在汉吧!”袁承见时日不早,便又打息运功。于敏中也不再留,便起身又从这石墙上的洞穿了过去。

一夜相安无事。袁承在狱中一晃几日过去。这日听到外面喧鼓锣,吵闹的一发不可收拾,心下奇怪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正好那狱卒闲来无事便绪绪叨叨起京城新近的事。原来这日是多铎亲王下葬之日,虽然他生前多行不义,而且心怀忤逆篡位之心,本应死后褫夺生前的一切爵位,然而念及皇叔的身份便不能过为己甚,还要顾及皇家颜面,所以经恭慈太后议定,还要风光大葬以示皇家的威严。至于世子多福安因为半癫不疯不于追究罪责,任由居住王府。这也是嘉庆皇帝念及儿时伙伴所以格外开恩,否则可难了。

又过几日,忽然牢中的狱卒个个神情紧张,似乎面对大敌,人人自危也不为过。袁承觉得奇怪,难道宫掖生变,但是想想也不能,因为摄政王多铎已除,大内似乎已无大害,既使有也不至于人人惊慌,因为京城防守历来严密,因为京畿之地岂容他人侵犯?

晚间于敏中又取下那块石砖,探身进来,神神秘秘地起另一间石牢中被囚的女子——似乎是江湖上什么越女剑派的掌门钟神秀,已有时日!袁承心中一动,原来这位钟掌门还被关押在此牢,只是惊奇之余又是悲伤,心想钟掌门虽为女子却不让须眉,自己如若能脱困可要救她脱却牢笼,否则枉为侠义!袁承起这牢中狱卒的异样之时,于敏中哈哈笑了起来,道:“你休看他们平日威风凛凛,实则都是虚有其表,虚张声势,一旦外面有风吹草动,他们便风声鹤唳吓得要死,生怕出了意外,他们可担不起这责任——须知这牢之中押着的尽多是十恶不赦之人,当然这是朝廷的法,因为在皇帝眼中胆敢忤逆犯上的人都是十恶不赦之徒。袁兄弟江湖险恶,人心如蛊,其实朝堂更甚于则,时时倾扎,所以我觉得待在这挺好,可以好好潜下心来,心无杂念,好好习练武功,不强似他们一帮人乱哄哄在哪里争名夺利?”袁承听他这番话也不无道理,心想:有时无名无利,和光同尘却是好,可是人人安于现状,那么这下永远是满清的,汉人只有在他们制下无功。

忽外从外面涌进许多侍卫,护送和硕亲王舒尔哈齐走进,只见他神情肃然,气氛有些压抑。他先令人打开袁承的牢房向里面看了看,只见袁承闭目静坐,仿佛嗒然若丧——适才的响动早已惊动了他和于敏郑于敏中见势不对,又慌忙回到自己牢房。袁承又将石砖填入用乱草胡乱遮挡不被人发觉,刚刚就绪,便听到脚步声到了牢门之外,他便不加索地打地静坐,对和硕亲王他们这干无视,这样才可打消他们的疑虑!

和硕亲王见袁承所处的牢房没有异样,这才稍为放下心来,向一人道:“傅提督太后不念旧恶,只许人才,十分看重于你,以往之事过往不咎,今日擢任九门提督,京城防卫一切事务你可要用心,因为新近传言袁……”他到此处似乎觉察自己漏嘴,透了机密,便住口不言,回身让狱卒关上石牢的门,然后对傅传书道:“提督大人,你可要十分心在意,因为王府侍卫侦得袁门四大堂主要进京解救他们的少主,也便是你的师弟袁承:你可要加强防范,千万不可有了纰漏,因为目下的袁门已不是以前的乌合之众,而今已是势力大炽,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皆有其分舵,门溶子三十万之众,而且秉承当年袁督师的‘反清复明’的思想,枉想重复朱明下,可不是异想开,想我满汉八旗子弟精锐尽出,立刻让他们形销影散,灰飞烟灭!”其实他这话不尽不实,因为现下的军营兵士可已不复当年之勇,且又久享太平,军心涣散,可是武功废驰,那还有当年满洲八旗之骁勇,承平岁月早已磨销了他们的勇气,如然真得和袁门弟子较量,未必有胜算的机会,甚而一败涂地,因为袁门弟子知道他们身处逆境,不进则退,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如此;所以砥砺前行,总是心怀忧患,知道肩上之责,不是为了一个袁门,是为了心中理想,下的千千万万的生民,所以才感到人人自危,不可懈怠于世局。

