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高和刘晓雅找到了秦正直,对秦正直的工作进行了指导,在交谈过程中,夫妻俩发现秦正直的觉悟非常高。
他是真的在走周志高的老路,想要将自己管辖区发展起来,也许秦正直也有私心,想要升官。
但他就算是升官了,也是为了给更多的民众带去幸福生活,也许秦正直的能力没有周志高强,也没有周志高背后的靠山。
可周志高现在就是他的靠山,他会看着秦正直为民服务,帮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看着他所管理的地级市,一点点将经济提升,将人民的幸福度提升。
秦正直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有力于地方发展的方法,不过就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虽现在周志高不在财政部,但他和刘晓雅会提出建议,大力支持秦正直的惠民政策得到实施南市的秋雨敲打着市政府会议室的玻璃窗,秦正直面前的规划图被茶杯里漫出的热气熏得微微发皱。
图上用蓝笔圈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路线,像条蜿蜒的蓝丝带,把十几个偏远乡镇连在了一起。
“周部长,刘书记,这方案我们论证了三个月。”秦正直的手指在“大杨村”到“县城”的线段上反复点戳,指甲缝里还沾着扶贫车间的棉絮,“只要开通这八条线路,山里的药材当就能越县城,孩子们上学也不用再走两时山路。”
周志高端起茶杯,碧螺春的清香里混着淡淡的油墨味。他注意到规划图的边角处,秦正直用铅笔标注着“每公里成本核算”,精确到数点后两位,像当年自己在长福镇算扶贫账时那样,一分一厘都抠得仔细。
“资金缺口有多大?”刘晓雅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悬着,笔尖离纸面只有半寸。
她刚从纪委的临时办公室过来,卷宗里的银行流水还在脑海里翻腾——某县挪用的教育经费,够开通三条这样的公交线。
秦正直的喉结轻轻滚动,指节在规划图上压出浅浅的印:“初步测算需要四千八百万,我们市财政能挤出两千万,剩下的……”
他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我知道这很难,但老百姓等不起了。上周大杨村有个产妇难产,因为山路难走,送到医院时差点出危险。”
周志高望着窗外的雨幕,想起长福镇的第一个公交站牌。
那时他带着村民们用水泥浇筑底座,老书记“路通了,人心就顺了”。
现在的秦正直,正在走他当年走过的路,只是步子迈得更大,也更稳。
“资金的事,我来协调。”周志高的手指在规划图上的“公交枢纽”位置画了个圈,“但有一条,所有招投标必须公开透明,纪委全程监督。”
他往秦正直面前推了份文件,是长福镇公交项目的审计报告,“这是当年的经验,你看看,能用上的就借鉴。”
秦正直的帆布包放在脚边,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的民情日记。
某页记着个电话号码,旁边写着“大杨村王大娘,每周三需要降压药”,字迹被雨水洇过,却依旧清晰。
“您放心,”他把文件心翼翼地折好,“我让审计局的同志提前介入,每个环节都录像存档。”
刘晓雅突然笑了,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轻快的线:“秦市长这股认真劲,倒让我想起志高当年。”
她往秦正直面前推了盘刚洗好的冬枣,“那时他为了查一笔扶贫款的去向,在信用社蹲了三,连所长家的狗都认识他了。”
秦正直的脸微微发红,抓起颗冬枣往嘴里塞,甜汁在舌尖炸开时,突然想起上周在贫困户家吃的红薯粥。老人往他碗里卧了两个鸡蛋,“秦市长你得多吃点,干的都是重活”。
那时的灶台火光跳跃,映着老人满脸的皱纹,像幅温暖的画。
“我还有个想法。”秦正直从帆布包里掏出份调研报告,封面上的“乡村养老驿站建设计划”几个字力透纸背,“南市的空巢老人占三成,很多住在山里的,生病都没人知道。我想在每个村建个驿站,配个赤脚医生,再请些留守妇女当护工。”
周志高翻开报告,某页贴着张照片: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旁边的护工正给她剪指甲,背景里的墙上写着“老有所依”。
照片下面的成本核算显示,每个驿站每年只需五万元,就能覆盖周边众多乡村。
“这个项目可以纳入民生工程。”周志高的声音里带着赞许,“让民政厅拨点专项资金,再发动企业捐点款,应该能解决。”
他突然想起长福镇的老书记,晚年就在镇里的养老院住着,每和老伙计们下棋,“这才是神仙日子”。
雨停时,秦正直陪着他们去看城乡公交的起点站。站台的钢筋已经立起来了,施工队的师傅们正在焊接,火花在暮色中溅成金红色的星。
附近的村民提着热水壶过来,往师傅们手里塞刚煮的鸡蛋,“早一通车,早一方便”。
“秦市长,这站牌上的字能大点吗?”张大爷眯着眼睛往设计图上看,手里的拐杖在地上戳出坑,“我们这些老花眼,字了看不清。”
秦正直立刻掏出笔,在“站牌字体”旁边标注“加粗加大,配拼音”。
他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像在编织一张细密的网,要把所有老饶需求都网罗进去。
周志高望着秦正直忙碌的背影,突然对刘晓雅:“你看他,像不像刚发芽的竹子?”
雨后晴的晚霞染红了际,把秦正直的影子拉得很长,“看着瘦,却有股钻劲,给点阳光就能往上长。”
刘晓雅的目光落在远处的扶贫车间,灯火通明的厂房里,缝纫机的嗒嗒声顺着风飘过来,像支轻快的歌谣。
“他比你当年幸运。”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至少现在有你这样的靠山,不用像你当年那样,什么都得自己扛。”
秦正直安排的晚饭很简单,就在镇政府的食堂里。
四菜一汤,都是本地的家常菜,炒青菜带着露水的鲜,炖土鸡的香气里混着点药材味。
他给周志高和刘晓雅盛汤时,勺子碰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响。
“明我去省里跑一趟。”秦正直的筷子在碗里拨弄着青菜,“找财政厅的同志聊聊公交线的资金,再去民政厅问问养老驿站的事。”
他突然抬头,眼里闪着光,“周部长,您我能把南市建成第二个长福镇吗?”
周志高往他碗里夹了块鸡腿,鸡肉的热气腾得他眼镜片发雾:“能不能建成第二个长福镇不重要。”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声音变得格外清晰,“重要的是,你要建成属于南市老百姓自己的好日子。”
夜里的市政府办公楼还亮着灯,秦正直在灯下修改公交线的规划图。窗外的月光透过树枝洒进来,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影,像撒了把碎银。
他想起周志高的话,笔尖在“为民服务”四个字上停顿片刻,突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手机在桌角震动,是周志高发来的短信:“已和财政厅打过招呼,他们会派人去南市调研,你准备好材料,记住,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一分都不能浪费。”
秦正直的手指在屏幕上摩挲,突然想起白在公交站看到的场景:放学的孩子围着施工队的钢筋架转圈,笑声像银铃一样。
他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朝着老百姓期盼的方向走,就永远不会迷路。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亮了规划图上的每一条线路,每一个村庄。
这就是他做这些的意义所在,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喜欢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