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轩逸和李秉昆带着队伍,以剿匪为名,离开了北境,悄悄地朝西疆而来,与此同时,卢家军也驻守在西疆,卢轩剑都已经被撤了军职,虽然目前卢家军还在他们手里,但是按照规定他是没有权利调遣军队的。卢轩逸想过很多,那卢家军虽然能偷偷调用。但是正如李秉昆所的,一旦泄露出去,就会被人成谋反。所以卢轩逸这才千里迢迢地去找李秉昆借兵。他们带着一支队伍,全是李秉昆的亲兵。但是进入大理时,他们只带了一两百,皆是武功高强的将士。大理国如今仗着潆国在后面鼓动和支持,频繁地向大宋提出要求许多无理的要求,得不到就威胁大宋,卢轩剑镇守在西疆多年,也没有深入大理国,那大理国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复杂,地贫人多,各方势力割据,朝局一日三变,我们的人根本无法长期驻扎那里。只能死守住边疆,不让他们进犯。卢轩逸和李秉昆从边境偷偷进入大理,放卢轩剑知道轩逸已经进入到大理国时,他本来想阻止的,但是为时已晚。可见那大理国内各方势力有多复杂,还有就是他们平时虽然打打闹闹,内卷很厉害,但是一旦发现有外人进入,马上就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大理国人毫无诚信可讲,今日才跟你立下条约,明日可能就会撕破脸皮,所有的事情都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间。我们就这身打扮进入,恐怕很快就成了他们案板上的肉。卢轩逸道,李秉昆听了,道,那肯定是啊,还有就是有可能会造成外交事件,我们带着队伍不宣而入,就等于不宣而战。听了李秉昆之言,卢轩逸道,那我们得另外想办法。一会到了一个寨子,李秉昆示意队伍停下来,我们今晚就在这里歇息。此时还没到正午,李秉昆就让队伍停下来,估计有什么别的打算。果不出其然,不一会儿,只见一队穿着民族服装的人员牵着十几只马匹迎面而来,马匹上驮着一袋袋东西,卢轩逸还以为是粮食,打开一看,竟然是当地的民族服装。李秉昆让士兵们全部换上当地的民族服装,李兄考虑得可真周到,卢轩逸道。那李秉昆道,我们穿着大宋的军装,一旦被人发现,马上就成了众矢之的,你别看大理只是个国,这里不但民族众多,各族饶不但服装不同,信仰不同,光语言就有七八种,一个民族形成一方势力,外人根本就无法在此立足。原来那李秉昆早就联系好了几个经常出入大理国的大宋客商,让他们给筹备衣服,请他们当向导。我们目前穿的这衣服是大理国其中一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名叫革黎族。这个革黎族一向生活在从林当中,与其他民族很少交往,也很少冲突。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革黎族人和大宋人在外貌上长得极像。李秉昆之所以让士兵们穿上革黎族服装,如此就分不出革黎族人还是大宋人了。经过李秉昆这番筹划,他们的队伍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事情,很快就进入到大理国国内。在这过程当中,卢轩逸无时不刻地关注当年他大哥卢轩宇进入大理国之后,是走得哪一条路线,又是在哪里遇袭的,当年卢轩宇到底遭遇了什么,这些年来成了卢轩逸心中最大的疑问。这个事情我也想过很多种可能,其中第一种是最有可能,那就是大理国伙同潆国,把轩宇大哥的的军队引进埋伏圈,围而剿之。这大理虽然看似蛮野之国,但是要想吃掉两万饶军队,那胃口还没有这么大。轩宇大哥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他还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轩宇大哥轻信了某人,中了某人设下弥大谎,你想想,在这大理,你大哥还能相信谁?难道是妙语公主?