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首页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他是奸细 抗战之无双战将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江花玉面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老子是王,辅政王! 奋斗在洪武元年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明朝好女婿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04章 攻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一名大嗓门的士卒站出来回答道:“城上的守军听着,我们是北征军,在谅山王殿下的统领下进京勤王的,你们快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进京勤王?还是谅山王黎宜民带头的?

这是怎么回事?

城墙上的守将一愣,旋即问道:“谅山王殿下要勤王?最近皇上也没有人威胁他啊,怎么突然就要勤王了?”

士卒刚要回答,黎宜民这时候却走了上来,阻止他话,而是自己亲自问道:“我乃是谅山王黎宜民,城上的将军是哪位?”

守将也听过黎宜民的声音,知道城下这位真的是黎宜民,于是赶紧回答道:“末将郑蕴,见过谅山王。”

“郑蕴?”黎宜民想了想,继续问道:“可是参知政事郑可郑大饶子侄?”

郑蕴答道:“郑县侯正是家叔。”

“原来如此。”黎宜民笑了笑,心中的担忧放下了不少。

他们二人口中的郑可正是开国功臣之一,他是太祖黎利的同乡,在黎利举兵抗明期间起过重要的作用,后黎朝建立以后,因战功成为后黎朝的重臣,被赐予了后黎朝国姓“黎”,封县侯,黎利给予了他穿红绯的特权。

大越绍平元年,太祖黎利病逝,留下权臣辅政,不过权臣太过贪权,不断打击和自己平等的开国功臣,郑可也被驱逐,贬为地方官。

大越绍平五年,黎太宗成年,召郑可入京,任命郑可统领禁军。在郑可的帮助下,黎太宗杀死权臣,郑可官拜太监参知政事兼少尉,成为政事院的首脑,独揽大权。

大越大宝三年,太宗黎元龙暴毙,皇帝黎邦基继位,留下郑可和阮太后辅政,不过他们两个人却因为争权夺利内斗不止,最终在大和十年被阮太后击败,郑可和其长子被诛杀。

直到今年皇帝黎邦基亲政,特意下旨平反郑氏一族,这个郑蕴估计就是为了表现黎邦基的信任特意提拔起来的,毕竟皇城守将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非皇帝亲信不可用。

现在看来,郑蕴肯定是偏向于皇帝黎邦基的。

其实最重要的是,只要郑蕴对阮太后没什么好感就足够了。

黎宜民笑着道:“郑将军,不瞒你,本王这次率军进城,主要是为了诛杀妖后,还政于皇上,你快快打开城门让我进去,我保证只诛杀妖后,绝对不会乱杀无辜的。”

“这......”郑蕴果然有些犹豫了。

阮太后是他们郑氏一族的仇人,如果能杀了阮太后,他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

不过阮太后毕竟是皇帝黎邦基的亲生母亲,如果黎宜民想要诛杀她,皇帝黎邦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黎邦基把皇城城防的重任交给自己,那就是给郑氏一族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如果自己真的放黎宜民入城,那皇帝还能相信自己吗?郑氏一族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肯定是没了,自己就是郑氏一族的罪人了。

但是,阮太后的所作所为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如果黎宜民真的能诛杀阮太后,还政于皇上,那对于他郑蕴来肯定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像现在所面临的这么大压力了。

因为,郑蕴不得不犹豫起来。

黎宜民见状,立刻继续道:“郑将军,你在升龙城这么长时间了,肯定知道如今朝廷的具体情况。”

“妖后虽然还政于皇上,但实际上把持朝政的还是她,所以才有了今日之战事,当初无非就是因为她看错了形势,以为我大越可以像太祖时候击败大明,结果呢?黎察将军战死了,廷上侯丁烈也战死了,要不是我数次力挽狂澜,明军统帅张軏早就打到升龙城了,如今为了她发泄心中一点点怨气,我大越丢了多少城池,死了多少人,她有向朝廷交代过一句吗?国库空虚,她有想过什么办法吗?就连责任都被她推给了阮炽阮大人,自己不承担一点责任,你真的认为她能够治理好大越吗?”

“当初郑可郑大人那是何等英雄,辅助太祖建立大越,结果呢?还不是莫名其妙被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被妖后杀了,要知道,郑大人可是俘虏过占城国王摩诃贲该的国之功臣啊!”

黎宜民一番话得郑蕴愤懑不已。

如今大越和大明的战事谁看不明白,还不是因为上一次黎贵淳和阮弘裕出使大明被坑了,阮太后一怒之下才发兵大明的,结果被大明派来了名将张軏,直接反攻回了国内,如今整个谅江都丢了。

当年他叔叔郑可那事儿也很明显,完全就是二人在争夺朝政大权而已,结果就因为这点事情便将郑可无缘无故杀掉了,郑氏一族差点被灭族。

如果黎宜民真的能杀了她,那不论对皇帝黎邦基还是对他们郑氏一族来都是件好事。

问题是,自己真不敢违背朝廷制度,开门放黎宜民入城啊!

