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院里的宴席向来是贾府中最讲究的。这正值秋高气爽,院子里几株老桂花树开得正盛,淡黄的花簇掩在墨绿的叶间,香气被风裹挟着,一阵阵送到回廊下。
席面摆在水榭里,四面通透,能看见池中残荷与远处叠石。桌上已布了袄凉菜,四荤四素,色泽清雅。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人依次落座,丫鬟们穿着青缎比甲,垂手侍立在屏风外侧。
“老太太来了。”外头丫头传报。
众人忙起身相迎。只见两个丫鬟扶着贾母缓步走来。今日贾母穿着沉香色遍地锦长袄,头戴嵌翡翠眉勒,虽已年过七旬,步履却仍稳健。
“都坐着罢,自家人不必拘礼。”贾母在主位坐下,目光在席上扫过,落在薛姨妈身上,“今儿气好,特意请姨太太来话。”
薛姨妈忙欠身笑道:“老太太惦记,是我的福分。”
众人重新落座,王熙凤亲自执壶为贾母斟酒。这是上好的金华酒,琥珀色的液体注入青玉杯中,泛起细密泡沫。
“前儿湘云那丫头办的螃蟹宴,倒是有趣。”贾母抿了一口酒,忽然提起。
王夫人接口道:“可不是,那孩子难得大方一回,听还是宝丫头帮衬着安排的?”
薛宝钗端坐着,闻言微微颔首:“史大妹妹头一回做东,我不过帮着出出主意罢了。”
黛玉坐在宝玉下首,正用帕子掩着唇轻咳,听到这话,眼波在宝钗面上轻轻一转,又垂下眼帘。
宝玉兴致勃勃地:“那的螃蟹真肥,我吃了两只还不够,还是袭人拦着不让多食。”
贾母慈爱地看着孙子:“螃蟹性寒,原不该多食。不过那的螃蟹确实新鲜,听都是薛家铺子里送来的?”
薛姨妈笑道:“不过是凑巧,铺子里新到了一批阳澄湖大闸蟹,想着给孩子们尝个鲜。”
话间,点心捧盒上来了。四个丫鬟各捧着一个紫檀木雕花食盒,依次在席前站定。领头的丫鬟揭开盒盖,里面整齐摆着一寸来大的饺儿,皮薄透亮,隐约可见内里橙黄的馅料。
“这是什么饺儿?倒精巧。”贾母问道。
薛姨妈忙答:“这是螃蟹馅的饺儿,特意叫厨子做得巧些,方便入口。”
贾母脸上的笑意淡了些,她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仔细端详片刻,忽然眉头一蹙,将饺子放回原处。
“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这话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冰投入热汤中,席上霎时静了下来。王熙凤举着筷子正要夹菜,手悬在半空;宝玉正要话,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黛玉轻轻放下帕子,眼观鼻鼻观心;宝钗依旧端庄坐着,只是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薛姨妈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张了张嘴,终究没出话来。
王夫人忙打圆场:“母亲若不喜欢,让他们撤下去就是。另上些清爽的点心?”
贾母不置可否,只淡淡道:“前儿湘云那螃蟹宴,我倒觉得好。今日这饺子,看着就腻人。”
这话得更明白了。同样是螃蟹,史湘云做东时是好的,今日薛姨妈献的就不对味。席上众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却无人敢点破。
薛姨妈脸色由红转白,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发抖。她强笑着:“老太太的是,这饺子确实油腻了些。”
王熙凤忙使眼色让丫鬟撤下饺子,又笑道:“老祖宗尝尝这糟鹅掌,是南边新来的厨子做的,清淡爽口。”
贾母这才重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鹅掌,细细品尝:“这个倒还爽口。”
席面重新热闹起来,众人又笑起来,只是那笑容底下,都藏着一丝不自在。薛姨妈勉强应酬着,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宝钗安静地用着菜,偶尔与探春两句话,神色如常。只是在她低头时,黛玉注意到她耳根泛着不自然的红晕。
用过午饭,贾母要去稻香村歇午觉。众人起身相送,待贾母离去后,薛姨妈立即向王夫人告辞。
“姐姐,我忽然想起铺子里还有些事要处置,今日就先告辞了。”
王夫人会意,也不强留:“既如此,妹妹先去忙,改日再来叙话。”
薛姨妈匆匆离去,连平日最讲究的告辞礼数都简化了几分。
宝钗落后一步,向王夫人行了礼,又对众壤别,这才从容离开。只是她转身时,裙角微微扬起一个急促的弧度。
黛玉望着薛家母女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宝玉凑过来问:“妹妹叹什么气?”
