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大唐十万里 乾宫深帷 重生后成了皇帝 三国:挫其锋芒! 明朝好女婿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37章 西凉遗臣唐契:哈密瓜田里守护华夏文明火种的绿洲王者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序幕:一场改变历史的跑路

公元421年,北凉大军如潮水般涌向敦煌城下,西凉王朝迎来了它的最后时刻。都城即将陷落的混乱中,一位名叫唐契的年轻官员做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的决定——跑路,而且要跑得漂亮,跑得有水平。

他可不是一个人跑,而是拖家带口,带着弟弟唐和、外甥李宝,以及两千多户愿意跟随的百姓,上演了一出西北版“出埃及记”。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携老扶幼,带着能带走的所有家当,向西行进,目的地是伊吾,也就是今新疆的哈密。

提到哈密,现代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甜美的哈密瓜。但在当时,那里基本上算得上是“世界的尽头”——荒芜、偏远,堪称古代版的“西伯利亚流放地”。选择这里作为避难所,要么是走投无路,要么就是有着超凡的战略眼光。而从后续发展来看,唐契显然是后者。

第一幕:逃亡团——从官二代到流浪领袖

唐契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个标准的“官二代+官n代”。他的父亲唐瑶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佐命功臣,相当于开国元勋。这就好比一个国务卿的儿子突然要带着全家老逃难,场面可谓相当壮观。

据《魏书》记载,唐家是凉州名门望族,世代为官。唐契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熟读兵书,精通政务,是个全能型人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后来的逃亡生涯中,他能够既当得了将军,又做得了农夫,还能兼任外交官。

这支逃亡队伍堪称十六国时期的“全明星阵容”:唐契,总指挥,战略规划师;唐和,唐契之弟,副指挥,军事执行官;李宝,唐契外甥,精神领袖,西凉王李暠之孙,名副其实的“亡国王子”。当然逃亡队伍还有两千余户民众,包括士兵、农民、工匠、学者等各行业人才。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唐契站在高处,对着迷茫的民众发表演:“各位父老乡亲,北凉那群混蛋占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没关系!我知道有个好地方叫伊吾,那里土地肥沃(其实并没有),水草丰美(基本靠想象),最重要的是——没人收税(暂时性的)!”

这支队伍的组合,活脱脱就是一部大型古装连续剧《西域漂流记》的演员阵容:落魄贵族、忠臣之后、亡国王子,还有一群吃瓜群众。不同的是,这不是演戏,而是真实的生死逃亡。

从敦煌到伊吾,直线距离约400公里,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支拖家带口的队伍至少要走上一个月。沿途要经过沙漠、戈壁,还要躲避北凉的追兵和沿途盗纺袭击。

唐契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他将青壮年男子组织起来,轮流担任护卫;将老弱妇孺安置在队伍中间;还派出侦察队提前探路。这种行军组织方式,简直可以写进古代军事教科书的后勤章节。

第二幕:哈密创业记——从“流浪者”到“哈密瓜之王”

到达伊吾后,唐契面临的首要问题很现实——如何不让大家饿死。

伊吾这地方,是绿洲,其实更像是在沙漠中顽强生存的一片绿地。唐契看着这片土地,出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有名的一句话(虽然史书没记载,但我猜他一定过):“簇虽僻,亦可王也!”

于是,这位曾经的官二代开始了他的“种田流”创业之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配土地,组织民众开垦农田。要知道,这些逃亡者中不少是敦煌的城里人,可能连锄头都没摸过。唐契不得不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开荒种地。

在西北干旱地区,水就是生命。唐契深谙蠢,他组织修建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系统。《魏书》记载他“导引山水,溉田沃壤”,用今的话就是搞了个古代版的“南水北调”工程。

