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与墨水虽然不是很懂姬冉的,但是他们记住了一样:“心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姬冉道:“今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有些道理,以后再慢慢给你们听。”
罢,三人启程返回邯郸城。
一夜无话。第二日的时候,赵征来到了姬冉的院中,这让赵政有一种回到了六年前的感觉。
看到两人都完成了一的早课,姬冉问道:“你们见过修水渠吗?”
墨水摇摇头。
赵政道:“去年邯郸外面修水渠,政曾经远远看过,怕被抓壮丁,所以没敢靠近。”
姬冉点点头,道:“那么你考虑过为什么修水渠要抓壮丁吗?明明修水渠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赵政与墨水都摇摇头。
姬冉道:“让人逃跑的原因大体分为几种,你俩想想,什么情况下你俩会逃?”
墨水想了一会儿:“会危及到我的生命,我就会逃。”
赵政也想了一会儿道:“也许修水渠的时间我可以做更多其他的事情,拿到更多的收入。所以我不想去,要逃。”
姬冉又问:“那你们见过明知道会死,明知道会亏还是愿意去修水渠的人吗?”
墨水:“吃不上饭的人,因为修水渠至少还有饭吃。”
赵政:“军人,军令一下,不论什么理由,都会去修水渠。”
姬冉道:“很好,今我就给你们第三种人。”
姬冉在地上画了两个圈,中间又画了两条波浪线。
然后姬冉道:“这两个圈子就好比村子甲与村子乙。中间的波浪线就是河流。如果我们强迫村子甲修水渠,把河里的水引入村子甲的农田里。”
“过些年,村子甲不论耕地面积还是土地收成,都一定超过村子乙,如果赶上有大旱出现,村子乙甚至有可能颗粒无收。”
“如果村子乙的人都知道了村子甲的变化是因为修水渠,你们,如果这个时候有官府带头要在村子乙修水渠,会发生什么?”
墨水:“一定会有很多人前来帮忙,毕竟谁不想多收点粮食呢!”
赵政也点点头道:“的确如此,甚至那些老一辈还会追求水渠的质量,能用十年跟能用五十年是不一样的。”
姬冉点点头总结道:“这就是我的第三类会来主动参与修水渠的人。我管这叫成果刺激。”
“想要出现成果刺激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要出现可以类比的目标。比如韩国去与秦国比,那样哪怕秦国有再大的成果,也无法刺激韩国,因为韩国不论如何都是办不到的。”
“第二,要出现产生变化的因素,就好像刚刚的水渠。如果没有水渠,又哪来的成果呢?”
“第三,要有足够刺激的成果。当然成果的出现需要时间。”
“所以,越复杂的事情,就越需要时间,在局部地区先出现效果,这样才能让人们看到希望,只要有了希望,老百姓就会主动支持你,而不是反对你。”
墨水:“就好像一碗菜是不是好吃,吃一口就知道了,这样简单的事情就不需要先生的局部效果。”
赵政接着:“反而像三家分晋,要不是看到了田氏代齐的成功,赵魏韩三家恐怕未必敢把晋国三分。”
姬冉道:“没错,所以你们两个觉得要做成一件事,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墨水未做思考的道:“要看到效果,即确认目标。”
姬冉点点头又摇摇头。
赵政思考了一会儿:“刚刚先生有提到只要让百姓有了希望,百姓就会支持你。而希望是一种信念,所以在做事之前要先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姬冉赞许的点点头道:“没错,想要做成一件事,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其次才是定义什么是成功,最后才是如何成功。”
“最重要的是,越复杂越重大的事情,越容易出现纰漏,所以越要像昨的树枝一样,分成许多段,并且每一段都应该有他的成果,即如树枝般粗实强大。”
“这样在发现问题,或者需要变化的时候,才可以变得过来。我称之为坚定不移的信念与缓慢厚实的步伐,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
赵政有些不理解的:“既然先生已经确认了每一段的目标,那为什么不多目标共同推进,这样不是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最终目标吗?”
姬冉听到这里,不由得想到了后世对于眼前这位残暴的评论的由来,似乎就是这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局面越来越糜烂。
于是姬冉对赵政道:“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做隋,那里的国主叫杨广。”
“在隋国,有很多条长度不一的江河,杨广就想呀,要是我把这些江河都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水道。”
“可以让船只从北方直接顺流到南方,南方可以通过人力到北方,这样贯通南北,岂不是国内的货物都可以流通起来。”
“南方盛产稻米,北方盛产牲畜,双方互换,岂不是皆大欢喜。于是,杨广给这条河起了个名字,叫做大运河。”
“并规划了大运河的每一段路线与目标。然后他就发动全国的所有民夫与士人开始修建大运河。你猜结果是什么?”