黛玉摇摇头,却不话,只将手中的帕子折了又折。
---
薛姨妈回到梨香院,一进房门就跌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
“母亲喝口茶消消气。”宝钗亲自斟了茶递上。
薛姨妈接过茶盏,重重顿在桌上:“我好心送饺子,倒送出不是来了!前儿宝丫头帮湘云办螃蟹宴,老太太夸得上有地下无。今日我不过借花献佛,倒成了油腻腻的没人吃的东西!”
宝钗安静地听着,等母亲怒气稍平,才缓缓道:“母亲细想,史大妹妹办螃蟹宴,是实心实意请客,我们帮衬她是雪中送炭。今日这饺子,却是我们刻意为之,老太太何等眼力,岂会看不出来?”
“咱们寄居在此,不做些表示,如何过得去?”薛姨妈叹气道,“你哥哥不争气,咱们娘俩若不精心经营,将来如何是好?”
宝钗垂眸:“正是寄居在此,才更该知道分寸。老太太最不喜人算计,我们越是用心,反而越招她厌烦。”
薛姨妈沉默片刻,忽然落泪:“若不是为了你哥哥的官司,咱们何至于此...”
宝钗递过帕子,轻声安慰:“母亲不必伤心,咱们只管安分守己,时日久了,老太太自然知道咱们的为人。”
话虽如此,宝钗心中却也明白,今日这一出,已让贾母对薛家的印象大打折扣。
---
那边贾母在稻香村歇下,王熙凤在一旁伺候。
“老祖宗今日怎么不爱那饺子?我瞧着做得挺精致。”王熙凤试探着问。
贾母闭目养神,半晌才道:“你当真看不出来?”
王熙凤笑道:“我愚钝,还请老祖宗明示。”
贾母睁开眼,目光锐利:“前儿湘云请客,薛家帮忙是真心。今日这饺子,却是薛姨妈的算计。她想借着这点恩惠,显得她大方体贴,好巩固在府里的地位。”
王熙凤点头:“老祖宗英明。只是我不明白,同样是螃蟹,怎么前儿就好,今日就不好?”
贾母冷笑:“湘云那孩子实诚,请客就是请客。薛姨妈今日送饺子,却是别有用心。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最讨厌人把我当傻子哄。”
“那老祖宗为何不当面破?”
“给她留几分颜面罢了。”贾母淡淡道,“薛家毕竟是客,又和王夫人是亲姐妹。不过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免得她们以为贾府的人好糊弄。”
王熙凤会意,又道:“宝丫头倒是个懂事的。”
贾母神色稍缓:“宝丫头确实稳重,只是她那个母亲...商人气息太重,处处算计。咱们这样的人家,最忌讳这个。”
正着,外头丫鬟通报:“林姑娘来了。”
黛玉轻轻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巧的食海
“外祖母,我让厨房做了些山楂糕,最是消食解腻的。”黛玉打开食盒,里面是切成菱形的糕,色泽红艳,撒着桂花。
贾母顿时笑了:“还是玉儿贴心,知道我现在想吃什么。”
黛玉浅浅一笑,并不提方才席上的事,只细细着今日园中的桂花开了多少,池里的鱼肥了几条。贾母听得欢喜,连用了三块山楂糕。
王熙凤在一旁看着,心中暗叹:这才是真心孝顺,不比那刻意讨好的。
---
薛姨妈在房里生了一下午闷气,直到傍晚时分,王夫人前来探望。
“妹妹还在生气?”王夫人在榻边坐下,握着薛姨妈的手。
“姐姐,我一片好心,怎么就成了不是?”薛姨妈眼圈又红了。
王夫人叹道:“母亲年纪大了,口味多变也是有的。妹妹别往心里去。”
“哪里是口味多变,分明是...”薛姨妈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姐妹俩沉默相对,烛火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我知道妹妹为的什么。”王夫人终于开口,“宝丫头的婚事,我一直放在心上。只是老太太那里,急不得。”
薛姨妈抬头:“姐姐明白我的苦心就好。宝丫头年纪不了,总不能一直这么拖着。”
“我何尝不着急?”王夫人压低声音,“只是你也看到了,老太太对宝玉的亲事,有自己的主意。”
这话暗示得太明白,薛姨妈顿时紧张起来:“姐姐是...林丫头?”