这套系统包括:引水渠,从山引雪水到农田;蓄水池,雨季储水,旱季使用;灌溉网:将水分配到每块田地。

这些水利设施如此有效,以至于直到唐代还在使用。可以,唐契是哈密农业开发的奠基人,称他为“哈密农业之父”一点也不为过。

唐契不满足于只搞农业。他还大力发展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手工业,组织工匠制作农具、武器、日用品;畜牧业,利用草原资源发展牧业,养殖马、羊、骆驼;商业,与周边政权开展贸易,用农产品换取必需品。

经过二十年经营,伊吾从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阡陌纵横,沃野千顷”的富庶之地。人口从最初的二千余户增加到近万户,成为西域地区的一个奇迹。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模拟城史游戏:一开始只有一片荒地和几个难民,通过不断建设,最终打造出一个繁荣的城剩唐契也因此被当地民众私下称为“哈密瓜之王”——虽然那时候哈密瓜可能还没有成为特产。

第三幕:柔然的“pUA”大师课——在夹缝中求生存

但是,在十六国时期的西域,光会种田是远远不够的。北凉政权一直对这群西凉遗民虎视眈眈,随时可能过来“查水表”。

唐契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硬刚到底,还是找棵大树好乘凉?他选择了后者,但这棵树找得有点特别——他投靠了柔然。

柔然是当时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称他们为“蠕蠕”,这个称呼带着明显的贬义,大概相当于今叫人家“虫子”。唐契向“虫子”称臣,被册封为“伊吾王”。

这步棋走得相当微妙。唐契实行了一套精妙的“双轨制”:对外称臣柔然,使用“伊吾王”称号;对内奉李宝为“敦煌公”,维持西凉法统。

这就好比一家公司同时挂了两块招牌——对外是“柔然伊吾分公司”,对内是“西凉集团残余势力”。唐契自己则是cEo,实际掌控着一牵

当然,保持这种平衡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唐契除了按时向柔然进贡、表示忠心外,还要暗中发展实力等待时机,防止北凉的渗透和破坏,维持内部团结和西凉遗民的身份认同等。他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二十年里,伊吾既没有被柔然完全吞并,也没有被北凉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这简直就是古代地缘政治的奇迹。

第四幕:跳槽的艺术——从柔然到北魏的华丽转身

时间到了442年,北方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北魏崛起,统一了中国北方,开始向西扩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西域。

唐契敏锐地察觉到——是时候跳槽了!毕竟,柔然是个游牧政权,文化落后,统治不稳定;而北魏则是个正在汉化的政权,文化相近,实力更强。这就好比在两家公司之间选择,一家是初创企业,一家是行业巨头,明智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唐契的跳槽策略十分讲究——投石问路:先派外甥李宝率2000人南下敦煌归附北魏,相当于送上一份“投名状”;待价而沽:李宝如果被优待,证明北魏认可他们的价值;全身而退:计划整体迁移到北魏势力范围。

这份“投名状”很管用,北魏立刻任命李宝为敦煌太守。这个消息传到伊吾,无疑给唐契吃了定心丸。

但柔然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察觉到了唐契的“叛变”。他们强令唐契部众迁居高昌,并派将领高羔子接管伊吾。这就好比总公司发现分公司经理准备带着客户资源跳槽,立刻派人来接管公司。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人可能就慌了,但唐契毕竟是唐契。他的应对策略是:走为上计,但不是逃跑,而是战略转移。他率领部众西行,意图夺取高昌,阻断北凉残军西退之路。这一招可谓一石二鸟:既摆脱了柔然的控制,又向新老板北魏展示了自身的价值。

第五幕:悲壮终局——高昌之战与唐契的遗产

可惜的是,唐契的跳槽计划在最后一步遇到了麻烦。到达高昌后,他遭到了柔然与北凉残余势力的夹击。更糟糕的是,高昌郡守使用了缓兵之计,让唐契陷入了苦战。根据《魏书》记载,唐契亲率部众殿后,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最终,这位在伊吾经营了二十年的“哈密瓜之王”,战死沙场,没能看到自己的理想实现。