这次墨水没有出声,而是赵政想了一会儿道:“我猜大运河一定是修完了,贯通了南北,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姬冉到:“没错,南北是贯通了,国力也提升了。”
“但是因为杨广太着急,规划的每一段都需要按时按质的完成,导致太多太多的百姓因为工期死在了修筑的过程郑”
“再加上很多不满杨广的士人暗中作梗,推波助澜,很快全国人民都开始痛恨杨广,认为他不合适再做国主。”
“最终杨广被自己的表兄弟,夺走了国主的位置。而他表兄弟把国家改叫了唐,唐也因为大运河使得国内空前富足与强大。”
“所以做事要让人们看到阶段性的成功,从而调动他们的主动,而不是被官府强制要求的去做。还有越大的事情一定要慢慢做。”
“做的快了就会造成百姓的民意沸腾,最终变成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局。你们俩记住了吗?做事不妨慢慢来。”
“但也不是什么事都要慢的,比如猛虎要扑击你,你还打算慢慢的思考如何对付猛虎,那就是这里有问题。”
着姬冉还指了指自己的脑子。
愉快的教学对于赵政来是短暂的,七月份的时候,有一支队伍从秦国国都咸阳出发,来到了邯郸。
而这支队伍的目的,就是为了迎接王子政回归秦国。
“我等铁鹰锐士见过王子政与赵夫人。奉大王之命,迎接王子政与夫人回秦国。”一个领头样式的秦国将领来到赵政的院,对赵政与赵姬道。
赵政看着众人,上前问道:“你们的大王是何人,为何会来迎接于我?”
那人回答道:“如今秦王乃是公子生父,恕末将不敢直呼大王名讳。所以王上派我等前来迎接公子与夫人。”
赵政又看向姬冉这边,见到姬冉点点头,于是道:“好,那这一路就辛苦将军与众位勇士了。”
翌日,一支队伍缓缓的驶出了邯郸城,向着咸阳而去。
墨水看着行在林间的姬冉问到:“先生,我们为什么不一起去咸阳呀。墨儿好想去咸阳看看,上次就没去,这次明明可以跟政哥一起去的。”
姬冉好笑的看着墨水道:“那你为何你不跟你政哥一起,反而要跟着我这穷酸先生。”
“只是墨儿觉得跟着先生,世界好像都变的广阔了。虽然我没去过咸阳宫,但是咸阳宫一定不如星空广阔。”墨水兴奋的道。
三月后,一行两人进入了齐国桑海城。姬冉与墨水进入客店后问店二道:“请问哥,圣贤庄怎么走呀?”
那二哥也是热情对姬冉道:“您的是由荀夫子刚创立不久的圣贤庄吧,那庄子就在城外十里,您这样……这样……就可以找到了。”
姬冉对二道:“谢谢哥。”同时送上了几枚齐国钱币便也不再理会。
半日后,两人又到了圣贤庄。如今的圣贤庄刚刚建立不久,荀夫子虽然下闻名,但是却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圣贤庄。
进入圣贤庄后,一个沉稳的声音问道:“你们二人是来求学的吗?”
姬冉看向那人,发现对方与自己年龄相仿,但是总透着一股子沉稳与严肃,于是姬冉问道:“不知道您是?”
那人回答:“我叫伏念,是这里的学生,目前暂代学长(学生会主席)一职。”
“原来是伏念学长,我叫田虔,曾与荀夫子学过《春秋》,还请学长带我去见夫子。”姬冉对着伏念道。
“哦?你竟然随夫子学习过,不知是何时之事?”伏念有些怀疑的问道。
“虔本出身于齐王宫,幼时曾读书于稷下,故而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姬冉平静的对伏念道。
听到这里,再加上对方姓田。伏念哪里还不知道,对方乃是齐国王族。但是伏念依旧一副沉稳模样,丝毫不受影响。
对着姬冉伸手虚引道:“田兄这边请!”
没一会儿,到了一间阁楼门口,伏念上前扣门道:“师叔,有人自称田虔,是您的故人,前来拜访。不知师叔是否要见?”
一个苍老但是有力的声音从门中传来:“哦?是虔到了吗?快进来吧。”
同时一个疑惑的让人有些熟悉的公鸭嗓也从门中传出:“田兄?你怎么会来圣贤庄呢?”
没错,这个让人熟悉的公鸭嗓正是韩非,如今16岁的韩非正是变声期。
进入房间后,姬冉先是向着荀子行了一礼道:“学生见过夫子,夫子安好。”
荀子:“你我并非师徒,何必这般客套,你又非儒家弟子,不必如此。”
而后姬冉又看向韩非道:“韩兄不在韩国陪伴你的明珠妹妹,怎么跑来了这里?”
