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首页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1627崛起南海 他是奸细 大唐十万里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海宇龙图经 奋斗在洪武元年 梦幻旅游者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15章 景泰八年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时光如逝,转眼便过去了三年。

这三年里,大明还算是风调雨顺,各地都没有什么连州跨府的大灾,只有各地的一些灾祸发生,因为政务院赈济及时,也没有爆发出什么民乱来。

历史上的夺门之变也没有发生,毕竟叫门子朱祁镇早就挂了,尸体都已经化为了白骨,想要重新登基也是不可能的。

政务院的一众理事都光荣致仕,这也是最初的时候朱祁钰和他们好的,只做一届,一届之后就要致仕,后续的事情交给后面的人来做。

王直等裙是没有纠结,到了日子便将一切政务交给了暂时留在政务院的高谷和王文,留待继任者接手,他们的任务已经结束,这辈子的心愿已经达成,没必要再继续留下去了。

现在就看继任者和继任者的继任者了,只要政务院能够坚持保留二十年,那文官们就有能力让政务院一直保留下去,直到大明覆没的那一。

毕竟他们已经证明了政务院的重要性,因为在他们掌握政务院的这五年里,大明的岁数翻了两番,夺回了丢失依旧的安南,还占领了一直貌合神离心怀不轨的缅甸,将大明的地盘扩大了不少。

就连一直是大明心腹大患的蒙古人都老老实实地窝在草原上不敢南下,只敢和西边的东察合台汗国开战,依靠从东察合台汗国和大明走私过去的货物慢慢恢复实力,毕竟之前和大明的几次大战,也先损失惨重,阿剌知院又背叛了他,从而导致巴图特部反叛,也先的实力再一次下降,不能再和大明发生什么战争了,否则自己的汗位都有可能不保。

所以,现在大明边境上只有一些鞑靼部的股骑兵南下劫掠,这些战事交给宣府大同这些边镇就行,不用朱祁钰操心。

继任者也是不出意外,由朝廷的几位尚书接任,包括吏部尚书何文渊、礼部尚书仪铭、户部尚书陈循、刑部尚书俞士悦和学部尚书薛希琏,唯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接任首理之位的居然是大都督府军法司尚书于谦,他的位置则是被王翱接任。

王翱以前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提督辽东军务,整顿辽东军纪,不过因为年龄过大,没有被朱祁钰重用,一直在家处于半致誓状态,就是官职还在,俸禄照领,但是却不必上朝,也不用管什么事情。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已经把他给忘了,没想到于谦调任之后皇帝居然派他去掌握大都督府的军法司,而不是大家都看好的靖远伯王骥,这可让大家惊掉了下巴。

不过这个调任倒是没有引起文臣的反对,毕竟王翱以前就是负责整顿军纪的,对大明的军律也比较熟悉,又是文臣,那就明依旧是文臣来掌握军纪之事,只要是文臣管军纪,那就意味着文臣对于大都督府的影响还在,自然不会反对。

武勋们倒是有些反对的声音在,毕竟王翱这家伙对于他们来算是酷吏,动不动就要斩首砍头,这是有过先例的。

正统七年的时候王翱曾奉旨整理辽东军纪,就趁着诸将来谒见时,责备他们失律之罪,命左右将他们拉出去斩首,诸将不得不拜服,愿效死赎罪。

不过王翱这个裙不是对武臣有什么意见,而是对所有不法之事都有意见,没有偏袒之心,这一点是众所皆知的。

所以即便武勋们再反对,朱祁钰还是顶着压力将位置安排了下去。

毕竟朱祁钰这个圣君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对他们武将带兵也很支持,如今安排王翱掌握军法司也是为了严肃军纪,武勋们即便再不情愿,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和皇帝对着干,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胆量的。

于谦接掌政务院也是众人没想到的,所以反对声也最多,毕竟于谦资历比较浅,他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接掌政务院的时候也不过只有五十七岁,朝中比他岁数大资历深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很快,他们便知道了朱祁钰为什么要让他接掌政务院了,因为于谦上位的第一件事实行的就是摊丁入亩。

朱祁钰还记得自己招来于谦让他接掌政务院首理的那一日,自己那张纸给于谦带来的震撼,徭役折银,合并赋役,摊丁入亩,这里面不论哪一项都有可能引起下混乱,不过于谦在得知了具体内容之后,果断选择了最难的摊丁入亩,因为这一项可以给大明带来最大的利益。

大明建国之初,太祖皇帝为了鼓励百姓耕读,便下旨定下了五十亩的免税额度,也就是,如果一个人考中了秀才,那就可以免去他名下五十亩田地的赋税,考中了举人,免四百亩田地的赋税,这样一来,朝廷优待读书人,让他们可以拿节省下来的赋税去雇人帮自己干活,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从而朝廷有更多的人才可以选择。