万一他走错了路,不心走到了皇帝黎邦基的寝宫,黎邦基再出点什么意外,那他郑蕴可就真的对不起黎邦基的信任了。

郑蕴的脸色在火光的照耀下阴晴不定,但是黎宜民还是看出了郑蕴的犹豫,接着道:“郑将军,本王这次想要杀掉阮氏英这个妖后,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就在前几日,本王去蔓草居喝酒的时候遭遇了刺杀,这件事情的主谋就是阮太后。”

“本王要杀她,不禁是希望朝政顺利,皇上可以真正亲政,同时也是希望可以替我自己报仇,免得本王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被人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这件事儿可是大事啊!

如今谅山王黎宜民可是大越国唯一一个有能力和明军统帅张軏交手之人,如果阮太后真的要杀了他,那岂不是在自毁长城吗?黎宜民死了,谁来抵挡张軏的进攻?至少他知道,阮太后派去北江城的那个阮文初肯定是不行了,因为阮文初能够上位,靠的主要就是阮太后母族出身这一点,再加上他比较得阮太后喜欢,这才被阮太后赋予了统帅十万北征军的权力,如果单论能力来看,阮文初连自己的一半都不如。

郑蕴听了黎宜民的话,心中顿时一惊,赶忙问道:“殿下的可是真的?”

“本王骗你干什么?”黎宜民没好气地回答道:“本王在升龙城待得好好的,结果莫名其妙就被阮太后派人行刺,甚至还让她的亲信太监吴莲找了一个大明的商贾来顶罪,真当本王是傻子吗?”

“如果明军能够将刺客安插在升龙城,刺杀了阮炽阮大人不是更简单的一件事儿吗,为什么要刺杀已经没了兵权的本王呢?”

好吧,虽然郑蕴是第一次听黎宜民遇刺这件事儿,但是前几晚有人闯宫要找吴莲这件事儿他是知道的,闯宫之饶的确确就是个大明商贾的随从,现在还在宫中水牢里关着呢!

怪不得最近宫里这么多事儿呢,先是有大明的人闯宫,然后延寿宫总管太监吴莲就无缘无故失踪了,皇帝黎邦基黑着脸派人四处寻找,原来是这些事情都和谅山王黎宜民遇刺有关系啊!

但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虽然谅山王黎宜民功勋卓着,又是皇室,但是阮太后也不差啊,她可是如今大越皇帝黎邦基的亲生母亲,如果没有真凭实据,谁都拿她没办法,动不得她半分。

郑蕴提醒道:“谅山王殿下,您遇刺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太后身份尊贵,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可是没有人会相信你的。”

黎宜民立刻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扬起来道:“本王若是没有证据,又怎么敢孤注一掷,率军进京呢?这就是本王抓到的同谋之一的口供,而且就连刺客本王都已经抓到了,现在就在后面。”

“哦,对了,那个人不定你还认识,他就是你们御龙直的一员,叫吴兴勇。”

“吴兴勇?”郑蕴想了想,很快便想起来这个人是谁,他是吴莲安插进去的,据是吴莲救下来的,欠吴莲一条命。

原本这阵子他没有看到吴兴勇,还以为是陪着吴莲跑路聊,没想到居然去行刺谅山王,还被抓了。

现在看来,谅山王黎宜民还真是人证物证俱全了啊!

有了这些东西,只要皇帝黎邦基不站出来拉偏架,那阮太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如果自己真的放黎宜民入宫,那皇帝黎邦基肯定会对自己失望的,郑氏一族的机会就彻底没有了。

相对于找阮太后报仇来相比,还是郑氏一族重新崛起的机会更重要一些。

郑蕴咬咬牙,道:“抱歉,末将还是不能放您入宫。”

黎宜民却没有继续劝下去,而是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要兵戎相见了。”

“诸将听令,攻城!”

喜欢重生之景泰大帝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之景泰大帝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从导引服食开始做红尘仙 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 关灯!神秘老公深深宠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 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 诡城密语 团宠农家小糖宝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重生之九尾凶猫 时光绘爱:林与陈的千年恋 我炸了!一睁眼成了反派恶毒后娘 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中国古代名人传 带着女徒去西游
经典收藏 隐者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秦时小说家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三国之风起扬州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黟山传 猎杀全球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从酋长到球长 牧唐 大官人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定河山 三国之制霸寰宇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废柴趣妻 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最近更新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从军赋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大夏第一武世子 巨宋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明第一墙头草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穿越明末成饿殍 大楚第一逍遥王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立渊传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