韩非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而后道:“我觉得自己学识不足,所以就想到来这里求学,而且田兄曾经过自己曾跟随先生读书。”
听到韩非当着荀子的面,出自己当时忽悠墨家师徒的话,姬冉并不尴尬,因为姬冉从来没过自己是荀夫子的弟子,只自己跟随荀夫子读书,那是实话。
姬冉又介绍了墨水之后,两人就在圣贤庄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两年。这两年间,姬冉又随着荀子学习了《尚书》、《大学》、《中庸》与《易》。
同时姬冉也观看了在儒家的《道经》,并用《菩提心经》与荀子交换了《坐忘心经》,荀子与姬冉本就有半师之谊,虽然《菩提心经》远不如《坐忘心经》。
但是对于新事物的研究与《菩提心经》可以很好的作为《坐忘心经》的基础部分,荀子也就半推半就的传给了姬冉。
墨水也跟随儒生们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同时这两年姬冉也把从楚留香处学习的轻功追星踏月传授给了墨水,并正式收他成为自己的大弟子。
荀子问姬冉道:“一你对于坐忘的想法吧!这《坐忘心经》可不能白白传授给你。”
姬冉闻言就明白,荀夫子一面是真的想提携自己,一面也想博采众长,让这门儒家顶级内功《坐忘心经》可以传给更多人,降低它学习的门槛。
于是姬冉道:“这坐忘最早应该是我师祖庄子提出。《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不过弟子却想起了《庄子》中的另一段,需要与夫子求证。”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皋不宜。’“
“这心斋之,是否是孔子他老人家提出的。”
荀子回答:“心斋之确实有夫子提出。”
姬冉继续道:“那么弟子觉得想要坐忘,先要心斋。而心斋,夫子有过教诲。”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荀子沉思片刻道:“善,此心斋与你留下《菩提心经》正是相辅相成,如此,这门《坐忘心经》也就不必束之高阁了。”
荀子问姬冉道:“你是要离开了吗?”
姬冉点点头道:“弟子想去一趟农家。弟子曾听家母出身农家所以想去看看。”
荀子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下大事总归分分合合,你既然不愿意参与其中,以你的敏感身份,还是要多多注意。”
姬冉听到这话,也不觉内心感动。这个世界上能只因为自己才如此关心自己的恐怕只有荀子与自己的师傅冥灵子了。
齐王后颖对自己虽然好,但是更多的是原身母亲的嘱停而自己的便宜师兄逍遥子,不提也罢。
姬冉离开荀子房间后,碰巧遇到了韩非。
韩非对姬冉问道:“田兄,要不要手谈一局?”
姬冉:“善。”
于是二人带着尾巴墨水,在荷塘边的石桌上,摆开了阵势。
韩非率先道:“田兄,我已经看到海了。也看到了沙滩与礁石。”
姬冉笑了笑:“那很好呀,不知道韩兄觉得虔当日之语如何?”
韩非道:“以非观之,一派胡言!”
姬冉来了兴趣,问韩非道:“韩兄何出此言呢?”
韩非凝视了姬冉半晌道:“纵然韩国如沙滩,非不做评价。但是关东其他诸侯国并非礁石,秦可变法,其他国家亦可以。”
姬冉并没有反驳韩非,而是认真的听着韩非继续道:“纵然赵国新败,六国之中再无独立可以抗秦的国家。”
“但是连横之术亦可以让六国变成一块铁板,砸碎秦国的美梦。而且非觉得秦国并非如大海般壮阔伟岸,不可力担”
姬冉并没有直接回话,而是对墨水道:“墨儿,把咱们两次留宿在秦国那大叔家的详细经过讲给韩公子。”
墨水哦了一声之后,开始对韩非娓娓道来。大叔家如何好客,大叔家如何富裕,大叔家的周围人家以及两次都吃到了肉的事情。
统统告诉了韩非。
墨水言罢。
姬冉问韩非道:“你这一路行来,一定也见识了魏国、赵国与齐国的百姓。与刚刚的秦国大汉相比,韩兄以为如何?”
“是否如虾与大鱼。无数鱼群在秦国游来游去,韩兄秦国这摊水,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那秦国的贵族,是否如海中的巨鲨,随时等待择人而噬。君不见武安君白起乎?难保秦国不会出第二个武安君。”
“纵然没法如武安君如此耀眼,至少也比如今韩国的大将军姬无夜强大百倍吧,毕竟姬无夜是如何成为大将军的,你我心知肚明。”
喜欢诸天从佛门弟子开始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诸天从佛门弟子开始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