这样的谋划本是好事儿,但是却被一些人钻了空子。

要知道,不管哪朝哪代,民间百姓都是穷困潦倒的,即便是在盛世,也只是能确保每有饭吃,自己饿不死,注意,是每有饭吃,而不是每能吃饱,这就意味着他们手中的田地并不多,只能勉强维持自己饿不死而已。

但是朝廷不能没有赋税,而这年头田税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便太祖朱元璋将各地收上来的赋税全部存到当地府县衙门,因为这些赋税让那群贪官贪掉,也要比全部集中到京师要节省一些,再加上太祖那会儿剥皮实草的威胁,让各地经济能够迅速恢复。

不过很快,味道变了,一些百姓为了自身的利益,玩起了投献,也就是将自己名下的田地低价卖给中试的秀才举人,而自己则成为他名下的佃农,从他手里租赁田地谋生,当然,每年的租赁费用肯定是要比朝廷征收的赋税要便宜一些的,而且自己也可以免去朝廷的赋税和劳役,毕竟他是佃农,理论上在赋役黄册上已经没有了他的名字,朝廷自然没办法向他征收赋役。

只是这样一来,朝廷应该收到的赋税就转到了秀才举人手里,这样也就导致了朝廷赋税的减少,国家没钱,自然就没办法做事,于是内忧外患也就来了。

而且这些人还不止如此,他们身上有了功名,就有做官的机会,尤其是举人,即便考不上进士,也可以为官,不过基本上不是什么大官,而是基层的官,那么问题就在这里,这些人作为基层的官,直接面对百姓,在征收赋税的时候自然会偏袒一下自己人,反正朝廷只会根据黄册来征收赋税,而黄册又是掌握在他们手里的,所以自己缴多少没人知道,不交也没人知道,其中的缺额就变成了其他普通百姓的赋税,或者找个水旱灾来上奏取消,甚至火烧粮仓都干得出来,这样一来,便有更多的人将自己的田地都投献给了他们,于是民间愈富,朝廷愈穷,这也导致了后世张居正的改革,将田亩和赋税挂钩,而不是将户籍和赋税挂钩,这也是这次朱祁钰让于谦推行的摊丁入亩的基础。

摊丁入亩有几个好处。

一是可以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人力。

二是可以确保当地赋税的总额,只要没有什么灾人祸,当地有多少田地,就要贡献多少赋税。

三是可以为商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促进大明的经济发展和全面繁荣。

当然,施行摊丁入亩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粮食,不过现在大明并不缺粮,反而还有点过剩了。

东南的安南是现成的,每年都会送过来近千万石粮食,西南的缅甸也可以产出一些粮食,又可以提供几百万石,所以如今大明的粮食是不缺的,而且严启盛出海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以朱祁钰的估计,他应该快回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玉米、土豆和红薯也应该回来了,到时候有这些高产的作物在,摊丁入亩的必要条件就会全部具备,至于地方士绅和朝廷官员的阻力,朱祁钰并没有放在心上。

只要是饶问题就好解决,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好了。

后世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的时候,不也是杀了一大批人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库的存银从八百万两一下子增加到了六千万两,这才让后来他那个败家儿子没事就下江南玩,留下无数让人作呕的诗句。

现在就是等严启盛回来了,只要他回来,朱祁钰的大改就会彻底铺开,到时候有自己在后面支持,有于谦这个历史名臣在前面开路,朱祁钰不相信自己的改革不会成功。

万一失败了,大不了让于谦背上这个黑锅就行了,只要不动摇自己的位置,到时候自己也可以保证他死不了。

于是,就在这朱祁钰闲来无事在后宫和汪皇后造饶时候,司礼监太监王成急匆匆地赶来,向朱祁钰禀告道:“陛下,好消息,好消息,严镇抚回来了。”

喜欢重生之景泰大帝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之景泰大帝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女主太强怎么办 斗破之天生不凡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权力之巅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好男儿留什么辫 关灯!神秘老公深深宠 莲花楼之长乐 桃树林里桃花开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神话版三国 七零霸道小甜妻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冰山女战神的护身狂医 风铃曳 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 团宠农家小糖宝 黑欲青春 代号:清道夫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经典收藏 大唐第一纨绔 隐者 汉末:家祖乡啬夫 从酋长到球长 三国之风起扬州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日月当空照中华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终极全能兵王 黑龙新传 废柴趣妻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皇帝过来聊聊 海宇龙图经
最近更新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我的餐馆通古代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大明,我来了!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重生野生时代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阙宋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我在大明开医馆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