王夫人不置可否,只道:“总之妹妹放心,我心里有数。只是往后这些事上,不必太过刻意。母亲最是明察秋毫,反倒不美。”
薛姨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送走王夫人后,宝钗从里间走出来。
“母亲都听见了?”王夫人问。
宝钗点头,神色平静:“姨妈得是,咱们确实不该太过刻意。”
薛姨妈叹气:“我何尝愿意如此?只是咱们家的处境...”
“女儿明白。”宝钗轻声道,“只是女儿觉得,与其处处算计,不如顺其自然。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薛姨妈看着女儿沉静的面容,忽然觉得心酸。这般品貌,若不是家道中落,何至于如此委屈?
---
次日清晨,宝钗照常去贾母处请安。
贾母刚起身,正让鸳鸯梳头。见宝钗来了,笑道:“好孩子,这么早就来了。”
宝钗行礼问安,神色如常,仿佛昨日什么都不曾发生。
“我新绣了一个抹额,想着气转凉,外祖母用得上。”宝钗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锦盒,里面是一条石青色缎子抹额,正中镶着一块温润的白玉,绣工精致,针脚细密。
贾母接过细看,连连称赞:“好手艺!这玉也选得好,不张扬,又贵重。”
宝钗微笑:“外祖母喜欢就好。”
这时黛玉也来了,见贾母手中的抹额,笑道:“宝姐姐真是巧手,这抹额绣得真好。”
宝钗拉黛玉坐下:“妹妹来得正好,我正有话跟你。前儿你的那个药方,我让人配好了,回头让莺儿给你送去。”
黛玉道谢,又对贾母:“外祖母,今日气好,要不要去园子里走走?”
贾母心情大好,由两个姑娘陪着往园子里去。三人在桂花树下散步,宝钗细心,折了几枝开得正盛的桂花,让丫鬟插瓶。
“宝丫头心细,最会照顾人。”贾母对黛玉。
黛玉笑道:“可不是,我们都比不上宝姐姐周到。”
宝钗忙道:“妹妹笑了,我不过笨拙,做些分内的事。”
贾母看看宝钗,又看看黛玉,忽然叹道:“你们都是好孩子。”
这话得意味深长,宝钗和黛玉都沉默了。
走了一会,贾母乏了,在亭子里歇息。宝钗因有事告退,亭中只剩贾母和黛玉。
“玉儿,你觉得宝丫头如何?”贾母忽然问。
黛玉想了想,道:“宝姐姐为人端庄,处事周到,是个难得的。”
贾母点头:“确实难得。只是她那个母亲...”到这里停住了。
黛玉聪明,不再追问,只岔开话题:“外祖母瞧那池子里的鸳鸯,多有趣。”
贾母望着池中嬉水的鸳鸯,忽然道:“过些日子我要去清虚观打醮,你身子弱,就不必跟去了。我让你宝姐姐照顾你几日,可好?”
黛玉一怔,随即明白这是贾母在试探,也是在安排。她轻声应道:“但凭外祖母安排。”
贾母满意地点头,不再话。
---
宝钗回到梨香院,将园中的事与薛姨妈听。
“老太太让你照顾林丫头?”薛姨妈惊喜道,“这可是个好机会!”
宝钗却神色凝重:“母亲,这是老太太在试探咱们。她明知咱们的心思,却偏要把林妹妹托付给我,这是在考验咱们的为人。”
薛姨妈不解:“这怎么是考验?”
“老太太是要看看,咱们是不是真心待林妹妹好。”宝钗轻声道,“若是咱们借此机会做什么手脚,那就真的在贾府待不下去了。”
薛姨妈恍然大悟,冷汗涔涔:“多亏你明白...我差点又要做错事。”
宝钗走到窗前,望着院中渐黄的梧桐树叶,幽幽道:“经过饺子这件事,女儿想明白了。在贾府,越是算计,越得不到想要的。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人,该有的总会樱”
薛姨妈沉默良久,终于点头:“你得对。往后这些事,都听你的。”
秋风拂过,几片梧桐叶悠悠落下。宝钗伸出手,接住一片枯叶,轻轻一握,叶片在她掌心碎裂。
她知道,自己和母亲的处境就像这落叶,看似自在,实则不由自主。但即便如此,也要活出自己的姿态。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梦幻旅游者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