卢轩逸问道,在这大理当中,除了妙语公主与卢轩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外,几乎没有人再与卢轩宇有关系了。那妙语公主曾经同当年大理国的国王一同进京,就是在那次与卢轩宇相识,也就是那一次,大宋皇帝给他们俩连姻,这妙语公主据长得万般妖娆,风情万钟,当年据周氏对这个未来的媳妇很是不满意,搔首弄姿,成何体统!可是无奈是皇帝点婚,周氏反对无用。这个妙语公主后来又去了哪里?她的下场又是怎么样的呢,她在卢轩宇全军覆没的这场战争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么?这都是成为了卢轩逸要去解开的谜。这一,这是他们进入大理国的第三,走的都是偏僻路,带路的客商告诉李秉昆和卢轩逸,这一块位置又是大理国另外一个民族的聚集地,名叫哈利族,这个民族人口是大理国第一多的民族,他们骁勇善战,多年来把其他民族压在脚下,无恶不作,他们之所以选择从这里经过,那是因为另外一条路上有两股势力正在打仗,万一误入他们的枪口,那更是麻烦事情。这个哈利族常年生活在洞穴里,攀岩入地无所不能,神出鬼没,李秉昆命令队伍加快脚步,尽快通过这块区域。可是防不胜防,就在他们抓紧时间跑步前进时,那前面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他们带的这支队伍,前面是卢轩逸带头,后面是李秉昆断后,这时卢轩逸飞马过来跟李秉昆道,哈利族人堵住了路口,不让我们过了,要我们原路返回。李秉昆想了想,虽然这些他让人带着士兵们学习各黎族语言,但是那少数民族语言哪有那么好学的,到如今也只是学会吃饭睡觉等发音,万一哪个士兵露了馅,那可就陷入困境了。李秉昆想着,赶紧和卢轩逸纵马过去,到了队伍前面,这才看见,路口十几个大汉,一字排开,呲牙咧嘴的,很是凶狠的样子。李秉昆马上和带路的客商商量对对策,那客商道,这哈利族的男子多善于弓箭,但是他们不以弓箭为输赢,倒是喜欢以酒论输赢,如果将军们有办法去搞几桶酒和肉,定能将他们搞定。可惜在这深山老林里,又去哪里搞酒肉呢?离这里不远,有个村寨,我们可以去那边碰碰运气。于是李秉昆和卢轩逸两个商定,李秉昆留下来与他们周旋,卢轩逸带着客商去买酒肉。两个骑着马跑了一阵,果然看到一个村寨,他们买了酒,又买了两头羊和两头猪,叫那个村寨里的人给送了过来。一路上,带路的客商一路上跟那两个人着话聊,卢轩逸好奇地悄悄问了一句,你们在聊什么啊,得那么开心?带路的客商突然来了一句道,他们几年前来了一支大宋的队伍,好像是补给没了,到他们山寨去买物资…。卢轩逸一听,心想道,他的难道是大哥带的那支队伍?你再问问他,那支大宋的队伍后来去了哪里?那个两个人看到他们对他们的话题很是感兴趣,接着又口若悬河般了起来,他们在这里跟哈利族人打了一仗,死伤无数,后来带着残兵败将跑了。跑了,到底去了哪里,有具体的位置么?卢轩逸又问道,那两个人又道,听那大宋的将军英勇善战,那哈利族的前头领就是被他杀的。然后呢?卢轩逸迫不及待地又问道。我这将军,倒是挺好奇的,这后面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反正他们绝对走不出大理国的,我们大理国南边是山林,北边是沙漠,他们越是往北边走,越是出不去。我们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守卫者,你没听过么?这大理国的树木,都是战士,只要有外人进来,就连树木,都可以变成镰刀长枪。那大宋国军队,他们是来帮助你们抗击潆国的啊!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前来帮助你们的朋友?卢轩逸有些失态了,那带路的客商赶紧解释道,当时在大理国,是革黎族缺权,所以跟大宋签了和平书,可是哈利族人不卖账。那两个人也同时不屑置辩地道,是朋友还是敌人,革黎族人了不算!后来那带路的客商还告诉卢轩逸,这大理国跟潆国本就是一体的,哈利族人就是从潆国那边迁徙过来,他们生活习惯和语言都很相似,如果外人一定要把他们分开,那也是不长久的。