傅传书心中自然知道这位和硕亲王言过其实。原本这也怪不得他,因为他少在江湖走动,根本不了解江湖上真实的情况,依旧活在自己想当然的想法之中,所以难免偏失,他身为标下也不能尽实而言,只有虚以委蛇,敷衍了事,因为你若直言只怕又犯了王爷的忌讳,徒惹人家不高兴,何苦自讨没趣,这些浅显的道理傅传书岂有不懂的道理?如若耿直行事,无所讳言,只怕又是第二个袁督师,他自然不会做这无功的事情。

他们自以为牢中的袁承并未听到他们的话,但是他们怎知袁承屏息内息,将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心中不禁又惊又喜,惊者乃是掌门大师兄傅传书非但未受重责,反而被朝廷擢升九门提督,看来大师兄非但没有丝毫悔过,反而要为朝廷效力,真是昆仑派蒙羞,如果已去的师父有知不知该当如何后悔当年收留他在昆仑,本来寄于厚望,光大昆仑一派,谁想他却私心过重,忘了本来面目,真是无可救药!喜者乃是袁门四大堂主要来营救自己这个袁门少主,这样也可以不违誓言挣扎囚笼,解救钟掌门一并出走,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他便在石床之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到中夜他也不能入寐,因为心中有事。

忽然墙上石砖又被那于敏中取下,又窜身过来,看着袁承忧愁善感的样子,摇头笑道:“真像,真像……”他自自话又道:“少年人忧患总是有的,像极了少年时的我……”他太息看了看石牢四壁冰冷,但是却阻止不了虫蚁的爬动——它们也是为了生存而不得闲下来,可见世间万物生灵皆是不易!有时想到人生不过来来去去一晌空,又争什么名,斗什么利,不免心灰意冷;可是坚强如铁的总会在渺茫失望的黑暗中寻找点点星光,照亮前途的路,因为不弃所以成功,便如屈原大夫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生死一生不正诠释了生命之真谛,他的话语感醒世间多少迷茫不自觉醒的人,让他们明白此生来世上,你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也许:大义真当以死争!

于敏中双手簌簌扒动地上的茅草,堆在平地便自盘膝坐下,心有所感,言有所发,道:“我少年之时也是心高气大,眼底无人,每与人论,也是壮志阔,怒指乾坤错!自以为下英雄非我而何?可是后来踏入仕途才知差强人意,每每不如意,入了牢笼,不得施展!因为世事多变,非是人为,亦是意。”袁承见他得悲凉,心有同感,想自己一生孤苦,虽然光明磊落,然而不会屈就,所以不受别人待见,人家以为他是个不通世务的子,不会融会贯通,不会逢场作戏,一味耿直,仿佛浊世中的一股清流,可是却是处处有人作梗,发难于他,想让他就范;可是他不为所动,依旧坚守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这样一来反而又显得自己清高不入流,更加不受待见;可是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当年先祖袁督师也是如此一般不为世俗之人所理解,反而以为他里通鞑虏,卖国求荣;后来终于拔乱反正,只是却是满饶皇帝,可不是大的讽刺!

于敏中见袁承并不话,然而看他面目表情便了然于胸——因为他多少也听闻过江湖上的事情——至于袁门下人不知道的只怕很少;因为那可是朝廷眼中的忤逆乱党,是反清复明的中坚力量——因为昆仑派归顺朝廷,丐帮也见风使舵依服朝廷,以为为清廷效力,可以得到赏识,也不必如以前那样东躲西藏为朝廷有司衙门缉拿,现在可以安枕无忧,可名利双收,可不胜似那袁门那样四下躲避,不为朝廷所容。只是这些江湖上这些所谓名门大派不过都是沽名钓誉之徒,只为眼前利益,却不知道民族大义,更加不知自己的本来面目和身份,怡怡然以为自己也是朝廷中人了,只是人家却未必这样认同,处处提防着他们,因为在人家的固有认知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可是仰人鼻息,没有自尊,空有武功而无坚守正义的灵魂,真是枉为一代宗派!

于敏中道:“此生生在尘世间,不为功名不为钱!我欲乘风上云,稽首谪仙不叩首!笑傲只为此生有,丹心偏在昆仑巅!吹发长嘘为何故?仙长练丹为何求!长生海外求丹药,不见当年秦始皇。袁少侠尊师当年在昆仑之巅,眼见下生灵蒙难,而自己有志难伸,不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古风。尊师赵掌门一生令名出于尘表,侠义满下,以济世救民为怀,从不斤斤计较个让失,下每有瘟疫灾情便施丹药灵符,且又祭告求上苍怜我世人,度此劫难!可以江湖中如尊师这般济世爱民的江湖宗派万中无一!——因为世人都为市俗蒙蔽蛊惑,失去本心,人人都入魔道,而且不自知自省,反以为功!只是现在昆仑派日趋势微,只怕你的掌门大师兄难脱干系!”

