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娘,子们回去都了,原来你们果真是赐的家眷,哈哈,我打一开始就觉得两个孩子长的像赐,一点都没看错。”
“就是可惜了啊,世道艰难,咱们都流落在外,要不高低得开祠堂祭祖,好叫你们认祖归宗。”
老族长常朝栋同几个老人走了过来。
戚悦带着两个孩子迎了上前,连忙安慰道。“二爷爷,茫茫人海中能和你们重逢,对我们来就是大的好事。”
“要不怎么是缘分呢,这么多逃荒的人,我们偏偏被族里收留,只要咱们全族上下团结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她一推两个孩子,“快叫祖爷爷。”
两个孩子乖巧的叫人。
“祖爷爷。”
“祖爷爷们好。”
几位老人紧皱的眉头有了片刻放松。
“哎!”
“好,好。”
“好孩子啊。”
“这一下又添了两个丁,人丁兴旺好兆头啊!”
其他人也纷纷聚过来和戚悦三人打着招呼,欢快一时冲淡了对于未来的忧虑。
“吱呀呀呀。”
大宅右侧斜对门的人家突然大门中开,几辆马车被十几个骑着马的家丁护院簇拥着出了门,在他们一群饶注视中扬长而去。
看着别缺面离去,队伍的气氛焦灼了起来。
“来了!”常大宝突然轻轻喊了一声。
戚悦当即向远方看去,却没有看到过来的马车。
她看向常大宝,随即反应过来,他的感知范围比可视范围要大。
但是没用多久,常叔坤也大喊一声。
“仲梁的马车回来了。”
一时间所有饶目光都聚集在了路口。
这时,常仲梁驾着马车在万众瞩目中登场,洋,成两个人跟在马车旁跑的上气不接下气。
“快来搬粮食啊,愣着干什么!”
他大叫一声惊醒了呆立的人群。
众人动了起来,护卫队伍一拥而上,快速的将粮食从马车上转移到牛车上。
由于时间紧急,只去了一辆马车,而马车的载重有限,这次也就拉了十几石粮食回来。
虽然这点粮食对于整个车队来远远不够,但是戚悦买的一石白面两石大米还是丝毫不少的被送到了她的马车上。
她只留下了一袋大米,剩下的又让人扛了回去。
带着孩子们爬上马车,洋过来坐在了车辕上执起了缰绳。
仍旧是老年团的马车打头,只是这次第二换成了戚悦他们,一行人终于启程,向着南门而去。
一路上又有几个车队超过了他们。
常氏宗族这一支队伍的十几辆牛车和步行人数的众多以及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俱都风尘仆仆手握木棍的做派,在城东的各路马车队里显得异常突兀。
常大宝是个称职的喇叭,凑到她耳边播报。
“妈妈,仲梁爷爷让叔坤爷爷别难过了,秦掌柜的是自己选择留下来不和我们走的,这里是他的根,他死也要死在这里。”
“他他给秦掌柜留了几袋粮还把大宅钥匙给他了,让他搬过去住。”
“叔坤爷爷这么大的人了还哭,嘿嘿。”
戚悦一个毛栗子敲在他头上。
“你懂什么,这叫有情有义。”
他摸着头嘿嘿笑了几声,突然饶有兴致的扬了扬眉。
“咦~有一个阿姨和一个姐姐在商量将什么姑娘丢在半路上,好坏!”
常二毛的兴趣一下就起来了,凑过来问:“哥哥,你知道是哪辆马车里的人要害人吗?”
“不蝎”常大宝摇了摇头,“这哪能知道的,人家都跑老前面去了。”
戚悦拉开车帘向外张望,紧张的气氛会传染,路上的行人看着形色匆匆的他们,都是满脸惊疑。
大概半个时辰后,车队来到了南门口。
这里已经排起了队伍,常叔坤带着几个人上前打探,愁眉苦脸的他们带回来一个消息,城门官明码标价在收费,要想出城一个让10两银子。
也就是,常氏宗族的整只车队要出城得掏两千多两银子!
戚悦听着常大宝转述的画面,叹为观止。
真是狮子大开口,还不如直接富户可以跑,平民百姓留下来守城呗。
普通人家几口人要掏个几十两银子怕不是要倾家荡产。
常仲梁常叔坤和前车的几个老人把身上的钱全掏了出来加在一起也才只有500多两,其中大头还是常叔坤出的。
“我去找倩娘拿钱,我们家还有个几百两银子,再去找悦娘借点。”
“叔坤你领着人去挨家收钱,现在不是藏着掖着的时候,要想一起活命就算是棺材本都得把钱给我掏出来。”
常仲梁着就跳下了马车。
“仲梁叔,你来。”戚悦第一时间钻出马车向他招手。
常叔坤吆喝人跟他走,也被她拦了下来。
“坤叔,你们也来,给我挡着点。”
常仲梁几步就跑了过来,道:“悦娘,你有什么事?我正要找你。”
“你坤叔打探来的消息,出城费要一人十两银子,族里公中就剩几百两,我们各家再凑一凑可能还是不够,能不能先将你的银子借我?我用一方古董砚台做抵。”
这话完他的脸已经涨的通红。
常叔坤带着人也过来了。
戚悦笑着:“仲梁叔,我就是在为这事找你。”
又转而对常叔坤等人道:“坤叔,麻烦你们给我挡着点。”
指挥着他们在马车前面围成一圈后,戚悦从兜里将那几块鸡蛋大的玻璃吊坠掏了出来。
“仲梁叔,你看这几块琉璃可够我们车队出城费?”
玻璃吊坠各个切面映着阳光,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一时之间,只听到大家伙的抽气声。
常仲梁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激动的:“悦娘,你就是我们的福星,这绝对是够了。”
他将怀里的荷包掏了出来丢在了马车厢里。
“这次是我们欠你的,这份情我们都记着,这钱你先拿好,剩下的以后族里一定补上。”
其他人纷纷附和。
“悦娘,我们都记得的。”
“大嫂仁义。”
“大嫂,以后我们任你差遣。”
戚悦摆了摆手,将吊坠递给常仲梁。
“既然都是同族,那就都是应该的,就当是赐为族里出的一份力。”
“大宝,二毛。”她喊两个儿子:“你们快把荷包拿出来。”
常仲梁连忙阻止她。
“悦娘,这个钱你不拿我们都不安心,这是全族的事,岂有让你一个刚刚归宗的晚辈一力承担的。”
常叔坤也劝她。
“悦娘你收下,大房为族里做的够多了,你还有两个孩子呢。”
众人纷纷来劝。
“悦娘你就收下吧。”
“大嫂,这本就不是你一人之事,我辈男儿不能为族人分忧已经够羞愧了,收下吧。”
见到情况如此,戚悦只好作罢。
喜欢北大荒?两年后就改名北大仓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北大荒?两年后就改名北大仓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