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首页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大夏第一皇子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三国:挫其锋芒! 水浒我为王 寒门小郎中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全文阅读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txt下载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7章 规矩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颍州苏氏,原有三支主宗:沈丘苏氏、汝阴苏氏、颖上苏氏。

武德年间,汝阴苏氏因商而兴,在涉足官场之前,已把生意做到河南、山东。

众人过寿春县,在寿春逗留两日,便穿巢湖而入颍水,一路坐船来到颍上县慎城镇。

别看江淮之地在唐末时期略显动荡,但颍上却被誉为八省通衢,有俗语云:“富不完的寿春,盛不尽的慎城。”

慎城镇,就是颍上苏氏的地盘,祖辈凭此商业大镇而崛起!

簇,向东可达山东,东南可至江苏。若返回巢湖,南达湖广,西至河南,北接淮河。各路皆多河湖,又有官道相连,贸易繁荣到令人咋舌。

路过慎城镇时,李佑直接看傻了,他万万想象不到,一个“偏僻镇”竟能发达至此。

昌南镇的瓷器、茶叶,若想卖到山东,必然经过慎城镇。若想快速卖去江苏,也可以走颍水,再沿官道直抵扬州,慎城镇同样是必经之地。

唐代瓷器远销海外,仅以昌南镇瓷器而论,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经慎城镇运往沿海港口。

昌南镇位于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在唐末时期就已经颇具规模,是重要的瓷器产地。

昌南镇制瓷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开始烧制陶器,到了唐代,昌南镇的瓷器制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产瓷器质地细腻,色泽温润,闻名遐迩。当时昌南镇的瓷器通过水路运输,销往各地,成为了南方地区重要的瓷器生产和贸易中心。

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镇烧造御器,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于昌南镇所产瓷器精美绝伦,下闻名,于是人们就将昌南镇瓷器称为“景德瓷”,昌南镇也逐渐改名为景德镇,一直沿用至今。景德镇后来成为中国着名的瓷都,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瓷器制作工艺达到燎峰造极的水平,产品远销国内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怪苏氏如此显赫,难怪苏皓出手大方,已经霸占了宝地两百年啊。

在镇到汝阴苏氏祖宅之间,铺设有青石板大道,遥遥耸立着一串牌坊:状元坊、探花坊、进士坊、大学士坊、尚书坊……

船缓缓驶过慎城镇,继续沿着颍水而上,周武解释:“公子家在管仲山下,已从汝阴主宗分出去多年。”

得更直白一些,苏皓所在的宗支,虽然无法染指慎城镇,却控制了从江淮到山东,路程最近的商业水道!

颍水,李佑还真没来过。

一路饱览水乡景色,不多时便来到管仲镇。此镇虽不如慎城镇兴盛,却也属于商业大镇,无数昌南镇的茶叶、瓷器,从这里向东运去山东各地。

管仲镇上的商铺,大半都是苏皓家的。

管仲镇周边的土地,也有半是苏皓家的。

“大少爷回来啦!大少爷回来啦!”

在苏皓踏出船舱的瞬间,就有码头工人认出来,随即扯着嗓子开始大吼。

接着,叫喊声此起彼伏,一直从码头传到街道。

很快有几个年轻,朝着管仲山的方向狂奔,你追我赶犹如赛跑一般。谁先跑到苏家报信,谁就能获得更多赏钱,这种好事怎能落于人后。

“大少爷!”

“大少爷!”

一路走过,沿途所遇之人,皆停下来报以问候。

苏皓昂首挺胸,始终面带微笑,仿佛大明星在检阅粉丝。

在李佑的心目中,苏公子此刻形象大变,完美化身为……地主家的傻儿子。

仔细观察这些老百姓,李佑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都不错,显然日子暂时还过得下去。

出了镇,便是田地阡陌。

许多农民正在田间劳作,秋粮的禾苗郁郁葱葱,看来今年又会迎来大丰收。

若是只看表面,似乎簇已经全民迈入康社会!

行走片刻,一群人急匆匆赶来。

两个舆夫奔至苏皓面前,放下滑竿恭敬道:“大少爷请上轿。”

苏皓也不多言,习以为常地坐上去。

“起轿,撑伞!”又有一个中年家奴大喊,却是伴随苏皓长大的书童,如今已在苏家担任中层管事。舆夫抬着滑竿前进,有健仆撑起遮阳伞,避免苏大少爷被晒着了。

滑竿前方有家奴开道,防止意外跑出人畜,一不心冲撞到大少爷。

滑竿之后跟着三个童子,都是苏皓的仆僮。

周武背着的书箱,李佑手里的行囊,也都被其他家奴接过去。

书童出身的管事,护着滑竿一路呐喊:“大少爷回家了,大少爷回家了!”

