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徐夏半生

首页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第一奸臣 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乾宫深帷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雍正往事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徐夏半生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全文阅读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txt下载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十一章 扬名青州——王景仁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王景仁,原名茂章,庐州合肥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吴越、后梁将领。在唐末便追随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辅佐其建立吴国,外援青州王师范,内平田頵、安仁义叛乱,由亲校累功至润州团练使。后升任宣州观察使,因不容于嗣主杨渥,叛投吴越国,遥领宁国节度使。在后梁建立后,被梁太祖朱温召入汴京,仍领宁国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后授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领兵与晋国对峙于柏乡,结果在柏乡之战中大败而回。在与吴国的霍丘之战中再次兵败,不久便病死于汴京,追赠太尉。

王景仁,原名王茂章,很早便效力于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常侍其左右为亲校,生性质朴,每次作战皆身先士卒,在战场上以勇悍着称,但平时却没有威仪,深受杨行密的器重。杨行密被唐朝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史称南吴,王茂章此时在军中也已累功至都指挥使。

宣武节度使朱温命侄子朱友宁率军攻打平卢镇,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向吴国求援,杨行密乃命王茂章率七千步骑赴援。王茂章攻取密州,斩杀刺史刘康乂,很快便进抵平卢镇治青州。当时,王师范与宣武军会战于石楼,并以麾下的登州、莱州两州州兵分驻两个寨栅。

朱友宁趁夜猛攻登州栅,王茂章一直按兵不动,任由宣武军攻破登州栅,宣武军随后又转攻莱州栅。此时色已亮,王茂章料定宣武军必已疲乏,于是与王师范合兵出击,最终大败宣武军,朱友宁在战斗中堕马,被青州军斩杀。王茂章命将朱友宁的首级送往淮南,同时又与王师范乘胜反攻,一直追杀至米河,俘斩数以万计。

朱温又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抵平卢前线,在青州城下大败王师范,而王茂章则伪作畏敌怯战,一直闭营不出,待到宣武军士气松懈之时突然发动袭击,最后击退宣武军。此战,王茂章在阵中驱驰冲杀,疲累时便退出战阵,安坐饮酒,继而上马再战。朱温当时在高处观战,自青州降卒处得知王茂章之名,对其大为赞赏,道:“我若能得此人为将,何愁下不定。”

王茂章自知众寡悬殊,战败不可避免,于是趁宣武军暂退,连夜引军退走,撤回淮南。梁将杨师厚率部追击,在辅唐追上了吴军。王茂章乃命部将李虔裕率五百骑殿后,他本打算和李虔裕一同断后对敌,但在李虔裕的再三请求下,最终还是率主力部队先行离去。李虔裕力战而死,但成功拖延了宣武军的追击,王茂章得以全军撤回淮南。

王茂章返回淮南后不久,吴国所属的宁国节度使田頵和润州团练使安仁义起兵叛乱,杨行密以王茂章为润州行营招讨使,让他攻打安仁义。但安仁义素以善射着称,每战皆以射术大挫吴军锐气,以致吴军士卒皆不敢与其交战。王茂章因此始终不能攻克润州,杨行密又命徐温率兵增援,徐温将所属军队的衣服旗帜改换得和王茂章的军队一样。安仁义不知吴军增兵,再次出城交战,结果被徐温击败。

王茂章又和台蒙一同攻打田頵,先后在广德、黄池大败叛军,迫使田頵退守宣州,杨行密命台蒙攻宣州,又将王茂章调回润州,继续攻打安仁义。台蒙不久便攻克宣州,田頵兵败被杀,而王茂章通过挖地道攻入润州,将安仁义俘送广陵处死,杨行密遂以王茂章为润州团练使。

杨行密病重,乃将时任宣州观察使的长子杨渥召回广陵,并以王茂章接任杨渥的宣州观察使一职。杨渥离开宣州时,打算带走他的帷帐、亲兵,却遭到王茂章的拒绝,因此怀恨在心。杨行密病逝,杨渥袭任淮南节度使,封弘农郡王,命李简统兵袭击宣州。

吴军攻至宣州城下,王茂章自知难以抵抗,遂率部奔杭州,投靠割据两浙的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钱镠。吴将陶雅此时刚攻取钱镠治下的睦州,担心被王茂章阻断归路,于是撤回歙州。睦州又被钱镠夺回,钱镠以王茂章为两府行军司马、镇东军节度副使,后又表荐其为宁国节度使。朝廷下诏,以王茂章遥领宁国节度使,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

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史称梁太祖,钱镠乃向后梁称臣,被封为吴越王,正式建立吴越国,王茂章则更名为王景仁,以避朱温曾祖朱茂琳之讳。当时,朱温因素闻王景仁之名,遣使召其入朝,而钱镠亦有意联合梁军攻灭吴国,遣王景仁奉表入汴京,向朱温面陈攻取淮南之策。朱温对王景仁待以殊礼,赏赐非常优厚,对他承诺:“等我讨平代北贼寇(晋国),便尽起大军,由你统兵南征。”后来,朱温仍让王景仁遥领宁国节度使,并加授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让他和宰相同班朝会。而此时的吴国,杨渥已被徐温弑杀,其弟杨隆演虽袭任淮南节度使、弘农郡王,但吴国的军政大权皆被徐温所控制。