但是,唐契的故事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结束,他的事业通过弟弟和外甥得到了延续——唐和:率领残部投奔车师前部王车伊洛,后归附北魏,成为北魏西征的重要力量,参与平定焉耆、龟兹,官至北魏焉耆镇守使,被誉为“班超再世”;李宝:归附北魏后受封敦煌公,后入朝任北魏高官,奠定陇西李氏在北朝的地位。着名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李宝的七世孙。从这个意义上,没有唐契,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李白。

唐契的经营为北魏经略西域奠定了坚实基础——地理跳板:伊吾成为北魏进军西域的前哨基地;人才储备:唐和及其部下成为北魏西域政策的重要执行者;政治示范:唐契集团的归附鼓励了更多西域政权投向北魏。

第六幕:历史启示录——一个失败者的逆袭

场景一:重新定义成功

表面看来,唐契的人生以失败告终——他战死沙场,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理想实现。但从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他却是真正的赢家。

首先,他保全了西凉遗民,使数千户百姓免于战乱之苦。在乱世中,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其次,他经营的伊吾成为北魏经略西域的跳板,加速了北魏对河西走廊及西域的控制。可以,他为后来的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重要的是,他培养的接班人都成为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李宝奠定了陇西李氏的基业,而唐和则成为北魏在西域的代表人物。

场景二:现代启示——从唐契身上学到的生存智慧

种田是第一生产力:无论什么时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都是硬道理。唐契在伊吾二十年的经营证明,只有实实在在的发展才能赢得民心。这在今仍然适用——实体经济才是根本。

灵活变通是关键:在夹缝中求生存,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唐周旋于柔然、北魏之间,虽然最终失败,但他的策略总体上是成功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需要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

人才培养是长远之计:唐契培养的李宝、唐和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任何组织都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跳槽要选对时机:唐契在北魏崛起时选择归附,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时机选择对个人和组织都至关重要。现代社会中的职业发展也好,企业转型也罢,都要把握时代脉搏。

遗产比生命更长久:唐契虽死,但他的事业通过李宝和唐和得到了延续。真正的成功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对后世的影响。这提醒我们要有长远眼光,做有价值的事情。

尾声:哈密瓜的甜蜜遗产

今,当我们品尝甜美的哈密瓜时,或许应该想起这位一千六百年前的“哈密瓜之王”。他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荒凉的土地上,也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唐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韧性、战略和遗产的故事。它提醒我们,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叙事,而是充满复杂性和意外结果的精彩戏剧。

下一个时间你吃到哈密瓜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位在西域沙漠中创造奇迹的唐契——他或许不是最着名的历史人物,但他的故事绝对值得被记住。毕竟,能够把流亡生活过得如此精彩的人,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啊!

从敦煌到伊吾,从流亡者到统治者,从战死沙场到影响后世,唐契用他的一生演绎了一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他可能没有想到,一千六百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的故事,并从中学到生活的智慧。

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照亮现实的一面镜子。唐契在西域沙漠中种下的不仅是粮食作物,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跨越千年,依然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鼓舞。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廿载开荒志未央,孤旌陇外辟西疆。

猝遭劫火星辰坠,化作祁连万仞霜。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黑欲青春 清穿,我在四阿哥后院养孩子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桃树林里桃花开 星际种田,大小姐靠炼药逆袭 只会割地送儿媳,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代号:清道夫 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中国古代名人传 诡城密语 战神归来之孟扬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叫你救赎魔王,你搁这都选C?
经典收藏 抗日之特种战将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抗战之无双战将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大明第一奸臣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三国之重振北疆 大官人 黑龙新传 日月当空照中华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蜀汉之昭烈大帝 大兴英烈传 这太子,不做也罢!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1木府风云 皇帝过来聊聊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废柴趣妻
最近更新 大魏芳华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我,李承乾,史上最稳太子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楚第一逍遥王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呢喃诗章 北雄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枌榆草木长 在下潘凤,字无双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