我尼玛!

李佑看得目瞪口呆,一个举人回家而已,阵仗搞得如同封疆大吏出巡。

最扯淡的是,那三个紧随滑竿的童子,区区仆僮罢了,身上竟然全都穿着丝绸。

下士绅,果然该死!有农夫挑着粪桶过来,远远就选择避开,而且躲到数十步外,生怕粪水把苏家大少爷给臭到。

现在知道颍上苏氏,为何连续两代不出进士,这一代甚至只有个独苗举人了吧?

家风坏了!

苏味道、苏颋在世之时,苏氏不得分家析产,兄弟姊妹必须团结友爱。苏氏子孙不得沉溺享乐,即便拥有举人功名,也严格规定奴仆数额,平时出门顶多能带一两个。

可现在,不准分家的族规,早就被破坏得彻底,已然分出无数支。

各宗支之间,非但没有齐心协力,反而互相竞争吞并,甚至还暗中勾结外人。

派往山东、江苏的经商族人,直接在外省自立门户,偌大的家族势力被肢解成无数份。

人心散了,聚不起来。

苏氏子孙也渐渐无心科举,平时纵情享受,考上秀才便能买个杂流官。若是考秀才都够呛,能作弊就作弊,无法作弊就终身啃老。

又过片刻,依山而置的建筑群,出现在李佑视线中,至少占地两三百亩。

一百多个族人、家奴,站在门口等待大少爷归来。

为首者,是苏皓的二弟苏玘,接着是三弟苏珂。

“大兄!”兄弟俩上前见礼。

滑竿落地,立即有家奴扶着苏皓下来。

苏大少爷作揖还礼,问道:“四弟呢?”苏玘回答:“四弟成不着家,也不知上哪儿发疯去了。大兄快快进门,二老都在家等你呢。”

正门的门槛,放着一个火盆。

苏皓抬步从火盆跨过,能够除去一路沾染的晦气。

至于李佑兄妹俩,以及周武等一众家奴,只能绕道从偏门进入。

森严的礼教规矩,顿时显露无余。

不管苏皓、周武多么亲近,即便亲如兄弟,主就是主,奴就是奴,身份的鸿沟不可逾越。

李佑牵着妹的手,跟随周武走进侧门,七弯八拐地来到一个院落。

周武解释:“这里是公子的景行苑,附近二十多间房,皆为公子的私地。如非受到召见,不可闯入第三进院落。”“多谢周叔指点。”李佑抱拳道。

三人来到周武的房间,等待着听候发落。

略等一阵,苏皓拜见父母未归,跟他一起长大的书童却来了。

周武介绍:“这位是景行苑的总管事苏廪先生。”

李佑立即拉着妹妹见礼:“子见过苏管事。”

“周兄安好,”苏廪先是笑着跟周武叙旧,突然面无表情问李佑,“你就是大少爷带回来的童子?”

李佑只能再次行礼:“子李佑,见过苏管事。”

苏廪立即唤来一个侍女,吩咐道:“墨香,带这兄妹去忠勤院,挑一间好房子给他们。”

不待李佑离开,苏廪又笑容满面,跟周武勾肩搭背:“周兄,半年多不见,咱们且去喝两杯。”

礼教家规之下,奴仆也分许多等级。

或许苏皓比较好话,可这管事苏廪却得心伺候。

去你妈的规矩!

喜欢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少爷请用餐 皇家小二货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守墓人 只会割地送儿媳,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女主太强怎么办 重逢路漫漫 至尊神诀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大帝回归当老师? 姐带着空间勇闯修真界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成婚三年仍完璧,二嫁一夜得多胎 我的千年女鬼未婚妻 莲花楼之长乐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重生娱乐圈女神:神秘大导演 傻王与王妃
经典收藏 抗战之无双战将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雍正往事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海棠依旧明末归 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 猎杀全球 崇祯:30年不上朝 武侠少爷 黑龙新传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 水浒我为王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三国之重振北疆 武英殿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魂穿大明,朱标见我也要喊声哥
最近更新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十国风华 黜龙 大乾最狂驸马爷 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红楼之挽天倾 天道盘点:让诸天帝王成长突破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三国开局拯救何皇后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无敌六王爷 中世纪崛起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txt下载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