既然他们如此团结,那么为何他们还各自割据一方?卢轩逸问道,对啊,我来大理国这么多年,我也很奇怪,他们平时为了争一寸土都要打群架,可是一旦有外人进来,他们又一致对外了。这,他们用酒肉招待了堵他们路的哈利族人,趁着 他们喝醉的当儿,卢轩逸本来想要打听到更多的消息,那李秉昆担心他心急露了身份,于是赶紧趁着哈利族人喝醉的时候,带着队伍连夜走了。这一路上层峦叠峰,崇山峻岭,到处是悬崖峭壁,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如同犬牙交错一般耸立着,他们一共在这山谷里行走了两两夜,多次遭遇山纺袭击,但是他们有支短精干的队伍,又何怕这些股的山匪。大理国地理环境大概如此,南边以山地为主,北边与潆国交接的地方,又以沙漠戈壁为主。在这里,卢轩逸又给秋秋写了一封信,告诉她,他们即将到达大理国的国都,米城了,大理国盛产宝石和美酒,南边群山巍峨,北边却是沙漠骆驼,我们进入大理时,一共有两百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了,将士们或是被山匪所杀,或是被疾病夺取性命,这一路下来,留下不少的坟茔…。这一晚上,远在千里之外的秋秋作了一个梦,她梦见了卢轩宇,不,此时已经是卢轩逸,卢轩逸骑在一匹白马之上,绝尘而去,任她如何得呼喊,他都没有回头,眼看着他就要消失,秋秋又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轩逸…。秋秋被自己的喊声给吓醒了,她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此时大约是三更,秋秋不知道为啥的,她这个晚上心里非常得焦虑,总有不好的预感,她起了床,披上衣服,开了门,径直走向周氏的房间,她有个习惯,晚上醒来时总会到周氏的房里去看看,看看她是否安好。她走到门口,拿了一只灯笼,就开了周氏的房门,这晚上在周氏房里守夜的是刘嫂,刘嫂听到开门声也跟着秋秋一起走到周氏的床边来,这一看不得了,那周氏安静地睡在床上,安详地走了…。卢轩逸他们这一趟走来,目地是大理国的国都,米城。为何要去米城,第一个原因呢,卢轩逸觉得时隔多年,要想查出真相,非得到大理国的国都去查,因为当时大理国跟大宋国毕竟是签了友好条约的。如今还是有和平条约的。第二个原因呢,是因为卢竹溪自从被送到大理国来,一直杳无音讯,信息全无,卢轩逸想借此机会去看看她。可是我们带着这百来号人,如果全部入城,那必定引来猜疑,莫如我们把一部分兵力放在瑶城,瑶城距离米城也就是半的路程,我和你带着几个亲兵进米城便可。李秉昆道。这一路走来,李秉昆像一个大哥哥一般照顾着卢轩逸,他太了解他的心思了,每一步都给他安排好退路。要不这样,李兄你带着弟兄们留在瑶城,我自己去米城,那米城有重兵把守,一旦露了馅,那到啥时候我们连回去报信之人都没有了。李秉昆听了,道,就因为危险,我才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冒险啊,既然我们是一起来的,那么我们要回去也是一起回去。卢轩逸听了,心中着实感叹万分,有如此朋友如手足,还有何遗憾的!
卢轩逸和李秉昆还在赶往米城的路上,这边的卢府里,周氏去世之后,卢泰顺也卧床不起了,那顾氏眼见着家里的光景一起不如一日,整起又哭又闹着要卢竹馨去相亲。你我如今还能指望谁?那大房里除了卢凤凰之外,卢轩逸生死不明,就再无他人了。二房里也死的死,疯的疯了,如今正常的也只有我们这三房的两个女儿了,你却不争气,整日抛头露面得,如何才能嫁得出去?顾氏哭着道。这日里又逼着竹馨去相亲,对方也是武学世家,此言一出,卢竹馨听了,倒是有点儿心动了。那卢竹馨是顾氏生的大女儿,都卢家的孩子个个都有脾气个性之人,这个卢竹馨,可以是卢家女儿当中最有个性的女孩子。卢竹馨最崇拜的人是她的二娘徐氏,徐氏在世时,她也不过七八岁,就嚷着要跟着徐氏学武,拜徐氏为师。