忠武节度使刘知俊叛降岐国,王景仁随杨师厚兵进关中,准备攻打同州,刘知俊遂放弃同州,到凤翔投奔岐王李茂贞。此后,王景仁随军攻取雍州、华州,多有战功。

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因担心被朱温吞并领地,转而与晋国结盟,晋王李存勖乃命周德威率部进驻赵州,随后又亲率大军东进,会合周德威所部,与成德军一同对抗梁军。朱温遂以王景仁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让他统领七万精兵,与副使韩勍、前锋李思安攻打成德镇,王景仁进驻柏乡。

晋赵联军此时亦兵至距离柏乡五里处的野河北岸,与梁军隔河对峙,王景仁命赶造浮桥,准备渡河进攻,而李存勖却在周德威的建议下,徒了距离柏乡三十余里的鄗邑。当时,梁军因柏乡缺少喂马的草料,派兵士到营地附近割草,却又遭到晋军骑兵的不断袭扰,只得拆茅屋、坐席作为饲料,导致军心不稳。

周德威随后兵至柏乡,命三百骑兵到梁军营前挑战,王景仁乃集结全军,列阵出击,周德威且战且退,将梁军诱至鄗邑以南的平原旷野地带,两军便在野河沿岸展开了交战。当时,梁军分为东西两阵,横亘六七里,“戈矛如束”,“嚣声若雷”,在与晋赵联军的激战中四次“败而复整”,战况非常激烈,但李存勖在周德威的建议下,始终没有将全部兵马投入战场。

两军战至傍晚时分,梁军疲惫,皆有退意,周德威见决战时机已到,立即发起猛攻,李存勖也趁机冲击,与周德威两面夹击梁军。梁军阵势大乱,顿时溃不成军。晋赵联军一直追杀至柏乡,俘虏陈思权等梁军将校二百八十五人,“斩首二万级,获马三千匹”,缴获“铠甲兵仗七万,辎车锅幕不可胜计”。此战,梁军伏尸数十里,龙骧、神威、神捷等精锐禁军全军覆没,王景仁与韩勍、李思安仅率数十骑连夜逃归,晋军乘胜进围邢州,一直掠地至黎阳。

柏乡之败是梁晋争霸以来从未有过的惨败,朱温震怒,将王景仁拘禁于家中,但因王景仁是钱镠所推荐,对他并未严惩,只是免去了他的兵权以及同平章事之衔。后来,朱温又对王景仁道:“我也知道你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勍、李思安轻视你为客将,不愿听你节度。”他过了几个月,便又重新恢复了王景仁的官爵。

梁末帝朱友贞起用王景仁为淮南西北行营招讨应接使,领兵万余攻打吴国的寿州,与徐温在淮河北岸的赵步发生遭遇战。当时,吴军尚未完全集结,徐温仅率四千余人迎战,被梁军打得败退,王景仁乘胜追击,眼见就要将吴军逼入一条山谷。吴将陈绍突然大呼:“敌军已被诱至深处,可以反攻了!”他跃马转身,在梁军中左右冲杀,吴军士卒皆以为此前乃是诈败,顿时士气大振,随陈绍一起再战梁军,最终将梁军击退。

赵步之战后,吴军撤回淮河南岸,王景仁亦率军自霍丘附近水浅处涉水渡过淮河,并在涉水处设下标识。不久,王景仁在霍丘与吴军再次展开交战,擒获吴将袁丛、王彦威、王璠等。但吴将朱瑾随后率大军赶至,吴军兵力大增。王景仁不敌,于是撤军而走,他亲率数骑断后,使得吴军皆不敢近逼,但梁军不知此前设下的标识已被霍丘守将朱景移至深水处,见到标识便涉水渡河,结果过半士卒皆溺水而死。徐温在霍丘将梁军尸体筑作京观,以炫耀武功,王景仁败归汴京后,不久便因疽病而死,被追赠为太尉。

喜欢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荒古镇狱经 嫁给凶神后,貌美小夫郎被宠上天 至尊神诀 斗罗:开局收小舞作为宠物 女主一直在遭罪[星际]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桃树林里桃花开 凡人修仙:通天塔 重生之九尾凶猫 无敌升级王内 警界传奇:十案风云 车厢求生:我能强化五感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那个被长女干掉的老妇重生了 下海大时代从1991开始 妖孽村医 超新人 四合院:醉后,我套路老婆生三胎 恐怖降临【鬼门】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经典收藏 重生三国之王侯 大唐第一纨绔 武侠少爷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大明第一奸臣 汉末:家祖乡啬夫 从灾民到皇帝 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秦末苍穹之变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兴英烈传 武英殿 三国之重振北疆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最近更新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乱世边军一小卒 春秋晋国风云 重生野生时代 大明,我来了! 一把大狙闯大明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清末小旗兵 赤潮覆清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徐夏半生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txt下载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