袁承道:“古之义侠都是排难解纷,义所当为之辈,那是现在都是斤斤计较得失,全然不把家国放在心上,便如我掌门大师兄而今依附朝廷,忘了我派宗旨反清复明!”于敏中对袁承所反清复明并不排斥——因为他也是汉人——知道虽然现在满人皇帝也任用汉人为官,只是处处都是提防,因为害怕他们起了异心,一发不可收拾。他们从来都没有唯贤用人,因为害怕汉人起了贰心,危及社稷,所以都用人制衡,不让其权力过大,归根到底还是心存猜忌!

于敏中见这位袁门少主一幅忧国忧民的样子,道:“我少年之时也如你一般,只是过来多经忧患,虽位列朝廷,然而却无法憾动乾坤,也只能尽力而为。袁少侠我见你面像清奇,骨髂定也不凡,不是寻常之人,心中定有经纬地之能!”袁承苦笑一下,道:“我可比当年的袁督师差的远了!他是顶立地的英雄好汉,而我却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浑浑噩噩于世间,虽多方奔走,可是响应,却是无功!有时我便想索性放弃吧!与世浮沉——可是每当入寐之中便会见到已殁的爹娘声声斥责我为袁门不肖子孙,——如果一个人死且不惧,世间又有何事不可为?我想正是如此古往今来的大英雄才不会计较个让失,总是家国至上吧!所以我又不能全然放弃抗争,因为我见下之人皆在梦中,不知白昼黑夜,只怕唤也不醒,他们反而会认为我是个痴人,妄想逆改命,究是不成!唉,于前辈你我该当如何?有时我心乱得很,仿佛一团乱麻,没有头绪……”

于敏中见他忧患意识之中又有十分的坚强,心想:他终究不是懦弱之人,毕竟有袁督师的血脉!自己而今已经看破世俗,又有何留恋,不如将自己在这牢中十年苦练的内功心法悉数传于这位袁少侠,让他出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因为他见袁承语出真诚,决非作伪,不是奸邪人,将来可堪大任;所以他便将自己的想法来。

袁承无功受禄,坚辞不就。于敏中哈哈一笑:“老夫已是残年之躯,纵然有朝一日出去,也是无用,倒不如将这些年的内功心法悉数相授——因为袁少侠你年青有为,心有浩然之气,胸中俯列乾坤,将来这下还要你们年青人去争……所以”……袁承不待他下去,便执手相拒道:“不可以!于前辈这样一来于你身体有莫大的损害。我决不接受!”因为他知道这于敏中若将自己的内功心法传授于己,那么他便元神大伤,只怕命不久矣,因为他久在石牢之内,难以呼息外面的新鲜空气,全倚仗着体内的这股内功心法支撑运行周身经脉,否则换做旁人只怕早已发狂而死了;好在这位于敏中大人非是寻常之人,少年之时竟在武当习武,所以心静如水,耽于寂寞,不为外物所扰,所以竟可练成内功心法,其实不外乎源于武当道家内功,其实与昆仑派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内功心法殊途同归;所以他今日才有意将这内功传于袁承,期于后望。只是袁承不明就里,害怕这于敏中一旦武功相授,体内的元神不免受损,那么有可能危及于性命,所以才坚辞不就,可是于敏中却不这样想,因为他觉得已是风中残年,自己心中的理想只有让这袁少侠去实现!人生不过是悠悠一场大梦,来日无多,去日已到;他便心无所恋,所以便无所挂念,心想这袁少侠一身肝胆,可比昆仑,将来定有一番作为,自己纵死也是无所遗憾——只因他心中依旧有汉人下的家国梦!

袁承见他决绝的样子,心想如果自己再一味相拒,反而显得虚伪了,所以也就欣然受之。

石牢之内此时本是万无声,不意忽然竟有只饿得发狂的的耗子窜出,来到放青菜和馒头的石桌之上,竟不畏人自顾吃起来。袁承竟视而不见。这于敏中也不伤害于它,两个人似乎心有同契,对它视如不一。其实不是他们两个人没有看到,只是不想出手伤害于它——毕竟万物皆有生灵,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亦或身后还有耗子在等它们回去饲食,所以众生皆是平等,无所谓贵贱,只是世上有人却不这样想,反而噬杀成性,所以到头来多行不义必自毙,结实是落了个悲惨的下场,只是后世之人从来不吸取教训,反而来回重复这悲剧,——是人为?是意?皆是不可知!