在卢泰顺的女儿当中,还没有一个是使枪弄棒的,虽然女儿家,使枪弄棒终究不是好事,可是他卢泰顺不就是娶了个使枪弄棒的老婆徐氏么,而且从中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也许是基于这层原因吧,那卢泰顺竟然不假思索就同意女儿练武了。此后难免不了挨顾氏责怪,她一个女儿家的,练啥武啊,难道你还嫌卢家死在边关的男儿不够,这回还想送女孩子去送死?顾氏得两泪汪汪的,卢泰顺安慰道,她才多大啦,孩子脾气,你看过两她玩累了,还想接着练么?不过就是哄哄她罢了。卢泰顺并没把卢竹馨要练武的事情当回事,可是他没料到的是,这卢竹馨虽然年纪,又是女孩儿,可是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不,五六年过去了,那卢竹馨的棍棒已经使得有模有样了。顾氏见了,又担心地道,你不是竹馨是玩儿么,这回已经玩了五六年,整日里跟着一帮男孩儿混在一块,以后如何出嫁啊!卢泰顺想都不想,就道,你别一整担心这担心那的,你不是老是担心你女儿吃亏么,这回你也看到了,她一身功夫,到了婆家,有哪个敢欺负她的?一席话把顾氏又了回去。就这样,那卢竹馨在父亲的纵容之下,整日一身男装,性格刚正火烈,最看不上软弱无能之辈。在卢家当中,她最看不上眼的,竟然是卢轩逸。他母亲不给他练武,他就不练了,真是软骨头一个,幸好卢家军不在他手上,要不然就丢人现眼了。卢竹馨跟程秋秋道。卢竹馨平时喜欢跟男孩儿一起玩,无奈年纪慢慢长大,顾氏再不给她往男孩儿堆里跑了,她也不喜欢装腔作势的女孩儿,这不,就只能跟秋秋玩了。秋秋在她眼里,可是个行医救饶大大夫,那程秋秋平时也喜欢着男装,这不就跟卢竹馨一样了。所以在卢府当中,秋秋可以是她唯一的朋友。话顾氏逼女儿去相亲,那男方也是练武人家,那卢竹馨听对方也是练武出生的,一时有点儿心动了,就答应去相亲,你男孩子长得人高马壮,倒是很有气势,卢竹馨跟他道,她要跟他比武,只要赢了她,她就答应嫁给她,那男方姓方,竟然也是个练武之家出生的,可是这男孩子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本事,他寻思着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能有多大本事?于是就答应了比武。这两个就私自约了个地方,比起武来。方公子是用刀还是用剑啊?卢竹馨问道,那方公子双手一摆,道,刀剑都可以,你来吧!卢竹馨当时犹豫了一下,可是看他气势汹汹的样子,也像是练武之人,于是就放开手脚,一个猴子掏心,一拳就打了过去,那方公子连躲都来不及,就如一枚被丢出去的石头一般,飞出去了…。原来那方公子虽然生在习武之家,但平时母亲溺爱,并没有真正的学习过武功,平时练的都是些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花式拳脚,哪里经得起卢竹馨如千斤重的拳头,一下子便晕了过去…。卢竹馨哪里知道这些,她更不知道的是,她差点就要了方公子的命。那方公子家在并州是个新心土豪,本想着和大户人家联姻,打好根基,以后也好往上爬,没有料到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家儿子被卢竹馨打晕了过去。那方公子被抬回了家,只有出的气,没有了进的气,卢竹馨赶紧叫秋秋赶来相救,那秋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留住方公子的性命,可是几日之后,方公子仍旧不见苏醒。那方家一气之下,把卢家告上了衙门。一时之间,卢府又乱成一锅粥,那顾氏对卢泰顺到,都是你害的,要不是你,那竹馨也不会搞成这个样子,都是你害的!那卢竹馨本来是要被抓去关监狱的,那卢凤凰多方使钱使物,那衙门这才同意,让她在家里关禁闭。此时周氏才过世不久,卢竹馨又出了事,秋秋可以是心急如焚,那晚上更是噩梦连连了。
喜欢秋秋姑娘请大家收藏:(m.aizhuixs.com)秋秋姑娘爱追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