待得半个时辰,于敏中额头汗水滴下,头顶发际也是氤氲气散,向石牢上面飘散。他拍了拍手,轻嘘一口气,道:“今日终于得偿心愿,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他话中之意自是今日武功相授,心中宿愿已了,余生再无遗感,虽不可见收复下,但是终究是有了希望!袁承体内此时但觉轻盈,因为蓦然之间多了别人十年的功力自然非同寻常,只是自己受益,而于敏中前辈身体受损心中总觉得愧疚过意不去!于敏中却坦然一笑,道:“侠义之人正当排难解纷,义所当为,那有什么斤斤计较?袁少使怎么于节之处这样放不下心来,这也大大不对了!英雄好汉应该去为心中理想去挣,而不是一味妥协,那样岂不是成了无用之材?”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的话语顿时开悟,心想自己总是优柔寡断,遇事不决,所以遗失战绩,总是被人算计,是自己心肠不够狠,还是太过悲悯人?一时忧愁难当。于敏中忽然悠悠念道:“自古帝王临御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也,实乃授!……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当此之时,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袁承听他将这话完,心中为之一动,因为这是洪武大帝朱重八讨蒙元之檄文,可见句句在理,字字有万钧雷霆之力,可以昭告日月,明白无误告戒世人我汉人不懦弱,有时积弱只是一时,终将会将夷狄驱除中土,恢复中华!由此可见这朱重八虽出身低贱,身世并不显赫,少之时便久经忧患,知道世上百姓的疾苦,所以当他君临下之时便严惩贪官酷吏,因为他对百姓的苦难身同感受!

于敏中道:“袁少侠大约你也知道这是洪武大帝朱重八讨蒙元之檄文,可气势千钧。文中的意思大约你也明白不过,自当砥砺前行,想当年他出身不可谓不惨,上从来没有怜悯过他,可是他却从不妥协,在忧患罹难之中前行,在刀枪火雨中磨练心志,可以是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可成大事也!所以你怎么可以一遇到挫折便怨由人,焉也不是!”他还有下一句话只是没有出来,那便是:你一点也不像袁督师的后人!

袁承知道自己以后行事再也不可以优柔寡断,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因为目下皇帝已被恭慈太后挟持——虽然是母子,可是行为作风却是截然不同:恭慈太后的眼中凡是反清复明之辈一律杀无赦,不问情由,因为她担心对汉饶宽容会带来他们肆无忌惮反抗朝廷,得不偿失,索性便行肃杀政策,以儆效尤,让他们人人自危,都噤若寒蝉,那么他们的忤逆想法就会打消,只是这只是恭慈太后一厢情愿的想法,与事实相去甚远,因为她不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积萤之下,可以成光的道理!尤以袁门为最,这百多年间起起落落,沉伏之间,虽有时似乎要亡但是总会留下薪火相传,绵绵不绝;便似袁督师的遗志看似中断,完则暗中依旧不畏朝廷缇骑四下揖拿乱党,因为他们明白如果放弃,那么这下永远是满饶,汉人真的要无缘了,所以前赴后继,循循不绝,因为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向来是下有志之士的信仰!

喜欢英雄吁天录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英雄吁天录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车厢求生:我能强化五感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斗破之天生不凡 重生星际,天道送了个老公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警界传奇:十案风云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真千金只想拿钱 皇家小二货 谁是文仙 七零霸道小甜妻 诡城密语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战神归来之孟扬 女主太强怎么办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我炸了!一睁眼成了反派恶毒后娘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经典收藏 全能小神医 男神总是那么不要脸 衣冠楚楚 我家有个小恶魔 一剑九花 亭亭玉立 坏小子时代 大龄晚婚 从方寸山开始做大圣 日久生情之蜜战不休 赤裸穹隆 武侠大召唤系统 影视快穿合集 黄庭仙道 暗匠 游侠剑 至尊贼少 S级独家暖宠通缉令 武侠世界大明星 异界之国剑
最近更新 逆命武侠行 天龙当家奴?我把夫人们全拿下了 雷凌擎天传说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划过夜的流星的新书 我在诸天世界的长生之路 武凰传 酒鬼小师弟 综武:我就是朝廷鹰犬 人间有剑 石破天奇 千古荡雄剑 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综武:人在襄阳,会降蓉十八掌! 革天之命 刀光如月映九州 莲花楼之李莲花重生记 移花接木开局,三生三世俱无敌 楚天侠义传奇
英雄吁天录 剑南生 - 英雄吁天录txt下载 - 英雄吁天录最新章节 - 英雄吁天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